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11月17日

1952年11月17日

1952年11月17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加強國家工作中的集中性迎接大規模經濟建設》。社論指出,從1953年開始我國進入大規模的有計畫的經濟建設與文化建設,必須調整國家的機構與任務,以加強國家工作的集中性,這是國家工作的一次巨大的建設性的改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1952年11月17日
  • 時間:1952年
  • 類型:《人民日報》發表社論
  • 事件:《加強國家工作中的集中性迎接大規模經濟建設》
1952年11月17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加強國家工作中的集中性迎接大規模經濟建設》。社論指出,從1953年開始我國進入大規模的有計畫的經濟建設與文化建設,必須調整國家的機構與任務,以加強國家工作的集中性,這是國家工作的一次巨大的建設性的改進。
1952年下半年,在國民經濟恢復任務即將完成時,黨中央按照毛澤東的建議,提出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與此同時,黨中央又著手主持編制我國從1953年到1957年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畫,它的基本任務之一,就是集中主要力量進行以蘇聯幫助我國設計的156個建設項目組成的工業建設,以建立我國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初步基礎。經過這一系列的部署,我國工業化建設開始穩妥起步,並逐漸取得了一些成果。為了反映這些成果,郵電部於1954年5月1日發行了這套《經濟建設》特種郵票。
國民經濟是指一個現代國家範圍內各社會生產部門、流通部門和其他經濟部門所構成的互相聯繫的總體。工業、農業、建築業、運輸業、郵電業、商業、對外貿易、服務業、城市公用事業等,都是國民經濟的組成部分。隨著生產社會化的發展,國民經濟各部分之間的聯繫越來越密切。科學技術事業、文化事業、教育事業、衛生保健事業等,雖然本身不是經濟部門,但是它們的存在和發展同國民經濟各部門的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繫,所以社會主義國家往往也將它們包括在國民經濟計畫的範圍之內。
一個國家的生產、流通、分配和消費的總體,包括各個生產部門和為生產服務的流通部門,如工業、農業、建築業、交通運輸業、商業等,也包括文化、教育、科學研究、醫藥衛生等非生產部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