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爾菲卡

詩的內容是黛爾菲卡向達芙涅說的話。黛爾菲卡和達芙涅這兩個人物為全詩創造了特殊的抒情氣氛。這樣,女祭司——女先知黛爾菲卡以一種思鄉的柔情,在這首十四行詩的上闋(前八行)中,一點一點地喚醒達芙涅的田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黛爾菲卡
  • 人物:黛爾菲卡,達芙涅
  • 類別:十四行詩
  • 主張:宗教融合
詩歌原文,文化背景,詩歌鑑賞,

詩歌原文

達芙涅,你可知道這支抒情古歌,
在無花果、白月桂、橄欖樹蔭中,
在桃金孃或顫抖的垂柳蔭中
不斷重新迴蕩的這支愛之歌?
這座圓柱巍峨的神廟,你可認
你可認得留著你牙印的苦檸檬,
還有沉睡著古代龍種的岩洞——
古龍雖敗,龍種還威懾不速之客?
你為之哭泣的神們將要回來!
他們將重新展現遠古的時代,
看,大地已被預言之風震撼。
但此刻,有拉丁容貌的女先知
還在君士坦丁堡的拱頂下安睡,
嚴峻的柱廊還未受到任何擾亂。

文化背景

異教和異教諸神,是相對於基督教和基督教的上帝而言。中古以來,基督教在歐洲取得了統治地位,然而奈瓦爾是主張宗教融合的,他常常表示:文藝復興已經預告了異教的回歸;各種宗教的精神都是長期存在的,不會因占統治地位的宗教對它們排斥、詛咒而消滅;沉睡的異教將要醒來,並且將要吸收並容納基督教。詩題中的“黛爾菲卡”是日神阿波羅的女祭司,這個名字是奈瓦爾根據阿波羅神廟所在地“德爾菲”為她起的,詩中的達芙涅又是希臘神話中一位河神之女。阿波羅愛上了她,窮追不已,達芙涅竭力逃避,在無法逃脫時求神助而化作了月桂樹,從此月桂成了阿波羅的聖樹和詩人的象徵。儘管當年達芙涅沒有接受阿波羅的求愛,但她和她所化的月桂樹與阿波羅神廟的女祭司一樣,她們必然為異教諸神的消隱而陷入長期的苦苦思念。

詩歌鑑賞

詩的內容是黛爾菲卡向達芙涅說的話。黛爾菲卡和達芙涅這兩個人物為全詩創造了特殊的抒情氣氛。這樣,女祭司——女先知黛爾菲卡以一種思鄉的柔情,在這首十四行詩的上闋(前八行)中,一點一點地喚醒達芙涅的田憶。她提到了阿波羅的聖樹月桂,還有密涅瓦的聖樹橄欖、維納斯的聖樹桃金孃;“圓柱巍峨的神廟”就是德爾菲的阿波羅神廟。詩中一往情深的旋律和意象是我們似曾相識的,——不錯,這仿佛是歌德《迷娘曲》的回聲。奈瓦爾很愛歌德的詩,還曾翻譯過歌德的《浮士德》,在這裡,他把迷娘的思鄉化成了異教的懷舊。
詩歌上闋中的深切思念,在下闋後六行中變成了有力的預言:異教諸神將要歸來,重現遠古雄渾自然的生機。儘管現在暫時還一切如舊,以君士坦丁堡為象徵的基督教的統治還未受到擾亂,對預言充耳不聞,但是預言之風已震撼了整個大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