2·23南京一小區火災事故

2·23南京一小區火災事故

2024年2月23日4時39分,南京市消防救援支隊指揮中心接到報警:南京市雨花台區明尚西苑6棟發生火災,約6時許明火被撲滅。失火樓棟為該小區6號樓二單元,共有34層。單元樓一樓架空層、21層至34層均有明顯被燒過或煙燻的痕跡。

截至2024年2月23日24時,事故共造成15人遇難,44人在院治療,其中,1人危重,1人重症,42人傷情較輕,所有患者生命體徵平穩。經初步分析,火災為6棟建築地面架空層電動腳踏車停放處起火引發,具體原因正在進一步調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23南京一小區火災事故
  • 發生時間:2024年2月23日
  • 發生地點:江蘇省南京市雨花台區明尚西苑6棟
  • 事故傷亡:15人遇難、44人受傷在院治療(截至2024年2月23日) 
事故背景,事故經過,事故傷亡,事故處置,事故救治,民眾安置,成立調查組,中國太保,事故原因,事故調查,社會影響,汲取教訓,

事故背景

多名明尚西苑小區居民都表示,小區2棟架空層2019年也曾發生過電動車起火事件,而架空層停放大量電動車是違規的,他們也曾多次向物業和各級部門反映過。
2020年08月22日,南京媒體《現代快報》曾以《電動車侵占居民樓門廳隱患大,物業“望車興嘆”如何破?》為題,以文圖、視頻等方式報導了“雨花台區明尚西苑小區內電動車亂停亂放,不僅有礙秩序,還容易引發火災”。
2022年4月14日,南京廣播電視台教科頻道《法制現場》欄目,以《架空層擠滿電動車 消防設施需跟上》為題進行了報導。據居民反映,明尚西苑小區居民樓架空層消防設施不夠,有火災隱患問題,2019年時曾有樓發生火災,至今牆體上還有大片煙燻的痕跡。

事故經過

2024年2月23日4時39分,南京市消防救援支隊指揮中心接到報警:南京市雨花台區明尚西苑6棟發生火災。

事故傷亡

2024年2月23日,該火災事故已造成4人死亡。
截至2024年2月23日24時,事故共造成15人遇難,44人在院治療,其中,1人危重,1人重症,42人傷情較輕。所有患者生命體徵平穩。

事故處置

事故救治

救治情況
2024年2月23日4時39分,南京市消防救援支隊指揮中心接到報警,南京市消防救援支隊迅速調集特勤一站、鐵心橋站、雙閘站等8個消防救援站、25輛消防車、130名指戰員到場處置,省消防總隊、市消防支隊當日值班領導帶領全勤指揮部立即趕赴現場指揮救援。市公安、120急救中心、供電公司等單位同步開展應急處置。消防救援力量按照“救人第一、科學施救”的原則,邊搜救、邊滅火。一方面,成立20個內攻搜救小組,將起火建築分成上中下三個作戰區域,通過敲門、破拆防盜門等途徑,逐個樓層挨家挨戶搜救轉移遇險被困人員,累計搜救起火建築5輪次;另一方面,成立12個滅火小組,依託樓宇內的室內消火栓和消防車輛先後出18支水槍近距離打擊著火點,堵截火勢蔓延。6時01分,明火被撲滅,14時許現場全部搜救工作結束。南京市應急管理局立即調派工作人員前往處置。
事故發生後,市衛健委立即啟動突發事件緊急醫學救援應急預案,成立了醫療救援領導小組,第一時間赴三家醫院指揮救治,落實省市“全力做好救治工作”的要求。省、市衛健委聯合組織呼吸、重症、燒傷和心理等專業30餘名專家組成治療專家組,對傷者逐一會診,指導醫療機構進行救治。對危重病例制定了專門診療方案,並為每人配備一組醫護人員開展治療。42名輕傷患者大多因火災現場吸入濃煙引起吸入性損傷,入院後均予以心電監護、吸氧、霧化、氣道解痙、補液、防止感染,部分患者予以高壓氧治療,安排專業人員進行心理輔導,目前所有患者生命體徵平穩。
南京市委市政府
火災發生後,省委書記信長星同志、省長許昆林同志前往醫院看望受傷人員,並對傷員救治、事故善後和調查等工作提出明確要求。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火災處置應急指揮部,全力以赴做好現場滅火、被困人員搜救、傷員救治、家屬安撫等工作,516名民眾被妥善安置到5家賓館。江蘇省已成立調查組,正深入調查火災原因和責任,南京將全力配合、查清事實,對失職失責人員,依法依規嚴肅追責,絕不姑息,給遇難者和社會各界一個負責任的交代。
南京市急救中心
南京市急救中心於凌晨4時50分派出9輛救護車趕赴現場,全天共出動32輛次,將傷者送至南京市第一醫院、南京明基醫院和江蘇省人民醫院。

民眾安置

截至2024年2月23日24點,在5家酒店安排229個房間,合計安置受影響民眾516人。每個酒店安排8名幹部專班駐點保障,提供一日三餐、一次性換洗衣物、充電器、洗漱用品、禦寒棉衣,儲備了一些常規藥品,保障安置民眾的日常生活需要。

成立調查組

2024年2月24日,在江蘇省南京市召開的通報南京雨花台區“2·23”火災事故相關進展新聞發布會上,相關負責人表示,江蘇省已成立調查組,正深入調查火災原因和責任。

中國太保

2024年2月23日,江蘇省南京市雨花台區明尚西苑6棟發生火災,造成人員傷亡。
事故發生後,中國太保高度重視,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原則,總分聯動、產壽協同,第一時間啟動突發事件應急回響機制,開通理賠綠色通道,同時推出7*24小時受理報案諮詢、簡化理賠資料、取消定點醫院及費用限制等八項服務舉措。

事故原因

南京市消防救援支隊支隊長梁軍介紹,經初步分析,火災為6棟建築地面架空層停放電動腳踏車處起火引發,具體原因正在進一步調查。
專家介紹:
①火災發生在凌晨,人們處於深睡眠狀態,對外界感知較遲鈍;
②架空層直接連通天井形成煙囪效應,使火情迅速向上蔓延;
③部分業主在天井堆放的雜物被點燃,引起局部猛烈燃燒,又通過窗戶引發室內火災;
④建築內部的常閉式防火門未能有效阻隔煙氣蔓延,使火和煙氣通過架空層門廳直接進入樓梯間,造成傷亡擴大。

事故調查

2022年4月,南京廣電《法治現場》欄目報導,該小區2019年曾發生火災,後由於不少居民將電動車停放在架空層,也就是一樓單元門旁的廊道中,存在消防隱患,引發投訴和媒體關注。
2022年2月23日,在明尚西苑其他樓棟內,地下1層為電動車停車區域,停放車輛較少。1樓架空層停放著大量電動車,有電動車專用充電設備,牆面張貼著“電動車及電池拒絕進樓入戶”“嚴防電動腳踏車火災隱患”“大廳禁止停車”等告示。《明尚西苑巡邏簽到表》顯示,每日巡查人員需在固定時間巡查共9次,巡查時間包括凌晨3時等,巡查內容包括非機動車上樓、電瓶車充電、雜物堆放、燈具照明、消防設施、安全隱患等。

社會影響

2024年2月,記者近期在廣州走訪發現,有住宅小區在“2·23”火災事故發生後發布通知,禁止俗稱“電雞”的電動腳踏車進入小區。對此,許多居民表示贊成,在一些此前就禁入“電雞”的小區,居民已逐漸習慣;也有居民希望在消除安全隱患的同時做好配套服務,以方便“電雞”騎行者。

汲取教訓

2024年2月23日下午,南京市委市政府召開市安委會(擴大)會議,對事故處置善後和安全隱患排查整治進行部署。會議強調,要全面深入開展消防領域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聚焦全市1.5萬餘幢高層建築、238家大型商貿場所、12.1萬餘家小型經營場所,以及多業態混合生產經營場所、住宅小區、保障房片區、城中村等人員密集場所進行拉網式排查,逐一進行消防安全“七查”(即:查管理責任、查消防設施、查樓梯通道、查火源電源、查管道豎井、查消防車道、查值班值守),開展火災隱患集中除患攻堅,確保覆蓋到每個小區、每個單元、每個點位。全面整治占堵封閉消防疏散通道、電動腳踏車入戶充電、飛線充電等高風險問題。對重大隱患要分層級掛牌督辦,緊盯不放、全程跟蹤,確保整改到位。深入開展安全警示教育,引導居民做到“三清三關”(即:清理樓道、陽台、廚房可燃雜物,離人關閉電源、火源、氣源),增強消防安全意識和自救逃生能力。
2024年2月24日,江蘇省消防安全委員會全體(擴大)會議召開,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安全生產和消防工作的重要論述,始終保持“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全面排查整治問題隱患,從更深層次入手、從更長時段著眼抓緊抓實消防安全工作,堅決防範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確保社會大局和諧穩定。省長許昆林出席會議並講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