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猛

龍猛又稱龍樹菩薩。 梵名 Nagarjuna,佛滅後約後七百年(西元150--250年),生於南印度婆羅門種族之家;因其母樹下生之,而龍成其道故,名曰龍樹;壽二百餘歲。(是公元三世紀著名的大阿闍梨,出生於南印度案達羅王朝的婆羅門家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龍猛
  • 又稱龍樹菩薩
  • 梵名: Nagarjuna
  • 出生:南印度婆羅門種族之家
簡介,主要著作,

簡介

龍樹菩薩自幼聰明,精通四吠陀,天文、地理、圖緯秘藏等無不通曉。所以,龍樹菩薩自幼就已名聞一方了。青少年時,龍樹菩薩和他的三個好友一起修學隱身術,常夜入王宮,侵凌宮女。後來,事情敗露了。龍樹的三個好友都被國王所斬。龍樹僥倖逃脫。通過這一劫,龍樹深深感悟到“欲為苦本”的道理,於是發心出家修行。出家後,龍樹菩薩廣習三藏而無厭足,後來到雪山(喜瑪拉雅山),遇到一位不知名的老僧,從其處得到了大乘教授,但雖知義理,卻未通達。後來,龍樹菩薩以大乘法義摧破外道邪說。因而龍樹菩薩當時心生驕慢,無視出家戒規,自著新衣,靜處於一間水晶房中。其時,有大龍菩薩,見龍樹菩薩的情形,心生悲憫,於是引龍樹菩薩入龍宮,授龍樹以無量大乘秘密教授。於是,龍樹終於體悟教理。 另龍樹自毗羅處得付法藏心傳,是為付法藏第十四祖。而龍樹菩薩,為使一切眾生得正法益,在以前馬鳴菩薩廣弘大乘的基礎上,將大乘秘密法義整理成完整系統的大乘修法體系,從而使無量眾生皆得聞思修行大乘妙法,而入如來正果。自此,大乘體系正式確立了。

主要著作

龍樹菩薩在世弘法時,廣造《中論》、《大智度論》、《十二門論》、《回諍論》、《七十空性論》、《十住毗婆沙論》、《菩提資糧論》等諸大論著,據西藏所傳為122種,漢譯為22種。有“千部論主”之稱。其主要大著如次:
書名 卷數 譯者
《十住毗婆沙論》 十五卷 姚秦 鳩摩羅什譯
《大智度論》 一百卷 同上
《中論》 四卷 同上
《十二門論》 一卷 同上
《菩薩資糧論》 六卷 隋 達摩及多譯
《龍樹菩薩為禪陀迦王說法要偈》 一卷 宋 求那跋陀羅譯
《十二禮》 一卷 禪那崛多譯
其中《大智度論》乃注釋《大般若經》之書,與《中論》、《十二門論》同屬大乘教之空門。《十住毗婆沙論》是注釋《華嚴經》之《十地品》,屬大乘教之有門。龍樹菩薩廣學空有二門,最後安住於淨土他力之教;亦即《大智度論》中多處讚揚彌陀淨土,而後在《十住論》之《易行品》中告白自己歸於彌陀本願之救度。
龍樹菩薩參拜南天竺鐵塔時,曾以七粒白芥子打開鐵塔,進入塔中。在塔中,龍樹菩薩有幸見到金剛薩埵顯淨相,自金剛薩埵處得《金剛頂經》等秘密教授。以後,龍樹菩薩勤修密法,即生而成正果。
在南印度,龍樹菩薩曾使南憍薩羅國王皈依佛教,又使無數外道皈依佛教,從而引起了小乘行者及諸外道的嫉妒。於是,龍樹菩薩自行入寂。
印度在中國古代文獻上,有身毒、賢豆、天竺、摩伽佗、婆羅門等不同譯名,唐始譯為印度。中印兩國都是文明古國,兩國人民自古以來就有往來。印度是佛教發源地,佛教在東漢已傳入我國,中印兩國人民以佛教作為橋樑,曾進行了廣泛的文化與醫藥交流。581-960年間(隋唐),有不少印度醫生來華行醫,以眼科醫生為最多。據傳印度的龍樹菩薩善治眼病,眼科著作《龍樹論》在唐代(618-907)時傳入我國,對我國眼科學的發展有一定的影響。
龍樹眼論》  眼科專著。又名《龍樹菩薩眼論》。簡稱《眼論》。一卷(又有三卷本)。撰人佚名。約隋唐間人託名“龍樹菩薩”撰。書中記述了眼病的起因,及各種眼病的治法。特別是較詳細地說明了針撥白內障的方法。原書已佚。其佚文可見於《醫方類聚》、《醫心方》等書中。
隋唐(581-960)時期不少印度醫籍翻譯後在我國流行。據《隋書》、《唐書》記載有11種:《龍樹菩薩藥方》、《西域諸仙所說藥方》、《西域波羅仙人方》、《西域名醫所集要方》、《婆羅門諸仙藥方》、《婆羅門藥方》、《耆婆所述仙人命論方》、《龍樹菩薩和香法》、《龍樹菩薩養性方》、《乾陀利治鬼方》、《新錄乾陀利治鬼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