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嶼歷史文化街區

鼓浪嶼歷史文化街區位於福建省廈門市。鼓浪嶼現有近千棟歷史建築,包含187個文物保護單位,53個申遺核心要素。完整的島嶼環境,自然有機的道路網路,各具特色的街區肌理,多樣的建築風格和園林景觀設計的物質遺存,共同展示出中國傳統文化、閩南地方文化與外來多元文化,在社會生活、建築園林設計及建造、藝術風格、現代技術方面廣泛而深入的交流,是全球化早期階段人類價值觀在東亞和東南亞沿海地區交流、互鑒、融合的集中體現,是中國步入近代化歷程的縮影,更是閩南移民文化開拓性和包容性的突出見證,是近代東亞地區融合了中西文化的現代人居環境理念,具有高品質和早期現代性特徵國際社區的獨特範例。

主要格局,建築特色,價值評估,保護範圍,建設控制地帶,

主要格局

(1)“城景相依”的城區形態:以自然綠化植被形成的日光岩、燕尾山、升旗山等山體輪廓的層次關係,山體與大海共同形成了山海輪廓背景;城市建設形成了以日光岩、八卦樓、升旗山、海關電信塔及鄭成功雕像等為第一層次突出的景觀標誌物和以西林別墅、博愛醫院塔樓、美國領事館、救世醫院等為第二層次突出的景觀標誌物。
(2)“依山就勢”的城區肌理:山上建築呈分散點式分布,基本上是沿等高線布局;山下地勢平坦處則分片布局形成巷道空間;垂直於等高線形成線性排列。
(3)“有機生長”的街巷空間:歷史街巷自然蜿蜒,既反映了海島的山形地貌環境特徵,也真實地記載了鼓浪嶼自然而有機的建設發展歷程。長街較少,短路頗多,局部形成放大的公共空間節點。空間無序而有機,街巷寬度在2至6米,兩側的建築多為二至三層(即6至10米之間),街廓比大多小於等於1,尺度宜人、空間景觀多樣。

建築特色

鼓浪嶼形成了精巧玲瓏、中西合壁、古今博採的建築特色和風貌,包括閩南傳統風格、外廊殖民地風格、西方古典復興風格、早期現代風格、廈門裝飾風格、其它風格。廈門裝飾風格具有建築風格上的獨特性。

價值評估

自然環境和人文歷史交織組合而形成的微雕式風景內涵和風貌景觀;中國近代史的櫥窗,東西文化交流碰撞的結晶,自然與文化藝術的濃縮,即“處於社會變革的歷史見證”; “城景相依”空間格局的典範、自然生長的有機型城市肌理、“萬國建築博物館”。

保護範圍

鼓浪嶼全島陸地範圍及島嶼周邊礁石所界定的海域範圍,包含承載其突出普遍價值的所有載體,且劃定邊界可通過地形界線清晰辨認。核心保護範圍面積約為316.2公頃,與遺產地遺產區範圍一致。

建設控制地帶

包括鼓浪嶼島之外,東北方向至廈門鷺江路東側紅線,南、西南、西北和北向分別以廈門輪渡第一碼頭、鼓浪嶼島北側猴嶼、大嶼等島嶼外輪廓線為邊界,西向至嵩嶼碼頭邊界,南向圍繞鼓浪嶼海岸線外1000米折線,面積約為886公頃,與遺產地緩衝區範圍一致。具體界線以“保護區劃圖”上的鼓浪嶼歷史文化街區建設控制地帶劃定為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