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王山墓地

2007年6月,為配合荊門220千伏南橋輸變電站工程建設,荊門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對站址所在範圍進行了文物勘探和搶救性的考古發掘工作,本次發掘共布面積為10×10平方米的探方18個,正南北方向分布。共發掘清理墓葬203座。 龍王山遺址位於荊門市子陵鋪鎮南橋村與美滿村交界處,荊門市城區北約15公里,北緯31°10′6″、東經112°12′57″。地處漢水西岸,屬秦嶺大巴山余脈向江漢平原過渡的丘陵地帶。該遺址範圍約20萬平方米,主體部分為一東西向崗地,海拔約104米。崗地北部邊緣為山崖,山崖下為寬闊的平原地帶,且有南橋河自西向東流過,經子陵萬家坪後進入鐘祥市境內,最後注入漢江;遺址東部為一南北向谷地,當地人稱“朝北沖”;南部與現在的墓地所在崗地相連;西部為緩坡地帶,以207國道為界。龍王山遺址1998年被荊門市人民政府公布為荊門市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龍王山墓地
  • 外文名:Dragon Hill Cemetery
  • 地理位置:湖北省荊門市
  • 遺址範圍:約20萬平方米
  • 目前出土文物:玉器、石器等各類器物9000餘件
基本信息,陪葬品,墓地,意義,

基本信息

本次發掘的墓地位於遺址南側,發掘面積1700平方米。共發掘清理墓葬203座,出土玉器、石器、陶器等各類器物9000餘件。
該墓地保存狀況較好,地勢西高東低。20世紀90年代曾在此挖樹坑栽種果樹,21世紀初在墓地東側挖了一條寬0.5米縱貫南北的光纜線溝槽,對部分墓葬造成局部破壞,但絕大部分墓葬保存完好。
龍王山墓地
墓葬均開口於表土層下,開口呈長方形。形制分為豎穴石坑墓、豎穴土坑墓和豎穴半土坑半石坑墓。墓葬開口距地表0.1米至0.4米。墓葬深淺不一,最深者1.65米,最淺者僅0.5米。這批墓葬規格較高,絕大部分墓葬墓坑長2米以上,墓坑最長者達4.3米,最短為0.91米;墓坑寬1.8米至0.4米。最大的一座墓M132,長3.7米,寬1.7米,深1.65米,隨葬陶器有鼎110件、杯131件、細頸壺2件、豆5件、罐9件、曲腹杯2件、盆1件等共260件。最小的一座墓M6,長1.27米,寬0.4米,深0.19米,隨葬小陶罐14件。
墓葬填土根據不同墓坑形制分為3種:豎穴石坑墓填土為褐黃色花土,經夯實處理土質堅硬,內含少量小石塊和碎陶片;豎穴土坑墓填土為黃色,較疏鬆,無包含物;豎穴半土坑半石坑墓填土為黃褐色,土質較緊密,包含少量小石塊。墓向均為西北—東南向,頭向西北。整個墓地人骨保存狀況不好,僅有1/10的墓發現有人骨。葬式有仰身直肢單人葬,個別為二次葬。

陪葬品

隨葬陶器有鼎、杯、罐、缸、曲腹杯、細頸壺、盆、器蓋、紡輪等。陶器組合以鼎、杯、罐、豆最為常見,有1/3的墓隨葬夾砂紅陶缸、1/4的墓隨葬有陶紡輪。陶質絕大多數為泥質陶,少量夾砂陶。大多數陶器火候不高,胎較薄,器形規整。陶色以黑色為主,部分灰陶,極少量紅陶。絕大多數陶器為素麵,少量陶器上有紋飾如弦紋、鏤孔、壓印格線紋等。弦紋一般施於豆盤上,鏤孔主要施於圈足上,壓印格線紋均施於夾砂紅陶缸器身。彩陶僅見紅彩,紋樣為帶狀,見於曲腹杯、小陶罐等器物上。203座墓中僅1座墓隨葬有1件石斧。隨葬器物還有玉器,主要器形有璜、環、璧、墜、管及其他玉飾件。部分墓葬中有豬下頜骨隨葬。

墓地

墓地保存完整,墓葬分布集中。已發掘的203座墓,墓葬方向基本一致,為西北—東南向;大墓的分布相對比較集中,主要分布在已揭露的1700平方米範圍的中部,以這批大墓為中心周圍分布有一些中、小型墓,墓葬的分布反映龍王山人在埋葬方面是有意或遵循一定規則的。
墓地是長江中游所見同時期墓葬中規格等級最高的墓地,不僅墓壙大,而且隨葬器物豐富。從墓葬隨葬品的數量看,僅M132中就出土器物260件,是長江中游同時期單個墓葬中一次性出土器物最多的墓葬。這批墓葬隨葬品的放置位置特別,絕大多數墓葬的隨葬器物置於墓坑中間,個別置於墓四周。隨葬器物有鮮明的特徵:大多數墓中的隨葬陶器為明器,且同墓中同類器數量大,如在M10中,僅陶罐(大小形制完全相同)就有113件;出土有精美的玉器,1/10的墓中隨葬有玉器。這批墓葬墓坑形制獨特,部分墓葬鑿岩石為坑,坑壁、坑底可見明顯的工具使用痕跡。
龍王山墓地的文化因素既與長江流域的公安王家崗、屈家嶺遺址下層、鐘祥六合等墓葬中的大溪文化因素有相似之處,同時也有自身的文化特點。從隨葬器物來看,初步推測這批墓葬的時代相當於大溪文化晚期至屈家嶺文化時期。

意義

本次發掘的龍王山墓地在遺址南側,占地面積2000平方米,位於荊門220千伏南橋輸變電站站址東北部。 (1)該墓地是目前湖北省內一次性揭露面積最大、保存較為完整的墓地;
(2)該墓地是長江中游所見同時期墓葬中規格等級最高的墓地,墓葬尺寸寬0.7-1.8、長2.3-4.3米;從隨葬品的數量看,僅M132一墓中就出土器物260件,是長江中游同時期單個墓葬中一次性出土 器物最多的墓葬。
(3)墓坑形制獨特在國內少見,大多數墓葬都是鑿岩石為坑,坑壁、坑底可見工具使用痕跡,為研究當時的生產力狀況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4)從隨葬器物特徵可知龍王山墓地是長江中游漢水以西一處極為重要的新石器時代墓地。對該墓地的科學發掘與研究,將對長江流域文明因素的形成產生極大的推動作用。
本次發掘的龍王山墓地與過去已確認的龍王山遺址是一個有機整體,為將來做好龍王山遺址的聚落考古研究提供了寶貴資料。龍王山墓地不僅保存完整,而且墓葬規模及隨葬品多寡不一,顯示的社會分化情況十分明顯,表明長江中游地區的史前結構呈現複雜化趨勢,對研究長江中游史前時期大溪文化與屈家嶺文化的關係,探索長江中游地區早期文明的起源、特點、進程、動因乃至中華文明的起源都具有重要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