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貝的末日

龐貝的末日

俄羅斯著名藝術大師卡爾·巴甫洛維奇·布留洛夫代表作《龐貝末日》。畫面左上角拿著畫箱的男性正是作者本人的自畫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龐貝的末日
  • 外文名:последний день помпей
  • 作品尺寸:465,5×651 см
  • 作品材質:亞麻布 油彩
  • 創作年代:1830-1833 年
  • 收藏地點:俄羅斯,聖彼得堡,俄羅斯博物館
基本信息,作品簡介,畫家簡介,

基本信息

名畫珍品
畫作名稱:《龐貝的末日》
作者:卡爾·巴甫洛維奇·布留洛夫K·P·Brullov,(俄國)
創作年代:1830-1833 年
題材:歷史
規格:465,5×651 см
質地:亞麻布 油彩
收藏地:俄羅斯,聖彼得堡,俄羅斯博物館

作品簡介

1827年布留洛夫隨建築考古隊赴龐貝遺址考察,這是一座在公元79年維蘇威火山爆發時被吞沒的羅馬古城。布留洛夫站在這自然的廢墟上,腦海中浮現出處於動盪的俄羅斯祖國。於是誕生了創作這幅畫的構思——從真實的自然事件中去描繪歷史變遷事件中人們經歷的災難和心態。
畫家意在通過對“末日”這種驚心動魄的主題的描繪,揭示了人們在禍害降臨時所表現出的人性和崇高的道德品質——互相幫助和關懷。這幅畫的立意正如赫爾岑所說是:“非常自然地在俄羅斯畫家的心靈中成長起來的。”畫家從古典主義創作方法出發,吸收現實主義因素:虛構的場面、理想化的人物造型和矯揉造作的人物組合。畫家將這一切自然地安排在一個真實可信的環境之中。畫中描繪了火山爆發的瞬間,天崩地裂,火山灰夾著岩漿如傾盆大雨一般從天而降,宏偉的建築即將潰崩,雕像將從屋頂傾落,喪魂落魄的人群忙於逃命,背景的火山噴發著閃電般的猙獰火焰,吞食著周圍的一切。這充滿動勢的構圖、強烈的明暗光色對比、人物的痙攣性的動作、他們驚恐的神態及絕望的表情,都加強了畫中的悲劇性效果。畫家表面上畫的是龐貝末日,實際上暗示著自己祖國俄羅斯歷史變遷,為了表明這不是歷史上的悲劇,而是俄國社會現實,他有意將自己的形象畫在左面亮區一組人物當中,頭上頂著油畫箱的年輕人正是畫家自己,表明祖國的社會動盪正是畫家親身經歷的事件。
龐貝的末日》完成於1833年,1834年在義大利米蘭展出時轟動了整個社會,爾後赴巴黎震動畫壇,最後回到彼得堡,表明俄羅斯美術的凱旋。普希金說它是“俄羅斯畫壇的初日”,果戈里莊嚴宣稱它是世界性的創作,創作的思想“屬於我們世紀的最完善的趣味”。布留洛夫的這幅作品,沒有主角,所有人物都是歷史的參加者,所有登場人都強烈地感覺到不可避免的歷史變遷和震盪。

畫家簡介

卡爾·巴甫洛維奇·布留洛夫(1799—1852年),是俄國19世紀上半期學院派的代表大師。卡爾·巴甫洛維奇·布留洛夫出生在彼得堡,父親是畫家兼裝飾雕刻家,在他10歲時就被送進彼得堡美術學院幼兒班學畫。爾後升入美術學院師從於葉戈洛夫和伊凡諾夫,很快掌握了學院派的素描技法。1822年赴義大利學習,義大利古代藝術和文藝復興時期大師們的光輝成就影響了他一生的創作活動。但他並不滿足於對大師作品的模仿,他說過,我不需要跟著流派走,那樣就如同阿諛奉承一樣。他一直在探索自己的新畫風。布留洛夫在創作中追求理想化的美,並力求使其接近古典美的標準。但他擺脫了古典主義中那種枯澀的背景和僵化死板的色調,而追求明亮的陽光和清新空氣的表現。
龐貝的末日
布留洛夫1827年赴龐貝古城遺址考察,於1833年完成了名作《龐貝的末日》,為他和俄國贏得了聲譽。1836年他載譽回到了闊別十多年的彼得堡,立刻被皇家美術學院聘為教授,從此他不得不接受官方和教會的訂件,但他仍堅持自己的藝術主張和創作方法,普希金說過:“布留洛夫不能做沙皇尼古拉的僕人。”布留洛夫回國後創作上的成就,主要表現在肖像畫上。他的整個創作思想和方法是矛盾著的,他的歷史畫和宗教畫多為古典主義學院派式的,而世俗的肖像畫又有羅可可樣式特徵,但在他優秀的肖像畫中又是現實主義的。甚至被A·佐托夫稱之為:“達到現實主義繪畫的頂點,並給俄羅斯藝術指出前途。”可見他在19世紀上半期俄羅斯繪畫中的地位和意義。普希金說他的《龐貝的末日》是“俄羅斯畫壇的初日”。可謂一代宗師。
龐貝的末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