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因斯布魯克冬季奧運會

1964年因斯布魯克冬季奧運會

1964年1月29日~2月9日,第9屆冬季奧運會在奧地利的因斯布魯克舉行,歷時12天,有36個國家和地區參加了這次比賽。

共設定了6個大項和34個小項,共產生了103枚獎牌,前蘇聯位列第一,中國沒有運動員參加這次冬奧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1964年因斯布魯克冬季奧運會
  • 外文名:the 1964 Olympic Winter Games in Innsbruck
  • 獎牌:103枚
  • 參賽國家:36個
  • 舉辦時間:1964年1月29日~2月9日
  • 歷時:12天
基本信息,申辦與籌備,有利條件,奧運文化,奧運會徽,奧運會火炬,奧運獎牌,奧運會門票,奧運會郵票,比賽項目,參賽國家,火炬傳遞與開幕式情況,競賽情況,幕後事件,缺雪,無私幫助,戈瓦切爾姐妹分享金牌,驚艷賽場,精確計時,增減比賽,獎牌榜,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1964年因斯布魯克冬季奧運會
英文名稱
Please enter the 1964 Olympic Winter Games in Innsbruck
主辦國家
主辦城市
開始時間
1964年1月29日
結束時間
1964年2月9日
參賽國家及地區
36個
參賽人數
1091人(199女,892男)
大項
6項
小項
34項
屆數
第9屆

申辦與籌備

奧地利是一個愛好冰雪運動的國家,在以往幾屆冬季奧運會上都曾取得過好成績,特別是高山滑雪和花樣滑冰,還多次奪得金牌。但是直到上一屆即第八屆,奧地利才由因斯布魯克提出主辦冬季奧運會申請。在上屆會址競選中,因斯布魯克敗於美國斯闊谷。1964年第九屆,因斯布魯克終於戰勝對手加拿大的卡爾加里和芬蘭的拉蒂,而贏得了主辦權。
冰雪世界因斯布魯克冰雪世界因斯布魯克

有利條件

因斯布魯克是奧地利西南部城市,為蒂羅爾州首府。市區分布在因河兩岸,臨近阿爾卑斯山,海拔570米,交通方便,是旅遊和舉行冬季運動競賽的理想場所。該市有一個能容1萬人的體育館,是歐洲有數的冬季運動體育館之一。館旁是一個滑冰場,滑雪場所有良好的體育設施。
因河因河
阿爾卑斯山阿爾卑斯山

奧運文化

奧運會徽

由奧運五環和因河大橋組成。
1964年因斯布魯克冬季奧運會

奧運會火炬

本屆冬奧會開幕式上按慣例點燃了奧林匹克火焰,承擔這個光榮使命的是奧地利高山滑雪男運動員約瑟夫·里德。與前幾屆冬奧會不同的是,這次火種不是取自挪威,而是與夏季奧運會一樣,是從奧運會發源地奧林匹亞點燃的。宣布本屆盛會開幕的是奧地利總統阿道夫·沙爾弗,而代表運動員宣誓的是東道主的雪車選手保羅·阿斯特。圖為1964年奧地利因斯布魯克冬奧會火炬效果圖。
火炬火炬

奧運獎牌

獎牌正面是阿爾卑斯群山,邊緣刻有“因斯布魯克1964”的字樣。下方是體育項目的名稱。
獎牌背面,是該屆奧運會會徽——由奧運五環和因河大橋組成,邊緣刻有“IX - OLYMPISCHE WINTERSPIELE”的字樣,中文意思為第九屆冬季奧運會。

奧運會門票

奧運會郵票

第九屆冬奧會於1964年在奧地利因斯布魯克舉行,奧地利發行了一套7枚郵票,主圖為高山滑雪、冬季兩項、跳台滑雪、花樣滑冰、雪橇、冰球和雪車。

比賽項目

本屆冬奧會的競賽項目又有一些變化。跳台跳雪分成90米、70米兩個級別,不過也有人認為是新設了90米跳台跳雪,因為此前這項比賽均為70米。女子越野滑雪增加了一個5公里項目,恢復了上屆被取消了的有舵雪橇,並增設了無舵雪橇。
比賽現場比賽現場

參賽國家

參加比賽的有來自37個國家和地區的933名運動員,其中女選手200人。第一次參賽的有朝鮮、印度和蒙古。中國沒有運動員參加這次冬奧會。

火炬傳遞與開幕式情況

開幕式上,按慣例點燃了奧林匹克火炬,承擔這個光榮使命的是奧地利男運動員里德爾(Joseph Rieder)。與前幾屆不同的是,從本屆開始,火種不再取自挪威,而是和夏季奧運會一樣,取自奧林匹亞。開幕式的地點,也改在可容納6000名觀眾的跳台跳雪場地,而不像以往那樣在滑冰場舉行。開幕式進行得十分隆重,宣布本屆盛會開幕的是奧地利總統阿道夫·沙爾弗,而代表運動員宣誓的是東道主的雪車選手保羅·阿斯特。

競賽情況

在滑雪比賽中,瑞典35歲的老將耶恩貝里參加了男子的全部越野賽,並且取得兩枚金牌:在50公里比賽中獲金牌,這是他自1956年始,接連在3屆冬奧會30或50公里賽中取勝;在4×10公里越野接力賽中獲得金牌。挪威的克努森奪取了北歐兩項冠軍,這是挪威自1924年以來第七次獲該項桂冠。不過滑雪賽中成績突出的是蘇聯24歲的女教師博亞爾斯基赫,她包攬了5公里、10公里金牌,還在3×5公里接力賽中取勝,是本屆滑雪項目中獲金牌最多的運動員。
在山地滑雪賽中,充滿激情的奧地利觀眾不停地為本國同胞鼓掌、呼叫、加油。奧地利選手在觀眾熱情的支持下超水平發揮,接連取得3項冠軍。在眾多優秀選手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法國的戈切爾姊妹。姐姐克里斯蒂娜比妹妹瑪里耶勒大一歲多,但成績遠不如妹妹。這次姐姐在小迴轉賽中獲金牌,妹妹獲銀牌;而在大迴轉賽中,則是妹妹獲金牌,姐姐得銀牌。本屆冬奧會後克里斯蒂娜再無所建樹,瑪里耶勒則仍是冰雪場上的活躍人物。
30歲的蘇聯現代冬季兩項選手梅拉寧,當時頗有名氣,曾3次獲世界冠軍。他在本屆冬奧會前的選拔賽中,成績不理想,僅得了第15名,差點未能入選代表隊。但他在比賽中卻發揮了水平,奪得該項冠軍。
本屆速度滑冰比賽開創了冬奧會歷史上的奇蹟。上屆兩枚金牌獲得者、24歲的蘇聯女選手斯科布利科娃,囊括了全部4個項目的金牌。女子3000米賽中,朝鮮韓弼花與蘇聯斯捷尼娜並列第二,這也是亞洲女子在冬奧會上獲得的第一枚獎牌。男子速滑金牌由美、蘇、挪、瑞典均分。上屆冠軍中這次僅有挪威的約翰內森在5000米賽中再獲金牌。近兩屆名噪冰壇的32歲蘇聯老將格里申只在500米項目中得了銀牌。
在花樣滑冰賽中歐洲可以說是打了翻身仗,他們上屆一枚金牌未得,這次卻從美洲人手中奪得了全部金牌。德國的施內爾多費爾獲得男子單人滑冠軍。荷蘭的戴克斯特拉在女子單人滑中表演出色,為荷蘭在冬奧會奪得第一枚金牌。雙人滑中,蘇聯的別洛烏索娃、普羅托波波夫獲冠軍。亞軍獲得者是德國的一對選手,事後發現他們曾參加過職業性冰上輕歌舞劇演出,與運動員的“業餘”規定不符,於1966年被追回銀牌。
冰球比賽共8個隊參加。蘇聯隊戰勝所有對手,贏得了金牌。

幕後事件

缺雪

因斯布魯克是奧地利西南部城市,為蒂羅爾州首府。市區分布在因河兩岸,臨近阿爾卑斯山,海拔570米,交通方便,是旅遊和舉行冬季運動競賽的理想場所。該市有一個能容1萬人的體育館,是歐洲有數的冬季運動體育館之一。館旁是一個滑冰場,滑雪場所有良好的體育設施。組委會確信,一切準備工作可謂完美無缺,即使天不作美,運動會也能照常進行。但是,這一年的天氣還真的跟組委會開了一個不小的玩笑。從1月開始,由於反常的溫暖,無論是城區,還是山地,積雪迅速融解。市政當局只好緊急動員軍隊、學生和附近居民上山,從陰冷積雪處筐背籃提,將雪搬往需要的地方。
在奧運會即將開幕的時候,組委會必須處理嚴重的缺雪問題,奧地利政府派出軍隊,從阿爾卑斯山上采雪下山,利用卡車將20000塊冰磚運送到雪橇比賽賽場上,同時將40000立方米的雪鋪到高山滑雪的賽場,還準備了20000立方米的雪,做為預備不時之需。。由於各方人士的積極努力,終使這屆白色運動會免於流產。由於缺雪,也釀成了事故,奧地利滑雪選手米爾尼和英國雪橇選手斯基佩齊在雪量不足的滑道上做賽前聯繫時,不幸喪生。這是1924年冬奧會以來最不幸的事件。

無私幫助

義大利雪橇運動員蒙蒂(Eugenio Monti)在比賽中發揮高尚的運動精神,犧牲自己的成績,把自己雪橇軸螺絲借給英國運動員納什(Tony Nash) 和迪克森(Robin Dixon)使用,而自己只得到銅牌。不過他的精神,獲得國際奧會特別頒發的第一座“顧拜旦運動精神”獎。

戈瓦切爾姐妹分享金牌

來自法國的孿生姐妹運動員瑪戈瓦切爾(Marielle Goitschel)和克戈瓦切爾(Christine Goitschel),在高山滑雪比賽中,互相鼓勵,分別在迴轉和大迴轉兩項比賽中各居前兩名,各獲得一金一銀。

驚艷賽場

來自蘇聯的女子運動員斯科布利科娃(Lydia Skoblikova)成為第一位在一屆奧運會中包攬全部速度滑冰比賽金牌的女子運動員。並且在這4項比賽中,她創造了3項奧運會紀錄,分別是500米、1000米和1500米的短道速滑比賽。

精確計時

在高山滑雪比賽中,首次引進了可以精確到百分之一秒的計時設備。

增減比賽

跳台滑雪分成90米、70米兩個級別,不過也有人認為是新設個90米跳台滑雪,因為此前這項比賽均為70米。女子越野滑雪增加了一個5公里項目,恢復了上屆被取消了的有舵雪橇,並增設了無舵雪橇。

獎牌榜

排名
國家
金牌數
銀牌數
銅牌數
獎牌總數
1
11
8
6
25
2
奧地利
4
5
3
12
3
3
6
6
15
4
3
4
3
10
5
3
4
0
7
6
3
3
3
9
7
3
3
1
7
8
1
2
3
6
9
1
1
0
2
10
1
0
2
3
11
1
0
0
1
12
0
1
3
4
13
0
1
0
1
14
0
0
1
1
總計
34
38
31
10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