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嶼之波(李光曦演唱歌曲)

鼓浪嶼之波(李光曦演唱歌曲)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鼓浪嶼之波,是1981年由著名作曲家鐘立民作曲,張藜、紅曙作詞的一首歌唱祖國統一的音樂作品,1982年由著名歌唱家李光曦首唱,1984年女高音歌唱家張暴默在央視春節晚會上演唱,經過多年的傳唱,已成為廈門的品牌之歌。

廈門航空公司的各個航班主題背景音樂就是這首著名的《鼓浪嶼之波》。

廈門環島路上有同名音樂雕塑——鼓浪嶼之波,是目前世界上“最長的五線譜音樂雕塑”,已被列入吉尼斯世界之最,是廈門的著名旅遊景點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鼓浪嶼之波
  • 歌曲時長:4分9秒(張暴默 版)
  • 發行時間:1982年2月
  • 歌曲原唱:李光曦
  • 填詞:張藜,紅曙
  • 譜曲:鐘立民
  • 歌曲語言:漢語
  • 歌曲翻唱:張暴默
創作背景,歌曲歌詞,歌曲賞析,社會價值,傳唱發展,廈門品牌之歌,作者簡介,音樂雕塑,

創作背景

1981年底,在海峽兩岸“和平統一”的背景下,福建省委對台辦、福建省台灣同胞聯誼會、福建人民廣播電台、福建電視台等聯合組織了一次音樂採風創作活動,省內外的十多位詞曲作家深入福建省的平潭、晉江、惠安崇武、廈門等地,創作了百餘首表達海峽兩岸骨肉親情的台灣題材歌曲,《鼓浪嶼之波》是其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一首。詞曲作家張藜、紅曙、鐘立民在鼓浪嶼登上了日光岩,共同寫下了《鼓浪嶼之波》。

歌曲歌詞

鼓浪嶼四周海茫茫,海水鼓起波浪。
《鼓浪嶼之波》簡譜《鼓浪嶼之波》簡譜
鼓浪嶼遙對著台灣島,台灣是我家鄉。
登上日光岩眺望,只見雲海蒼蒼。
我渴望,我渴望,快快見到你,美麗的基隆港。
母親生我在台灣島,基隆港把我滋養。
我緊緊偎依著老水手,聽他講海龍王。
那迷人的故事吸引我,他娓娓的話語記心上,
我渴望,我渴望,快快見到你,美麗的基隆港!
《鼓浪嶼之波》五線譜《鼓浪嶼之波》五線譜
鼓浪嶼海波在日夜唱,唱不盡骨肉情長。
舀不乾海峽的思鄉水,思鄉水鼓動波浪。
思鄉思鄉啊思鄉,鼓浪鼓浪啊鼓浪。
我渴望,我渴望,快快見到你,美麗的基隆港。

歌曲賞析

我聽《鼓浪嶼之波》,更加思念我的母親和故鄉……動盪起伏的音樂節奏比海浪的運動更富生機,純美透明的旋律更使我心曠神怡。(曉涼,原載《青年歌聲》1987年第2期)
《鼓浪嶼之波》作為一支思鄉曲,歌詞試圖表達的是,由於海峽的阻隔,旅居大陸、鄉愁難以舒解的台灣同胞在廈門鼓浪嶼登高遠眺的情景,貫穿其中的是盼望海峽兩岸和平統一的主題。歌詞中提到的日光岩是廈門的象徵,也是鼓浪嶼最高處。歌詞用日光岩暗含登高眺望、盼望寶島早日回歸團圓之意,也唱出了海峽兩岸同胞期盼統一和濃濃的思鄉之情。(張為娜)
《鼓浪嶼之波》是鼓浪嶼形象氣質的音樂代表,鼓浪嶼人的性格與氣質,高尚、優雅、精緻,帶有彬彬有禮的謙謹、含蓄蘊藉的懇切、婉轉低回的感傷,這種氣質不經意間在《鼓浪嶼之波》的旋律中得到了體現、闡明和釋放。(鼓浪嶼管委會主任曹放)

社會價值

傳唱發展

1982年1月20日,在北京舉辦的“海峽之聲音樂會——獻給台灣同胞的歌”上,著名歌唱家李光曦首唱《鼓浪嶼之波》。20世紀80年代初期,廈門歌手魯帆為最早演唱此歌的歌手之一。1983年,女高音歌唱家鄭緒嵐演唱此歌並獲國家新歌評選優秀作品獎;在1984年央視春節晚會上,女高音歌唱家張暴默將《鼓浪嶼之波》唱響,隨後被廣為傳唱。1988年該曲獲得廈門市政府頒發的首屆文學獎特別榮譽獎。1991年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對台廣播由殷秀梅演唱。

廈門品牌之歌

《鼓浪嶼之波》在廈門隨處可聞,成為了廈門的一個品牌之歌。廈門海關大樓準點報時的音樂就是《鼓浪嶼之波》,在廈門的許多公共場所,這首歌曲也常常被用作背景音樂,旅客們可以在廈航的飛機上聽到這首歌曲的動人旋律。在第四屆世界合唱比賽的開幕式中,200餘名廈門合唱團員演唱了這首歌曲。首屆鼓浪嶼鋼琴節開幕式上,著名鋼琴家卓一龍演奏了以《鼓浪嶼之波》改編的鋼琴協奏曲《我愛鼓浪嶼》;第三屆鼓浪嶼鋼琴節上,演奏了著名作曲家黃安倫先生以這首歌曲為音樂素材創作的曲目《鼓浪嶼》。
2007年3月,民建廈門市委將向市政協第十一屆一次大會提交《建議定為廈門市市歌》的提案,建議把歌曲《鼓浪嶼之波》定為廈門的市歌,引起了社會的廣泛討論。

作者簡介

鐘立民,1925年生,江西南昌人。作曲家、編審,曾任《歌曲》編輯、副主編,主要歌曲作品有:《我尋找你,陶然亭》、《瑞麗江之夜》、《北京呼喚我》、《火的記憶》、《情愛香港》,《鼓浪嶼之波》是其代表作之一。另外,鐘先生還創作了《我愛鼓浪嶼》、《鼓浪嶼之戀》、《啊,鼓浪嶼》三首與鼓浪嶼相關的歌曲。
鐘立民 近照鐘立民 近照
張藜,1932年生,遼寧大連人。著名詞作家,國家一級編導,筆名樺成林、鐘子玉,與喬羽閆肅被譽為當代詞壇的三駕馬車。北京音樂家協會理事,中國音協會員,《詞刊》編委、中國音樂文學學會副主席。代表作:《籬笆牆的影子》、《亞洲雄風》、《我和我的祖國》、《山不轉水轉》、《鼓浪嶼之波》等。
張藜 近照張藜 近照

音樂雕塑

1998年9月,《鼓浪嶼之波》的樂譜被鐫刻在廈門國際馬拉松的賽道環島路上,成為廈門著名的音樂雕塑,亦稱為“鼓浪嶼之波”。由李輝解設計,廈門路橋工程公司施工完成。
音樂雕塑“鼓浪嶼之波”,由兩張高約3.5米、寬約4米多的花崗岩曲譜和長長的五線譜組成的,共有247.59米長,鋪在環島路上的綠色隔離帶上,是目前世界上“最長的五線譜音樂雕塑”,已被列入吉尼斯世界之最,是廈門的著名旅遊景點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