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穴村(福建石獅市寶蓋鎮下轄村)

龍穴村(福建石獅市寶蓋鎮下轄村)

福建省泉州市石獅市寶蓋鎮龍穴村位於石獅市城鄉結合部,學府路以東,寶蓋山學院以南,學府路南段,西邊有學府大道,南邊由石永大道。四面交通便捷,由三個自然村組成,七個村民小組。東與坑東村毗鄰,南與桿頭村毗鄰,是城鄉交接點,由城市熱鬧,又有鄉間氣息,空氣清新,適合於晨間和傍晚附近人民休閒散步。 本村委會由三個自然村組成,即龍穴村、古坑後自然村、八斗自然村,七個村民小組,全村人口1845人,總戶數475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龍穴村
  • 行政區類別:鄉村
  • 所屬地區:中國華東
  • 地理位置:福建省泉州市石獅市寶蓋鎮龍穴村
  • 人口:1845人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村民小組:七個
行政區域名稱,龍穴自然村,八斗自然村,古坑後自然村,建築物,民眾組織,風景名勝,鄉風村貌,地圖信息,

行政區域名稱

整個村企業少,村級歷年來處於零收入狀態,例屬貧困村。以前大部分村民以農為生,現因城市建設需要,大量土地被徵用,在政府大力支持下,村兩委帶領下,對被征地的農民生活問題謀出路,以盤活回批地開發利用,配合市政府被拓東擴總體規劃藍圖促進我村的各項發展。
我村地理位置優越,非常具有發展前景,相信村民能以實際行動支持配合舊村改造建設,得到自身利益又扮靚自己的家園。

龍穴自然村

相傳,古時該地曾有“龍穴風水”之說,故稱“龍穴”。轄龍穴、八斗、古坑後3個自然村,村委會設在龍穴。
清康熙年間,永寧外高高氏遷居坑東,隨後從坑東陸續遷來龍穴定居,以“霽江”為堂號。因人口劇增,村民相繼移居菲律賓等地。1959年,旅菲華僑高祖景回鄉興建“景勝別墅”,融中西建築藝術於一身。別墅風格獨特,逐成為地名。1998年,別墅被公布為石獅市文物保護單位,後被評為泉州市十大魅力古民居。

八斗自然村

明清時期稱為“八斗坑”。據稱,因耕地面積極小,有時收成僅為八斗,以此得名。

古坑後自然村

明清時期稱為“許坑後”。相傳,該村有一處“古仔窟(坑)”,高、蔡等姓村民相繼在窟(坑)後建屋,故稱“古坑後”,以諧音,又稱“許坑後”。

建築物

景勝別墅是旅菲華僑高祖景先生建於1949年,整座別墅占用地1565平方米。坐西朝東方向,別墅有磚、石、木、水泥混合建築、引用中西結合的方行外表,有四層樓中樓風格的樓房,中央天井,四樓頂端有乘涼亭,供遊人參觀乘涼。四周圍牆是由石材及紅磚混合構成,房屋間梁板水泥鋼筋,走廊四周泥塑群體,門窗木雕精藝,人物山水,鳥類雕刻均有中西混飾,別墅造型美觀大方,是閩南典型僑鄉民居,是研究石獅華僑史,古建築史的重要材料。

民眾組織

村委會在上級及村黨支部的領導下,並配套婦聯、民兵營、工會、治保會、調解委員會、婦代會、老人協會、南音社、共青團組織等群團組織。

風景名勝

景勝別墅於1998年2月被石獅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保護單位,於2006年被泉州市人民政府評為泉州十大古民居之一,現已納入姑嫂塔旅遊景點之一供四方遊人參觀。

鄉風村貌

提高認識、加強領導。抓好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保持黨的先進性的具體體現。是關心民眾利益的根本要求,與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相連。為保證新農村建設的順利進行,充分發揮村兩委幹部及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調動民眾參與的積極性,推動新農村建設紮實深入開展。

地圖信息

地址:泉州市石獅市學府路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