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沼

龍沼是大岩山、大愚山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地區。 位於海拔1,280m的龍沼,由大龍沼和小龍沼組成,是南韓最高層濕地。 北方珍稀植物棲息於此,是一個生態環境的寶庫,受到學界的高度評價。 環境部考慮到這一點,於1989年12月29日將此地指定為"自然生態保護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龍沼
  • 地理位置:江原道麟蹄郡北面
  • 組成:大龍沼和小龍沼
  • 生態學價值:191種珍稀植物,224種昆蟲

與最近倍受矚目的水原七寶山沼澤、蔚山鼎足山沼澤、智異山沼澤不同,龍沼是具有重大價值的南韓唯一高層濕地。 在行政區域上,大岩山位於江原道麟蹄郡北面、瑞和面和楊口郡東面,最高峰的海拔為1,304m,是在靠近停戰線的眾多山中,以霧氣多,冬季第一個到來而馳名。 從大岩山山頂向東南方向,沿著平緩的山勢走下,在海拔1,280m處形成著規模達7,500㎡的濕地。 這裡就是龍沼。 上有小龍沼,往下約40m處有大龍沼。
龍沼,由大龍沼和2個小龍沼組成,形態奇特,以周圍的小昆蟲為主要食物的圓葉茅膏菜(學名:Drosera rotundifolia)等191種珍稀植物,與224種昆蟲棲息於此,具有重大的生態學價值。 列入《濕地公約》第1號的梅花草(學名:Parnassia palustris)、七瓣蓮(學名:Trientalis europaea)、楊柳(學名:Salix hallaisanensis Lev)等世界珍稀植物棲息於此。 沼周圍恰似龍升天般,徐風、彩雲、盛開的各種野花絕妙地形成了一個世外桃源。
龍沼的植物群有,龍沼內的山沙草和地榆(學名:Sanguisorba tenuifolia var. alba)群,以及周圍的麻櫟(學名:Quercus. mongolica)群。 高層濕地的龍沼在4千~4千5百年前形成,植物體未完全分解,沈積後形成泥炭層,這裡是一個能夠探測4千年來生物體變化的"自然寶庫"。 1997年,我國加入有關國際重要濕地公約-《拉姆薩公約》(有關保全濕地的國際公約)後,環境部首先就把這一地區,指定為自然生態界保護區。
龍沼面積為7,490㎡,據95年環境部的調查結果顯示,包括純粹濕地植物22種在內的112種植物棲息於此,其中,世界珍稀植物─金剛草籠(韓國鄉土植物,學名:Hanabusaya asiatica Nakai)、毗盧龍膽(學名:Gentiana jamesii)、韓國山紅花(學名:Lychnis wirfordii)、七瓣蓮(學名:Trientalis europaea)等棲息於此。 環境部於1989年12月把龍沼指定為生態保存區,1997年3月,成為韓國第一個列入拉姆薩濕地名冊的地區。 拉姆薩濕地是指,為保存濕地,由拉姆薩國際濕地公約指定的濕地。 目前國內的龍沼和慶南昌寧的牛浦沼,已列入拉姆薩濕地。 一些專家指出,4500年前形成的國內最高層濕地"龍沼"(海拔1260m,面積321,000坪),以水源短缺和土砂流入等原因,受到破壞。 為解決這一問題,環境部發表,將投入4億韓幣的預算,確保水源等,展開生態復原事業。
大岩山頂只有稻科植物生長,山頂終年颳大風,土壤貧瘠,氣候乾燥,大型植物無法在此地生長。 從山頂向東北方向走10分鐘,就可到達國內唯一的高層濕地"龍沼"。 龍沼是4千年前在大岩山高地形成的濕地,是南韓唯一的高層濕地。 寬200餘m,長300餘m,大龍沼和小龍沼相隔100m,從生物地理學的角度來看,這裡的生態環境與鄰近生態界大不相同,非常獨特。 大岩山龍沼擁有金剛草籠(學名:Hanabusaya asiatica Nakai)、圓葉茅膏菜(學名:Drosera rotundifolia)等眾多世界罕見的珍稀植物,並成為國內第一個被列入拉姆薩濕地的濕地。 令人遺憾的是,最近土砂流入,龍沼出現了嚴重的濕地陸地化現象,常常可見只在陸地生長的植物。 人們的經常出入,也使濕地的原形受到破壞,附近的軍隊在濕地一隅建立的滑冰場,更導致了濕地的嚴重破壞。 環境部為了防止龍沼的破壞,發表將從1994年8月在大岩山龍沼實施的禁步措施延長到2000年7月31日。 如今,雖無法上大岩山欣賞龍沼,但為了保護世界珍稀的自然環境,是必當採取的適當措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