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工作作風

黨的工作作風,是指黨組織和黨員個人在工作中表現出來的一貫態度和行為。黨的工作作風是一種外在的表現,其本質反映的是黨性和世界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黨的工作作風
  • 含義:黨組織和黨員個人在工作中表現
  • 一種:外在的表現
  • 本質:反映的是黨性和世界觀
基本介紹,工作作風,歷史演變,社會意義,時代特徵,思想指導,改革措施,體制改革,黨的監督,措施,宗旨,重要性,改進規定,

基本介紹

工作作風是人們在工作中所體現出來的行為特點,是貫穿於工作過程中的一貫風格。黨的民眾路線,也是黨的根本工作路線。保持黨同人民民眾的血肉聯繫,是黨的工作作風建設的核心問題,也是黨的作風建設的核心問題。工作作風說到底是一個世界觀問題,是世界觀的外在表現形式。加強和改進工作作風建設,必須堅持民眾觀點和民眾路線,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

工作作風

是和它的正確的工作作風分不開的。什麼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工作作風呢?毛澤東同志在一九四五年黨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說:“我們的黨從它一開始,就是一個以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為基礎的黨,這是因為這個主義是全世界無產階級的最正確最革命的科學思想的結晶。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一經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就使中國革命的面目為之一新,產生了新民主主義的整個歷史階段。在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思想武裝之下的中國共產黨,在中國人民中產生了新的工作作風,這主要地就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作風,和人民民眾緊密地聯繫在一起的作風與自我批評的作風。” 當然,我們黨的這種工作作風的形成,是一個歷史的過程。最重要的是密切聯繫民眾,同民眾商量辦事的作風。中國共產黨是工人階級的先鋒隊,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在工作上,必須從民眾中來,到民眾中去,充分走民眾路線。黨在一切工作中,不搞命令主義,也不搞尾巴主義,因為這些都是脫離民眾和不相信民眾的表現。在黨內也要充分發揚民主,允許黨員發表不同意見,對問題進行充分的討論,在這個基礎上,實行高度的集中,這才是好的工作作風,是無產階級政黨應有的馬克思主義的工作作風。每一個共產黨員,都應當在自己的言論和行動中努力實踐黨的馬克思主義的工作作風,遇事同民眾商量,依靠民眾,決不能我行我素,獨斷專行,不能對民眾指手畫腳,稱王稱霸。黨和黨員應有的工作作風,還包括深入實際、調查研究,辦事認真、埋頭苦幹,處事果斷、雷厲風行,一抓到底、善始善終,等等。

歷史演變

無論是在革命戰爭年代,還是在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時期,我們黨都十分注意黨的工作作風建設。當前,黨的工作作風存在的突出問題是脫離實際和脫離民眾的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成為黨的工作作風建設的痼疾,其產生根源一方面是由於黨員幹部思想上態度上的不端正,另一方面主要是傳統的計畫經濟體制下形成的那種以行政命令為主的領導方式和工作方式的影響。在改革開放的過程中,努力培育適應新的時代特徵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新的工作作風,已經成為各級領導非常迫切的任務。
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要“著力解決黨的思想作風、學風、工作作風、領導作風和幹部生活作風方面的突出問題,特別是要防止和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要解決工作作風這種外在的形象問題,首先必須從內在決定因素入手。最根本的是必須加強黨員的黨性修養和世界觀建設。堅持民眾觀點和民眾路線,始終保持黨與民眾的血肉聯繫。其次,必須搞好與工作作風建設相配套的體制改革。這就需要建立新的科學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改革幹部制度尤其是幹部任命制度和考核制度,健全和完善幹部的監督機制。

社會意義

時代特徵

計畫經濟體制下形成的那種以行政命令為主的領導方式和工作方式,是產生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的主要根源,而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已經成為黨的工作作風建設的痼疾。適應經濟全球化、信息網路化和“四個多樣化”的時代特徵,努力培育新的工作作風,已經成為各級領導非常迫切的任務。
1、經濟全球化和我國加入WTO的形勢,迫切要求我們改進領導方式和工作方法,並加強與之相適應的工作作風建設。在經濟全球化的新形勢下,我國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迅猛發展。與之相適應,我們必須按經濟規律辦事,逐步建立健全巨觀經濟調控體系,改變過去單靠行政命令和行政手段,包攬一切、直接管理的方式,學會綜合運用經濟、法律和行政手段。同時,我國加入WTO之後,按照國際通行的規則管理經濟和規範政府的行為已成為必然。而我國的一些行政管理方式或行政法規與WTO的規則已不適應,如果再繼續實行.就無法實現與國際市場的接軌。在現實生活中,也確有一些領導幹部感到“老辦法不管用、新辦法不會用”。這就要求我黨必須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適應國際慣例和WTO的規則,加快調整行政職能和行政程式,努力提高各項工作的透明度,在經濟工作、管理工作中採取符合經濟規律和國際慣例的方式和方法;轉變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方式和工作方法,克服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進一步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提高黨和政府對市場的駕馭能力,增強黨和政府對社會的控制力,使黨對經濟的管理由過去的直接管理為主轉變為按市場經濟規律辦事,黨政分開、政事分開、政企分開,逐步理順關係,規範職能,實現黨政領導方式的規範化、制度化和科學化。
2、信息網路化的發展,要求我們改進領導方式和工作方法,並加強與之相適應的工作作風建設。隨著網路技術的發展和數位化時代的到來,電子商務、電子政務發展迅猛。電子商務、電子政務大時空、多樣化、快速度、高效率的特點,必然要求黨和政府的領導方式和工作方法與之相適應。黨和政府一方面要善於運用網路技術獲得各種信息,研究各種情況,指導各項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要注意研究和應對信息網路化對我國經濟發展、政治穩定、國家主權和文化建設的挑戰,注意信息網路化的安全問題,增強黨和政府對社會各方面的控制力。
3、“四個多樣化”的日益深化,迫切要求我們改進領導方式和工作方法,並與之相適應的工作作風建設。受世界經濟全球化、政治多極化、文化多元化的影響,尤其是受我國加入WTO和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的影響,我國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社會經濟成分和經濟利益、社會生活方式、社會組織形式和就業崗位、就業方式日益多樣化。這就對黨的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求我們黨必須克服脫離實際、脫離民眾的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工作作風。各級領導幹部要深入實際、調查研究,紮下去、沉下去,不要走馬觀花、蜻蜓點水;要真抓實幹、創新巧幹,不要弄虛作假投機取巧;要深入民眾、體察民情、了解民意、珍惜民力,不要貪圖虛名、追名逐利、譁眾取寵。只有這樣,才能使黨在新世紀和新形勢下,切實加強自身建設,經受住各種困難和風險的新考驗。

思想指導

黨的工作作風,是黨的工人階級先鋒隊性質和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在黨組織和黨員個人的工作作風中表現出來的一貫態度和行為。它是一種外在的表現,其本質反映的是黨性和世界觀。江澤民同志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提出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體現了黨的工人階級先鋒隊性質,貫穿著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賦予黨的性質、宗旨、任務以新的時代內涵。要解決工作作風這種外在的形象問題,必須從內在決定因素入手,而“三個代表”的思想,正是為加強黨的作風建設包括工作作風建設提供了強大的思想武器,同時,也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
三個代表”的核心是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與此相適應,黨的工作作風建設的核心也是解決黨與民眾的關係問題,即要密切黨同人民民眾的血肉聯繫。抓住這個核心,是解決工作作風中存在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問題的根本。形式主義的諸多表現,不管是唯書唯上、照抄照轉、工作漂浮、虛報浮誇,還是例行公事、作表面文章,都與脫離民眾的實際、沒把人民民眾的利益放在首位有關。至於官僚主義的諸多表現,不管是高高在上、推諉扯皮,還是頤指氣使、作風粗暴,甚至貪污腐敗、蛻化變質,都以脫離民眾、當官做老爺為特徵,不僅是與人民民眾感情上的疏遠,而且是與人民民眾利益相背、不能代表甚至違背人民民眾的利益。因此,以“三個代表”為指導的黨的工作作風建設,必須抓住密切聯繫民眾這個核心。
要密切聯繫民眾,必須樹立馬克思主義的民眾觀點,堅持民眾路線。要堅持人民民眾是歷史的創造者的觀點,向人民民眾學習的觀點,反對“領導高明論”。要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觀點、幹部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觀點,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反對以權謀私。堅持對黨負責與對人民負責相一致的觀點,反對片面對上負責,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要堅持黨要依靠民眾又要教育和引導民眾前進的觀點,反對個人英雄主義、主觀武斷的瞎指揮,同時反對對民眾自發行為的盲目崇拜。要堅持“一切為了民眾,一切依靠民眾,從民眾中來,到民眾中去”的民眾路線。不僅把人民民眾的利益放在首位,而且在領導方法、工作方法上要注意集中民智,傾聽民眾的呼聲。在工作作風上體現密切聯繫實際、密切聯繫民眾的作風。
密切聯繫民眾,最根本的是要誠心誠意為民眾謀利益。沒有為民眾謀利益的誠心,只抓表面作風,是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作風問題的。而要為民眾謀利益,就要時刻把民眾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特別是對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困難的民眾,要格外關注,重點幫助,那種只作表面文章,或只想著個人升官發財的人,是與“三個代表”的要求絕對不相容的。要時刻關注著民眾的所思、所想、所急、所需,把這些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而不能只考慮上級檔案、領導人講話,不能滿足於例行公事、照本宣科,要注重實效,要以民眾的滿意度作為決定我們工作取捨、衡量工作成敗的尺度。這是能否貫徹落實“三個代表”的最根本、最集中、最直接的標誌,也是檢驗工作作風狀況的根本標尺。

改革措施

體制改革

1、必須解決領導體制問題。領導體制方面的主要問題是兩個方面。一是高度集權的管理體制。這種管理體制的基本特點主要表現在:在黨政關係上,權力過分集中於黨的機關;在上下級機關關係上,權力過分集中於上級;在個人與集體關係上,權力過分集中於黨政機關的主要負責人。“少數有權人負擔過重,必然造成官僚主義”。二是機構臃腫、職能交叉、部門林立、層次重疊。周恩來同志早在1963年就已注意到了這一弊端,他說:“凡是機關大而人多的地方,必定要出官僚主義,這幾乎成為規律了,那裡的領導人即使精明強幹,也會有官僚主義,因為那個機關本來不需要那么大,機構搞得那么臃腫,一定會有很多人不辦事情,吵吵嚷嚷,很多事情在那裡兜圈子,辦不出去。”解決這些問題,必須解決黨政職能分開的問題,使黨的領導真正成為思想領導、組織領導、政治領導,千方百計保證國家各級政府機關和其他組織充分有效地行使自己的職權,而不應事事干預和包辦代替。要合理配置權力,使其適當分散與平衡,形成上下級之間、領導班子成員之間的相互制約的機制,以避免權力的過分集中。同時,應精簡機構,明確職責,形成精簡、高效的管理機關,以避免推諉扯皮造成的官僚主義。
2、必須解決工作機制問題。工作機制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缺少嚴格的行政法規和個人負責制。正如鄧小平同志所說:“我們黨政機構以及各種企業、事業領導機構中,長期缺少嚴格的從上而下的行政法規和個人負責制,缺少對於每個人的職責許可權的嚴格明確的規定,以至事無大小,往往無章可循,絕大多數人往往不能獨立負責地處理他所應當處理的問題,只好成天忙於請示報告,批轉檔案。”因此,在機構改革的同時,必須制定嚴格的行政法規,明確每一個崗位的職責,建立明確的工作機制。使每一個崗位的每一個人,都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如何做,哪些是自己應負責的,哪些是應該請示匯報的。總之,應避免因無章可循、職責不清而引發的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的工作作風。
3、必須解決幹部制度問題。幹部制度的主要問題是任命制,這是引發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的重要體制根源。幹部的權力由誰授予,他就對誰負責,這是非常自然的。我們的領導幹部的產生,大多實行的是任命制。有的雖然也有民主推薦、民主選舉、民意測驗等過程,但真正起作用的是上級領導,是上級組織部門,特別是一把手的作用,至關重要。這種以任命制為主的幹部制度,造成了上下兩種約束力的不對稱:對上負責是強制性的,因為有組織任免的壓力;而對下負責是軟約束的,它只有良心的依託。這種一頭硬、一頭軟的狀況,這種幹部制度運行機制的不閉合性,必然造成幹部行為的失范,欺上瞞下、弄虛作假、對上唯唯諾諾、對下頤指氣使、作風粗暴、橫行霸道等各種形式的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由此而生。因此,要擴大幹部工作中的民主,落實民眾對幹部工作的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和監督權;堅持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積極推進公開選拔、競爭上崗等措施;加強對幹部選拔任用工作的監督,完善幹部考核制度和辦法。
4、幹部的考核制度,也直接影響著幹部的工作作風狀況。我們現行的幹部考核制度有幾方面的缺陷:一是考核制度不完善。現行的體制是單純由組織部門對幹部的政績進行考核。而組織部門的同志不可能對方方面面的工作都熟悉,同時,參加談話的人員水平也會高低不一、角度各異。這就會造成一些領導幹部只注意與組織部門的個別人搞好關係,或者怕一些人說三道四而當和事老,不敢大膽開展工作;寧可工作無進展,也不會因為工作而去得罪人。二是對幹部的考核指標體系不完善。如指標體系不全面,只有反映現實經濟和社會發展狀況的指標,而沒有反映長遠發展情況的指標。這就導致一些人片面追求利益,忽視長遠利益和發展後勁,甚至在數字上做文章。三是缺少對幹部的跟蹤考核和獎懲。這是造成一些人只顧在任時的“輝煌”的一個重要體制原因。解決這一問題,就要改進幹部考察制度。如對於幹部的基本素質,由組織部門通過走民眾路線的方式進行考察,而對於幹部的政績,要組織專家進行考察,以確保考察的真實性。要完善幹部的考核指標體系,建立幹部的跟蹤考核和獎懲機制,使幹部的考核,從橫向上儘量全面地反映幹部的工作實績,從縱向上能歷史地反映幹部的工作實績,從考核制度上杜絕形式主義、急功近利行為的蔓延。

黨的監督

1、必須健全和完善幹部的監督機制。幹部監督機制的薄弱是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猖獗的一個重要原因。一些人之所以敢於並能夠弄虛作假、急功近利、搞花架子、作表面文章,之所以敢於並能夠貪污腐敗、脫離民眾,當官做老爺,一個重要原因,是我們的監督不到位。因此,健全和完善幹部的監督機制,是解決於部工作作風的根本措施之一。
2、幹部監督,分黨內監督和黨外監督。黨內監督主要是政治監督、紀律監督、權力監督和作風監督。為完成黨內四大方面的監督,我們黨形成了以代表制度、領導制度、紀檢制度、組織制度和信訪制度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監督制度體系。要加強黨內監督,關鍵是在以上制度的落實和實施過程中進一步加強和細化的問題。
3、外部監督是一種重要的外部壓力,強有力的體制外監督是推動體制內自我監督的基本力量。因此,健全和完善幹部的監督機制,重點是健全和完善黨外監督。一是立法機關與司法機關的法制監督。我國的立法機關是人民代表大會,而司法機關包括法院和檢察院兩部分。它們都代表著國家的法制力量,這些機關對共產黨都具有監督的權力和責任,正所謂“黨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的範圍內活動”。二是人民政協與民主黨派的協商監督。三是人民民眾與社會團體的社會監督。四是傳播媒介的輿論監督。要加強黨外監督,還要使之與黨內監督相結合,惟有如此,才能形成強有力的制約作用。

措施

加強黨風建設、促進和諧社會的措施如下:
第一,制度的建設和創新是黨風建設的根本方法
制度建設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的特點,制度建設對於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具有特別重大的意義。要通過“不斷加強黨內制度體系的先進性建設,逐步實現黨的組織結構、管理體制、工作機制的民主化、科學化、規範化” [2]。
首先,大力推進政治文明建設、深化政治體制改革
在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新道路上,加強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為黨的作風建設掃清障礙。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是政治體制改革始終裹足不前,公民的政治權利得不到有效保障,對和諧社會的構建造成不良的影響。因此,要進一步深化政治體制改革,建立完善的黨員幹部作風監督機制,加強黨內民主,健全民主集中制。我們應對作風良好的黨員幹部給予應有的獎勵,對作風不正的幹部依法懲處。制度建設的根本目標要求我們不僅要根據事實建立有效的機制,而且要把制度落到實處,不能成為一紙空文,這主要依賴有效的監督機制。
其次,發揚中國共產黨重視制度建設的優良傳統
中國共產黨作為馬克思主義的政黨,具有重視制度建設的優良傳統。但從總體上看,黨的制度體系還不完善。如黨內監督機制不健全,導致有些幹部違法亂紀、作風不良行為,特別是在長期的執政條件下少數黨員經不住考驗,理想信念動搖,一些領導幹部的思想觀念扭曲、作風不正,都與黨的制度不健全有關。因此我們要始終如一地抓好黨的制度建設,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有力保障。黨的制度建設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地解決現實制度弊端,及時填補制度空白、完善不合理制度,通過創新決策機制、協調機制、監督機制、用人機制,保持共產黨員的優良作風,提高執政能力,保證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順利向前推進。
歷史的實踐證明,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關鍵在於建立健全一整套制度,使黨的各級組織對黨員幹部進行有效的管理和監督,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始終使黨保持優良的作風,促進和諧社會的建設。
第二,充分發揮社會輿論監督的作用
眾所周知,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如果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加強黨的作風建設只能停留在口頭上。因此,黨風建設不但要健全黨內監督機制,而且不能忽視社會輿論的重大作用。
在我國,政府、媒體和公眾之間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黨和國家努力擴大公眾媒體監督渠道,而媒體能將黨員的作風快速傳遞至公眾,讓公眾認識黨員形象,又能代表公眾監督政府的權力運作,防止政府權力的濫用、錯用、不用,這樣實現了對權力的制約,約束了黨員幹部的不正之風。因此,鼓勵媒體的輿論監督,就成為擴大公眾政治參與渠道的重要方面,成為監督黨員作風的重要手段。
第三,提升黨員素質,激發精神活力
胡錦濤同志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指出要“堅持不懈地提高黨員素質”,提高黨員素質,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客觀要求。中國共產黨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領導核心,提升黨員的素質、激發黨員構建和諧社會的精神活力,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關鍵。從和諧社會的內涵來看,實現人的自身和諧是和諧社會的應有之意。加強黨員素質建設首先將實現共產黨自身的和諧,再通過共產黨員的示範,影響民眾使之達到黨群和諧、乾群和諧,從而實現整個社會中人與人的和諧,。
中國共產黨的執政是通過制定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來實現。有了正確的方針政策,要靠全體黨員的具體工作來落實。黨的執政地位是由全體高素質黨員保證的,只有不斷提高黨員素質、加強黨員服務民眾的意識,才能進一步密切黨和民眾的關係。通過黨員在工作、學習和社會生活中起先鋒模範作用來實現和諧社會的構建。

宗旨

黨的作風宗旨體現
黨的作風體現黨的宗旨,關係事業興衰。加強黨的作風建設,領導幹部肩負著重要責任。總結歷史經驗,結合當前形勢,領導幹部樹立和弘揚優良作風,應注重念好“六字訣”。
以學為先,把勤奮學習作為成事之基。
學習是做好工作的基礎和前提,是提高自身素質的基本途徑。當今時代,新的東西層出不窮,要求我們每一個人加強學習、終身學習。領導幹部更應增強學習的責任感、緊迫感和自覺性,堅持“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在建設學習型社會的實踐中走在前列,通過學習提高能力素質,更好地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
以乾為重,把幹事創業作為人生追求。
實幹興邦,空談誤國。一個人只有實幹,才能推動事業發展,才能實現人生價值。領導幹部的職責就是幹事創業、為民造福。所以,領導幹部應始終堅持把幹事創業作為一種使命、一種追求,真正把心思和精力放到抓改革、促發展上,決不當口頭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在真抓實幹中不斷創造新的業績。
以實為要,把務求實效作為工作要求。
對於領導幹部來說,只有工作不斷取得實效,才能不負黨和人民的重託。為此,應帶著對人民民眾的真情實感,本著科學求實的態度,深入實際、深入民眾,察實情、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認真抓好黨的各項方針政策的貫徹落實,努力解決人民民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用實際行動取信於民、造福於民。
以廉為榮,把清正廉潔作為基本操守
公生明,廉生威。能不能保持清正廉潔,不僅關係領導工作成效,而且關係黨的形象威信。我國清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林則徐有言:觀操守,在利害時;觀精力,在飢疲時;觀度量,在喜怒時;觀存養,在紛華時;觀鎮定,在震驚時。領導幹部應始終堅持加強黨性修養,以廉為榮、以貪為恥,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慾之害,常懷律己之心,努力做到為民、務實、清廉。
以賢為尺,把德才兼備作為用人標準
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選人用人是領導幹部職責的重中之重。在這個問題上,應認真貫徹黨的幹部路線,堅持選賢任能,以實績評價幹部,憑民意鑑別幹部,論德才選拔幹部,切實從事業和工作需要出發選拔優秀人才。通過正確的用人導向,規範和引導幹部行為,充分調動幹部幹事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以誠為本,把從我做起作為行為準則
俗話說,群雁高飛,功在頭雁。轉變作風,關鍵在於領導帶頭。領導幹部樹立和弘揚優良作風,一定要從我做起,要求廣大黨員幹部做到的、要求基層做到的、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要首先做到;要求領導班子成員做到的,“一把手”要首先做到,努力形成一級帶一級、一級抓一級的良好局面。

重要性

我國已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黨面臨著許多新情況新考驗。隨著冷戰結束、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國際環境發生重大變化,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曲折發展,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各種矛盾錯綜複雜,各種思潮相互激盪,敵對勢力加緊對我國進行滲透和破壞活動。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國內環境發生重大變化,社會經濟成分、組織形式、就業方式、利益關係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樣化,新事物新問題層出不窮。隨著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黨的隊伍狀況發生重大變化,新黨員大幅度的增加,幹部隊伍新老交替不斷進行,一大批年輕幹部走上領導崗位。這些深刻變化既帶來機遇,也帶來挑戰。
面對複雜的國內外環境,黨要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繼續推進現代化建設,完成祖國統一,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就必須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圍繞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提高拒腐防變和抵禦風險能力這兩大歷史性課題,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這樣,黨就能在世界形勢深刻變化的歷史進程中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在應對國內外各種風險考驗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堅強的領導核心。
作風建設是黨的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作風建設,在長期革命和建設的實踐中,形成並堅持發揚了理論聯繫實際、密切聯繫民眾、批評與自我批評等優良作風。這是黨的工人階級先鋒隊性質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體現,是中國共產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顯著標誌,也是黨千錘百鍊更堅強的重要原因。
黨的作風總的是好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重新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形成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制定了一系列符合我國國情和人民利益的大政方針,黨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廣大黨員積極投身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在發揚黨的優良傳統的基礎上,立足國情、面向世界,銳意改革、致力發展,發揚民主、依法辦事,給作風建設注入新的活力。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同廣大黨員為黨和人民的事業發揮忘我奮鬥和無私奉獻的先鋒模範作用是密不可分的。
黨的作風方面也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主要是:在一些地方、部門和領導幹部中,教條主義、本本主義滋長,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盛行,弄虛作假、虛報浮誇嚴重,獨斷專行、軟弱渙散問題突出,以權謀私、貪圖享樂現象蔓延。這些問題,歸根到底都是脫離實際、脫離民眾的,其消極影響和後果不可低估。歷史和現實一再告訴我們,執政黨不注重作風建設,聽任不正之風侵蝕黨的肌體,就會損害黨群關係和幹群關係,甚至失去民心,喪失政權。
對黨的作風狀況要有清醒的全面的估計,看不到主流,悲觀失望,是錯誤的;看不到問題的嚴重性,喪失警惕,不下大氣力加緊解決,是危險的。
黨的作風方面存在的問題,有其複雜而深刻的社會根源和思想根源。黨長期執政,黨內一些人產生了脫離民眾、固步自封等傾向。我國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實行改革開放,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許多方面的制度還不完善。資產階級腐朽思想和封建殘餘思想侵蝕著黨的隊伍。有的地方和部門治黨不嚴,思想政治建設和組織建設抓得不緊,管理和監督不力。一些黨員幹部放鬆世界觀改造,理想信念動搖,革命意志衰退,經受不住權力、金錢、美色的考驗。這些因素的存在,使黨的作風建設的任務十分艱巨。
執政黨的黨風,關係黨的形象,關係人心向背,關係黨和國家的生死存亡。全黨同志要居安思危,增強憂患意識,充分認識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是全面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和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迫切需要,是開創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新局面的必然要求,是黨永遠立於不敗之地的重要保證。全黨要堅持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在推進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的同時,把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實抓緊抓好。

改進規定

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中央政治局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民眾的八項規定,分析研究2013年經濟工作。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
會議強調,領導幹部特別是高級幹部作風如何,對黨風政風乃至整個社會風氣具有重要影響。抓作風建設,首先要從中央政治局做起,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別人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以良好黨風帶動政風民風,真正贏得民眾信任和擁護。要下大決心改進作風,切實解決民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始終保持同人民民眾的血肉聯繫。
會議一致同意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民眾的八項規定。規定要求,中央政治局全體同志要改進調查研究,到基層調研要深入了解真實情況,總結經驗、研究問題、解決困難、指導工作,向民眾學習、向實踐學習,多同民眾座談,多同幹部談心,多商量討論,多解剖典型,多到困難和矛盾集中、民眾意見多的地方去,切忌走過場、搞形式主義;要輕車簡從、減少陪同、簡化接待,不張貼懸掛標語橫幅,不安排民眾迎送,不鋪設迎賓地毯,不擺放花草,不安排宴請。要精簡會議活動,切實改進會風,嚴格控制以中央名義召開的各類全國性會議和舉行的重大活動,不開泛泛部署工作和提要求的會,未經中央批准一律不出席各類剪彩、奠基活動和慶祝會、紀念會、表彰會、博覽會、研討會及各類論壇;提高會議實效,開短會、講短話,力戒空話、套話。要精簡檔案簡報,切實改進文風,沒有實質內容、可發可不發的檔案、簡報一律不發。要規範出訪活動,從外交工作大局需要出發合理安排出訪活動,嚴格控制出訪隨行人員,嚴格按照規定乘坐交通工具,一般不安排中資機構、華僑華人、留學生代表等到機場迎送。要改進警衛工作,堅持有利於聯繫民眾的原則,減少交通管制,一般情況下不得封路、不清場閉館。要改進新聞報導,中央政治局同志出席會議和活動應根據工作需要、新聞價值、社會效果決定是否報導,進一步壓縮報導的數量、字數、時長。要嚴格文稿發表,除中央統一安排外,個人不公開出版著作、講話單行本,不發賀信、賀電,不題詞、題字。要厲行勤儉節約,嚴格遵守廉潔從政有關規定,嚴格執行住房、車輛配備等有關工作和生活待遇的規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