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國二守

齊國二守

齊國二守,齊桓公時期成立的兩大執政家族,春秋時代周天子封姜姓國氏、高氏於齊國,輔呂氏(齊侯)守齊國,其族世代為齊國上卿,輪流執政,其任命由周天子直接授予,凡齊之政務,皆由二卿與呂氏共裁決。

基本介紹

史籍記載,高氏上卿,國氏上卿,呂氏齊國,田氏齊國,

史籍記載

左傳·僖公十二年》:“王以上卿之禮饗管仲,管仲辭曰:‘臣,賤有司也,有天子之二守國、高在。若節春秋,來承王命,何以禮焉?’”杜預註:“國子高子,天子所命為齊守臣,皆上卿也。”
國語·齊語》載,“管子於是制國以為二十一鄉”,其中“士鄉十五,公帥五鄉焉,國子帥五鄉焉,高子帥五鄉焉”,桓公與高傒、國子各率五鄉。齊國又在十五士鄉的基礎上組建軍隊,每五鄉組成一軍,共建立三軍,桓公率中軍,高、國各率左、右軍,“故有中軍之鼓,有國子之鼓,有高子之鼓。”“國子、高子退而修鄉”,他們既是士鄉的最高行政長官,同時又是僅次於桓公的最高軍事統帥。
史記·齊太公世家》載:“小白自少好善大夫高傒。及雍林人殺無知,議立君,高、國先陰召小白於莒。魯聞無知死,亦發兵送公子糾,而使管仲別將兵遮莒道,射中小白帶鉤。小白詳死,管仲使人馳報魯。魯送糾者行益遲,六日至齊,則小白已人,高傒立之,是為桓公。”

高氏上卿

高傒,姜姓,高氏,名傒,字仲,謚敬,齊國上卿,天子二守。齊文公之子公子高的孫子,曾是正卿,為百姓所愛戴,與公子小白友善。公元前686年,公孫無知等殺齊襄公自立,不久高傒宴請連稱和管至父,調開連管之後,齊國大夫雍廩入宮殺公孫無知。高傒迎立公子小白回來繼位,是為齊桓公。其後高傒又與管仲糾合諸侯結盟有功。桓公命傒以王父字為氏,以功賜盧邑(今山東長清縣),世為上卿,成為高氏的始祖。
齊國二守
高莊子,姜姓,高氏,名,齊國上卿高傒的兒子。中國春秋時期齊國的大夫。他的兒子是高傾子,孫子是高固。《東周列國志》中,高莊子與國懿仲在齊桓公死後,參與誅除公子無虧、豎刁,擁立齊孝公。
高傾子,姜姓,高氏,齊國上卿高傒的孫子、高莊子高虎的兒子。中國春秋時期齊國的大夫。他的兒子是高宣子高固。
高固,中國春秋時期齊國的大夫,高莊子的孫子。前604年,魯宣公到齊國訪問,高固讓齊惠公留住魯宣公,使魯宣公答應把叔姬嫁給他。秋天,高固到魯國迎叔姬。前595年冬,桓子晏弱會見魯國公孫歸父,事後告訴宣子高固,說公孫歸父在魯國算計別人,也被人算計,很快就要逃亡外國了。前594年秋天,魯國仲孫蔑和高固相會於無婁。前592年,齊頃公派高固、晏弱、蔡朝、南郭偃與晉國會盟。到了斂孟,高固逃回國,其他人被晉國扣留。前589年,齊晉鞍之戰時,高固攻入晉師,拿石頭來投晉國人,擒住晉人乘上自己的戰車,在車上系桑樹根,在齊營巡行,說:“想要勇氣的來買我富餘的勇氣。”
高偃,姜姓,高氏,齊國上卿高傒玄孫,高傾子之孫,一說即高酀。中國春秋時期齊國的大夫。前540年,燕惠公欲除去諸大夫而立寵姬宋,燕國大夫共誅姬宋,惠公逃奔齊國。四年後(前536年),齊國派高偃到晉國,請求共同伐燕,送惠公回國。於是晉平公和齊國一起討伐燕國,把燕惠公送回了燕國。
高張,姜姓,高氏,齊國上卿高傒的後代、齊大夫高偃的兒子,中國春秋時期齊國的大夫。前513年春,魯昭公從晉國乾侯回到魯國鄆城,齊景公派遣高張來問候魯昭公,稱魯昭公為主君。子家懿伯認為這是國君對大夫的稱謂,齊景公已鄙視魯昭公,魯昭公自取其辱,魯昭公返回到乾侯。前510年冬,高張代表齊國與魯國仲孫何忌、晉國韓不信、宋國仲幾、衛國世叔申、鄭國國參、曹、莒、薛、杞、小邾等國大夫為於城周築城而會盟。前502年夏,高張、國夏率軍討伐魯國西面邊境,晉國由士鞅、趙鞅、荀寅率軍援救魯國。前490年,齊景公臨終前,吩咐高張與國夏,輔立小兒子公子荼為國君,逐群公子,遷至東萊。景公死後,高張與國夏共立荼為國君,是為晏孺子。但是田乞想立景公的另一個兒子公子陽生為國君。於是,他表面上與兩位上卿關係融洽,暗地裡從恿大夫們及早謀反,大夫們畏懼高、國兩家,所以都聽從田乞。於是,田乞與鮑牧率兵進宮叛亂,攻打高、國兩家。高張逃亡,與國夏一起營救晏孺子。孺子的軍隊很快被打敗,田乞乘勝追擊國夏,國夏逃亡到莒國。軍隊返回,殺掉高張(《左傳》只說高張逃亡魯國)。與此同時,田乞等人擁立公子陽生為國君,是為齊悼公。

國氏上卿

呂氏齊國

國懿仲,中國春秋時期齊國政治人物。國莊子國歸父的父親,國武子國佐之祖父。國懿仲輔佐齊桓公,前648年,管仲朝見周襄王,稱國懿仲和高傒為齊國上卿、天子二守。
國歸父,生卒年不詳。春秋時期齊國大夫。謚莊子[6]。齊昭公元年(前632年),國歸父與崔夭率領齊國軍隊作為晉國盟軍參加了城濮之戰。次年,國歸父代表齊國與周王子虎及晉、宋、陳、秦等國大臣會盟於翟泉,謀劃討伐鄭國。齊昭公六年(前637年),國歸父奉命聘魯,並通過自己的努力,使魯國能夠繼續朝於齊,維護了齊國的大國地位。有子國武子國佐。
國佐(?-前573年),中國春秋時期齊國政治人物。一名賓媚人,諡號武,所以稱國武子,國歸父之子。齊晉鞍之戰,齊國戰敗,他到晉國議和。前574年,齊國內亂,國佐殺死慶克。前573年,齊靈公將他殺死。有子國勝、國弱。遺物有國差壚。
國弱,又名國景子,中國春秋時期齊國政治人物。國武子國佐之子。前573年,齊靈公因為國佐叛亂殺死大夫慶克,在甲申日夜晚,派遣衛士華免用戈於宮中殺死國佐,又命令清地的人殺國弱的兄長國勝,國弱出走至魯國。後來,齊靈公又讓國弱回齊國,讓他繼承了國氏一族。其後於前542年-前532年期間,國弱多次代表齊國出使或會盟。
國夏,中國春秋時期齊國政治人物,國弱的兒子。前506年三月,劉文公乘吳王闔閭攻打楚國之機,與萇弘、范獻子謀劃攻打楚國,在召陵會合諸侯晉定公、宋景公、魯定公、蔡昭侯、衛靈公、陳惠公、鄭獻公、許男斯、曹隱公、莒郊公、邾隱公、頓子、鬍子豹、滕頃公、薛襄公、杞隱公、小邾惠公、齊國大夫國夏。前503年,齊國國夏進攻魯國。陽虎為季桓子駕戰車,公斂處父為孟懿子駕戰車,準備夜襲齊軍。齊軍知道後,假裝無備,設伏以待魯軍。公斂處父說:“陽虎你不考慮到這樣做會引起禍患,你一定會死。”苫夷說:“陽虎你如果使他們兩位陷入禍難,不等軍法官的判決,我一定殺了你。”陽虎害怕而撤兵,沒有招致失敗。前502年夏,高張、國夏率軍討伐魯國西面邊境,晉國由士鞅、趙鞅、荀寅率軍援救魯國。前492年春,齊國國夏、衛國石曼姑帥師圍戚,救援於中山。前491年十二月,國夏攻打晉國,占取了邢地、任地、欒地、鄗地、逆畤、陰人、盂地、壺口,會合鮮虞,把荀寅送到柏人邑。前490年,齊景公臨終吩咐高張、國夏,輔佐小兒子公子荼為國君。景公死後,晏圉和高張、國夏一起擁戴公子荼為國君,是為晏孺子。田乞與鮑牧想立景公另一子公子陽生為國君。前489年六月廿三日,田乞與鮑牧率兵進宮作亂,攻打高、國兩家。高張、國夏和孺子的軍隊很快被打敗,田乞追擊國夏,國夏逃亡到莒國。高張、晏圉、弦施逃到魯國,田乞等擁立公子陽生為君,是為齊悼公,齊國的晏氏滅亡。
國書,春秋時代齊國的大夫,國夏的兒子。參與殺齊悼公,立齊簡公,國氏重新恢復執政。前484年春,齊國為鄎之故,國書、高無丕率軍伐魯國,到清地。魯哀公會吳王夫差伐齊國。五月,吳國中軍從王,胥門巢將上軍,王子姑曹將下軍,展如將右軍。齊國國書將中軍,高無丕將上軍,宗樓將下軍。五月廿七日,艾陵之戰,展如擊敗高無丕,國書敗胥門巢。吳王助魯,大敗齊師。擒獲國書、公孫夏、閭丘明、陳書、東郭書,八百乘革車,三千甲首,給魯哀公。
國觀,春秋時代齊國的大夫,國書的兒子。前478年夏六月,晉國趙鞅包圍衛國,齊國國觀、陳瓘救援衛國,俘虜了晉國腳踏車挑戰之人。陳瓘讓被俘者穿上他原來的服裝,然後接見他,說:“國子(國觀)掌握齊國政權,命令我說‘不要逃避晉軍’,我哪裡敢廢棄這個命令?哪裡又用得著勞駕您呢?”趙鞅說:“我為攻打衛國占卜過,沒有為和齊國作戰占卜。”於是就撤兵回國。

田氏齊國

國懿伯,記載不詳,只知道他是戰國時期田氏齊國扶植起來的國氏一族的族長。
國貞孟,國懿伯的兒子,記載不詳。
國子高,中國戰國時期齊國政治人物,國懿伯的孫子,國貞孟的兒子,諡號成,作成伯高父。國子高說:“葬也者,藏也。藏也者,欲人之弗得見也。是故衣足以飾身,棺周於衣,槨周於棺,土周於槨,反壤樹之哉。”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