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草蜥

黑龍江草蜥

黑龍江草蜥(學名:Takydromus amurensis),為蜥蜴科、草蜥屬的爬行動物。黑龍江草蜥體型圓長而略平扁,頭體長33-67mm,尾長為頭體長的2倍以上。體背棕褐色,體側黑褐色,腹部近灰白色。

黑龍江草蜥白天活動,有蛻皮習性,冬眠,食性較廣,食量大,主要以大部分昆蟲的幼蟲或成蟲為食,年產1-2窩,窩卵4-11枚,一般棲息在山林邊緣、荒山坡、草叢間、路邊等處,分布於俄羅斯,朝鮮,中國。

黑龍江草蜥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概述圖來源:)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黑龍江草蜥
  • 拉丁學名:Takydromus amurensis
  • 別稱:山馬蛇子、樹馬蛇子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爬行綱 
  • 蜥蜴目
  • 蜥蜴科
  • 草蜥屬
  • :黑龍江草蜥
  • 分布區域:俄羅斯,朝鮮,中國
  • 命名人及年代:Peters,1881
  • 英文名:Amur Grass Lizard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黑龍江草蜥體長160-240(平均177)mm,頭體長33-67(平均55.30)mm,尾長平均121.7mm,尾長為頭體長的2倍以上(約2.2倍),頭長(平均12.54mm)大於頭寬(平均7.8mm),頭高為頭長的1/2左右。
黑龍江草蜥頭部扁平,頭長略大於頭寬。吻鱗和額鼻鱗相接,將左右鼻鱗隔開;鼻孔開口於鼻鱗、後鼻鱗與第一枚上唇鱗間;頰鱗2枚,後者較前者高且長,上接前額鱗,後接第一枚眶上鱗和第一枚睫上鱗;額鼻鱗橫寬,寬大於長,位吻鱗之後;額鼻鱗之後是1對前額鱗,其後為1枚較大的額鱗;眶上鱗4枚,第二、三枚較大,第一、四枚很小,甚至似顆粒狀;額頂鱗1對,與額鱗、第三、四眶上鱗、頂鱗、頂間鱗相接;頂鱗是頭部最大的1對鱗片,位於第四眶上鱗和額頂鱗之後;頂間鱗是介於額頂鱗和頂鱗中間的1枚較小鱗片,在其中央有1頂眼,枕鱗近梯形或三角形;上睫鱗4枚,接眶上鱗,無細鱗或有少數幾枚粒鱗介於其間,顳鱗較大,光滑無棱,上唇鱗多為7枚,少數6枚,第五枚最長大,位於眼正下方;下唇鱗多為6枚,少數5枚,頦鱗1枚,沒有後頦鱗;頷片4對,最後一對最大。頸下鱗片從前向後逐漸增大,到肩、胸前部時的一列鱗片較大而尖狹,游離端形成較明顯的領圍,領圍的橫列鱗片8-11枚,在肩前處形成較明顯的領褶。
黑龍江草蜥背部起棱大鱗在頸後多為8行;背中部多為7行,少數8行,7行者中間1行較小,8行者中間2行較小;薦部多為6行;尾背4行。腹部鱗片多為矩形,呈覆瓦狀排列,通常8行,中間4行較大且平滑無棱;左右外側各2行較小,有微棱;腹鱗的游離端較薄,色淡,形成一條條明顯的橫線。體側中部的鱗顆粒狀,近腹側2-4行和近背尾呈圓柱狀,形似鞭子。尾鱗排列成環,且起棱,每一鱗片的棱都向後尖出。雄性尾基內兩側各有1個開口於泄殖肛腔的半陰莖,因此,雄性較雌性尾基部明顯寬闊圓扁。半陰莖長11mm左右,橫徑約4mm。半陰莖表面具環形或半環形的棱和溝,相間排列。一般雄性的頭體長小於雌性的頭體長。側1-2行明顯起棱。肛前鱗單片,橫闊而大,平滑無棱。四肢較發達,指趾細長。
黑龍江草蜥體的背、腹和兩側顏色明顯不同,體背棕褐色,體側黑褐色,腹部近灰白色。背和體側相交處,由於不同顏色的相互嵌入,形成2條明顯的波齒狀花紋,從頸後一直延伸至尾端。

棲息環境

黑龍江草蜥棲居在山林邊緣、荒山坡、草叢間、路邊等處,也常見於菜地或黃豆地,偶在樹上尋食或靜臥。

生活習性

黑龍江草蜥日活動高峰為7-11l時,這時多見在草叢中尋食,11時起伏於草下或石下不動,易捕獲,有的靜臥在樹枝上,夜間不活動,年活動高峰5-8月,4月中下旬開始出蟄,不太活躍,多數在草捆、草堆和較厚的落葉層下,9月中下旬活動減少,10月少見,如見到則多為當年幼體,11月份已絕跡,完全冬眠。
黑龍江草蜥有蛻皮習性,和蛇不同,開始時從頭部大鱗片和頸部小鱗片相接處首先破裂,頭部鱗片一塊一塊蛻落,由頸向後則多從體側(多為右側)破裂,蛻下的皮背、腹,四肢、尾基相連較完整,從尾基部至未端的皮是零星成片蛻落。蛻皮時間約3-4天;在蛻皮期間照常捕食。
黑龍江草蜥食性較廣,食量大,昆蟲的幼蟲或成蟲多數都捕食(瓢蟲成蟲、鞘翅目成蟲不食),尤喜食夜盜蟲玉米螟、蛆、尖頭蝗、跳蝻、蚜蟲,蛾類,粉蝶幼蟲等。黑龍江草蜥因能上樹捕食,其消滅害蟲的作用很大。通常捕食活的動物,當食物不足時,也曾見吃死的蛾類和尖頭蝗等。當幼蟲爬動或蛾類飛舞時,蜥蜴迅速爬到附近,抬頭注視,看準後立即咬住食物的近頭端,隨後,邊咬邊移動,將頭部移至口內,以類似咀嚼的方式,咬死而後吞入,吞食一條夜盜蟲7秒鐘,吞食蛾類45秒鐘。從此看,它的牙齒不僅具捕食時防止被捕獲物滑脫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有咬死被捕獲物的作用,有利於捕食。少數個體在吞食蛾類時,用口咬住翅基部於地上磨擦,抬頭猛甩,直至翅甩掉後吞食,這種方式取食,可能是動物在取食發展過程中的一種適應。

分布範圍

分布於俄羅斯,朝鮮,中國。
在中國主要分布在東北東部長白山脈及其延續地區,如黑龍江、吉林、遼寧等。
黑龍江草蜥

繁殖方式

黑龍江草蜥繁殖季節在6-7月。部分個體年產2窩,產卵前表現不安,開始掘土;產卵時,頭拱地,尾和後肢左右擺動,產各卵之間幾無停歇,每產完1枚卵,用後肢扒土蓋卵,一般產一窩卵需要60min左右。窩卵4-11枚。
幼體通常拱裂卵殼鈍端而出,頭部先出,大部分幼體出殼後有臍帶,能迅速爬行,出殼當天便有捕食和飲水行為;少數個體仍帶有少量卵黃,刺激時有反應,成活率低。

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無亞種。

種群現狀

由於資源環境的破壞,導致黑龍江草蜥的適棲生境日漸減少,種群數量不斷下降,應加以保護。

保護級別

黑龍江草蜥已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近危(NT) 。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卷,評估級別為易危(VU) 。
注意:非法捕殺受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將受到刑法制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