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尾道

龍尾道

“龍尾道”起源於戰國時期的高台建築,隨著建築高度的降低,其道前高后卑,下塌於地。逶迤屈曲,宛如龍尾下垂,故謂之龍尾道。

“龍尾道”形式的踏道,到宋以後不再使用,但宋代的踏道形式,仍保留“龍尾道”的遺蹟,如河南濟源濟瀆廟淵德殿遺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龍尾道
  • 所屬年代:唐代
  • 典故:太平御覽
  • 地點:長安含元殿前的甬道
釋義,唐代含元殿,宋代太極殿,借指朝廷,相關資料,典源,龍尾道遺址,

釋義

唐代含元殿

唐代含元殿前的甬道,自上望下,宛如龍尾下垂,故名。
示例:
張籍《贈趙將軍》詩:“身貴早登龍尾道,功高自破 鹿頭城 。”
《新唐書·逆臣傳上·安祿山》:“ 祿山 計天下可取,逆謀日熾,每過朝堂龍尾道,南北睥睨,久乃去。”

宋代太極殿

《宋會要輯稿》記載當時的西京洛陽宮城正殿太極殿前有龍尾道。
大內宮城,據京城之西北。宮城周回九里三百步。舊名紫微城。南面三門:正南曰五鳳樓,國初建名;東曰興教,西曰光政,隋、唐舊名。東面一門;曰蒼龍,隋、唐曰重光,後改。西面一門:曰金虎,隋曰寶城,唐曰嘉豫,後改。北面一門:曰拱宸,隋、唐曰玄武,大中祥符中改今名。五鳳樓內正南內太極殿門,隋曰永泰,唐曰通天、乾元,太平興國三年名太極門,景德四年改今名。門東西各有門,唐初曰萬春、千秋,今無榜。太極殿門外東西橫門曰左、右永泰門,隋曰東、西華,唐曰左、右延福,後改。正殿曰太極殿,隋曰乾陽,唐初曰乾元、明堂,後改含元,梁曰朝元,後唐曰明堂,晉曰宣德,後復為明堂,太平興國三年改今名。殿前有左、右龍尾道,日樓、月樓,東西橫門曰日華、月華。殿後有柱廊,次天興殿,舊曰太極後殿,太平興國三年改今名。後有殿閣,其地即隋之大業,唐之天堂,後門北對建禮門。”

借指朝廷

示例:
梅堯臣《賜酒》詩:“近親龍尾道,遠襲雀頭香。”
趙翼《邸抄》詩:“黃髮召歸龍尾道,翠雲焚卻雉頭裘。”
舊時城外至城上盤旋而上的隥道
示例:
《資治通鑑·唐昭宗乾寧元年》:“ 王先成 請築龍尾道,屬於女墻。” 胡三省 註:“自城外築墱道,陂陀而上,屬於城上短垣。其道前高后庳,後塌於地,若龍之垂尾然,故謂之龍尾道。”

相關資料

典源

《西京記》:“西京大明正中含元殿,殿東西翔鸞棲鳳閣,下肺石登聞鼓,左右龍尾道。”
宋會要輯稿》:“(西京洛陽)正殿曰太極殿,隋曰乾陽(乾陽殿),唐初曰乾元(乾元殿)、明堂,後改含元,梁曰朝元,後唐曰明堂,晉曰宣德(宣德殿),後復為明堂太平興國三年(978年)改今名。殿前有左、右龍尾道,日樓、月樓,東西橫門曰日華、月華。”
能改齋漫錄》卷七〈事實·龍尾道〉:“清,獻趙公,嘉祐六年,言陳旭與御藥王世寧通家親戚,用是遷副樞。未行,遂丐出知虔州。有詩云:“乍亂龍尾道,來刺虎頭城。蓋唐含元殿前龍尾道,自平階地,凡詰曲七轉。由丹鳳門北望,宛如龍尾下垂於地焉。兩垠欄悉以青石為之,故謂之龍尾道。”
《越絕書》《吳地傳》:“無錫西龍尾陵道者,春申君初封吳所造也。”
資治通鑑》:“(尉邏)迥窘迫升樓, (崔)弘度直上龍尾追之。”

龍尾道遺址

含元殿前,有一條極負盛名的龍尾道。這條由丹風門內龍首渠橋頭直達殿庭的御前大道,已被歷代掘土和挖溝嚴重破壞,但古籍中的記載較多,結合考古發掘的現象,大體上可揭示其遺址面貌。 龍尾道是南北向的三條平行的斜坡台階道,鋪以磚石,長78米,其下即南端與平地上的御道銜接到達龍首渠橋頭。發掘出的龍尾道中間一條寬為25.5米,兩側的兩條各寬4.5米,距中間道的兩邊均是8米左右。由龍尾道的兩側出土的大量磚頭和朱紅色的石灰片來觀察,可知原來道的兩邊均砌著磚壁,表面抹著一層朱紅色的石灰面。道的形制是北端上殿的一段為台階式。長14米多,但台階只存底部的四五級,上面所鋪磚石均已不存。向南則為平(稍呈漫坡形)、坡(徒坡)的長階,每級長7米許。龍尾道上的鋪磚都已破壞無存,但在攏土中卻有大量素麵的和蓮花紋的方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