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學仁

齊學仁

齊學仁(1935.5—),字秋石,天津人。自幼酷愛寫字,上國小時就多次獲得大字、小揩比賽一等獎。曾多次參加全省、全國和世界書法大賽,並多次獲得一、二、三等獎。部分作品被國內博物館和紀念館收藏,有的分別刻在黃河碑林、翰園碑林、淮河碑林等,有的刊在《當代國際書法篆刻大觀》和《當代著名書畫家福壽大觀》等書。不少作品傳到港、澳、台和美、日等國。1988年11月應邀赴日本舉辦個人書法展覽,深得日本書道界和其他各界朋友的好評。 曾為安徽省書法家協會理事、蚌埠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現為蚌埠市淮河畫院藝術顧問、紫光閣懷仁藝術俱樂部會員、中國書畫藝術家協會會員並獲得由中國書畫藝術家協會和中國國學研究會所頒發的“人民書畫藝術家”榮譽稱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齊學仁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中國天津市
  • 出生日期:1935年5月
  • 職業:書法家等
藝術人生,走近齊學仁,[隨筆] 周而不比,於事認真,於藝執著--著名書法家齊學仁印象,

百科名片

齊學仁,1935年5月生,字秋石,天津人。安徽省書法家協會理事、蚌埠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現任中聯國興書畫院安徽分院副院長。

藝術人生

走近齊學仁

走近齊學仁
蚌埠市民認識齊學仁,多是由齊先生題寫的匾牌開始。從早期的百貨大樓,到後來的蚌埠二中及各大公司、各大醫院的牌匾,給人的總體印象是敦厚、古樸、莊重。在交通樞紐的蚌埠市,齊學仁先生的榜書牌匾是一道靚麗的風景。
走近齊學仁,你會發現,先生的品性和他的榜書藝術風格驚人的一致,如果用簡潔的文字來概括,那一定也是敦厚、古樸、莊重。
齊先生有很多朋友,涵蓋了體育界、文藝界、企業界乃至社會方方面面的知名人士。對年輕人,齊先生盡全力予以提攜;對中老年人,齊先生永遠以誠相待。先生珍視友情,堪比窖藏美酒,經年逾久,逾見香淳。
齊先生已經75歲高齡,因為年輕時酷愛體育,煉就了一副好身體,也結交了一大批熱愛鍛鍊的朋友。以如此高齡仍然能夠將精氣神凝聚於筆端,成就一副副敦厚、古樸、莊重的書法作品,本身就是一個啟示,人生在世,養生十分重要。
齊先生出生於天津,成就於蚌埠。半個多世紀的風風雨雨中,先生面對來自各個方面的讚譽,沒有沾沾自喜,仍舊是謙謙待人,謹慎做事;齊先生有時也會聽到一些人的不敬之詞,他沒有斤斤計較,仍舊待人謙謙,做事謹慎。在事非眾多的文藝圈裡,齊先生只有朋友,,沒有敵人,實在是難能可貴。這件事本身也是一個啟示,人在江湖,當以養性為重。
手邊有齊先生的兩副作品,一副是先生為年青朋友孫虎所書的條幅: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談的是處世。一幅是先生1992年元旦書寫的諸葛亮誡子書譯文,談的是寄託。人的一生只有自己的奮鬥是不夠的,還要關心兒孫的成長,兒孫的上進。非如此,事業難以長久,社會難以進步。齊先生的這幅誡子書,我留下了。我要讓子孫們去臨摩這幅正楷書法作品,更要讓子孫們在臨帖的同時,去體味諸葛亮、齊學仁盼望子孫成才的苦心,去爭取人生的大好前程。

[隨筆] 周而不比

讀到李鳳山老師一篇文章《走近齊學仁》,也因為這篇文章,有緣結識了李老師。因為李老師的引薦,又有緣結識了齊學仁老先生。後來,看到有人拿齊學仁先生的書法和趙朴初先生的書法比較,有人認為各有所長,有人認為沒有可比性。我本人不練書法,也從不收藏,與書法之道可謂什麼都不懂。但我突然想到了兩人的名字——齊學仁、趙朴初。因為我們經常會說:字如其人,名如其人。
一般來說,我們很多人的名字都是父母或者父母請人起的,我們的名字上會寄託著父母對自己的殷切希望。而傳統的思想中,中國向來以孝修身,齊家,治國。孝則是人之根本。而古有大成者,也沒有一個人是不忠不孝之人。所以孔子說,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不改其行者就可以算做孝了。如果是這樣的話,這兩位老人肯定都是一個孝子,那么他們的行為修養和他們的字的風格也必然如他們的名字一樣。
這個想法讓我在百度搜了一下趙朴初的書法風格,得到了這樣的答案:
““返樸歸真,悟初篤靜”,這雖然是父親為趙朴初起名的原意,但用這八字來形容趙字的風格特色和筆墨精神,卻是再恰當不過。”
“第三個階段從八十年代初期開始一直到其逝世,這時趙朴初的書法風格逐漸由秀逸開張的風格轉為溫和內斂的氣象,筆法由圓而方,筆畫連帶者益少,淡化了外在的繁華之美,轉為更加注重內在韻致的氣魄疏散、恬靜沖和、虔誠無爭的字形。”
“在筆法上融入了碑意以外,隨著趙朴初佛教思想的確立形成,禪定、忍辱、精進等釋家精神也透過書法這一形式外化出來。若觀讀晚年圓融了趙朴初佛學思想精髓的書法,誠可謂字字如蓮花,筆筆有梵音。”
從這個答案也可以看出,趙朴初的書法特點一如我當初的構想。但毫無疑問,趙朴初先生書法藝術的名氣比齊學仁先生的名氣大,這又是為什麼呢?
我們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來尋找問題的答案。
古人云:德者,人之所得,使萬物各德其所欲。
趙朴初先生不光是單純意義上的書法家,從嚴格的意義上,綜合多方面來說,他不僅是中國乃至世界宗教界的領袖人物,還是當代中國著名的學者、詩人、詞人、作家;他兼容民主黨派卓越的領導人、傑出的愛國宗教領袖、社會活動家和國務活動家和藝術家的多重身份於一身,在國內和國際社會都享有盛譽,極受擁戴推崇。這樣的評價是後人客觀公正的給出的,這說明什麼?正所謂“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朱子在解釋親民的意思時說,親民就是新民,意思是用自己的修為來影響改變百姓的思想。那么在這個方面,趙朴初先生在人們心目中的影響力無疑要比齊學仁先生大。回到答案的本身,所以,雖然趙朴初先生練書法並非是為了追求成名,但他本人在修身上達到了一種境界,同時又用自己的修身去感化了很多人,那么很顯然他的名氣就會大很多。但從書法藝術本身的意義來說,書法藝術的成就大小除取決於作者的天分以外,還取決於作者本身的修養。我個人認為,天分固然重要,而後天的修為更加重要,否者會一如仲永,泯然眾人。而從這一點來說,齊學仁先生也是可以和趙朴初先生相提並論的,只是世人被書法本身以外的光環耀花了眼睛而已。我這樣說,是因為我和齊學仁先生有過一面之緣。
我是看了李鳳山老師的《走近李學仁》之後跟李老師說:“書法藝術高的人,人品必高。因為好的作品是用心寫出來的。”而李老師則回答說:“齊學仁是一位可處的朋友。”所以當某一天的晚上我在讀書的時候讀到“廣博易良,樂教也”的時候,感到自己對《樂》一無所知,更不用說體驗這種教化對自己的影響了。因為樂包括了音樂、藝術、文藝、運動等方面,我就突然想,要是能和齊學仁老先生是朋友就好了。這個想法一起,我就給李鳳山老師打了電話。當我說出自己的想法之後,李老師立刻熱情地說:“那你明天到我工作室來,他剛好明天跟我約好到我這來。我幫你們引薦一下。你們真是有緣分”
後來,因為齊先生臨時有些事情走不開,我和李鳳山老師一起去了先生家。在去的路上,李鳳山老師對我說,別忘了,跟齊先生求一幅字。當時我有點不太好意思,更確切的說是不太敢。因為我只是一名後生晚輩,而且是一無名小卒,初次見面就開口討要有收藏價值的藝術作品似乎是不太禮貌。但李鳳山老師說:“沒關係的,你只要開口求就可以了。”我知道李老師和齊老是多年的至交好友,既然他這樣說了,我就放下了所有的顧慮。但真正放下顧慮是在見到齊先生之後。和齊先生的一席談話,我知道了,齊先生是名如其人,齊先生的一生是用儒家思想來修身踐行的。
已經七十有六的齊學仁老先生在說起每次答應別人的事情的時候,總是嚴格要求自己做到言而有信;在和一些年輕的後輩或者行相處之時,看到一些自己認為不好的行為總是反省自己做得如何?比如他每次應邀參加一些書法書法交流聚會的時候,總是帶齊筆、墨、硯台和印章,從不做甩手掌柜。齊老說,這是對自己的尊重,也是對別人的尊重。我們說君子不怒自威,就是君子尊重自己並尊重別人的結果啊。齊老總是說他自己沒有學歷,沒有文化,但他卻時時刻刻用儒家思想去實踐自己的做人做事。這不正是曾子所說的:“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正所謂“高行微言,用以修身”,學問是做出來的,齊老一生嚴謹低調的做人態度就是大學問啊!
後來,當李鳳山老師對我說“盧暢,把你想求的字寫在紙上,馬上好給你寫”的時候,我沒有絲毫猶豫,立刻寫下了我想要的字:
“心生善時病始愈,心生惡時病始生。”——這是中國中醫研究院創始人愛新覺羅載河送給其徒弟的一句話。
於是,先生給我寫了一個斗方。寫完後,先生對我說他原本想給我寫的是“心善是福”四個字。看來人與人之間的緣分就是那么神奇,我們的想法竟然不謀而合。也許,就是因為這份緣分,先生不僅給我寫了字,還送了一本自己剛出的一本作品集。這是原本要送給其內定的朋友的,竟送給了我這個只有一面之緣的後輩。
從齊先生家走出來的時候,我對自己將要做的事情更加充滿了信心。我知道,是先生的仁愛之心給了我力量。
回到家後,用心翻讀先生的作品集,均是先生的作品。其中三幅作品勾起了我的興趣——一幅是《白居易念佛偈》,一幅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而另一幅卻是儒學的核心內容: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齊學仁老先生正是用仁義禮智信來修身踐行,用溫良儉恭讓修身處事。所以齊學仁先生的字給人的感覺是敦厚、溫和、簡樸
儒學經典可謂比比皆是,先生在練字潤筆的時候卻用佛家經典,這說明什麼?釋儒大道相通。佛家說世人皆有佛像,相信佛法無邊普度眾生,教人求佛就是求自己,信佛就是信自己;而儒家學說則是仁者愛人,大愛無疆,教人以孝為本,愛人要先會愛自己。修佛的最高成就是成佛,求仁的最高境界是成聖。從這個角度來說,齊學仁先生和趙朴初先生在踐行的路上所用的術不同,但大道相通。他們的書法作品,路子不同,風格迥異。所以,從收藏的角度來說,不需要帶有比較的觀念,正所謂君子周而不比。也許齊學仁先生並不如趙本初先生有名氣,但在學問的修養上,子貢和孔子的問答則可以值得我們玩味:有一天子貢問老師,人窮了,倒霉了,但還是不諂媚,不低頭,不拍馬屁;發財了,得意了,還能夠對人不驕傲,這樣做人怎么樣?孔子回答說,還可以。但是“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什麼意思呢?安貧樂道之人其實更難能可貴。

於事認真,於藝執著--著名書法家齊學仁印象

於事認真,於藝執著——著名書法家齊學仁印象
齊學仁先生七十有五,精神矍鑠,人很隨和,讓人感到溫暖。我與齊老的女兒是好友,齊老也把我當小輩般愛護,坐在寬敞的客廳里,我邊啜飲著濃郁的香茗,吃著時令水果,邊聆聽齊老談人生,談書法、拉家常……其實齊老與我所談的都不是什麼大事情,也不過是小節,但就在這點滴之間,我體會著他的高尚品格。
齊學仁先生是一位享譽很高的著名書法家,他的書法藝術不僅在我市首屈一指,而且名揚海內外,齊老的書法,寫得多、寫得好、影響大,從上世紀六十年代起,樸實自然,筆墨溫潤的“齊體書法”就風靡我市,墨跡遍布珠城。在蚌埠的大街小巷,到處可見齊老書寫的招牌或匾額;作為家喻戶曉的書法家,他的書法藝術影響著珠城一代人,並且這種影響一直在延續。
齊老說自己是平民書法家,字也是“雅俗共賞”,其實這也應該算是他的一個書法理念。他認為寫字最起碼的要求是把字寫得規範、整潔、清楚,使人看了明白,樂於接受。齊老就是這樣嚴謹有規,他的書體清新自然,落落大方。 他的作品,不是那種大開大合顛狂放縱的狂草,而是寓情趣於微妙變化之中動勢較小的甚至中規中矩的一類。 說起來挺有意思,一位用畢生時光來寫字,在書法領域修得正果的老人,面對漢字竟同小學生般恭恭敬敬,每一筆都工整認真,一絲不苟,每一個字都那么平和、樸素、安詳。在咀嚼品賞中,你會感覺到這也正如齊老的品質:人不張揚、書不輕狂,從齊老的字,可以看出他的為人是普慈和善的,且對自己卻又是極其嚴謹和自省的。事實上也的確如此。儘管已名聲在外,但齊老從不以書法家自居,若有人求字,一定會認認真真為人寫字,決不敷衍。在他眼裡,創作書法作品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情,來不得半點疏忽和將就,一件作品的問世,必須要對得起自己和社會,否則就不應該將它流傳出去。就是這樣精益求精的精神,所以齊老創作出的每一幅作品自然會有一種獨具的品格,因而才產生了一幅幅可以真正稱之為“作品”的佳制。
做為知名的書法家,他的大名是人盡皆知;或許不為人知,齊老的體育項目運動:舉重、體操、跳繩等也是非同一般。五十年前就曾在全省職工舉重比賽過關斬將,獲得次輕量級總成績第二名。至於雙槓上的 “絕活”那就更帥了,60多歲時,他還能從雙槓中間蹬足起上槓、大擺浪、騰空、拍巴掌、拿倒立、紋絲不動。想當初齊老在雙槓上下翻飛那真是觀者如堵,掌聲一片呢。這就是任時光悠然而過,有一顆年輕的心,做自己喜歡的事,淡定從容,坦然處世的齊學仁老先生。。
2007年1月,中國書畫藝術家協會和中國國學研究會授予蚌埠市書法家齊學仁先生為“人民書畫藝術家”榮譽稱號。授獎詞這樣寫道:
齊學仁先生的作品沉厚、質樸而不乏現代美,是因為他的藝術來自於對生活、對人生、對命運的理性思考。他用作品記錄生活,努力傳遞著生活帶給他的主觀感受。紮根在人民之中,從人民大眾中吸取藝術營養,這種力量正是一個藝術家應具有的,也是他能獲得這份榮譽的主要原因。謹將“人民書畫藝術家”榮譽稱號授予齊學仁先生。
短短百十字,言簡意賅,這是對於事認真,於藝執著的齊學仁先生的真實寫照。
本文作者:王蕾(蚌埠市作協副秘書長,教師、兼職編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