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舟亭

龍舟亭

珠海龍舟亭,是存放龍舟的地方。1962年,為了保護龍舟的安全,港澳漁民與縣府協商,集資興建龍舟亭存放龍舟,同時也作為漁委的辦公場所。龍舟亭為三層建築,頂層為亭台,龍舟賽事為主席台,二層為漁委的辦公室,底層放置龍舟,總面積1150平方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龍舟亭
  • 出土地點:珠海香洲
  • 館藏地點:珠海香洲龍舟街
  • 所屬年代:1962年
歷史,現狀,文物價值,文物保護,
龍舟亭是放置龍船的建築,也是龍舟競渡文化的演繹場所,從龍舟的請出祭祀到龍舟回收的安放儀式,透露了“疍家”水上風俗文化的表現。
龍舟亭起源於1961年4月17日復置珠海縣,為了慶祝縣治遷置香洲,舉辦了盛大的龍舟賽事,競賽地點設在野狸島與香洲港之間的海面。是年在這地方搭一間大棚,用來放置龍舟。
由於常遭浪侵襲,不夠安全,1962年,珠海縣政府在現在的百貨一條街對面乃集資興建龍舟亭,建築總面積1150平方米,作為龍舟長期安置的地方。龍舟亭建好後,附近漸漸發展成一條街道,稱為龍舟街,龍舟亭成了地標。
為了保存和延續港澳流動漁民的歷史和文化,珠海市2014年5月實施龍舟亭保護利用修繕,盡最大努力恢復龍舟亭原貌,設立為珠海市港澳流動漁民陳列館。

歷史

珠海龍舟節賽龍舟也有很悠久的歷史,始於香洲埠的建立,1909年香洲開埠,僅一年多,就在荒灘上築出有如棋盤格局的25條市街馬路,建成1600餘間大小商鋪,二至三層的騎樓有125座。結合當時的新政舉措,開通了穗港澳航線,設立了警察局、郵政局、學堂、醫院、公家花園。人口迅速從周圍四邑和惠州、東莞、順德、南海等地遷入,一些手工業鋪坊也隨即產生,引得海外僑商、港澳華商和地方巨賈紛紛前來投資辦實業。
香洲埠每到端午節,海外僑商、港澳華商和地方巨賈紛紛按照傳統舉辦龍舟競渡,1911年一場無情的大火延續了6個多小時,800多間建築物盡成灰燼,幾千災民被逼流離轉徙,遠走他方,香洲盛大的龍舟競渡也停辦。此後為各漁村自己舉辦應節。
過去流動漁民作為珠三角一帶的“水上居民”,他們的祖輩就已漂泊在海上,被歷代封建統治者蔑稱為“疍民”、“疍家”,備受歧視與壓迫。他們活動生產於珠、港、澳的水域,靠打魚賣魚為生,以舟為家,身無寸地安身,成為水上的流浪者。香港、澳門當時為得到魚獲,準許他們可以進出港、澳,但規定漁民“不準去陸地定居”、“良家婦女不與其通婚”、“子女不能入學”。
解放後,為加強對流動漁民管理,爭取港澳流動漁民,1953年在周總理和廣東省委、省政府的關心和支持下,決定吸收港澳漁民到珠海等漁港入戶,允許他們在內地指定的漁港生產、生活,成為全國獨有的以雙重戶籍為特徵的特殊漁民。
珠三角的漁業和萬山群島的漁業也比較豐富,珠海縣建立後,漁民成為珠海主要的居民,
1951年1月設立了珠海專區管理處,相當於縣(團)級建制,1953年4月7日改設珠海漁民縣置,縣治設在唐家。除原有之地外,另把中山縣中山港鄉,東莞縣萬頃沙及把珠江口外附近的三灶、大小橫琴、南水、北水、高欄、荷包、淇澳、龍穴、內外伶仃、萬山群島等全部 100 多個海島劃歸珠海縣,1955年在金星門進行了一屆龍舟競渡,後改為香洲舉辦,55年後珠海的龍舟競賽活動規模也越辦越大,推而廣之,成為民眾性一年一度的盛事。
在當年的船廠和現在灣仔沙蚝鄉對出的海灘就經常停了不少的龍船。當時賽後,都是搭一間大棚放置龍船,由於容易受海浪和風雨的沖刷,漁民們是把龍船被埋入沙中防木質腐朽而進行保護的。在端午前要從沙下起出,祭過媽祖海神後,安上龍頭、龍尾,再準備競渡。
1961年4月17日復置珠海縣,為了慶祝縣治遷置香洲,舉辦了盛大的龍舟賽事,始後每逢端午龍舟賽,百多艘漁船雲集香洲灣海面,桅牆上掛滿各種彩燈、彩條、訊號旗、風兜等,色彩繽紛,好一片節日的嘉年華。
香洲龍舟賽從農曆五月初三至初五,分為初賽、複賽、決賽,冠軍隊可獲一面繡有“賽龍奪錦”的錦旗、一隻重約120斤紅燒豬和一埕燒酒,第二、三名可獲重100斤和80斤的紅燒豬。
當時有香港、澳門、香洲、灣仔、桂山、萬山、擔桿、南水等地代表隊參加,參賽人數眾多,龍舟12艘,每艘長約40米,身穿各樣顏色背心皮膚黝黑體格鍵壯的小伙子們,精神抖擻的樣子的風采印記當年時代的氣息,龍舟中間橫貫一條繃緊了的用竹蔑扎的“龍筋”,龍頭銜一束本地青生菜,意謂“采青”好意頭,船底抹上一層黃油等一些潤滑劑,以增快航速,比賽分6條賽道,在海面上插竹桿作標誌。
比賽一開始,各隊擂鼓助威,楊著代表單位的三角旗,鑼鼓聲歡呼聲及鞭炮聲,將賽事推向高潮。
1962年,為了保護龍舟的安全,港澳漁民與縣府協商,集資興建龍舟亭存放龍舟,同時也作為漁委的辦公場所。龍舟亭為三層建築,頂層為亭台,龍舟賽事為主席台,二層為漁委的辦公室,底層放置龍舟,總面積1150平方米。
1984年龍舟賽,因安全保護問題,導致兩人死亡,珠海香洲龍舟賽停辦,龍舟亭也告別了龍舟賽的功能,1985年5月1日,珠海市港澳流動漁民協會興建的19層的海景大酒店,龍舟亭因填海遠離了海邊,後來漁委搬離龍舟亭,龍舟亭正式結束了龍舟賽事的使命,但是因為它的存在,留下了龍舟街的地名,成為珠海港澳流動漁民文化的象徵。

現狀

為了保存和延續港澳流動漁民的歷史和文化,珠海市文體旅遊局於2014年5月投入700萬元修繕資金實施龍舟亭保護利用修繕項目,盡最大努力恢復龍舟亭原貌,設立為珠海市港澳流動漁民陳列館,展示珠海市港澳流動漁民龍舟文化。
館內以“歷史”為主題,設有“港澳流動漁民的歷史源流”、“港澳流動漁民的新生活”、“健全港澳流動漁民服務體系”、“港澳流動漁民的赤子之心”、“港澳流動漁民溫馨的家”五大篇章,共展出各類文獻、史料、圖片、手稿等展品327件,實物展品63件,突出對“珠海港澳流動漁民”這一特殊群體的歷史還原。
根據市文體旅遊局“香洲龍舟亭保護利用修繕項目”的完成情況,珠海港澳流動漁民歷史陳列館按樓層結構,共設三個展室。其中:首層和二層兩個展室,有效展線約為97.4米(首層32.6米+二層64.8米),將固定承載“珠海港澳流動漁民歷史陳列”的常設內容;負一層為專題展室和辦公區域。其中,負一層專題展室,將根據當前港澳流動漁民工作及相關文化交流的需要,變換承載不同專題的臨時性展覽;辦公區域,則承擔本館的日常管理、港澳流動漁民歷史研究、對外文化交流等方面的職能。三層(即頂層)平台及南北兩座涼亭,在本館開放時間內,同時對市民免費開放,可供市民納涼、喝茶、聊天、讀報、看書、上網;本館亦可利用這一敞開式空間,舉辦相關文化專題講座及交流活動。

文物價值

以港澳流動漁民在珠三角沿海地區的歷史存在為背景,重點記載珠海港澳流動漁民的歷史起源、形成背景、與港澳的經濟關聯、海上生產方式的演進、魚貨經營在內貿與外貿兩大市場中的變遷,以及流動漁民家庭族群結構的演變等。以龍舟亭為載體,深入挖掘歷史資源,全面展現港澳流動漁民幾百年來在船居、岸泊、酒食、婚嫁、生育、教育、年節、祭祀、喪葬等方面的民間文化習俗,其中重點記載珠海港澳流動漁民的特色文化習俗。

文物保護

文體旅遊局於2014年5月投入700萬元修繕資金實施龍舟亭保護利用修繕項目,盡最大努力恢復龍舟亭原貌,並精心設立珠海市港澳流動漁民陳列館。共收集展出各類文獻、史料、圖片、手稿等展品327件,實物展品63件,修復龍舟實物,收集出海打漁工具和生活用品,建造縮小比例模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