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中型坦克

121中型坦克

1962年,59式坦克大量裝備部隊以後,坦克設計人員針對未來可能出現的坦克威脅,提出的第一代國產中型坦克設計方案,但在不久之後因為二代坦克方案的提出被廢棄,之後方案代號“121”被69式坦克使用。 該121坦克設計方案與後來的WZ121(69式坦克)有著很大不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121中型坦克
  • 外文名:121 medium tank
  • 類屬中型坦克
  • 時間:1962年
  • 地位:第一代國產中型坦克
  • 製造廠:原中國一拖704廠
時代背景,研究歷程,遊戲《坦克世界》中的121中型坦克,

時代背景

1957年,蘇聯援華的156工程基本完成,中國國防工業體系初步建立。為了滿足國防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制訂了國防科技12年發展規劃。在規劃中將坦克裝甲車輛的發展作為一個重點。
在坦克方面,決定計畫建立以中型坦克為主,輕型坦克重型坦克為輔的坦克裝備體系。

研究歷程

由於之前已經決定將T-54A的仿製作為我國第一種中型坦克,所以此項計畫中的中型坦克則定位成一個超越T-54A達到當時美蘇等國研製的第二代坦克平均水平的方案,也就是121坦克方案。這個坦克方案也被引進到“坦克世界”之中,命名為121。
由於輕型坦克和重型坦克的計畫只是坦克發展規劃的一個輔助部分,所以軍工設計部門最初並沒有投入太大力量進行研製,主要參與的只是幾家院校成立的設計小組。
輕型坦克方案最早代號59-16,之後由於研製單位的不同,分別命名為131和132方案。在通過裝甲兵審查後,並冠名為WZ131,也就是我們俗稱的62式輕型坦克
在重型坦克方面,最先開始的由某研究所提出的111方案和某單位提出的112方案,如果用最簡略的話來概括這兩種坦克的區別就是111和112分別採用了不同的負重輪設計,與蘇聯的IS-4和ST-I類似。經過一番權衡,111坦克方案勝出,得以繼續發展。
進入60年代以後,蘇聯的T-62等第二代坦克大量裝備部隊,中國坦克在火力方面略顯不足,加緊了重型坦克的研製,並將62式坦克的繼續改進提上了日程。
為了與新出現的國外二代坦克和重型坦克抗衡,111坦克先後經歷了多個不同的構型,最終確定了以60-122加農炮為基礎的構型,並將其定名為WZ111。而之前提出112坦克方案構型的研製單位又提出了另外一種更加大膽的構型。
然而在1960年代後,在中型坦克的基礎上發展使用複合裝甲的主戰坦克是未來潮流,而又大又重的重型坦克已經落後於時代。1963年,裝甲兵機關決定停止重型坦克的發展,集中力量進行二代坦克的研製。
除此之外,一些裝備蘇制自行火炮的部隊和炮兵部隊提出應當研製用於反坦克為目的的自行反坦克炮和具備自行能力的自行火炮。但是由於當時國家物力財力有限,這些項目並沒有引起國家的重視。
雖然我們建國十年就可以生產當時世界一流的59式中型坦克,但是引進仿製和自行研製之間有著巨大的鴻溝。雖然二戰時期的蘇聯一年就可以推出一型坦克,但是這只是戰爭期間的應急。1945年以後,蘇聯投入了大量的財力物力針對戰爭期間設計的坦克進行了補充實驗和研製,才使得蘇聯坦克的水平全面提升。對於1960年代的中國也是一樣,121中型坦克方案和重型坦克對於中國來說完全是全新的挑戰,無法在短期內研製成功。於是在果斷的調整了坦克研製的計畫,將中重坦克方案進行了重新劃分,用短期可以完成的目標,設計出了WZ121坦克(也就是我們所說的69坦克),而長期目標則放在了二代中型坦克上(當時的三液,三機樣車)。然而即便這樣,69式坦克和二代坦克的研製也是困難重重,經過了幾番方案調整,兩者坦克於80年代才正式設計定型。

遊戲《坦克世界》中的121中型坦克

1962年,59式坦克大量裝備部隊以後,坦克設計人員針對未來可能出現的坦克威脅,提出的第一代國產中型坦克設計方案,但在不久之後因為二代坦克方案的提出被廢棄,之後方案代號“121”被69式坦克使用。
所屬
C系
級別
中型坦克
經驗
2298850
售價(銀幣)
6100000
最大生命值
1950
最大射速(發/分鐘)
6.25
最大穿透力(毫米)
335
最大裝甲厚度(毫米)
240
最大殺傷力
550
最大速度(千米/小時)
56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