齒形孔

齒形孔

齒形孔指在桁材腹板或型材與外板、艙壁、甲板焊接的邊緣上,為了便於間斷焊分段圍繞包角,併兼有減重、流水、透氣等功能而開的一連串矩形圓角梯形的切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齒形孔
  • 外文名:scallop
  • 別稱:扇形孔
  • 學科歸屬:船舶工程
相關概念,貫通肘板,加強筋,嵌補板,覆板,人孔,齒形套筒的冷擠壓工藝,

相關概念

貫通肘板

貫通艙壁或肋板,面將它們兩邊的縱骨或橫樑連線的肘板。

加強筋

高大的桁材腹板或肘板上,或管形構件壁上沿軸向的型材。主要用以增加結構的局部穩定性。

嵌補板

為了局部加強或工藝需要,而將原結構的板割去一部分,再嵌補的一塊較厚或與原板等厚的板。

覆板

為了局部加強,在原結構的部分板面上,再覆蓋的一塊板扣板為了加強構件連線而採用的梯形面板。例如舭肘板的面板與內底邊板連線處的板壓筋板壓有槽紋以增加其強度與剛度的薄板。

人孔

構件上,供人通過而開的孔。

齒形套筒的冷擠壓工藝

  1. 擠壓件的孔深與直徑之比為1.5,齒形厚度為1.625毫米、變形程度較小,可次擠壓成形。擠壓時,坯料外徑與模具的配合間腺為0.2毫米左右。
  2. 齒形飽滿,不允許拉傷,這是基本要求。齒形擠壓時的金屬變形,主要集中在內孔的表面層,波及不到整個金屬體積,因而擠壓時,只在上端孔口附近出現了凸起現象(反擠上來的少量材料),同時在孔的下部有少量金屬被推擠下去,形成尺寸為3毫米的環(已經脫離本體)。
  3. 考慮到局部成形時的變形條件較為惡劣,潤滑層極易破壞而失去潤滑作用,故坯料磷化和皂化後,要再用油質二硫化鋁進行一次補充潤滑。這對保證齒面光潔、無疵病,降低擠壓力,提高凸模壽命,是十分有利的。.齒面刮傷部位,大多數位於中段,而且沿齒形周圍刮傷的程度也不一致,這是由於局部潤滑膜遭到破壞及坯料的壁厚差過大而造成的。齒面嚴重拉傷,是凸模表面與變形金屬直接粘連的結果。
  4. 坯料孔徑偏大時,會出現嚴重的材料堆積或齒形不飽滿的現象。
  5. 正常擠壓時,齒形孔的上下(開始擠入一端的孔口為上,孔底為下)尺寸差為0.08~0.10毫米,凸模工作端的圓角半徑愈大,擠壓深度愈深,齒形孔的上下尺寸差愈大,即齒形孔敞口愈大。因此,適當加大坯料厚度,減小擠壓深度,可使齒形孔的尺寸偏差減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