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縣協和鄉

協和鎮位於縣東部,東經106°14′——106°18′,北緯27°03′——27°05′。息黔高速貫穿全景,距離縣城31公里,省城貴陽106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黔西縣協和鎮
  • 海拔:1255——1500米之間
  • 全年平均氣溫:13.5攝氏度
  • 年降雨量:986米
鄉鎮概況,自然條件,歷史沿革,經濟發展,社會事業,地礦資源,民族風情,

鄉鎮概況

東鄰太來鄉,素樸鎮;南與鐘山鎮,谷里鎮接壤;西連永興鄉,北與中坪鎮隔河相望。國土面積90平方公里。耕地23984畝,其中田1803畝。鄉黨政機關駐協和街,距縣城30公里,轄10個行政村和3個居委會,166個村民組。2016年常住居民6768戶,人口31152人。人口淨增率0.675‰。總人口中,少數民族人口9827人,占33.17%;在少數民族人口中,彝族4360人,占44.36%;苗族2940人,占29.9%;白族1209人,占12.3%。

自然條件

鄉域為丘陵地帶,海拔1255——1500米之間,全年平均氣溫13.5攝氏度,最高極溫為34.8度,最低極溫為零下0.9度;年降雨量986米,無霜期265天。境內無河流,在北面和中坪鎮交界的榨仡河屬烏江水系,往東流至二海處匯入烏江。境內唯一的木弄水庫,屬小二型水庫,容水75萬立方米。全鄉有煤、錳、硫鐵礦、銻和高嶺土等礦,尤其煤礦儲藏量較為豐富。

歷史沿革

協和原名已歸納,相傳在明朝以前屬土目安家屬地,在明末清初時,中央政府剷除了地方割據勢力,安家歸附了朝庭,協和地方隨之由朝庭派官員管理,首任官員就把現協和取名已歸納。意為已經歸納由政府管理。在清道光8年,更名為協和,此名一直延用至今。解放初期協和為六區區公社所駐地,轄包括原沙寨、太來、箐口、長槽在內的8個鄉。1958年9月改鄉為人民公社,1984年改公社為鄉,1991年撤區並鄉時,將原楊柳鄉、石人鄉、仡仲鄉撤銷後併入協和鄉。2001年9月,又將全鄉26個行政村並為14個。

經濟發展

鄉域經濟以農業為主,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農、林、牧業發展較快,特別是在1998年以來,認真進行了農田基本建設,堅持了科技興農,實行了退耕還林,2005年,糧食產量達到了12358噸,油菜籽1728噸,烤菸產量達到111萬斤,林木覆蓋率達到18%,其中板栗、核桃等經果林2560畝。出欄了牛馬大牲畜705頭,豬13426頭,家禽36321隻。
在礦業發展上,全鄉有年產3萬噸的合法煤礦7個。即小田灣、小春灣、半坡、金鑫、順發、響鼓洞和林東三號井。現已全部投產。已經進場建礦的有年產60萬噸的高山煤礦;即將進場的還有年產120萬噸的楊柳井煤礦。
由於經濟的發展,帶動了人民民眾增收,2005年,全鄉國內生產總值達8236萬元,人均2780元,財政收入達到261.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657元,比1991年人均收入339元增長3.88倍,外出務工5839人,大體收入1750萬元。

社會事業

現有水利設施5處,有6個村部分民眾受益自來水。
在工交方面,實現了村村通電、通路。現有681戶人家安裝了有線電話,470人使用了行動電話。單位和鄉民擁有機動運輸工具90餘輛。在集鎮建設上,協和和楊柳兩條街道均為硬化路面,並有照明、供電設施、商業和服務行業發展較快。
社會事業發展較快,鄉辦有文化廣播電視站,現有1個村和協和街道共408戶安裝了有線電視。在教育方面現有公辦中學1所,國小9所。10年間新建改建校舍13800平方米,適齡兒童入學率已達99.14%;鄉衛生院有醫務人員13人,床位2張,有村衛生室19個,鄉村醫務人員21人。院、所在防疫治病方面發揮了較大的作用。
古蹟有仡仲安家公舘。

地礦資源

協和鄉地礦資源以煤礦為主,現經貴陽煤田地勘測局探明:全鄉煤炭現已探明儲量為7500萬噸。其中:高山煤田4000萬噸,其餘主要分布在石人半坡,木弄一線。現還有新儲量不斷地在被探明,現已有四川、河南、江西、廣西、湖南等省的業主於2002年和2003年投資3000餘萬元辦了年產3萬噸以上的小春灣、小田灣、順發、響鼓洞、半坡、金星等六口煤礦。

民族風情

協和鄉多少數民族,有不少民族風情文化,每年仡仲都舉辦了布依族“六月六”節慶活動;新豐村的“苗族多聲部歌舞”,曾經在文化館的指導下參加過縣外“民族匯演”,並取得優異成績。有坐落於仡仲的“安家土司遺址”已被列為文物,景致獨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