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慶彝族壯族鄉

龍慶彝族壯族鄉位於東經140。46'-49',北緯24。12'-38'之間,地處曲靖、文山、紅河三市(州)交界處,南與文山州邱北縣隔江相望,西與紅河州瀘西縣接壤,東與本縣五龍鄉相連,北與本縣大同、彩雲鎮毗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龍慶彝族壯族鄉
  • 面積:481平方公里
  • 人口:3.4萬人
  • 耕地面積:3378.7公頃
簡介,交通運輸,地形氣候,人口區劃,經濟發展,資源環境,氣候,土地,傳統,人文,特色產業,基礎設施,

簡介

龍慶彝族壯族鄉隸屬於雲南省曲靖市師宗縣,距縣城41公里。全鄉轄14個村委會,112個村民小組。總面積48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378.7公頃,其中:水田178.7公頃,旱地3200公頃。聚居著漢、彝、壯、苗、回五種民族,是省506個扶貧攻堅鄉之一。

交通運輸

龍官(龍慶至邱北官寨)公路由北向南通入文山境內;龍向(龍慶至瀘西向陽)公路由東向西進入紅河境 內;柏油路大龍(大同至龍慶)公路由北向南穿境而過,交通方便,已形成輻射全鄉的公路網路,公路里程120公里。全鄉國土面積481平方公里,境內山脈為南北走向是橫斷山脈過渡區,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形成西北向東南傾斜,東西橫距18公里,南北縱距28公里,森林覆蓋面積較大,覆蓋率為43%。
農業設施農業設施

地形氣候

地表屬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群山連綿,山石叢生,土地瘦薄,地下溶洞,溶斗較多,地表集水困難,降水大都從地下走漏,水資源分布不均,南面部分地區水資源豐富,北部嚴重缺水,90%以上的人畜引水靠小水窖和水塘。境內最高海拔(菌子山)2409.7米,最低海拔(阿那黑河入南盤江口)780米,懸差1627米,由於特殊的地形和海拔的差異懸殊,鄉內立體氣候較為明顯,上寒、中溫、下熱,可謂“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年平均氣溫15.2℃--25℃,年降雨量在779.7--1200毫米之間。全鄉以種養業為主,屬於典型的農業鄉。

人口區劃

2005年末全鄉轄龍慶、朝陽、束米甸、籠雜、落紅甸、杜吉、山黑、豆溫、扯寨、下寨、黑爾、阿那黑、莊科、泥槽14個村民委員會,共108個村民小組。有8330戶3.4萬人。其中農業人口3.3萬人,非農業人口1000人,占總人口的3%;少數民族15867人,占總人口的47%。人口自然增長率9‰,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71人。

經濟發展

全年國內生產總值完成11731萬元,較上年增15%;財政總收入752萬元,減389萬元,降34%(因為2005年取消了農業稅),其中地方一般性預算收入460萬元,按可比口徑計算降18.87%;地方一般預算支出
598萬元,較上年增長8.73%;農村經濟總收入5373.64萬元,較上年增4.34%;農民人均純收入1206元,較上年增20%。有鄉鎮企業217個,增6個,從業人員703人,增25人,總產值3507萬元,實現利潤431萬元,上繳稅金32萬元,增10%。全鄉有汽車88輛,拖拉機111輛,機車263輛;有電視機5331台,影碟機3561台,錄音機644台,照相機467台洗衣機1431台,電冰櫃207台,電風扇335台;電話機230部,行動電話1958部。全鄉有中學1所,教職工61人,在校學生1200人;有完小15所,村小58所,教職工279人(其中民辦教師67人),在校學生4124人,入學率99.1%,鞏固率99%。設衛生院1所,有醫務人員26人,病床20張。全鄉總面積481平方千米,耕地面積3551公頃。其中水田178.7公頃,旱地3372.3公頃,人均耕地1.5畝。糧食播種面積3589公頃,總產量1593萬千克,人均有糧473千克;經濟作物播種面積3889公頃,經濟作物收入5527萬元。其中:烤菸播種面積1680公頃,產量310萬千克,產值3780萬元;油菜播種面積1200公頃,產量108萬千克,產值237萬元;生薑播種面積400公頃,產量1800萬千克,產值1080萬元;蔬菜播種面積180公頃,產量180萬千克,產值250萬元;花生播種面積133公頃,產量20萬千克,產值100萬元;桑園種植面積80公頃,養蠶100張,產繭0.6萬千克,產值10萬元;甘蔗栽種面積28公頃,產量24萬千克,產值10萬元;水果面積160公頃,產量68萬千克,產值70萬元。全鄉林業面積22400公頃,工程造林13公頃,封山育林67公頃,義務植樹15萬株,四旁植樹16萬株,草山面積254公頃,森林覆蓋率達40%。牲畜存欄8.81萬頭(匹、只),出欄4.83萬頭(匹、只),其中豬存欄3.21萬頭,出欄2.74萬頭;羊存欄3.70萬隻,出欄1.11萬隻;牛存欄1.36萬頭,出欄0.17萬頭;馬騾驢存欄0.58萬匹,出欄0.06萬匹。養魚水面3公頃,產量3.5萬千克,產值28萬元。
龍慶彝族壯族鄉龍慶彝族壯族鄉

資源環境

氣候

龍慶鄉屬於喀斯特地形地貌,鄉內最高海拔2400米,最低海拔780米,海拔差為1600多米,立體氣候較為明顯,氣候溫暖,陰濕多霧雨,雨水充足,全年日照平均為1500小時,俗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稱,轄區內形成了上涼、中溫、下熱的自然條件,野生中藥材的垂直分布別具一格,形成了立體分布的特點。

土地

龍慶鄉是一個典型的山區農業鄉,土地資源豐富,生態環境多樣,山地多平地少,山谷幽深,人少地多,沙質土壤,疏鬆肥沃,全鄉土地面積481平方公里,適合野生藥材發展的山區土地大約有35萬畝(含耕地、荒山地),除去其中一部分難以開發利用和退耕還林地等土地資源外,大約還有20萬畝左右的土地資源可開發利用,良好的土地資源和生態環境為發展野生中藥材奠定了基礎。

傳統

龍慶鄉地貌、氣候、土壤適合野生中藥材生長,60年代以來,經過省、市專家實地考查、鑑定,全鄉發現有優質野生藥材100多種,在土地改革前,曾經在束米甸、落紅甸、豆溫等村委會發展野生中藥材種植,80年代,龍慶鄉被曲靖衛校列為藥材採集基地鄉,2005年引進文山老闆投資160萬元試種“三七”200畝,今年已見成效,每畝收入18000元,今年已發展到1500畝,基地的示範帶動有利於各種生產要素的聚集,發展潛力巨大。

人文

鄉政府以資源優勢為依託,以市場為嚮導,以大力培育特色產業為途徑,加大對農業結構調整力度,就把野生中藥材列為全鄉重點主導產業之一,進行重點扶持和開發,為野生藥材產業發展帶來了良好的機遇;加之勤勞樸實的龍慶鄉人民以龍慶鄉列為省、市中藥材採集基地為切入點,嘔心瀝血、艱苦奮鬥,打基礎,聚能量,蓄後勁,大力探索和發展藥材種植工作,特別是今年“三七”喜獲豐收,純收入遠大於糧、煙、畜等產業,民眾發展野生中藥材的積極性比較高。

特色產業

龍慶鄉發展自然野生中藥材具有四大優勢。一是氣候優勢。龍慶鄉屬於喀斯特地形地貌,鄉內最高海拔 2400米,最低海拔780米,立體氣候較為明顯,氣候溫暖,陰濕多霧雨,雨水充足,轄區內形成了上涼、中溫、下熱的自然條件,野生中藥材的垂直分布別具一格,形成了立體分布的特點。二是土地優勢。山地多平地少,山谷幽深,人少地多,沙質土壤,疏鬆肥沃,生態環境多樣,土地資源豐富,全鄉適合發展野生藥材有20萬畝。三是傳統優勢。60年代以來,經過省、市專家實地考查、鑑定,發現該鄉有優質野生藥材100多種,在土地改革前,曾經在束米甸、落紅甸、豆溫等村委會發展野生中藥材種植,80年代,龍慶鄉被曲靖衛校列為藥材採集基地鄉,2005年到現在,該鄉每年發展藥材示範基地不少300畝,帶動有利於各種生產要素的聚集,發展潛力巨大。四是人文優勢。多年來,該鄉以資源優勢為依託,以市場為嚮導,把野生中藥材列為全鄉重點主導產業之一,進行重點扶持和開發,為野生藥材產業發展帶來了良好的機遇;加之勤勞樸實的龍慶鄉人民嘔心瀝血、艱苦奮鬥,打基礎,聚能量,蓄後勁,大力探索和發展藥材種植工作,為民眾發展野生中藥材種植提供良好的條件。
種植業種植業

基礎設施

龍慶鄉在實施“千村扶貧,百村整體推進”工作中,緊緊圍繞貧困村人畜飲水及生產用水為切入點,走出 一條“雨季蓄、旱季用”的集雨灌溉發展思路,多方投資350萬元新建壩塘、地窖、小水池等水利工程項目,有效解決1200貧困戶的人畜飲水難題。龍慶鄉地處紅河文山曲靖三市州交界處,是一個典型的民族山區貧困鄉,轄14個村委會,112個村小組8477戶,3.5萬人,有耕地5.2萬畝。立體氣候明顯,耕地零碎,缺水嚴重,中上部10個村委會2.6萬民眾的生產用水主要依靠雨天蓄水, “三天無雨心發慌,一場大雨無處裝”正是龍慶鄉的真實寫照。2006年,龍慶鄉充分利用市龍海片區水利發展機遇,大力發展以水窖蓄水來解決人畜飲水難題,使全鄉水窖總數達1.6萬口,實現了戶均有2口水窖的目標,基本解決2.4萬民眾的生產生活用水難題。
修建馬路修建馬路
2007年該鄉以實施“866”工程為契機,積極探索水池、壩塘、水庫、小型灌區建設工作,並把水利建設列為“866”工程建設項目的重中之重。通過組織鄉村幹部實地查看,實地調研,科學規劃,廣泛宣傳,使民眾充分認識水利建設的重要性,紛紛投身參與水利建設工作。為實現“投最少的錢辦最好的事”的建設目標,採取政府扶助物資,民眾投工投勞的方式來抓水利建設工作。針對技術含量高的項目,該鄉與上級水務部門相協調,採取招標形式來進行,在村村寨寨大掀起水利建設新高潮。目前,該鄉“866”工程規劃的711口地窖、175個小水池、8個水塘工程建設全面竣工,增容4.5萬立方米, 1200戶的人畜飲水難題得到解決,新增灌溉面積1萬畝。為探索水利建設新路子,從源頭上解決龍慶鄉缺水問題,該鄉組織有關部門實地踏勘,挨家挨戶徵求意見,召開民眾會討論,並邀請上級有關部門實地調研、科學論證,認為馬背沖小一型水庫、黑爾小型灌區建設項目科學可行,並及時做好前期立項申報工作。若是水庫建成將改變了龍慶沒有水庫的歷史,有效解決豆溫、龍慶等5個村委會的人畜飲水及生產用水的難題,並為遊客提供新的遊玩點,黑爾小型灌區建設將有效化解黑爾電站發電用水與民眾生產生活用水矛盾問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