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王堂

龍王堂

龍王堂,位於河北省涿鹿縣城西黃陽山南麓,保寧山(一名塔山)半山腰。為我國北方著名的道教聖地,黃伯陽、呂純陽等都曾在此修行,因而有三陽洞,門楣上磚雕有“老祖古洞”、“玉皇大帝”等楷書匾額。據《保全州志》:永樂年間,神僧建塔山巔,鑿井七泉,明三暗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龍王堂
  • 行政區類別:堂
  • 所屬地區:河北省涿鹿縣
  • 地理位置:涿鹿縣城西黃陽山南麓
河北涿鹿龍王堂,西藏拉薩龍王堂,北京龍王堂,歷史,建築,

河北涿鹿龍王堂

龍王堂主殿供奉三尊龍王聖像,一男二女,傳為張氏姐弟三人坐化而成。
唐時,桑乾河南岸張順屯張氏姐弟,以採藥、砍柴為生。他們扶老攜弱,幫困濟貧,是當地有名的大善人,
龍王堂三陽洞龍王堂三陽洞
一日三弟去上山採藥,遲遲未歸,大姐見天色已晚不見三帝還未歸來,便讓二妹上山找尋,遂見其弟微笑端坐一巨石之上,一動不動。便上前打量,誰知她也忽然坐化於弟長身側。在家做好了飯,等了許久的大姐見三弟沒有回來,而派去找三弟的二妹也沒見回來,便親自上了山尋找。經過反轉來到一個山彎,老遠看見弟弟、妹妹都面帶微笑盤坐在巨石之上。於是急忙跑過去,山上荊棘叢生,大姐心想“可別讓棘針劃了臉”,哪料想那棘針真的把臉給劃破了。等她走到弟、妹面前,也突然坐化。姐弟三人盤坐一排,弟居中,兩個姐姐一左一右,面帶微笑,合手盤坐。後來人們將三通肉身移至洞中,為紀念張氏姐弟,人們在此建起廟宇供奉他們,廟裡塑了三座神像,其中一個臉上還有棘針劃的痕跡。
傳說唐太宗北伐,被敵人追趕,跑到此山,敵人為逼他出來,便放火燒山。火勢兇猛,眼看就要引火燒身。唐太宗等人遂跑到廟裡,正在這時候天上突然下起瓢潑大雨,將山火澆滅,把唐太宗救了。後來唐太宗便御封張氏姐弟為“安濟夫人”、“順濟龍王”,此廟敕為“護國龍王堂”。水晶宮的水洞常常盈而不溢,玉盆長滿。民間有疾者,來取其水,能醫治百病,謂之“聖水”。後來保全州民每遇天旱,人們便會來祈雨,將龍王請到村里,給龍王唱戲。村里便會下雨,焦禾得以滋潤,十分靈驗。。據說以前廟裡有“坐宮像”和“行宮像”,坐宮像是在龍王堂永久供奉的,行宮像是可以被抬到不同地方的。
三陽洞三陽洞
地理位置:河北省涿鹿縣羅家莊村西北
主要建築:龍王殿、水晶宮、三陽洞、三神廟、雲梯等。
旅遊路線:北京德勝門乘880路公車,到涿鹿下車。再坐計程車到羅家莊上山即到。

西藏拉薩龍王堂

龍王堂藏名魯康,又叫作龍王塘、龍王潭,位於拉薩市布達拉宮山後。17世紀中葉,達賴五世重建布達拉宮時在此取土,形成深潭。達賴六世倉央嘉措在湖心建三層八角琉璃亭,常來此憩息。
因堂內供龍王像,故稱龍王堂。每年藏曆四月十五日薩噶達瓦節(放生節),民眾多來此朝聖禮佛。之後,經過修整,成為拉薩著名園林之一。

北京龍王堂

龍王堂,位於北京市石景山區八大處公園,是一座漢傳佛教寺院,為八大處第五處。

歷史

明末清初,這裡並存兩座寺院,一是慧雲禪林,一是龍泉庵。慧雲禪林建於明朝洪熙年間,龍泉庵建於清朝順治二年。清朝道光年間,兩寺合二為一,成為如今的龍王堂。
該寺以龍泉而知名。舊時“鋤月老人”(秀堃)曾作七言古風《甜水歌》一首,贊“龍泉”水:“我來翠微陟其巔,上有古剎名龍泉。松柏鬱郁布濃蔭,千尺百尺森參天。蒼皮黛色四十圍,虬枝盤曲生風煙。四時不放日光入,盛暑不熱風冷然。誰鑿石罅瀉石髓,涓涓汩汩流清泉。蓄以方池承以石,跳珠戛戛鳴琴弦。汲未烹茶香且洌,調羹炊黍味彌鮮。或曰飲之令人壽,揆之於理宜有焉。笑我飲此嗜而貪,自夏徂秋常流連。隆冬畏冷返廬舍,忽思此水回流涎。輕塵十丈風怒吼,京師苦水鬻論斗。安能移此一勺泉,甘美芳馨潤眾口。”寶廷在《偶齋詩草》一書中記載:“小榭聽泉坐,翛然萬念除。喜逢新霽後,正是仲春初。殘雪不滿樹,寒潭時見魚。永懷鋤月叟,曾此結精廬。”詩末注云:“秀楚翹先生堃,別號鋤月山人。”
1990年代起,八大處公園在此開設“龍泉茶社”。

建築

龍王堂坐西朝東。主要建築位於南部,即原來的龍泉庵:
  • 山門:硬山正脊門樓,青石額上刻“龍泉庵”三字。
  • 龍泉:山門內是一座雕欄方池,池壁用青石砌成,池水源自龍王堂下面的拱形石洞,經方池西壁的石雕龍頭口中流出,此水即“龍泉”。
  • 龍王堂:位於院西,面闊三間,前有卷棚抱廈一間。抱廈下的抱柱聯是:“威鎮蛟鼉依澤國,德施江海賴安瀾”。殿門外的對聯為:“聖德施恩滌雨露;神威乘澤仰雲霓。”殿內供奉泥塑彩繪龍王像,兩旁分列雷公電母風伯雨師等像。門上有“鋤月老人”(秀堃)書寫的“古剎龍王堂”匾額。
龍王堂北部另有一組殿堂,即原來的慧雲寺(慧雲禪林)。自東至西為文昌閣、大雄殿、臥遊閣、祖師堂。
  • 文昌閣:門朝東開,前面懸掛橫匾 “俯瞰大千”,後面懸掛橫匾“得月先”。殿內供奉關公坐像。
  • 大雄殿:面闊三間,檐下匾額“靈通宇宙”,抱柱的黑底紅字對聯為“佛德巍巍麗中天之杲日,慈風蕩蕩振大地之春雷”。殿內中央蓮花座上供奉釋迦牟尼坐像,左右為阿難尊者、迦葉尊者,三像都是21世紀初所作。
  • 妙香室、聽泉小榭:大雄殿和文昌閣之間,南首西側是妙香室,東側是聽泉小榭。聽泉小榭為敞廳,檐下橫匾“聽濤山房”,柱間有木製對聯“當戶老松生夕籟,滿山紅葉入新詩”。聽泉小榭南門外還有一副對聯“溪聲儘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 。”語出《陀羅尼經》。
臥遊閣
祖師堂
聞妙香院:位於大雄殿以北。院內有珍珠梅等花木,還有兩架古藤蘿。
龍王堂院中松柏蒼翠,龍泉水四時不歇,環境幽雅清靜。清朝康熙年間詩人汪文柏賦七律詩一首:“松底滌池匯伏泉,蒼髯偃蓋鏡中懸。一泓湛碧浮金鬛,幾樹微黃蛻暮蟬。雲鎖磐聲僧閉戶,日移剎影客籠鞭,茗芽細潑真甘冽,歸帶餘香在舌邊。”乾隆帝曾來此,作《御製龍王堂》詩:“古廟山坳里,披榛磴道賒。樹生剎竿石,鳥啄淨櫥沙。水府石林秘,香台花雨斜。所希惠時若,霈澤始京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