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場頓悟

龍場頓悟

此典故源自王陽明由於進諫得罪了得勢小人,遭受“去衣行杖”,後又被貶。一夜,突然領悟格物致知道理

基本介紹

名詞解釋,人物基本信息,歷史故事,歷史記載,佛教觀點,

名詞解釋

人物基本信息

王守仁(公元1472—1529年),字伯安,因築室讀書於故鄉陽明洞,世稱 陽明先生,是我國古代有名的哲學家、教育家、政治家軍事家

歷史故事

有一次,他因上疏觸犯太監劉瑾,在朝堂遭受“廷杖”。“廷杖”本非初創於明代,但卻在明代得到弘揚光大。據記載,王陽明受的是“去衣行杖”,他可能是自明開朝以來,第一個受此重叱者。這次慘痛的奇辱,不僅給他的身體造成極大的傷害(按《陽明年譜》記:已而廷杖四十,既絕復甦),而且使其心靈遭受了深刻創傷。雖他終身對此絕口不提,但從文字中不難看出條條傷痕。如其有言:“時時刻刻須是一棒一條痕一摑一掌血,方能聽吾說話,句句得力。若茫茫蕩蕩度日,譬如一塊死肉,打也不知的痛癢,恐終不濟事。”從詞字的縫隙里,我們可能看到那茲茲痛辱留在這個文士朝臣心上的陰影。
遭受此種“失身枉道之恥”,對王陽明的頓悟影響深刻。在正德三年(1508),他被謫為貴州龍場驛丞。一夜,突然領悟格物致知的道理。這就是所謂“龍場頓悟”,此次頓悟,不僅是王陽明思想歷程的一個轉折點,而且是從宋朝以來的理學思想真正過渡到明代理學思想的交接處。從此以後,王陽明不僅程朱理學轉向陸象山心學,直至創建完整的王學(也稱陽明學)及姚光學派(也稱陽明學派),提出“致良知”、“知行合一”等重要理論,而且還進行了一次人生觀的重大轉變,即改幾千年來仁人士子“得君行道”的價值觀為“覺民行道”。這種理念與後代學人提出的“教育救國”遙相呼應,不能不說是中國民間教育走向殿堂之路的一個里程碑!僅此,我們就應該好好記住陽明先生。

歷史記載

王陽明年譜(1508年)記載了王陽明龍場頓悟的經過:
三年戊辰,先生三十七歲,在貴陽。
春,至龍場。先生始悟格物致知。龍場在貴州西北萬山叢棘中,蛇虺魍魎,蠱毒瘴癘,與居夷人鳺舌
難語,可通語者,皆中土亡命。舊無居,始教之范土架木以居。
時瑾憾未已,自計得失榮辱皆能超脫,惟生死一念尚覺未化,乃為石墩自誓曰:「吾惟俟命而已!」日夜端居澄默,以求靜一;久之,胸中灑灑。而從者皆病,自析薪取水作糜飼之;又恐其懷抑鬱,則與歌詩;又不悅,復調越曲,雜以詼笑,始能忘其為疾病夷狄患難也。因念:「聖人處此,更有何道?」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寤寐中若有人語之者,不覺呼躍,從者皆驚。始知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
乃以默記《五經》之言證之,莫不吻合,因著《五經臆說》。
關於王陽明的龍場頓悟,在《陽明年譜》里這樣記載:
“因念:‘聖人處此,更有道何?’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寤寐中若有語人之者,不覺呼躍,從者皆驚。始知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
從上文可以看出,王陽明在龍場所頓悟的,既是從宋代程朱以來對“格物致知”的誤導中有所覺悟。從朱熹言,“格”外在事物以“求理”,卒無所得,以致放棄了做“聖人”的希望,但終於在萬分困頓之中,忽然徹悟,發現“理”原內在與“心”,不假外求。在《傳習錄中·答顧東橋書》中,陽明對此做了論述:
朱子所謂格物雲者,在即物而窮理也。既物窮理。是就事事物物上求其所謂定理者也。是以吾心而求理於事事物物之中,折心與理而為二矣。夫求理於事事物物者,如求孝之理於其親之謂也;求孝之理於其親,則孝之理其果在吾之心邪?抑果在於親之身邪?假而果在於親之身,則親沒之後,吾心遂無孝之理歟!……以是例之,萬事萬物之理,莫不皆然。是可以知析心與理為二之非矣。……若鄙人所謂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於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謂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於事事物物,則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與理而為一者也。”

佛教觀點

佛教看來,王陽明龍場頓悟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開悟”。因為其貴在“得一”。佛門有云:“識得一,萬事畢。”但這種“開悟”在禪門看來,也僅是最初的境界。老禪合子參禪,必問:“萬行歸一,一歸何處?”,換句話說,萬法歸心,心云何而住?這就是《楞嚴經》阿難七處征心,了不可得的道理,實需破機而悟得。
陽明先生並非宗門弟子,故其能有此悟,實屬難得之至。但他與佛教確實淵源久遠,佛門就有這樣一個公案:
王陽明先生有一次到金山寺去朝拜,覺得寺中的景物非常熟悉,一草一木似曾相識。信步瀏覽,走到一間關房之前,只見房門口貼了一張封條,左右觀看,好像曾經住過。王陽明終於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請知客師父打開關房瞧個究竟,知客師父連忙道歉說:
‘對不起!這間關房是我們一位老祖師五十年前圓寂的地方,裡面供奉著他的全身舍利,他老人家遺囑交待不可以開啟,請您原諒,千萬開不得。’
‘既然房子設有門窗,那裡有永遠不能打開的道理?今天無論如何請您慈悲開下來看看!’
由於王陽明一再請求,知客師父礙於情面無法違抗,只好萬分為難地打開房門,讓王陽明進去。昏黃的夕照里,只見一位圓寂的老和尚亘古如昔地端坐在蒲團上,王陽明一看,咦!怎么和自己的容貌如此的相像?舉頭看去,牆上還有一首詩,寫道:
“五十年後王陽明,開門猶是閉門人;
精靈閉後還歸復,始信禪門不壞身。”
原來王陽明的前生就是這位坐化的老和尚,昔日自閉門扉,今日還來自啟,為後世子孫留下一點證明。王陽明為了紀念這件事,曾經在金山寺留下詩句:
“金山一點大如拳,打破維陽水底天;
閒依妙高台上月,玉簫吹徹洞龍眠。”
輪迴往復,因果循環,實難瞭然盡言。而王陽明龍場頓悟,乃至我們今天的所思所想所言所做,豈是偶然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