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興寺遺址(杭州龍興寺遺址(免費公園))

龍興寺遺址(杭州龍興寺遺址(免費公園))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杭州龍興寺遺址,初為南朝梁武帝大同二年(536)邑人鮑侃舍宅創建的龍興寺,在杭州市延安路與鳳起路交叉口西北(捷運1、2號線鳳起路站D1出口旁)。

唐德宗貞元八年(792年)法欽禪師(徑山寺開山鼻祖)在龍興寺圓寂,寺僧為之起塔,德宗御賜塔名天中塔,後來成為元和中興名相的李吉甫(758-814年)作《杭州徑山寺大覺禪師碑銘》,杭州刺史王顏建碑

唐敬宗寶曆二年(826年),原杭州刺史、時任蘇州刺史的白居易為杭州龍興寺撰《華嚴經社石記》。

唐文宗開成二年(837),鄭徹、僧宗亮共同建造龍興寺經幢(2013年國務院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北宋,時任杭州刺史蘇東坡游杭州龍興祥符寺,作《祥符寺九曲觀燈》等詩。

清末,杭州文人張大昌應丁丙之命輯成龍興祥符戒壇寺志》,癸巳年(1893年)嘉惠堂刻印

2000年延安路整治,燈芯巷口南側的民居拆除,龍興寺遺址成為24小時免費開放的遺址公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龍興寺遺址
  • 出土地點:杭州市延安路與鳳起路交叉口西北
  • 館藏地點:杭州市延安路與鳳起路交叉口西北
  • 所屬年代:南朝梁武帝大同二年(536)
  • 別名:龍興祥符戒壇寺,祥符寺
  • 介紹書籍:張大昌《龍興祥符戒壇寺志》
歷史,現狀,歷史文獻記載,文物價值,文物保護,

歷史

(一)《武林街巷志》的記載
龍興寺遺址在延安路與鳳起路交叉口西北杭州外貿局處。《鹹淳志》:梁大同二年(536)邑人鮑侃舍宅為寺,舊名“發心”,唐貞觀中改“眾善”;神龍元年(705)改“中興”,三年改“龍興”,宋朝大中祥符初,復賜今額。舊傳寺基廣袤九里余,南宋初斥為軍器所,留西南隅建寺,餘地多為民居。舊志又有法華塔、戒壇院、觀音像、龍興寺碑、大覺禪師塔、錢王九百九十眼井(系九十九眼井之誤),今存者無幾。據清俞樾《春在堂雜文》載:龍興、祥符、戒壇,古一寺也。創始於蕭梁之初,名發心寺,後改名眾善寺,又改名中興寺。至神龍三年,改中興為龍興,而龍興寺之名立矣。五代吳越國時,於此立戒壇院,乃有戒壇寺之名。宋大中祥符初,改名大中祥符寺,乃有祥符寺之名。名有三,而寺實為同一所。建炎之初,寺毀於兵,於是興廢不常,或改為軍器所,或改為貢院,或改為縣治,或改為酒庫。其後隨時修復,則或曰龍興、或曰祥符、或曰戒壇。
唐代國一禪師為徑山開山元祖。明代張尚美《重複古尊勝、貓兒庵、觀音三昧井,探索徑山國一禪師真身塔緣起》云:唐國一禪師為徑山開山元祖,考《徑山志》,師末年順刺史之請,居州之龍興寺。及將圓寂於龍興,先期三日,告眾曰:“當葬吾於南庭隙地,勿封勿樹,恐妨僧徒菜地”等語。唐德宗追謚為貞元大覺禪師,賜其塔曰天中。至天復中,錢氏列土,許思兵亂,發塔見二缸合藏,肉身如生,髮長覆面,士卒悚拜而去。吳越國王以厚禮重葬於舊塔。因此人始知師全身不散之塔,的確在於龍興寺。但不知龍興在何處?近郡城祥符寺之前民居有石尊勝幢一座,向隱牆塹中,故無聞焉。幸崇禎丙子年(1636)放光,遂得興緣。一時里人喧動,隨喜瞻禮者街填戶塞。閱其鐫文,乃梵僧波利佛陀朝五台山,遇宴殊大士,命所賚來《尊勝陀羅尼經》並序文在上豎建,於開成二年後復題,頭陀僧處道重修,內有“舍利五十四顆,琉璃瓶盛”等字。石幢之南有貓兒庵基,乃鮑老(侃)舍宅後所棲之故地,中有觀音三昧井存焉。
佛教禪宗五家之一——南宗南嶽的靈祐,受具於龍興寺。《康熙府志》:“靈祐受具(剃髮)於龍興寺,寒山、拾得與導往潭,領旨百丈,應司馬頭陀之,居大溈山(湖南寧湘縣西,溈水源於此),橡栗充食,遂興“溈仰”一宗,世號溈山禪師。”溈仰宗,佛教禪宗五家之一,屬南嶽一系。禪宗六祖慧能四傳至靈祐,住潭州溈山,嗣法於百丈懷海禪師,世稱溈山禪師;溈山傳慧寂,住袁州仰山,世稱仰山禪師。二人自成一派,稱為溈仰宗。此派談禪理多用暗示。盛行於五代,入宋衰微不傳。
丁丙《當歸草堂集》有《龍興寺看尊勝幢,途至鮑公(侃)古社,當即蕭梁舍宅人也》詩三首,今錄其二,其一:“九十九井井無泉,九里九曲基廢遷。獨有經幢扇沸日,總持眾善一千年。”其二:“千秋里巷奉遺型,俠客何來享薦腥。莫拓純丁丁處士,貓兒庵里叩精靈。”(丁處士即丁敬)丁敬有《庚辰冬日,獨游龍興寺二絕》,選其一:“酒壚蔥肆幾騰蒸,市井中間佛燈。祗有詩人諳著眼,對橋門榜認龍興。”
(二)龍興寺大事記
1.南朝梁武帝大同二年(536),邑人鮑侃舍宅建寺,名發心。【鹹淳臨安志
2.唐中宗李顯三年(707年),龍興寺”。【龍興祥符戒壇寺志》:《舊唐書·中宗紀》:二月庚寅,敕改諸州中興寺、觀為龍興,自今奏事不得言中興。《鹹淳臨安志》:三年,改龍興
3.唐代宗李豫大曆五年(770年):堅道守真禪師(華禪八世)寓住龍寺並圓寂,其弟子皎然(著名禪茶大師、茶聖陸羽摯友)為其作《唐杭州靈隱山天竺寺故大和尚塔銘(並序)》。堅道守真禪師曾在荊州玉泉寺師從著名的普寂禪師(華禪七世)五載,普寂禪師師從禪宗北宗創始人神秀禪師(華禪六世)。
4.唐德宗李适貞元六年(790年),法欽禪師(714~792年、徑山寺開山鼻祖)應時任杭州刺史王顏之請,從徑山寺遷住龍興寺。貞元八年(792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夜,國一禪師圓寂,報齡七十九,僧臘五十。德宗貞元九年(793年),二月八日,龍興寺奉法欽禪師全身葬於龍興寺庭院之內,建塔,德宗御賜塔名天中塔,後來成為元和中興名相的李吉甫(758-814年)作《杭州徑山寺大覺禪師碑銘》,杭州刺史王顏建碑
5.唐德宗貞元十五年(799年),潭州溈山靈祐禪師(771—853,溈仰宗鼻祖)受具於龍興寺。
6.唐敬總李湛寶曆二年(826年),九月二十五日,原杭州刺史、時任蘇州刺史的白居易,應龍興寺僧南操之三請,撰成《華嚴經社石記》。寺僧南操在杭州龍興寺立石。
7.唐文宗開成二年(837),龍興寺經,建主鄭徹,同建造僧宗亮,同勾當造幢吳中則,處士胡季良書,都料匠吳興沈鬱,弟鹹刻字。【龍興寺經幢刻有三千餘字的《佛頂尊勝陀羅尼經》、施主名單及歷代修幢記錄。經幢現存,文字大部分清晰優美,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8.唐昭宗天復(901—904)中,許再思兵亂,掘法欽禪師天中塔,“見二缸合藏肉身如生,髮長覆面。士卒悚拜而去。”吳越國錢鏐“以厚禮重葬於舊塔。因是人始知師全身不散之塔,的在於龍興矣
9.五代後唐天成年間,贊寧(919~1001年)在杭州龍興寺出家,後任大宋僧統,作有《宋高僧傳》等。
10.北宋大中祥符(1008—1016)初,改名大中祥符寺合稱“龍興祥符律寺
11.時任杭州刺史蘇東坡游龍興祥符寺,作《祥符寺九曲觀燈》、《上元過祥符僧可久房蕭然無燈火》等詩。
12.曾鞏元宵節龍興祥符寺觀燈,作《錢塘上元夜祥符寺陪咨臣郎中丈燕席
13.北宋神宗元豐八年(1085年),高麗國王子義天國師遠涉重洋入龍興寺師從淨源法師。次年,義天國師隨淨源法師遷住慧因高麗寺(現西湖西側的慧因高麗寺)。為中朝韓文化交流重要史跡。
14.南宋建炎初,金人南蹂,城陷寺毀,地入於官,此後數建數毀。
15.清末癸巳年(1893年)張大昌應丁丙之命輯成龍興祥符戒壇寺志》,嘉惠堂刻印,該書詳細記載了杭州龍興寺在癸巳年(1893)前歷史建置、寺宇建築、古蹟、金石碑銘、僧伽人物、題詠詩詞等。
16.據《追述古剎-----龍興寺》一文記載: “龍興寺解放初尚在,內設龍興路國小,作者常去該校聯繫工作,見學校門前沿河有照壁,照壁下有路通西大街,進門為金剛殿殿北有甬道,進而為大雄寶殿,已無佛像,殿作學校禮堂用,甬道兩旁為廂房,作學校教室,殿東即經幢,有亭檻護之。”
17.1998年9月,杭州市政府決定對龍興寺經幢實施保護修繕,並對覆蓋經幢的亭子重建,四周闢為花園。1999年6月完成。
18.2000年延安路整治,燈芯巷口南側的民居拆除,成了一個小公園,唐經幢的位置沒變,立在公園中間,也就是我們現在見到的樣子。它原來的地基,是在經幢亭子的石板下面。

現狀

龍興寺遺址,現為24小時對市民免費開放的公園。公園內主要建築物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龍興寺經幢
龍興寺經幢位於延安路北段燈芯巷口。清張大昌《龍興寺志·龍興尊勝幢記》:石高五尺六寸,八面,周廣六尺四寸。額題篆記“佛頂尊勝陀羅尼微妙救危濟急之寶幢”十六個字。文每面十行,惟第四面十一行。前刻經序,行書,徑七分;後經文,題記,俱正書,徑六七分不等。是幢建於唐開成二年(837),建主鄭徹,同建造僧宗亮,同勾當造幢吳中則,處士胡季良書,都料匠吳興沈鬱弟鹹刻字。其後又有大中五年(1012)及後梁乾化五年(915)、宋淳祐八年(1248)、明崇禎九年(1636)、清順治十二年(1655)修幢諸記,幢座間刊姓名三列,當是開成間施主題名,今已大半剝蝕。《宣和書譜》載,胡季良工行草,字型溫潤,有秀穎之氣。《兩浙金石志》:梁乾化五年五月八日,頭陀僧處道重修建,內有舍利五十四顆,琉璃瓶盛。淳祐八年三月初八日,眾人修葺……是幢久沒民間,幸於明崇禎九年放光,遂得興緣。檀越合資,沙門復創於清順治十二年九月十三日,千佛寺住錫龍興□忠重修建。
龍興寺經幢在1966年“文革”破四舊期間,有人用十六磅大鐵錘企圖砸毀,幸被當地民眾制止,但已留下傷疤殘痕。1998年9月,杭州市政府決定對龍興寺經幢實施保護修繕,並對覆蓋經幢的亭子重建,四周闢為花園。1999年6月完成。
2013年3月5日,龍興寺唐經幢被國務院確認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文獻記載

1、《華嚴經社石記》
作者 【唐】 白居易
杭州龍興寺僧南操,當長慶二年,請靈隱寺僧道峰,講《大方廣佛華嚴經》 至《華藏世界品》,聞廣博嚴淨事。操歡喜發願,願於白黑眾中,勸十萬人, 人轉《華嚴經》一部。十萬人又勸千人,人諷《華嚴經》一卷。每歲四季月, 其眾大聚會於是,攝之以社,齊之以齋。自二年夏,至今年秋,凡十有四齋。 每齋,操捧香跪啟於佛曰:願我來世,生華藏世界,大香水海上,寶蓮金輪 中,毗盧遮那如來前,與十萬人俱,斯足矣。又於眾中募財,置良田千頃, 歲取其利。永給齋用。
予前牧杭州時,聞操發是願今牧蘇州時,見操成是功。操自杭詣蘇凡三請於予曰:操八十一矣,朝夕迫盡;恐社與齋,來者不能繼其志。乞為記誡,俾無廢墜。予即十萬人中一人也,宜乎志而贊之。 噫!吾聞一毛之施,一飯之供,終不壞滅;況田千畝,齋四時,用不竭之徵, 備無窮之供乎?噫!吾聞一願之力,一渴之功,終不壞滅;況十二部經,常 出於百千人口乎?況十萬部經,常入於百千人耳乎?吾知操徒,必果是願。 若經之句義,若經之功神,則存乎本傳。若社人之姓名,若財施之名數,則 列於別碑。斯石之文,但敘見願,集來緣而已。
寶曆二年,九月二十五日, 前蘇州刺史白居易記。
作者: 【宋】蘇軾
紗籠擎燭迎門入,銀葉燒香見客邀。
金鼎轉丹光吐夜,寶珠穿蟻鬧連宵。
波翻焰里元相激,魚舞湯中不畏焦。
明日酒醒空想像,清吟半逐夢魂銷。
作者: 【宋】蘇軾
門前歌鼓斗分朋,一室清風冷欲冰。
不把琉璃閒照佛,始知無盡本無燈。
4、癸巳年(1893年)張大昌輯、嘉惠堂刻印龍興祥符戒壇寺志
清末,張大昌應八千卷樓主人丁丙之命,收集龍興寺、祥符寺有關資料,輯撰成《龍興祥符戒壇寺志》(依該書末張大昌自作詩《燕山亭·松生丁丈命輯<龍興祥符戒壇寺志>。事竟,用樊榭山韻》)丁丙家族嘉惠堂癸巳年(1893年)刻印,補錄甲午(1894年)九月俞樾作的《序》。
2007年,杭州出版社再版《龍興祥符戒壇寺志》,為簡體字版,浙江省政協常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常務副主任、浙江省歷史學會副會長、杭州歷史學會會長趙一新先生主編的《杭州佛教文獻叢刊》第十八冊。

文物價值

1、杭州龍興寺遺址公園內唐開成二年(837)建成的龍興寺經幢,是浙江省現存最早的石刻經幢,也是杭州現存最古老的建築物。對研究浙江省佛教經幢的發展,及其唐代建築、地層關係、造像、書法藝術等都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同時也起到了杭州的歷史地理坐標作用。
2、白居易、蘇東坡、曾鞏等眾多名人作詩文贊之,為杭州市重一處要歷史文化景點。

文物保護

1、龍興寺遺址公園四周,圍有柵欄。
2、龍興寺遺址公園內的龍興寺經幢,四周和頂部有亭子、木柵欄和鋼化玻璃維護,2013年3月5日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杭州市人民政府立有漢白玉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石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