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王會

龍王會

龍王會也稱黑龍潭會或祭龍節,一般持續三至五天,是納西族祭祀龍王的節日,也是各族人民進行物資交流的集會。農曆三月十五日前後的龍王廟會,既是納西人祭祀龍王的節日,也是各族民眾之間互通有無的物資交流盛會,會期一個星期左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龍王會
  • 流行地區:麗江
  • 節日活動:祭祀龍王
  • 民族:納西族
簡介,由來,意義,與龍有關的節日,總結,

簡介

此廟會的地點一般定在雲南麗江縣城的黑龍潭畔(即今之“玉泉公園”內),參加者除麗江及鄰縣的各族農民外,還有大理、保山、昆明乃至外省的一些客商。屆時商棚林立,商品琳琅滿目,人群熙來攘往,熱鬧異異。本地人爭相購置內地運來的日用百貨,外商則主要收購一些土特產品,促進了各族人民之間的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廟會期間,還展開唱納西族民歌、演奏納西古樂以及賽馬等各種文化娛樂活動。

由來

納西人有著悠久的祭龍的歷史。根據民間傳說與東巴經典中的記載龍類與人類原是同父異母兄弟,後來分管這宇宙萬物,人類只有農耕與牲畜,其他自然萬物均由龍類來主宰。開初時人與龍皆各司其職和睦相處;後來人類不斷傷害龍類,龍類又對人類進行報復,雙方矛盾日趨激化。經過東巴教的創教者與教主丁巴什羅的調解,雙方訂立了條約互不侵犯。人類除了農耕與牲畜需要龍類協助之外,有求於龍類的東西還很多,有時候又難免觸犯了龍類的禁條,為了祈福免災,人類便須舉行祭龍儀式向龍類賠禮道歉,並祈求賜福免災。由於相傳麗江象山之麓的黑龍潭內居住著龍王,納西人便於清朝乾隆二年(1737年)在此建起了龍神祠,時常拜祭並定期舉辦龍王廟會,吸引了眾多的人參加。

意義

在中國文化中,龍有著重要的地位和影響。從距今7000多年的新石器時代,先民們對原始圖騰崇拜,到今天人們仍然多以帶有“龍”字的成語或典故來形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作為龍的傳人,不能對中國的龍文化一無所知。不了解龍文化,就無法了解古老的中華文明。龍的原形是什麼?龍的概念是怎樣形成的?它的形象與文化含意又是如何發展變化的?龍在中國文化中有何影響?這些問題在遠古時代就不斷地以不同方式困擾人們,至今也未全部解決,還給人一種撲朔迷離的感覺。這裡,我們將追尋龍的蹤跡,進入遠古的歷史和龍的世界,去了解、探索龍的奧秘……龍的起源龍起源於新石器時代早期,距離今天的時間不會少於八千年。這個時期,原始先民已不單純地、被動地依賴上天的賞賜了,他們把獵獲的野馬野牛野豬等等畜養起來;也不單單吃那些是採拾得來的野果了,而是有選擇地種植穀物以求收穫。他們能夠熟練地取火用火,學會了用木頭搭簡單的房子,開始磨製石器、骨器,手工製作陶器,逐漸定居下來,從事生產活動了。生產活動使人們同大自然的接觸越來越寬泛,自然界作為人之外的不可思議的力量對人們精神世界的撞擊也越來越大。為什麼魚類穿游不居,灣鱷聲形俱厲,蛇類陰森恐怖,蜥蜴形色怪異?為什麼雲團滾滾,電光閃閃,雷聲隆隆,大雨傾盆?為什麼海浪翻卷,虹貫長空,土石流咆哮而下,吞吃人畜,所向披靡?……這些動物的行為和變化不已的自然天象對古人來說,是無法科學解釋的。他們模糊地猜測到,應當有那么一個力大無窮的,與“水”相關的“神物”主宰著指揮著操縱著管理著這些動物和天象,像一個氏族必有一個頭領那樣;或者說,這些動物和自然天象是這個“神物”的品性體現,像人要說話,要呼叫,要吃喝拉撒睡,要嘻笑怒罵一樣。龍,作為一種崇拜現象,一種對不可思議的自然力的一種“理解”,也就從這個時候起,開始了它的“模糊集合”。關於龍的起源還有許多學說:神異動物說、圖騰合併說、天象樹神說、恐龍遺記說、外邦傳入說、模糊集合說等。
龍文化的內涵北大一位教授從三個層次,揭示了中國龍文化的多重內涵:第一層,龍的觀念從中國龍的形象中蘊涵著中國人最為重視的四大觀念,天人合一的宇宙觀;仁者愛人的互主體觀;陰陽交合的發展觀;兼容並包的多元文化觀。第二層,龍的理念在中國龍的形象、龍的觀念後面,包含著中國人處理四大主體關係時的理想目標、價值觀念,追求天人關係的和諧,人際關係的和諧,陰陽矛盾關係的和諧,多元文化關係的和諧。第三層,龍的精神 多元一體、綜合創新的中國文化基本精神,這是中國龍形象、龍文化的最深層文化底蘊。王東認為,發掘中國龍文化的深層內涵,有助於解決當代世界的一些文明衝突。中國的龍卻以東方神秘主義的特有形式,通過複雜多變的藝術造型,蘊涵著中國人、中國文化中特有的四具基本觀念:一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觀;二是仁者愛人的互主體觀;三是陰陽交合的發展觀(或叫變易觀);四是兼容並包的文化觀。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天人合一的宇宙觀、世界觀,堪稱是中華民族文化中最核心的理念。龍以生動具體的形象,再加上神秘主義的形式,蘊涵著天人合一的觀念。龍作為通天神獸,有助於人達到通天之道。公元前3000年前後的原龍形態,大多數都包含這種文化內涵。其中最有代表性的,首推號稱“中華第一龍”的河南濮陽西水坡蚌塑鱷型原龍。這裡的整個蚌塑的文化內涵,據李學勤、馮時等著名專家研究,儼然是一幅六千年前的一幅“蒼龍白虎北斗星圖”,既表現古人以蒼龍、白虎和北斗星座確定時間與農業生產季節,也反映出這位高踞於當時權力上層的墓主,足踏北斗、執掌乾坤的神靈地位。而蚌塑的鱷型原龍,在這裡起了通天神獸作用。龍作為飛天神獸,可以幫助人達到升天境界。司馬遷史記·封禪書》,借齊國術士公孫卿之口,講述了黃帝乘龍升天的神話傳說:“黃帝采首山銅,鑄鼎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鬍髯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後宮從上者七十餘人,龍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龍髯,龍髯拔,墮,墮黃帝之弓。百姓仰望黃帝既上天,乃抱其弓與鬍髯號。”在這裡,鼎上的龍紋是一個神奇的中介,它使龍下凡,助黃帝升天。《易經》六十四卦的第一卦,開宗明義的乾卦,就以龍——蒼龍星座的物候曆法為中介,提出了“天——地——人”統一的思維框架、思維模式。孔子晚年《易傳》與帛書易傳中,正是從天人合一的宇宙觀高度,來解釋《易經》乾卦內涵的:“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龍作為通天之物,還有助於生成了“天人合一”,“天——地——人”統一的宇宙模式。在這方面有代表性的,或許可以舉出西漢初期雜家巨作《淮南子》的《地形訓》:“正土之氣,御乎埃天。埃天五百歲生缺,缺五百歲生黃埃,黃埃五百歲生黃澒,黃澒五百歲生黃金,黃金千歲生黃龍,黃龍入藏生黃泉。黃泉之埃,上為黃雲。陰陽相迫為雷,激揚為電。上者就下,流水就通,而合於黃海。這裡有許多神秘主義、牽強附會的地方,但一個合理核心,則是表達了“天一地二人三”的宇宙模式,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觀,而龍成了溝通“天人”或“天、地、人”的中介環節。
由此可見,在龍的形象、龍的觀念中,以東方神秘主義的獨特形式,蘊含著天人合一的宇宙觀。龍文化的本質中國原龍最早曾一度起源於原始圖騰文化,但本質與主流卻不能簡單歸結為原始圖騰文化。從“時代背景——具體內容——文化涵義——社會功能”這四個方面來看,中國的龍都與原始圖騰有重大差異,因而表現出以下本質特徵:源於圖騰,超越圖騰中國的龍文化在現代中國絕非僅僅存在個別遺蹟,而是依然保持強大生機,揚棄掉封建主義、神秘主義、專制主義的消極因素,中國龍文化在國家統一、民族復興中雖不能起到歷史上的那種主導作用、主流文化作用,但仍對中華民族有強大感召力、凝聚力、向心力。不是實物崇拜,而是文化創造圖騰文化本質上是原始社會的氏族文化,而中國的龍,最初形態的原龍,即產生於公元前3000年前後,這是中國原始社會的解體期,中華文明時代的起源期,後來是中華文明中國的龍,固然可以在自然界中找到某種原型,但本質上並不是自然界中的現有實物,而是基於民族文化觀念的文化創造、文化符號。時代的形成期。中國龍的本質特徵,卻在於根本超越了氏族文化的血緣關係,升華為以地緣關係為根基的民族文化內涵。龍——這是中國人的獨特文化創造、觀念創造、符號創造。龍的傳人龍天地開闢之後,就該創造生命、繁衍人類了。在中國的神話傳說中,這件偉大的工作是由伏羲和女媧兄妹倆合作完成的。生活在既遙遠,又幽美的"華胥氏之國"的"華胥氏"姑娘,到一個風景特別的"雷澤"去遊玩,偶爾看到了一個巨大的腳印,便好奇地踩了一下,於是受感而孕,生下一個兒子,取名"伏羲"。雷澤中的腳印是"雷神"留下的,這位雷神長著龍的身子人的頭。因此,伏羲本來就是一個龍身人首的"龍種"。由於再找不到其他女人,龍性在身又立志做"人類之父"的伏羲先生,只好和妹妹女媧氏小姐結婚,生下來第一批男人女人。這位堪稱"人類之母"的女媧氏,也是龍身人首。這樣,在那些漢代的畫像石里,人類的這對父母便幸福地相依相偎,或手持吉祥物,相互禮敬,而兩條龍尾,就緊緊地環繞著,親密地交在一起。這大概就是"龍的傳人"一說的源頭吧。的傳說龍與帝王的象徵在公元前二世紀漢代以後,龍的形象與皇權聯繫起來,成為皇家的徽記。皇帝自稱“真龍天子”,他的後代稱為龍子龍孫,他的服飾被稱作龍袍,他的一切用品都刻畫上龍的形象。那么,龍是怎么成為帝王的象徵的呢?來由大概有兩個:上古的帝王天神大都是龍,或具有龍性。像我們提到過的盤古、伏羲、女媧、黃帝、炎帝、唐堯、虞舜、夏禹,還有以龍為官的太昊,乘龍而行的句芒,生子句龍的共工,以豬婆龍為樂師、教飛龍效八方風音的顓頊,以及因母親感龍才有幸出生的帝嚳,等等。中國人生來尚古,喜歡效法聖賢,過去的帝王是龍,後來的帝王自然也是龍了。即就是不具備龍性,也得設法把自己包裝成龍。
再說,龍要管地上的水,又要管天上的水,這就得具備在天地間來去自由的本領。它可以直達天廷,向天帝反映人間的情況;也可以從天廷下來,傳達天帝的旨意,替天帝做事。皇帝不是說自己"受命於天"嗎?不是自稱是天的兒子,代天帝管理人間嗎?顯然,龍的神性和君主們的帝王性在這兒扣合在一起。於是,帝王們都成了"真龍天子"。好像沒有哪個帝王不說自己是龍的。秦始皇號稱"千古一帝",於是被稱作"祖龍"。漢高祖自稱是母親劉媼與蛟龍相配後所生,生得"隆準而龍顏"。楚漢相爭時,范增發現劉邦具有"天子氣","皆為龍虎,成五彩"。漢景帝夢見赤豬化為赤龍,於是有了漢武帝。晉時有童謠"五馬浮渡江,一馬化為龍",結果應在晉元帝身上。。唐太宗出世的時候,有二龍戲於武功縣池;宋高祖小的時候獨臥講台前,上有"五色龍章"……縱觀中國封建社會的歷史,統治者將自己與龍相聯繫,無不帶有明顯的功利主義目的:或因其出身低微藉此提高威信,或因社會動盪以此麻醉人民。 海外龍文化在西方文化中,龍是一種類似巨型爬行動物,身上有翅口中噴火的怪物,是邪惡和暴力的標誌。聖經的《啟示錄》中的龍是魔鬼撒旦的化身。王子用利劍與凶龍搏鬥,斬其頭後救出弱女,是英雄救美女的西方版本。長相兇狠的龍也被古代西方人用在盾牌,軍旗和徽章上,用以起到阻嚇敵人的作用。所以龍在西方也是戰爭的象徵。 在東方文化中,龍卻是力量、財富、繁榮及祥和的象徵。中國人對龍的崇拜可說是十分狂熱。西方夫婦盼望千禧嬰兒,中國人盼望生個龍子龍女。不論生活在世界任何角落,華人都視自己為龍的傳人。如果沒有了龍,中國的文化傳統,包括建築、服飾、喜慶節日、飲食、民俗乃至語言文字都會顯得蒼白無力。隨著中國人移民海外,中國的龍文化也隨之流傳到世界各地。其實遠在白種人接觸到中國龍文化以前,中國龍已經漂洋過海到日本,東南亞,以至美洲土著人當中。一兩千年以來,日本農民和漁民就一直祭祀和崇拜龍,以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在高松冢古墳中有一幅七世紀的壁畫《青龍圖》,其形態與中國龍相差無幾。日本的古建築中,中國漢唐明清時期龍的形態較多見,先秦時期的龍則少見。可見中國龍的藝術是從漢代開始大量傳入日本的。中國龍文化傳入東南亞要比日本早的多,因而顯得更具原始文化的特性。越南、泰國、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的龍鳳藝術,明顯具有中國長江文化系的特徵。龍的頭大,有些像獅子或牛,腹粗,尾大,足小。這種龍的形象在這一地區的建築、服飾、雕刻,以及龍舟、龍舞和龍燈等民俗活動中,隨處可見。長江以南有星羅棋布的江河湖泊。龍舟文化甚為發達。指揮龍舟競渡的銅鼓飾有龍鳳等吉祥動物圖案。東南亞的銅鼓藝術源於中國。滇系和粵系銅鼓藝術的差別也見之於東南亞,成為長江龍鳳文化的地方變體。從古代文化史的角度看,東南亞龍文化是長江文化系,特別是苗蠻文化向南的伸延。美洲古印地安人接受中國龍文化要比東南亞更要早得多。考古學家發現,早在7000年以前到哥倫布時期,中國龍藝術就傳入美洲,和當地土著人文化結合,成為奧爾梅克、瑪雅、阿斯特克、印加等部落龍文化的基幹。興起於公元前1000年(相當中國歷史的商末周初)的奧爾梅克文化被認為是印地安文化的搖籃。奧爾梅克文化中有兩種原始龍:鼉龍和螭龍,也就是中國人俗稱的大龍和小龍。與商周時期中國龍的本源相似。在一些古印地安人文化遺址中看到的龍的形象,幾乎是中國揚子鱷的寫生。印地安人神話傳說中,火龍和水龍分別代表南北二神。而中國古代神話中,北方水神是水龍公工,南方火神是火龍祝融。考古學家把古印地安人的龍身體各部分分解分別於中國龍體各部位比較後驚奇地發現,瑪雅文化的龍與黃河文化和松遼文化的龍極為相似,印加文化的龍幾乎是華南文化和巴蜀文化龍的翻版。在美洲的金字塔和其他祭壇廟宇上飾有的龍的形象,說明古印地安人和中國人一樣地崇拜龍文化。其實龍文化只是中國古代文化的一部分。中國龍文化在美洲的傳播,佐證了中華人種早在遠古時期就東渡美洲並帶去了燦爛的中華文明的歷史事實。龍文化的影響龍與繪畫龍屬於商代藝術家在多種動物藝術形象(原龍紋)的基礎上再創造的產物,因而龍的實體本身就是一種藝術形象。中國的純繪畫藝術大約在東漢時期才從套用美術中獨立出來,我們迄今所知最早的畫龍專家是三國時期東吳的曹不興。曹不興之後,又有東晉大畫家顧愷之善於畫龍。愷之字長康,晉陵無錫人,“多才藝,尤工丹青,傳寫形勢,莫不絕妙”。南北朝時代的張僧繇是中國歷史上最富傳奇色彩的畫龍專家。唐代的畫龍名家有李思訓馮紹正吳道子孫位等宋代畫龍高手最值得一提的是董羽、僧傳古、陳容三人。董羽對畫龍藝術最突出的貢獻,是他總結了前人及自己的創作經驗,提出了一整套完整的畫龍理論——《畫龍輯議》。明、清兩代是中國畫全面發展的時期。從傳世的有龍形象的作品看,其表現手法與繪畫技巧都更顯成熟。龍與文學龍在古人的宗教、政治觀念中具有一定的位置,龍紋又是現實生活中極為流行的紋像之一,龍自然要成為文學家筆下的素材詩歌是中國文學中產生最早的藝術形式之一《詩經》中所提到的龍多指器物上的龍紋,尤其以龍旗為最多,如“龍旗十乘”(《商頌·玄鳥》)、“龍旗陽陽”(《周頌·載見》)、“龍旗承祀”(《魯頌·閟宮》)等等。戰國時期,南方的楚地又興起了一種新的詩體——楚辭。。《九歌》中有很多涉及到龍的詩句,這些龍均屬為神人駕車的神畜。如《雲中君》“龍駕兮帝服”,《湘君》“駕飛龍兮北征”、“石瀨兮淺淺,飛龍兮翩翩”,《大司命》“乘龍兮轔轔”,《河伯》“駕兩龍兮驂螭”等等。隨著詩歌的發展,以龍入詩的現象逐漸增多。隋唐以後,與龍相關的典故廣見於詩中。龍與民俗中國的民俗節日中,有不少與龍相關者。這些節日的活動豐富多彩,富有濃郁的民族特色,散發著清新的鄉土氣息。龍王會每年夏曆五月,很多地方都要舉辦"龍王會",這一習俗源於一個美麗的傳說。龍抬頭節農曆二月初二為漢族的“龍抬頭節”。此時正值驚蟄、春分時節,大地逐漸轉暖,民俗認為蟄伏一冬的龍正是在這一天抬頭活動的,以後雨水也就多了起來。尋根求源,“龍抬頭節”可能是從上古的“龍見而雩”演化而來的。端午節,端午節的歷史極其悠久,節日風俗也極為豐富,其中一些活動與龍有關,聞一多先生曾將端午節稱為“龍的節日”。賽龍舟是端陽節最重要的活動。

與龍有關的節日

納西人有著悠久的祭龍的歷史。根據民間傳說與東巴經典中的記載龍類與人類原是同父異母兄弟,後來分管這宇宙萬物,人類只有農耕與牲畜,其他自然萬物均由龍類來主宰。開初時人與龍皆各詞其職,和睦相處;後來人類不斷傷害龍類,龍類又對人類進行報復,雙方矛盾日趨激化。經過東巴教的創教者與教主丁巴什羅的調解,雙方訂立了條約互不侵犯。人類除了農耕與牲畜需要龍類協助之外,有求於龍類的東西還很多,有時候又難免觸犯了龍類的禁條,為了祈福免災,人類便須舉行祭龍儀式向龍類賠禮道歉,並祈求賜福免災。由於相傳麗江象山之麓的黑龍潭內居住著龍王,納西人便於清朝乾隆二年(1737年)在此建起了龍神祠,時常拜祭並定期舉辦龍王廟會,吸引了眾多的人參加。
中國的少數民族中,也有許多與龍有關的節日,不同民族節日的時間、內容與活動亦不盡相同。祭龍節哈尼族,壯族、瑤族傳統節日,哈尼族從農曆二月二日起,聚居在紅河南岸哀牢山中的哈尼人,陸續開始過節。節日這天,選出兩位英俊的小伙子扮成姑娘,在"龍頭"帶領下,由眾人簇擁,週遊寨子。壯族在農曆二月間過此節。祭時,由村中兩戶或數戶人家輪流負擔祭日所需的雞、豬等祭物。祭日,外寨人騎馬或載斗笠者均不得通過寨心。習慣認為每年殺豬"祭龍"可使人畜平安。瑤族節里農曆三月三日。祭龍包括求谷魂、祭谷娘、祭盤古、祭玉皇、祭神農等。祭時,要殺豬獻供,豬由全寨出錢購買,祭畢由全寨人分食。婦女不參加祭祀儀式。龍頭節雲南河口大青山地區瑤族傳統節日。時在農曆正月初五。是日,當地民眾備供品祭祀龍王。

總結

龍——這是中國人的獨特文化創造、觀念創造、符號創造。龍是人類想像出來的吉祥物。中國是龍的國度。除了歐洲那個代表邪惡的龍外,世界各地的龍文化都源於中華文化,或者說龍是中國的特產,是中華文明的象徵。龍崇拜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心理和特徵。幾千年來華人崇拜龍,信仰龍,祈望龍給人類帶來祥和,帶來發達。 在一千多年的封建時代里,龍的神秘性和權威被絕對化,並滲透到國家意識形態中。但在中國民間,龍始終保留了它原始的象徵意義,即龍代表了喜慶、祥和與富足。直到今天,龍的形象還廣泛運用於建築、藝術、文學、宗教、繪畫、雕塑、服飾、剪紙、瓷器等各種領域,寄託人們對未來的美好願望。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有中國人生活的地方,就有龍的形象以不同的形式出現。龍的形象已經成為中國文化的象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