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5型護衛艦

1135型護衛艦

1135型護衛艦(英文:Burevestnik,綽號:風暴海燕,北約代號:Krivak,譯文:克里瓦克級),是20世紀60年代末期蘇聯第一級現代化飛彈護衛艦

1135型護衛艦為蘇聯後續研製新型護衛艦--“無畏”級護衛艦打下了基礎,該艦排水量3200噸,航速32節,最大巡航航程1600海里/20節,裝備4門76毫米艦炮、反艦飛彈、艦空飛彈和反潛魚雷。

1135型護衛艦大體可以分為3個型號,Ⅰ型建於1968~1981年,共建造19艘;Ⅱ型建於1976~1981年,共有11艘;Ⅲ型建於1984~1993年,共9艘。Ⅳ型已經於2010年10月8日向加里寧格勒的揚塔爾造船廠訂購,並於2010年12月18日安放龍骨,首艦命名為格里戈洛維奇上將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1135型護衛艦
  • 外文名:Krivak Class Frigete
  • 前型/級:科拉級護衛艦(1134型 Kola class)
  • 次型/級:無畏級護衛艦(1154型Neustrashimy class)
  • 研製時間:1968~1993年
  • 服役時間:1984年
  • 裝備國家:俄羅斯、烏克蘭、印度
  • 研製國家:蘇聯/俄羅斯
發展沿革,建造背景,建造進程,技術特點,動力系統,武器系統,艦電系統,性能數據,衍生型號,1135M型,1135.1型,1135改型,1135.6型,1135.6M型,該級各艦,服役動態,叛逃事件,撞擊美艦,表演失敗,烏艦自沉,總體評價,

發展沿革

建造背景

1135型“克里瓦克”級護衛艦研製於蘇聯海軍大發展的20世紀60年代,當時的蘇聯海軍在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領導下開始實施遠洋進攻戰略,意圖打造一支能在大洋上與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海軍對抗的全球艦隊。“克里瓦克”-該款專司反潛、確保海上編隊安全、並可單獨執行任務的全新設計的作戰艦艇就在該背景下誕生了。
1135型護衛艦
1135型護衛艦俯視線圖
該級艦是一種全新的作戰艦艇,同戰後蘇聯海軍在役的42型“科拉”級(1134型,Kola class)、50型“里加”級、159型“別佳”級以及35型“米爾卡”級等護衛艦相比已鴉犁刪經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

建造進程

1135型“克里瓦克”級由加里寧格勒的揚塔爾波羅的海造船廠、烏克蘭刻赤的卡布隆造船廠和列寧格勒的日丹諾夫造船廠共同建造,原計畫建造42艘,實際建成服役40艘(該數字不包括俄羅斯為印度建造的三艘大改的11356型“劍”級隱身護衛艦)。
從大型反潛艦的角度來說,1135型“克里瓦克”級與61型“卡辛”級驅逐艦、1134型“克列斯塔”Ⅰ級巡洋艦、1134A型“克列斯塔”Ⅱ級巡洋艦和1134B型“卡拉”級巡洋艦相比只能排在最後一名。
不過,被降級為護衛艦後,1135型“克里瓦克”級一舉扭轉了蘇聯海軍護衛艦噸位小、遠航能力差、武器裝備落後的局面,開創了紅海軍護衛艦大型化、遠洋化和現代化的先河。從長遠來看,1135型“克里主淚瓦克”級是蘇聯海軍第一級、同時也是最後一級批量建造的大型飛彈護衛艦。伴隨著蘇聯的解體和後續1154型“無畏”級隱身飛彈護衛艦批量建造,1135型護衛艦會逐漸淡出裝備序列。
1135型護衛艦
1135型護衛艦剖視結構線圖
在前蘇聯護衛艦的建造史上,1135型“克里瓦克”級飛彈護衛艦大體可以分為3主要型號,Ⅰ型建於1968-1981年,共建造19艘;Ⅱ型建於1976-1981年,共有11艘;Ⅲ型建於1984-1993年,共9艘。
“克里瓦克”Ⅲ級艦是為前克格勃建造的,但後來歸海軍指揮。它的任務相當於美國的海岸警衛隊,因為在蘇聯時期,克格勃除了情報工作,還同時擔負國家邊境的守衛任務,是“邊防部隊”。“克里瓦克”Ⅲ級艦拆掉了SS-N-14飛彈發射裝置和1座SA-N-4飛彈發射裝置,裝上了機庫和飛行甲板。“克里瓦克”Ⅰ和“克里瓦克”Ⅱ級艦正在拆解,但邀廈轎有兩艘1995年已報導退役的艦,在1996年又重新啟用。
俄羅斯以1135型護衛艦為基礎,1997年專門為給印度建造該型建造1135.6型塔爾瓦級護衛艦(英語:Talwar-class frigate,俄語遙愉阿:Фрегаты типа Тальвар)。俄羅斯對1135.6型護衛艦做了範圍廣泛的重新設計,形成了一種滿載排水量3850噸的多用途水面戰鬥艦,主要用於反潛和反艦。
1135型護衛艦
1135型護衛艦側視線圖

技術特點

動力系統

1135型“克里瓦克”Ⅰ型(基型艦),採用長首樓艦型,艦首尖瘦,水線以上的艦首有明顯外飄,顯示其壓浪性能較好;艦身帶有折角線,首部乾舷較高,艦橋及其它上層建築低矮,適宜海上長時間航行:標準排水量2810噸,滿載排水量3200噸:全長123.5米,寬14.2米,吃水7米;採用M-7型全燃聯合動力系統(COGAG),包括兩台功率各為18000馬力的M-8K型主燃氣輪機和兩台功率各為6000馬力的M-62型巡航燃氣輪機,全艦總功率48000馬力,四台燃氣輪機連線兩根推進軸;最高航速可達32節,經濟航速14節:續航力4000海里//14節或1600海里/31節,最大自持力30天;全艦編制192人(其中包括22名軍官)。
1135型護衛艦
1135型“克里瓦克”級護衛艦

武器系統

1135型“克里瓦克”Ⅰ型艦道埋懂舉首的一座並排結構四聯裝RPK-3“暴風雪”(北約命名SS-N-14“石英”)反潛飛彈系統的KT-106發射裝置是其最明顯的識別特徵。整個紅海軍也只有該級艦才採用潤婚故酷該種布置SS-N-14飛彈的方式,從外觀上一眼就能認出來。KT-106發射裝置內裝有四枚85-R型飛彈,該飛彈僅為反潛飛彈,不具備攻擊水面艦艇的能力。正是由於該種作戰能力的缺失,蘇聯海軍從1984年起使用新型85-RU型反潛/反艦兩用飛彈取代了85-R,加強了反艦能力,整個飛彈系統的名稱也相應改為URK-5“喇叭口一B”。但因發射裝置仍然是KT-106,所以該一改動從外形上是看不出來的,而北約對該一系統的編號也維持為SS-N-140。
1135型護衛艦
1135型護衛艦艦首的SS-N-14反潛飛彈
在KT-106的後面,是一套埋於艦體甲板內的4K33“黃蜂”-M型(北約命名SA-N-4“壁虎”)雙聯裝升降式近程艦空飛彈發射裝置。該系統在艦上共設定了兩座,另一座位於巨大的方形煙囪與艦尾主炮之間盛虹罪,兩套系統各配備20枚9M33M型飛彈。在SA-N-4的後面和低矮艦橋的前面,居中布置有兩座環形的12聯裝RBU-6000“龍捲風”_2反潛火箭發射裝置,共配備96枚RGB-60型火箭深彈。另外,艦橋後的中部甲板兩側各安放一組並排式四聯裝CHTA-53-1135型533毫米魚雷發射管,用於發射SET-65·53-65型魚雷。從以上武器裝備可以看出,Ⅰ型艦的武器配置重點是反潛,其次是防空,而在反艦方面,艦後部梯次安排的兩門AK-726型雙聯裝76毫米艦炮支撐著門面。
1135型護衛艦
SS-N-14反潛飛彈

艦電系統

雷達火控
1135型“克里瓦克”Ⅰ型,艦橋頂後部相對低矮的四角格子主桅頂端安放有一部雙面帆形背靠的MR-310“安加拉河-A"(北約命名“頭網C")型遠程三坐標對空搜尋雷達:“安加拉河-A”下面的桅桿前支平台上以及駕駛室正面頂上外支平台上可分別安裝MR-212/201“伏爾加河”(北約命名“棕擱葉”)或“瓦伊加奇島”(北約命名“頓河K"或“頓河2")或“旋轉槽”等導航/對海搜尋雷達;艦橋頂部靠前的地方和煙囪前上層建築的頂前部分別裝有一部用於制導“黃蜂-M”艦空飛彈的4833型(北約命名“氣槍群”)火控雷達;首部“氣槍群”的後面梯次分布有兩部制導SS-N-14飛彈的“季風”(北約命名“眼球”)火控雷達;除艦橋外,煙囪前上層建築的頂後部還有一部MR-105“頂環”(北約命名“裊聲”)火控雷達,用於控制艦後部的兩座AK-726型艦炮。
1135型護衛艦
1135M型護衛艦
聲吶系統
1135型“克里瓦克”Ⅰ型艦載聲吶共有兩種:第一種是位於艦首水線下的MG-332“大力神-2”(北約命名“公牛鼻”)艦殼聲吶,由於該聲吶沒於水中,因此從外形上無法觀察;第二種是MG-325“織女星”(北約命名“化馬尾”)拖曳變深聲吶,儲放在艦艉凸起的T形聲吶室中,此聲吶室外形低矮,高度低於最後一座AK-726艦炮炮管的水平界面。
1135型護衛艦
1135型護衛艦上的反艦飛彈3S14U1垂直發射器

性能數據

1135型克里瓦克級護衛艦參考數據
基本參數
乘員
192人
艦長
123.0米
型寬
14.2米
滿載排水量
3200噸
續航距離
600海里/30節,1600海里/20節
航速
32節
武器裝備
飛彈
反艦飛彈--8部“明星”SS-N-25“薩普萊斯”反艦飛彈(KH35E“天王星”)發射裝置(2座四聯裝,除烏克蘭海軍外經現代化改裝的“克里瓦克”Ⅱ級艦裝備);
防空飛彈--2部sA-N-4“壁虎”雙聯裝飛彈發射裝置(“克里瓦克”Ⅲ級無此裝備);
反潛飛彈--彩虹設計局ss-N-14“石英”反潛飛彈四聯裝發射裝置(“克里瓦克”Ⅲ級無此裝備);
可攜帶核彈頭或E53-72型魚雷;
火炮
4門76毫米(3英寸)/60艦炮(2座雙聯裝,“克里瓦克”Ⅰ級裝備);
2門100毫米;(3.9英寸)/59艦炮(“克里瓦克”Ⅱ級裝備,“克里瓦克”Ⅲ級僅裝備1門);
2門30毫米/65炮(“克里瓦克”Ⅲ級裝備);
魚雷
8部533毫米(21英寸)魚雷發射管(2座四聯裝);
水雷
可攜帶16枚水雷(烏克蘭無此裝備);
反潛火箭
2部RBu600012管反潛火箭發射裝置(“克里瓦克”Ⅰ級現代化改裝後無此裝備);
電子對抗
4部PK16或10部PK10型金屬箔條發射裝置;拖曳式反魚雷誘餌裝置;
艦載機
1架卡莫夫卡-27“蝸牛”反潛直升機(“克里瓦克”Ⅲ級艦裝備)

衍生型號

1135M型

1135型“克里瓦克”Ⅱ型
在1135型“克里瓦克”Ⅰ型大規模建造並服役的時候,原型艦制海火力薄弱的缺陷逐漸暴露了出來。由於1135型克里瓦克Ⅰ型艦的對海作戰武器僅有艦後部的兩門AK-726型76毫米艦炮,射程及炮彈威力相對有限。因此,換裝新型大威力艦炮成為不對艦體進行大改且能迅速提升對艦作戰能力的最佳途徑。
1135型護衛艦
1135型克里瓦克Ⅱ級求知號(1135M型)
改進換裝的艦炮是70年代中期研製成功的AK-100型單管100毫米全自動高平兩用艦炮。該炮雖為單管,但口徑增大,彈丸威力提高,殺傷效果明顯提升,且最大射程也由AK-726的15千米增加到21千米。兩座外形圓滑的AK-100炮替換了AK-726成為該級艦最明顯的外形特徵。另外,原型艦上的“裊聲”雷達也被新型的MR-114“獅”(北約命名“鶯聲”)所取代。經此改進後,1135型“克里瓦克”Ⅰ型也就隨之變為1135型“克里瓦克”Ⅱ型(蘇俄內部命名為1135M型)。

1135.1型

1135型“克里瓦克”Ⅲ型
蘇聯紅海軍1135型“克里瓦克”級護衛艦所表現出來的優異性能也吸引了克格勃所屬的邊境警衛隊的注意,因此,在原型艦的基礎上改進一款領海及專屬經濟區巡邏艦的計畫被提上了日程,該1135型“克里瓦克”Ⅲ型(蘇俄內部命名為1135.1型)。
1135型護衛艦
1135.1型克里瓦克Ⅲ級護衛艦
從1981年8月14日第一艘“緬任因斯基”號開工到1993年4月2日最後一艘“基洛夫”號完工,1135型“克里瓦克”Ⅲ型共建造了8艘。除最後一艘“基洛夫”號在蘇聯解體後被烏克蘭海軍獲得外,其它7艘均被分配到太平洋地區服役。該型艦不再需要擔負編隊反潛的重任,所以拆除了艦首的SS-N-14飛彈,在同一位置換裝了一座AK-100型艦炮,相應地,原來控制SS-N-14的兩部“季風”制導雷達也被一部控制AK-100艦炮的MR-145型火控雷達所取代。
除艦首的裝備變化外,1135型“克里瓦克”Ⅲ型煙囪後的艦尾也進行了重新設計。為滿足邊境警衛隊搭載直升機的要求,煙囪後的一套“黃蜂-M”艦空飛彈系統和兩門火炮均被拆除,騰出的空間增設了直升機起降平台及機庫。同時為彌補防空火力的不足,還在機庫頂部兩側各增加了一座AK-630M型6管30毫米近防炮,作為配套,煙囪前原布置艦炮和防空飛彈火控雷達的位置被更換為一部MR-123(北約命名“低音帳篷”)雷達。另外,該型艦的8艘中除第一艘“緬任因斯基”號和第二艘“捷爾任斯基”號之外,後續6艦還將主桅頂部的“安加拉河一A”更換為更先進的MR-760“軍艦鳥-琳”(北約命名“頂板”)雙面板三坐標雷達。
邊境警衛隊使用的1135型“克里瓦克”Ⅲ型由於用途不同,外形上與其它1135型“克里瓦克”級已經有了根本性的改變。

1135改型

“克里瓦克“Ⅰ級改進型
除上述兩種1135型“克里瓦克”Ⅰ級改型護衛艦都是重新設計後建造的全新戰艦。蘇聯海軍在現役1135型“克里瓦克”Ⅰ型艦中還進行過現代化改裝的嘗試,前後共有兩型。由於北約沒有對該兩型艦進行新的命名,所以沿用蘇聯/俄羅斯自己的命名。
1135型護衛艦
1135型Ⅰ型護衛艦
1135.3型:1984年,在上年火災中嚴重受損的“炎熱”號經船廠修復後被改裝為1135.3型,該次改裝的內容很少,僅僅將原艦尾的“織女星”拖曳聲吶換為探測距離更遠的“明星-M1”型新型聲吶。該種聲吶體積較大,以致布放室的外形變寬變高,在艦尾甲板所占面積增加。從外觀上看,該聲吶室的高度己經高於最後一座AK-726艦炮炮管的水平界面,再加上該次改裝僅有該一艘,因此如果看到只有聲吶室不同於基型艦的1135型“克里瓦克”級,那就一定是改裝後的1135.3型“炎熱”號。
1135型護衛艦
1135.3型炎熱號
1135.2型:相比1135.3型而言,該型的改裝步子要大得多。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先後有“列寧格勒共青團員”號、“飛翔”號和“熱情”號三艘1135型“克里瓦克”Ⅰ型艦進入造船廠進行改裝。該次改裝旨在全面提升對海作戰能力,加裝了先進的反艦飛彈並換裝了新型雷達,使改裝後的1135.2型艦成為全能護衛艦。
1135型護衛艦
1135.2型熱情號艦(Pylky/Пылкий)
從艦首方向看,原艦橋前的兩座RBU-6000反潛火箭發射裝置不見了蹤影,取而代之的是兩舷擬裝備的兩組四聯裝Kh-35“天王星”(北約命名SS-N-25“彈簧刀”)亞音速反艦飛彈。之所以說是擬裝備,是因為一直該種飛彈及其制導雷達還沒有真正上艦,留在1135.2型上的只有兩個傾斜布置的飛彈支撐架。
除此之外,該型艦用單面板的MR-755“軍艦鳥-M"(北約命名“半板”)三坐標雷達取代了原來的“安加拉河-A"雷達,成為其外觀上的獨有特徵。此處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單面的“半板”和雙面的“頂板”之間的區別。
在聲吶方面,艦尾部和1135.3型作了同樣的改裝,該型艦的艦殼聲吶換為MGK-345“青銅”(北約命名“公牛輛”)型。

1135.6型

“劍”級隱身飛彈護衛艦
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蘇聯就考慮在1135型“克里瓦克”Ⅲ型的基礎上採用新型武器裝備和全新隱身設計理念,設計一款全能型的現代化改進型護衛艦,並稱之為1135.6型。蘇聯解體後,該計畫曾一度擱淺。不過,印度海軍對現代化護衛艦的需求拯救了該一計畫。印度海軍首批從俄羅斯訂購了三艘1135.6型護衛艦,並將其命名為“劍”級(音譯為“塔爾瓦爾”級護衛艦)。
1135型護衛艦
印度1135.6型首艦塔爾瓦號護衛艦
雖然此三艦是在1135型“克里瓦克”Ⅲ型基礎上改進的,但由於採用了流行的隱身結構,配備了新型艦載武器和雷達系統,所以其外形已經與其它1135型“克里瓦克”級護衛艦有了天壤之別。該型艦的艦首依次裝備了A-190E型單管100毫米艦炮、“施基利”中程艦空飛彈系統、八聯裝垂直發射的“俱樂部-N”反艦飛彈以及一座RBU-6000反潛火箭發射裝置,顯示出與眾不同的強大打擊能力。同時,機庫兩側的兩座強悍的“卡什坦”艦載彈炮結合近防系統又將該型艦的防禦水平提高到新的檔次。由於三艘1135.6型護衛艦都出口到印度海軍服役,因此印度海軍賦予三艦固定舷號。
1135型護衛艦
印度軍官到俄造船廠觀看軍艦建造情況
俄羅斯為給印度建造塔爾瓦級護衛艦,對1135.6工程進行了範圍廣泛的重新設計,形成了一種滿載排水量3850噸的多用途水面戰鬥艦,主要用於反潛和反艦。排水量的增加主要是由於增加了武器系統,並用鋼取代了輕合金。

1135.6M型

俄羅斯海軍向楊塔船廠訂購了三艘新型1135.6M型護衛艦。1135.6M型克里瓦克Ⅳ級艦是在1135.6型塔爾瓦級的基礎上,按照俄軍方要求採用隱身技術和特殊的船體設計,其特點是降低雷達截面(RCS)以及電磁、聲學和紅外特徵,並配備先進的俄羅斯製造的感測器和武器系統。新艦將原本塔爾瓦級的3S90單臂飛彈發射器,換成三組12聯裝垂直發射器3S90E冷射式垂直發射器;整個防空系統仍為施基利-1,飛彈改成適應垂直發射的9M317ME。該級艦首艦“格里戈洛維奇上將”號(舷號745)於2010年12月18日敷設龍骨、開工建造,於2013年7月交付,2014年正式入役。
1135型護衛艦
11356M型首艦745“格里戈洛維奇上將”號

該級各艦

1135各型艦艦名舷號
各艦型別
艦名舷號
1135.1型護衛艦(俄羅斯--Ⅰ型/Ⅰ Mod型,英文Krivak Ⅰ Burevestnik)
“光輝”號(原“列寧格勒共青團員”號,舷號930)
“快速”號(舷號661)
“熱心”號(舷號702)
“警戒”號(舷號959)
“美好”號(舷號801)
“緊迫”號(舷號937)
1135.2型護衛艦(Ⅱ型,英文Project 1135M Krivak Ⅱ)
“不屈”號(舷號731)
“求知”號(舷號808)
1135.3型護衛艦(Ⅲ型,英文Project 1135.1 / 1135P Krivak Ⅲ Nerey
“緬任斯基”號(舷號113)
“捷爾任斯基”號(舷號057)
“奧廖爾”號(原“蘇共第27次代表大會”號,舷號156)
“普斯科夫”號(原“全蘇肅反委員會-克格勃成立70周年”號,舷號104)
“阿納德爾”號(原“國境警衛隊成立70周年”號,舷號060)
“雪松”號(舷號103)
“沃羅夫斯基”號(舷號052)
1135.3型護衛艦(烏克蘭Ⅲ型,英文Project 1135.2 Krivak Ⅳ)
“薩蓋達奇尼指揮官”號(原201,現舷號U130)
1135.6型護衛艦(印度,英文Project 1135.6Talwar)
“塔爾瓦”號(舷號F40)
“特里蘇爾”號舷號(F43)
“塔巴爾”號(舷號F44)
1135.6M型護衛艦(俄羅斯Ⅴ型,英文 Project 11356M)
“格里戈洛維奇上將”號(舷號745)
備註:鑒於各艦譯名及舷號多有變動,上述信息供參考。

服役動態

叛逃事件

1975年11月8日晚,一艘隸屬於蘇聯海軍紅旗波羅的海艦隊的1135型“警戒”號驅逐艦擅自啟錨,離開駐泊地急駛而去。隨之,部署在波羅的海地區的蘇聯海軍護衛艦、驅逐艦、艦隊航空兵以及空軍的前線轟炸航空兵立即緊急出動,從空中和海上兩個方向立體搜尋、攔截和追獵該艘軍艦。該起令波羅的海艦隊乃至整個蘇聯海軍顏面盡失、倍感恥辱的叛逃事件。原來事發時,“警戒”號已經被以政治副艦長瓦列里·薩布林海軍少校為首的叛逃人員控制,他們誘捕並關押了艦長波圖利內海軍中校,妄圖劫持軍艦前往瑞典。最後,在其它艦艇、飛機真槍實彈的攔截、攻擊下,最初被矇騙的水兵們醒悟且釋放艦長,並在波圖利內的帶領下衝進駕駛艙擊傷薩布林,重新奪回了戰艦的控制權,戲劇性結束了該場冷戰期間震驚蘇聯的叛逃事件
1135型護衛艦
叛逃未遂的959警戒號護衛艦
“警戒”號叛逃事件在時隔二十多年後的1996~1997年,被俄羅斯媒體披露出來,使其徹底曝光。當時任下諾夫哥羅德州州長的鮑里斯·涅姆佐夫還發起了一場為薩布林平反的運動,並向葉爾欽總統提出了平反要求,希望為薩布林少校恢復名譽。但是,這一平反運動以徹底失敗而告終,葉爾欽的理由是拒絕為任何企圖背叛祖國的人平反。那么,身為政委兼副艦長的薩布林究竟為什麼叛變當時蘇聯官方的說法是薩布林是一個瘋子、精神錯亂者,並於1976年將其秘密處決。事件曝光後,西方軍事專家則認為,薩布林很可能是受到了西方間諜的策反而發動叛亂的。1135型艦當時在西方的眼裡,是蘇聯海軍戰艦設計思想的一次嘗試和創新。如果能完好地得到這樣一艘軍艦,對於西方來說,可謂求之不得。
蘇聯解體後,某些媒體把薩布林被稱為極權政權的受害者。俄羅斯執法機構曾三次覆核審查該案件,1994年第三次覆核,俄羅斯最高法院軍事法庭根據新的情況對案件進行了審查,將薩布林的叛國罪重新定性為違反軍事法的犯罪條款——越權、違抗和反抗上級,但不予平反。

撞擊美艦

1988年2月12日,美國海軍第六艦隊9000噸級的“提康德羅加”級飛彈巡洋艦CG-48“約克城”號和8000噸級的“斯普魯恩斯”級驅逐艦DD-970“卡倫”號以享有“海上無害通過權”為由,抵近蘇聯的黑海艦隊塞瓦斯托波爾基地以南海域偵察蘇軍情況。蘇聯海軍迅速作出反應,派艦跟蹤並警告美軍艦艇己經進入蘇聯領海範圍,要求兩艦立即駛出,但兩艦仍以依照國際規則擁有無害通過權為由對蘇聯海軍的警告未予理睬。
1135型護衛艦
蘇聯811號護衛艦撞擊美國約克城號巡洋艦
蘇聯海軍不甘示弱,在警告無效的情況下做出了撞擊美軍艦艇、迫其離開、維護蘇聯領海主權的決定。
執行該項命令的是隸屬於黑海艦隊的兩艘護衛艦,分別是3000噸級的1135型“克里瓦克”Ⅰ型“忘我”號(舷號811)和1000噸級的35型“米爾卡”級SKR-6號(舷號824)。面對噸位數倍於己的美軍艦艇,兩艘蘇聯護衛艦絲毫沒有猶豫,堅決執行了命令。最終,811艦“忘我”號執行了對“約克城”號的撞擊,而824艦米爾卡號則撞向了“卡倫”號,使美艦在無限驚恐中撤出了蘇聯領海。此次撞擊事件發生在蘇美冷戰即將結束的20世紀80年代末期,當時在國際上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冷戰結束後,一些觀察家還將此次事件稱為“冷戰的最後一次事件”。1988年,美國第六艦隊又派遣艦艇闖進黑海抵近偵察。眼看美國軍艦與蘇聯軍艦越靠越近,相隔僅有400米,蘇聯海軍黑海艦隊司令向1135型護衛艦下達了撞擊指令。而美國人根本不相信蘇聯僅僅3000噸級的軍艦會撞擊美軍的萬噸巡洋艦,水兵們甚至跑到軍艦甲板上來看笑話,認為蘇聯人只是在虛張聲勢。直到1135型護衛艦“咣當”一下撞到了“約克城”號飛彈巡洋艦左舷中部區域後,美國人才意識到蘇聯人開始動真格了,馬上撤出了黑海海域。
1135型護衛艦
蘇811艦撞擊美約克城艦後並列照

表演失敗

2015年7月26日是俄羅斯海軍節,當日俄羅斯各艦隊舉行不同的慶祝活動。俄羅斯總統普京檢閱了波羅的海艦隊。然而在克里米亞塞瓦斯托波爾港內,俄羅斯海軍1135型克里瓦克護衛艦“美好”號進行飛彈發射表演時發生事故,SS-N-14反潛飛彈剛飛出發射架就解體落海。根據現場視頻顯示,該飛彈的兩個火箭助推器向兩個不同方向崩出,主發動機未點火,和掛載的魚雷一起旋轉著落入海中。觀察者網軍事觀察員認為,該飛彈可能因為檢修等原因,應同時點火的火箭助推器出現問題,導致助推器和魚雷失速旋轉落海。
1135型護衛艦
克里瓦克801“美好”號艦

烏艦自沉

2022年3月4日綜合俄新社和俄塔社報導,烏克蘭海軍旗艦“格特曼·薩蓋達奇內”號護衛艦被擊沉之後,烏克蘭戰略通信和信息安全中心稱,該軍艦是被烏克蘭水手自己鑿沉的。烏克蘭獨立通訊社(UNIAN)報導稱,該護衛艦當時正在尼古拉耶夫港接受維修,武器已被拆除,艦員將其鑿沉以避免它落入俄羅斯軍隊手中。“格特曼·薩蓋達奇內”號屬於蘇聯11351型護衛艦,排水量為3650噸,在1993年服役,但沒有裝備攻擊性的飛彈系統。
1135型護衛艦
烏克蘭11351型護衛艦“格特曼·薩蓋達奇內”

總體評價

1135型護衛艦服役近四十年,並沒有真正參加過實戰,但其表現及突發事件卻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135型護衛艦基型艦的對艦打擊火力偏弱,經過不斷改型改進,後續1135型護衛艦的作戰效能大幅度提高。作為一款遠洋護衛艦,改型艦履行了自己的使命。在服役生涯中,該級艦遠航的足跡遍布世界各地,除加強與受訪國的各種聯繫外,還起到了展示蘇/俄海上威力的積極作用。(《艦載武器》評
1135型護衛艦
1135型克里瓦克級護衛艦
1135型護衛艦系列的一生,可以說是“榮辱兼有、幾度沉浮”,在蘇聯海軍護衛艦的建造史上,1135型護衛艦是一級非常重要的戰艦。在其之前,蘇聯護衛艦的排水量僅在1000~2000噸之間,裝備弱,航行及作戰性能差,而1135型護衛艦的排水量達到3000噸以上,裝備了大量的電子、武器設備,出現了多種型號,形成了一個龐大而複雜的家族。1135型護衛艦可以算是蘇聯海軍第一級現代化護衛艦,並為蘇聯隨後研製新型護衛艦11540型護衛艦(不懼級)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同時,1135型護衛艦也被認為是世界海軍界擺脫二戰型護衛艦設計思想,建造專用大型遠洋飛彈護衛艦的發端,雖然設計上還存在缺陷,但之後美國佩里級護衛艦和英國大刀級(2型)與23型護衛艦(公爵級)的設計理念卻都遵循了1135型護衛艦的標準,如4000噸級的滿載排水量和燃氣輪機動力系統。然而,也恰恰是1135型護衛艦,由於其歷史上不光彩的一幕讓其從大型反潛艦降級為護衛艦,這在整個蘇聯紅海軍歷史上也是第一次。(《國際展望》 評
1135型護衛艦
1135.6型護衛艦703號艦
俄羅斯以1135型護衛艦為基礎,1997年專門為給印度建造該型建造1135.6型塔爾瓦級護衛艦(英語:Talwar-class frigate,俄語:Фрегаты типа Тальвар)。俄羅斯對1135.6型護衛艦做了範圍廣泛的重新設計,形成了一種滿載排水量3850噸的多用途水面戰鬥艦,主要用於反潛和反艦。
1135型護衛艦
1135型護衛艦側視線圖

技術特點

動力系統

1135型“克里瓦克”Ⅰ型(基型艦),採用長首樓艦型,艦首尖瘦,水線以上的艦首有明顯外飄,顯示其壓浪性能較好;艦身帶有折角線,首部乾舷較高,艦橋及其它上層建築低矮,適宜海上長時間航行:標準排水量2810噸,滿載排水量3200噸:全長123.5米,寬14.2米,吃水7米;採用M-7型全燃聯合動力系統(COGAG),包括兩台功率各為18000馬力的M-8K型主燃氣輪機和兩台功率各為6000馬力的M-62型巡航燃氣輪機,全艦總功率48000馬力,四台燃氣輪機連線兩根推進軸;最高航速可達32節,經濟航速14節:續航力4000海里//14節或1600海里/31節,最大自持力30天;全艦編制192人(其中包括22名軍官)。
1135型護衛艦
1135型“克里瓦克”級護衛艦

武器系統

1135型“克里瓦克”Ⅰ型艦首的一座並排結構四聯裝RPK-3“暴風雪”(北約命名SS-N-14“石英”)反潛飛彈系統的KT-106發射裝置是其最明顯的識別特徵。整個紅海軍也只有該級艦才採用該種布置SS-N-14飛彈的方式,從外觀上一眼就能認出來。KT-106發射裝置內裝有四枚85-R型飛彈,該飛彈僅為反潛飛彈,不具備攻擊水面艦艇的能力。正是由於該種作戰能力的缺失,蘇聯海軍從1984年起使用新型85-RU型反潛/反艦兩用飛彈取代了85-R,加強了反艦能力,整個飛彈系統的名稱也相應改為URK-5“喇叭口一B”。但因發射裝置仍然是KT-106,所以該一改動從外形上是看不出來的,而北約對該一系統的編號也維持為SS-N-140。
1135型護衛艦
1135型護衛艦艦首的SS-N-14反潛飛彈
在KT-106的後面,是一套埋於艦體甲板內的4K33“黃蜂”-M型(北約命名SA-N-4“壁虎”)雙聯裝升降式近程艦空飛彈發射裝置。該系統在艦上共設定了兩座,另一座位於巨大的方形煙囪與艦尾主炮之間,兩套系統各配備20枚9M33M型飛彈。在SA-N-4的後面和低矮艦橋的前面,居中布置有兩座環形的12聯裝RBU-6000“龍捲風”_2反潛火箭發射裝置,共配備96枚RGB-60型火箭深彈。另外,艦橋後的中部甲板兩側各安放一組並排式四聯裝CHTA-53-1135型533毫米魚雷發射管,用於發射SET-65·53-65型魚雷。從以上武器裝備可以看出,Ⅰ型艦的武器配置重點是反潛,其次是防空,而在反艦方面,艦後部梯次安排的兩門AK-726型雙聯裝76毫米艦炮支撐著門面。
1135型護衛艦
SS-N-14反潛飛彈

艦電系統

雷達火控
1135型“克里瓦克”Ⅰ型,艦橋頂後部相對低矮的四角格子主桅頂端安放有一部雙面帆形背靠的MR-310“安加拉河-A"(北約命名“頭網C")型遠程三坐標對空搜尋雷達:“安加拉河-A”下面的桅桿前支平台上以及駕駛室正面頂上外支平台上可分別安裝MR-212/201“伏爾加河”(北約命名“棕擱葉”)或“瓦伊加奇島”(北約命名“頓河K"或“頓河2")或“旋轉槽”等導航/對海搜尋雷達;艦橋頂部靠前的地方和煙囪前上層建築的頂前部分別裝有一部用於制導“黃蜂-M”艦空飛彈的4833型(北約命名“氣槍群”)火控雷達;首部“氣槍群”的後面梯次分布有兩部制導SS-N-14飛彈的“季風”(北約命名“眼球”)火控雷達;除艦橋外,煙囪前上層建築的頂後部還有一部MR-105“頂環”(北約命名“裊聲”)火控雷達,用於控制艦後部的兩座AK-726型艦炮。
1135型護衛艦
1135M型護衛艦
聲吶系統
1135型“克里瓦克”Ⅰ型艦載聲吶共有兩種:第一種是位於艦首水線下的MG-332“大力神-2”(北約命名“公牛鼻”)艦殼聲吶,由於該聲吶沒於水中,因此從外形上無法觀察;第二種是MG-325“織女星”(北約命名“化馬尾”)拖曳變深聲吶,儲放在艦艉凸起的T形聲吶室中,此聲吶室外形低矮,高度低於最後一座AK-726艦炮炮管的水平界面。
1135型護衛艦
1135型護衛艦上的反艦飛彈3S14U1垂直發射器

性能數據

1135型克里瓦克級護衛艦參考數據
基本參數
乘員
192人
艦長
123.0米
型寬
14.2米
滿載排水量
3200噸
續航距離
600海里/30節,1600海里/20節
航速
32節
武器裝備
飛彈
反艦飛彈--8部“明星”SS-N-25“薩普萊斯”反艦飛彈(KH35E“天王星”)發射裝置(2座四聯裝,除烏克蘭海軍外經現代化改裝的“克里瓦克”Ⅱ級艦裝備);
防空飛彈--2部sA-N-4“壁虎”雙聯裝飛彈發射裝置(“克里瓦克”Ⅲ級無此裝備);
反潛飛彈--彩虹設計局ss-N-14“石英”反潛飛彈四聯裝發射裝置(“克里瓦克”Ⅲ級無此裝備);
可攜帶核彈頭或E53-72型魚雷;
火炮
4門76毫米(3英寸)/60艦炮(2座雙聯裝,“克里瓦克”Ⅰ級裝備);
2門100毫米;(3.9英寸)/59艦炮(“克里瓦克”Ⅱ級裝備,“克里瓦克”Ⅲ級僅裝備1門);
2門30毫米/65炮(“克里瓦克”Ⅲ級裝備);
魚雷
8部533毫米(21英寸)魚雷發射管(2座四聯裝);
水雷
可攜帶16枚水雷(烏克蘭無此裝備);
反潛火箭
2部RBu600012管反潛火箭發射裝置(“克里瓦克”Ⅰ級現代化改裝後無此裝備);
電子對抗
4部PK16或10部PK10型金屬箔條發射裝置;拖曳式反魚雷誘餌裝置;
艦載機
1架卡莫夫卡-27“蝸牛”反潛直升機(“克里瓦克”Ⅲ級艦裝備)

衍生型號

1135M型

1135型“克里瓦克”Ⅱ型
在1135型“克里瓦克”Ⅰ型大規模建造並服役的時候,原型艦制海火力薄弱的缺陷逐漸暴露了出來。由於1135型克里瓦克Ⅰ型艦的對海作戰武器僅有艦後部的兩門AK-726型76毫米艦炮,射程及炮彈威力相對有限。因此,換裝新型大威力艦炮成為不對艦體進行大改且能迅速提升對艦作戰能力的最佳途徑。
1135型護衛艦
1135型克里瓦克Ⅱ級求知號(1135M型)
改進換裝的艦炮是70年代中期研製成功的AK-100型單管100毫米全自動高平兩用艦炮。該炮雖為單管,但口徑增大,彈丸威力提高,殺傷效果明顯提升,且最大射程也由AK-726的15千米增加到21千米。兩座外形圓滑的AK-100炮替換了AK-726成為該級艦最明顯的外形特徵。另外,原型艦上的“裊聲”雷達也被新型的MR-114“獅”(北約命名“鶯聲”)所取代。經此改進後,1135型“克里瓦克”Ⅰ型也就隨之變為1135型“克里瓦克”Ⅱ型(蘇俄內部命名為1135M型)。

1135.1型

1135型“克里瓦克”Ⅲ型
蘇聯紅海軍1135型“克里瓦克”級護衛艦所表現出來的優異性能也吸引了克格勃所屬的邊境警衛隊的注意,因此,在原型艦的基礎上改進一款領海及專屬經濟區巡邏艦的計畫被提上了日程,該1135型“克里瓦克”Ⅲ型(蘇俄內部命名為1135.1型)。
1135型護衛艦
1135.1型克里瓦克Ⅲ級護衛艦
從1981年8月14日第一艘“緬任因斯基”號開工到1993年4月2日最後一艘“基洛夫”號完工,1135型“克里瓦克”Ⅲ型共建造了8艘。除最後一艘“基洛夫”號在蘇聯解體後被烏克蘭海軍獲得外,其它7艘均被分配到太平洋地區服役。該型艦不再需要擔負編隊反潛的重任,所以拆除了艦首的SS-N-14飛彈,在同一位置換裝了一座AK-100型艦炮,相應地,原來控制SS-N-14的兩部“季風”制導雷達也被一部控制AK-100艦炮的MR-145型火控雷達所取代。
除艦首的裝備變化外,1135型“克里瓦克”Ⅲ型煙囪後的艦尾也進行了重新設計。為滿足邊境警衛隊搭載直升機的要求,煙囪後的一套“黃蜂-M”艦空飛彈系統和兩門火炮均被拆除,騰出的空間增設了直升機起降平台及機庫。同時為彌補防空火力的不足,還在機庫頂部兩側各增加了一座AK-630M型6管30毫米近防炮,作為配套,煙囪前原布置艦炮和防空飛彈火控雷達的位置被更換為一部MR-123(北約命名“低音帳篷”)雷達。另外,該型艦的8艘中除第一艘“緬任因斯基”號和第二艘“捷爾任斯基”號之外,後續6艦還將主桅頂部的“安加拉河一A”更換為更先進的MR-760“軍艦鳥-琳”(北約命名“頂板”)雙面板三坐標雷達。
邊境警衛隊使用的1135型“克里瓦克”Ⅲ型由於用途不同,外形上與其它1135型“克里瓦克”級已經有了根本性的改變。

1135改型

“克里瓦克“Ⅰ級改進型
除上述兩種1135型“克里瓦克”Ⅰ級改型護衛艦都是重新設計後建造的全新戰艦。蘇聯海軍在現役1135型“克里瓦克”Ⅰ型艦中還進行過現代化改裝的嘗試,前後共有兩型。由於北約沒有對該兩型艦進行新的命名,所以沿用蘇聯/俄羅斯自己的命名。
1135型護衛艦
1135型Ⅰ型護衛艦
1135.3型:1984年,在上年火災中嚴重受損的“炎熱”號經船廠修復後被改裝為1135.3型,該次改裝的內容很少,僅僅將原艦尾的“織女星”拖曳聲吶換為探測距離更遠的“明星-M1”型新型聲吶。該種聲吶體積較大,以致布放室的外形變寬變高,在艦尾甲板所占面積增加。從外觀上看,該聲吶室的高度己經高於最後一座AK-726艦炮炮管的水平界面,再加上該次改裝僅有該一艘,因此如果看到只有聲吶室不同於基型艦的1135型“克里瓦克”級,那就一定是改裝後的1135.3型“炎熱”號。
1135型護衛艦
1135.3型炎熱號
1135.2型:相比1135.3型而言,該型的改裝步子要大得多。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先後有“列寧格勒共青團員”號、“飛翔”號和“熱情”號三艘1135型“克里瓦克”Ⅰ型艦進入造船廠進行改裝。該次改裝旨在全面提升對海作戰能力,加裝了先進的反艦飛彈並換裝了新型雷達,使改裝後的1135.2型艦成為全能護衛艦。
1135型護衛艦
1135.2型熱情號艦(Pylky/Пылкий)
從艦首方向看,原艦橋前的兩座RBU-6000反潛火箭發射裝置不見了蹤影,取而代之的是兩舷擬裝備的兩組四聯裝Kh-35“天王星”(北約命名SS-N-25“彈簧刀”)亞音速反艦飛彈。之所以說是擬裝備,是因為一直該種飛彈及其制導雷達還沒有真正上艦,留在1135.2型上的只有兩個傾斜布置的飛彈支撐架。
除此之外,該型艦用單面板的MR-755“軍艦鳥-M"(北約命名“半板”)三坐標雷達取代了原來的“安加拉河-A"雷達,成為其外觀上的獨有特徵。此處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單面的“半板”和雙面的“頂板”之間的區別。
在聲吶方面,艦尾部和1135.3型作了同樣的改裝,該型艦的艦殼聲吶換為MGK-345“青銅”(北約命名“公牛輛”)型。

1135.6型

“劍”級隱身飛彈護衛艦
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蘇聯就考慮在1135型“克里瓦克”Ⅲ型的基礎上採用新型武器裝備和全新隱身設計理念,設計一款全能型的現代化改進型護衛艦,並稱之為1135.6型。蘇聯解體後,該計畫曾一度擱淺。不過,印度海軍對現代化護衛艦的需求拯救了該一計畫。印度海軍首批從俄羅斯訂購了三艘1135.6型護衛艦,並將其命名為“劍”級(音譯為“塔爾瓦爾”級護衛艦)。
1135型護衛艦
印度1135.6型首艦塔爾瓦號護衛艦
雖然此三艦是在1135型“克里瓦克”Ⅲ型基礎上改進的,但由於採用了流行的隱身結構,配備了新型艦載武器和雷達系統,所以其外形已經與其它1135型“克里瓦克”級護衛艦有了天壤之別。該型艦的艦首依次裝備了A-190E型單管100毫米艦炮、“施基利”中程艦空飛彈系統、八聯裝垂直發射的“俱樂部-N”反艦飛彈以及一座RBU-6000反潛火箭發射裝置,顯示出與眾不同的強大打擊能力。同時,機庫兩側的兩座強悍的“卡什坦”艦載彈炮結合近防系統又將該型艦的防禦水平提高到新的檔次。由於三艘1135.6型護衛艦都出口到印度海軍服役,因此印度海軍賦予三艦固定舷號。
1135型護衛艦
印度軍官到俄造船廠觀看軍艦建造情況
俄羅斯為給印度建造塔爾瓦級護衛艦,對1135.6工程進行了範圍廣泛的重新設計,形成了一種滿載排水量3850噸的多用途水面戰鬥艦,主要用於反潛和反艦。排水量的增加主要是由於增加了武器系統,並用鋼取代了輕合金。

1135.6M型

俄羅斯海軍向楊塔船廠訂購了三艘新型1135.6M型護衛艦。1135.6M型克里瓦克Ⅳ級艦是在1135.6型塔爾瓦級的基礎上,按照俄軍方要求採用隱身技術和特殊的船體設計,其特點是降低雷達截面(RCS)以及電磁、聲學和紅外特徵,並配備先進的俄羅斯製造的感測器和武器系統。新艦將原本塔爾瓦級的3S90單臂飛彈發射器,換成三組12聯裝垂直發射器3S90E冷射式垂直發射器;整個防空系統仍為施基利-1,飛彈改成適應垂直發射的9M317ME。該級艦首艦“格里戈洛維奇上將”號(舷號745)於2010年12月18日敷設龍骨、開工建造,於2013年7月交付,2014年正式入役。
1135型護衛艦
11356M型首艦745“格里戈洛維奇上將”號

該級各艦

1135各型艦艦名舷號
各艦型別
艦名舷號
1135.1型護衛艦(俄羅斯--Ⅰ型/Ⅰ Mod型,英文Krivak Ⅰ Burevestnik)
“光輝”號(原“列寧格勒共青團員”號,舷號930)
“快速”號(舷號661)
“熱心”號(舷號702)
“警戒”號(舷號959)
“美好”號(舷號801)
“緊迫”號(舷號937)
1135.2型護衛艦(Ⅱ型,英文Project 1135M Krivak Ⅱ)
“不屈”號(舷號731)
“求知”號(舷號808)
1135.3型護衛艦(Ⅲ型,英文Project 1135.1 / 1135P Krivak Ⅲ Nerey
“緬任斯基”號(舷號113)
“捷爾任斯基”號(舷號057)
“奧廖爾”號(原“蘇共第27次代表大會”號,舷號156)
“普斯科夫”號(原“全蘇肅反委員會-克格勃成立70周年”號,舷號104)
“阿納德爾”號(原“國境警衛隊成立70周年”號,舷號060)
“雪松”號(舷號103)
“沃羅夫斯基”號(舷號052)
1135.3型護衛艦(烏克蘭Ⅲ型,英文Project 1135.2 Krivak Ⅳ)
“薩蓋達奇尼指揮官”號(原201,現舷號U130)
1135.6型護衛艦(印度,英文Project 1135.6Talwar)
“塔爾瓦”號(舷號F40)
“特里蘇爾”號舷號(F43)
“塔巴爾”號(舷號F44)
1135.6M型護衛艦(俄羅斯Ⅴ型,英文 Project 11356M)
“格里戈洛維奇上將”號(舷號745)
備註:鑒於各艦譯名及舷號多有變動,上述信息供參考。

服役動態

叛逃事件

1975年11月8日晚,一艘隸屬於蘇聯海軍紅旗波羅的海艦隊的1135型“警戒”號驅逐艦擅自啟錨,離開駐泊地急駛而去。隨之,部署在波羅的海地區的蘇聯海軍護衛艦、驅逐艦、艦隊航空兵以及空軍的前線轟炸航空兵立即緊急出動,從空中和海上兩個方向立體搜尋、攔截和追獵該艘軍艦。該起令波羅的海艦隊乃至整個蘇聯海軍顏面盡失、倍感恥辱的叛逃事件。原來事發時,“警戒”號已經被以政治副艦長瓦列里·薩布林海軍少校為首的叛逃人員控制,他們誘捕並關押了艦長波圖利內海軍中校,妄圖劫持軍艦前往瑞典。最後,在其它艦艇、飛機真槍實彈的攔截、攻擊下,最初被矇騙的水兵們醒悟且釋放艦長,並在波圖利內的帶領下衝進駕駛艙擊傷薩布林,重新奪回了戰艦的控制權,戲劇性結束了該場冷戰期間震驚蘇聯的叛逃事件
1135型護衛艦
叛逃未遂的959警戒號護衛艦
“警戒”號叛逃事件在時隔二十多年後的1996~1997年,被俄羅斯媒體披露出來,使其徹底曝光。當時任下諾夫哥羅德州州長的鮑里斯·涅姆佐夫還發起了一場為薩布林平反的運動,並向葉爾欽總統提出了平反要求,希望為薩布林少校恢復名譽。但是,這一平反運動以徹底失敗而告終,葉爾欽的理由是拒絕為任何企圖背叛祖國的人平反。那么,身為政委兼副艦長的薩布林究竟為什麼叛變當時蘇聯官方的說法是薩布林是一個瘋子、精神錯亂者,並於1976年將其秘密處決。事件曝光後,西方軍事專家則認為,薩布林很可能是受到了西方間諜的策反而發動叛亂的。1135型艦當時在西方的眼裡,是蘇聯海軍戰艦設計思想的一次嘗試和創新。如果能完好地得到這樣一艘軍艦,對於西方來說,可謂求之不得。
蘇聯解體後,某些媒體把薩布林被稱為極權政權的受害者。俄羅斯執法機構曾三次覆核審查該案件,1994年第三次覆核,俄羅斯最高法院軍事法庭根據新的情況對案件進行了審查,將薩布林的叛國罪重新定性為違反軍事法的犯罪條款——越權、違抗和反抗上級,但不予平反。

撞擊美艦

1988年2月12日,美國海軍第六艦隊9000噸級的“提康德羅加”級飛彈巡洋艦CG-48“約克城”號和8000噸級的“斯普魯恩斯”級驅逐艦DD-970“卡倫”號以享有“海上無害通過權”為由,抵近蘇聯的黑海艦隊塞瓦斯托波爾基地以南海域偵察蘇軍情況。蘇聯海軍迅速作出反應,派艦跟蹤並警告美軍艦艇己經進入蘇聯領海範圍,要求兩艦立即駛出,但兩艦仍以依照國際規則擁有無害通過權為由對蘇聯海軍的警告未予理睬。
1135型護衛艦
蘇聯811號護衛艦撞擊美國約克城號巡洋艦
蘇聯海軍不甘示弱,在警告無效的情況下做出了撞擊美軍艦艇、迫其離開、維護蘇聯領海主權的決定。
執行該項命令的是隸屬於黑海艦隊的兩艘護衛艦,分別是3000噸級的1135型“克里瓦克”Ⅰ型“忘我”號(舷號811)和1000噸級的35型“米爾卡”級SKR-6號(舷號824)。面對噸位數倍於己的美軍艦艇,兩艘蘇聯護衛艦絲毫沒有猶豫,堅決執行了命令。最終,811艦“忘我”號執行了對“約克城”號的撞擊,而824艦米爾卡號則撞向了“卡倫”號,使美艦在無限驚恐中撤出了蘇聯領海。此次撞擊事件發生在蘇美冷戰即將結束的20世紀80年代末期,當時在國際上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冷戰結束後,一些觀察家還將此次事件稱為“冷戰的最後一次事件”。1988年,美國第六艦隊又派遣艦艇闖進黑海抵近偵察。眼看美國軍艦與蘇聯軍艦越靠越近,相隔僅有400米,蘇聯海軍黑海艦隊司令向1135型護衛艦下達了撞擊指令。而美國人根本不相信蘇聯僅僅3000噸級的軍艦會撞擊美軍的萬噸巡洋艦,水兵們甚至跑到軍艦甲板上來看笑話,認為蘇聯人只是在虛張聲勢。直到1135型護衛艦“咣當”一下撞到了“約克城”號飛彈巡洋艦左舷中部區域後,美國人才意識到蘇聯人開始動真格了,馬上撤出了黑海海域。
1135型護衛艦
蘇811艦撞擊美約克城艦後並列照

表演失敗

2015年7月26日是俄羅斯海軍節,當日俄羅斯各艦隊舉行不同的慶祝活動。俄羅斯總統普京檢閱了波羅的海艦隊。然而在克里米亞塞瓦斯托波爾港內,俄羅斯海軍1135型克里瓦克護衛艦“美好”號進行飛彈發射表演時發生事故,SS-N-14反潛飛彈剛飛出發射架就解體落海。根據現場視頻顯示,該飛彈的兩個火箭助推器向兩個不同方向崩出,主發動機未點火,和掛載的魚雷一起旋轉著落入海中。觀察者網軍事觀察員認為,該飛彈可能因為檢修等原因,應同時點火的火箭助推器出現問題,導致助推器和魚雷失速旋轉落海。
1135型護衛艦
克里瓦克801“美好”號艦

烏艦自沉

2022年3月4日綜合俄新社和俄塔社報導,烏克蘭海軍旗艦“格特曼·薩蓋達奇內”號護衛艦被擊沉之後,烏克蘭戰略通信和信息安全中心稱,該軍艦是被烏克蘭水手自己鑿沉的。烏克蘭獨立通訊社(UNIAN)報導稱,該護衛艦當時正在尼古拉耶夫港接受維修,武器已被拆除,艦員將其鑿沉以避免它落入俄羅斯軍隊手中。“格特曼·薩蓋達奇內”號屬於蘇聯11351型護衛艦,排水量為3650噸,在1993年服役,但沒有裝備攻擊性的飛彈系統。
1135型護衛艦
烏克蘭11351型護衛艦“格特曼·薩蓋達奇內”

總體評價

1135型護衛艦服役近四十年,並沒有真正參加過實戰,但其表現及突發事件卻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135型護衛艦基型艦的對艦打擊火力偏弱,經過不斷改型改進,後續1135型護衛艦的作戰效能大幅度提高。作為一款遠洋護衛艦,改型艦履行了自己的使命。在服役生涯中,該級艦遠航的足跡遍布世界各地,除加強與受訪國的各種聯繫外,還起到了展示蘇/俄海上威力的積極作用。(《艦載武器》評
1135型護衛艦
1135型克里瓦克級護衛艦
1135型護衛艦系列的一生,可以說是“榮辱兼有、幾度沉浮”,在蘇聯海軍護衛艦的建造史上,1135型護衛艦是一級非常重要的戰艦。在其之前,蘇聯護衛艦的排水量僅在1000~2000噸之間,裝備弱,航行及作戰性能差,而1135型護衛艦的排水量達到3000噸以上,裝備了大量的電子、武器設備,出現了多種型號,形成了一個龐大而複雜的家族。1135型護衛艦可以算是蘇聯海軍第一級現代化護衛艦,並為蘇聯隨後研製新型護衛艦11540型護衛艦(不懼級)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同時,1135型護衛艦也被認為是世界海軍界擺脫二戰型護衛艦設計思想,建造專用大型遠洋飛彈護衛艦的發端,雖然設計上還存在缺陷,但之後美國佩里級護衛艦和英國大刀級(2型)與23型護衛艦(公爵級)的設計理念卻都遵循了1135型護衛艦的標準,如4000噸級的滿載排水量和燃氣輪機動力系統。然而,也恰恰是1135型護衛艦,由於其歷史上不光彩的一幕讓其從大型反潛艦降級為護衛艦,這在整個蘇聯紅海軍歷史上也是第一次。(《國際展望》 評
1135型護衛艦
1135.6型護衛艦703號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