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門

齊門

齊門位於江蘇蘇州城北。因門朝向當時的齊國,故名。據考,齊門有城郭,舊稱城垛子,城郭之間還有方角城牆。齊門有三道城門,故道路曲折,交通不便。60年代初,首先拆除城門城樓,1978年建水閘時拆除了水城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齊門
  • 位置:蘇州城北
名稱來歷,歷史演變,文獻記載,

名稱來歷

齊門位於蘇州城北。因門朝向當時的齊國,故名。相傳闔閭十年(公元前505),吳破齊,齊以女質,配與吳世子波。齊女思鄉,日夜號泣成病,闔閭乃造此門,名“望齊門”,令齊女往游其上,後稱齊門。又傳,當時吳強齊弱,年老的齊景公懾於吳王聲威,將女配與吳太子波。太子波早亡,齊女思鄉,吳王在齊門上造九層飛閣,讓齊女登閣望鄉,故又名望齊門。

歷史演變

據考,齊門有城郭,舊稱城垛子,城郭之間還有方角城牆。齊門有三道城門。內城門西惻有水城門,門上建有兩層城樓,俗稱鼓樓。內有內城河,外有外城河,城郭之同相距二三十米。因有三道門,故道路曲折,交通不便。20世紀60年代初,首先拆除城門城樓,1978年建水閘時拆除了水城門。

文獻記載

據《東周列國志》記載,吳王闔閭元年(公元前514年),即周敬王六年,闔閭向伍子胥諮詢國政說:“吾國僻在東南,險阻卑濕,又有海潮之患,倉庫不設,田疇不墾,國無守御,民無固志,無以威示鄰國,為之奈何?”伍子胥說:“臣聞治民之道,在安居而理。夫霸王之業,從近制遠。必先立城郭,設守備,實倉廩,治兵革,使內有可守,而外可以應敵。”
闔閭說:“善,寡人委命於子,子為寡人圖之。”
伍子胥乃相土形之高卑,嘗水味之鹹淡,乃於姑蘇山東北三十里得善地,造築大城。周回四十七里,陸門八,象天八風;水門八,法地八聰。
八門者,乃南面盤門蛇門;北面齊門、平門;東面婁門相門;西面閶門胥門
齊門位於蘇州城北,因門朝向當時的齊國,故名。古稱望齊門。趙曄《吳趙春秋》記載:“齊子使女為質於吳,吳王因為太子波聘齊女。女少,思齊,日夜號泣,因乃為病。闔閭乃起北門,名曰望齊門,令女往游其上。女思不止,病日益重,乃至殂落。女曰:‘令死者有知,必葬我於虞山之巔,以望齊國。’闔閭傷之,正如其言,乃葬虞山之巔”。今虞山仍有齊女冢古蹟,清康熙初重葺,顧嗣立題“臣心拱北”額。七十年代修水閘,拆除水城門,現已不存。
齊門 民國時期齊門 民國時期
齊門的邊上是平門,傳說是當年伍子胥率大軍平定齊國,班師回朝而走的城門。這點類似北京的德勝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