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歲教養啟示錄3:好孩子大視野

0-6歲教養啟示錄3:好孩子大視野

《0-6歲教養啟示錄3:好孩子 大視野》中所講到的事例都是圍繞著一個小主人公朵朵,即作者六歲的女兒。作者以其6年親身養育孩子得到的啟示,加上十幾年兒童教育研究工作的心得,為新手父母提供了一系列最為實用、最易上手的教養規則。閱讀《0-6歲教養啟示錄3:好孩子 大視野》的經歷,將是一次學習愛的技巧與接受愛的訓練的過程。它給了你走進孩子內心世界的鑰匙,指引你切身體會孩子內心的感受,通過一系列實用有效的方法,幫助你的孩子在習慣、性格和視野這三個將決定未來人生的方面得到良好的發展。

基本介紹

  • 書名:0-6歲教養啟示錄3:好孩子 大視野
  • 出版社:企業管理出版社
  • 頁數:246頁
  • 開本:16
  • 品牌:企業管理出版社
  • 作者:張海媛
  • 出版日期:2013年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16402658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0-6歲教養啟示錄3:好孩子 大視野》由張海媛著。每一個優秀孩子的背後,都離不開父母的啟發性智慧,10餘年幼教精華+300多篇育兒日誌。一位6歲女兒的母親,為你分享親職教育的本質,讓你成為名副其實的傑出家長

作者簡介

張海媛,一位6歲女兒的母親。幼兒教育專家、資深出版人,多年來一直致力於胎教、早教、幼教等教育領域的諮詢工作及圖書出版,對親職教育有著深刻的見解及經驗。

圖書目錄

第一篇給孩子畫張世界地圖
NO.1給孩子一個地球儀
NO.2來自世界的競爭
NO.3網路是孩子看世界的新視窗
NO.4讓孩子連線全球智慧
NO.5唱一唱世界各國的兒歌
NO.6讓孩子認一認世界各國國旗
NO.7讓孩子認識各國名人
NO.8走出去認識世界
NO.9動物園裡認識世界
NO.10創造機會結識外國朋友
NO.11和孩子一起過聖誕節
第二篇讓孩子做個“中西合璧”的小天才
NO.1學習外語從零歲開始
NO.2才能不是天生的
NO.3時時處處都有學習的機會
NO.4給天才插上想像的翅膀
NO.5學一種樂器提高音樂素養
NO.6不要讓興趣班變得沒興趣
NO.7分享閱讀讓孩子愛上讀書
NO.8玩具讓孩子更聰明
NO.9勞動最光榮
第三篇火柴盒裡走不出國際人才
NO.1外國的孩子吃的也只是“營養”
NO.2培養孩子耐凍體質
NO.3運動是一種文化
NO.4會表達自己才會得到更多
NO.5孩子要學會與他人交流
NO.6創造有時候看起來就是破壞
NO.7玩是個大問題
NO.8家庭也是孩子的“玩具”
NO.9觀察是認識世界的窗戶
NO.10真正開發孩子的特長
第四篇自我成長技能的培養
NO.1自己負責,自己解決
NO.2豐富孩子的生活經驗
NO.3把香蕉皮放到垃圾桶
NO.4讓玩具有秩序地回到原位
NO.5管理好自己的零花錢
NO.6有的時候規矩是必不可少的
NO.7獎狀只是別人發出的語言
NO.8勇士也要學會休息
NO.9會坐就要自己吃飯
NO.10獨立思考尋找問題的答案
NO.11孩子盲目聽話不是好事
NO.12關鍵時刻學會自救
第五篇讓“EQ”培養登堂入室
NO.1好奇讓孩子的眼界更寬
NO.2挫折讓孩子更堅強
NO.3堅持可以讓激情長久一點
NO.4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NO.5自信是漫遊世界的護照
NO.6寬容讓心胸更寬廣
NO.7尊重他人也就是尊重自己
NO.8勇敢是有限度的
NO.9讓愛在孩子心中紮根
NO.10善良,世界共同的通行證
NO.11教孩子成為一個誠實的人
NO.12幽默的孩子朋友更多
第六篇最有效的時間管理
NO.1在心裡有個小鬧鐘
NO.2有計畫地使用時間
NO.3重要的事情先去做
NO.4為磨蹭付出代價
NO.5有些事最好一次性做完
NO.6準時睡覺,做事細緻而精準
第七篇讓孩子試著做個“外交大使"
NO.1父母再多的愛也不能取代同齡夥伴
NO.2孩子也有吃出來的優雅
NO.3電影可以成為禮儀之師
NO.4有魔力的詞背後的禮貌
NOO.5讓孩子學會理解別人
NO.6分享的結果是得到兩個蘋果
NO.7在打鬧中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
NO.8教育孩子不要以自我為中心
……
第八篇父母要做哪條魚?
第九篇我的孩子有著怎樣的聰明!

序言

中國父母不論在何時都有“望子成龍”的情結,世界的大門從未像今天這樣向我們開放過,面對來自世界的競爭,中國的父母們不僅希望孩子成龍,而且希望他們能成為“世界龍”!於是西方的教育模式、方法不斷湧入中國,啟蒙式教育、英語母語教育、劍橋英語等級考試……好一個亂花迷人眼!中國老祖宗留下來的傳統教育觀念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強烈挑戰。
很多有條件的父母把孩子送到國外遊學,還有很多父母即使條件不足也會想方設法地把孩子送出國。出國去轉一轉當然有好處,孩子們可以開闊視野,增長見識,感受不同文化的薰陶感染。但是大多數父母並不具備這個條件。這個時候,作為家長就應該有請醒的認識,那就是:是否採用西方的教育方式,是否出國遊學、留學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在孩子面前攤開一幅世界地圖,打開孩子的視野。
有了飛機,我們可以從北京到倫敦只用半天時間;有了電話,大洋彼岸發生的事我們也可以第一時間知道;有了網路,我們可以在家接受美國老師的英文指導……科技,讓我們離世界越來越近。可是如何教導孩子去“看”世界呢?認一認各國的國旗,可以知道世界上有哪些國家;讀一讀世界名著,可以知道其他國家的小朋友在學習什麼;打開網路,可以知道世界各國同齡的小朋友在做什麼;唱一唱外國兒歌,會發現音樂是沒有國界的……
為了使孩子不做“井底之蛙”,更不要“坐井觀天”,父母應該教會孩子怎么做才是正確的。父母和孩子都不要盲目自高自大,認為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明凌駕於世界之上,文化要高其他國家一等,同時,又不能妄自菲薄,覺得“月亮是外國的圓”,不要用羨慕的眼光去看外國的孩子,要知道,孩子在出生的時候,都是在同一條起跑線上的。因此,父母應該在中國的傳統文化教育中借鑑一些外國父母的做法,讓我們的孩子成為“中西合璧”的小天才。
要讓孩子走向世界,我們要給他們什麼裝備?父母只能給孩子提供硬體上的,比如日常生活所必需的錢,每天必不可少的飯食,包裹住健康身體的衣服。但是成長的技能、情商、時間管理技巧、與人交往的才能等等就不是父母所能給予的了,這些只能靠孩子自己去借鑑、學習。父母應該做孩子的領路人、指導者,讓孩子“獨立思考去尋找問題的答案”。要讓孩子“自己負責,自己解決”,“豐富自己的生活經驗”,“不要以自我為中心”。
要讓孩子走向世界,成為遨遊世界的“世界龍”,“父母要做哪條魚”?現在誰敢說那些西方教育方法適合中國的孩子,適合中國的國情,適合中國傳統的教育和人文環境?早期教育如果能夠融匯中西方教育之精華,是中國父母孜孜以求的。父母需要做的是通過了解西方文化,結合自己孩子的實際,將中西方教育融匯在一起。每一個父母因為文化、經歷、教育程度等各方面原因,融匯的效果各不相同,但是父母的愛永遠是相同的,都是值得稱讚的“好魚”。
未來的世界是更加開放的競爭世界,每個人都將面臨機遇和挑戰,父母期盼孩子從小開始學會走向世界的心理是正確的,但不可隨意盲從,不可一味西化。父母要相信“我的孩子有著怎樣的聰明”,給自己自信同時也給孩子自信。
打開孩子的視野,教會孩子走向世界,首先要教育他學會做一個優秀的中國人。
最後,我們向對本書提供幫助的劉力碩、史穎超、孫靈超、張海斌、楊麗娜、楊志強和孟坤,表示感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