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建三江國家農業科技園區

黑龍江建三江國家農業科技園區

黑龍江建三江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是2010年12月由科技部等部門批准建設的全國第三批國家農業科技園區之一,是黑龍江墾區唯一的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黑龍江建三江國家農業科技園區
  • 人員:33人(研究生8人)
  • 面積:1000畝
  • 展示內容:熱帶果樹、特色經濟作物、花卉等
  • 級別:國家3A景區
地理環境,規劃結構,科技力量,總體規劃,發展前景,地圖信息,

地理環境

黑龍江建三江國家農業科技園區
園區地處黑龍江省東北部的三江平原腹地,在黑龍江、松花江和烏蘇里江匯流的河間地帶。地理坐標為東經132°31′38″-134°32′19″,北緯46°49′47″-48°12′58″之間,是我國“最早迎接太陽的地方”。福前鐵路貫穿全境,境內有佳撫、饒撫和同撫三條省級公路通過,省道總里程273.3公里。
園區屬寒溫帶濕潤季風氣候,冬季漫長,夏季短暫。年平均氣溫1.8℃,極端最低溫度-41℃,全年平均日照時數2400小時,無霜期120-135天,年平均降雨量541.1毫米。園區內“三江環繞、七河貫通”,水資源豐富。區域內有洪河、撓力河2個國家級自然(濕地)保護區,有烏蘇里江、黑龍江勤得利2個省級自然(濕地、特種魚類)保護區。

規劃結構

園區管理機構為園區管理委員會(簡稱“園區管委會”)。園區管委會履行政府職能,行政級別為副廳級,屬管局公務員編制,主要職責是園區建設重大事項決策,落實國家有關政策,制定配套政策,溝通協調和監督管理以及園區的建設規劃、招商引資、土地徵用、基本建設、技術推廣、企業管理、社會事務管理等工作。
建三江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揭牌建三江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揭牌
在總體規劃上,園區按照“一園多區”的原則,構建“一軸七區三帶”的建設格局。園區分為核心區、示範區和輻射區,其中:核心區10萬畝,示範區300萬畝,輻射區3000萬畝。核心區以建三江局直地區至七星農場43作業站佳撫公路20公里沿線區段為軸心,分為現代農業高新技術創新區、科技成果轉化與示範區、寒地水稻標準化生產試驗區、農產品加工研發區、生態小城鎮建設示範區、綠色生豬與鱘魚養殖試驗示範區、國內外科技合作區等七大功能區;示範區沿佳撫(佳木斯-撫遠)、建東(建三江-東安)和建勤(建三江-勤得利)三條省級公路建設900公里科技示範帶,涵蓋建三江管理局的整個農業生產區域;輻射區域包括墾區東部的寶泉嶺、紅興隆、牡丹江管局以及富錦、樺川、同江、撫遠、饒河及寶清等市縣的廣大區域。

科技力量

園區以黑龍江省農墾科學院、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農業大學和東北農業大學等高等農業院校和農業科研單位為技術支持,成立了園區專家委員會,負責對園區總體規劃、實施方案、政策制定以及重大項目的諮詢論證,指導科研項目的引進、開發與實施。
黑龍江建三江國家農業科技園區
園區立足於建三江管局“綠色米都”優質粳稻生產基地,以綠色水稻生產和粳稻米精深加工為主導產業,並以綠色豬、鱘魚養殖為輔,形成產業完善、協調發展的農業支柱產業格局,建成一批具有規模效益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園區以“綠色、生態、環保、健康”為理念,以“種植中心”、“加工中心”、“貿易中心”、“研發中心”為重點,全力打造“北大荒”、“建三江”優勢品牌產品,建設中國綠色稻米產業核心區,打造全國生態宜居的樣板小城鎮。

總體規劃

七星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概況
2004年初,下設現代農業試驗示範、成果展示研究、分析測試和農業信息服務四個分中心,是集農業科研、休閒觀光於一體的新型農業技術推廣和服務部門。現有科技人員35人,其中:高級農藝師2人,碩士研究生5人,本科生24人。2007年獲“全國測土配方施肥工作先進單位”、“全國農墾現代農業示範區”、黑龍江省“勞動模範集體”,2008年獲全國農林水利工會“五一勞動獎狀”和共青團黑龍江省委員會 “青年文明號”稱號。
現代農業試驗示範中心
擁有科技示範園區面積1000畝,其中核心區300畝,示範區700畝,主要從事新品種、新技術和新成果的引進、研究、示範與推廣工作。研發中心以科技園區為基地,以中國農大、東北農大、八一農大和農墾科學院為技術依託,開展技術開發、交流與合作。2008年,完成科研課題64項,其中國家級14項、各大高校、科研院所15項,總局課題21項,轉化科技成果9項,為分公司現代農業生產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黑龍江建三江國家農業科技園區
黑龍江建三江國家農業科技園區
黑龍江建三江國家農業科技園區
黑龍江建三江國家農業科技園區
黑龍江建三江國家農業科技園區
黑龍江建三江國家農業科技園區
現代農業展示研究中心
擁有智慧型溫室5000平方米,主要是圍繞寒地特色蔬菜、花卉等園藝作物套用無土栽培技術進行展示和研究。培養的名貴花卉有蝴蝶蘭、仙客來和紅掌、一品紅等,特色蔬菜有美國櫻桃番茄、荷蘭水果黃瓜和特色草莓。智慧型溫室對現代農業的發展起到了引領和帶動作用,由於不受自然條件限制,可以增加研究次數,縮短研究周期,為現代農業高新技術的研究和創新搭建了平台。
分析測試中心
在國家測土配方施肥項目的支撐下,分公司加大了資金投入,固定資產投資達到450多萬元。目前,分析測試中心擁有化驗室500多平方米,配備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火焰光度計、全自動凱氏定氮儀、近紅外穀物品質分析儀等國內外先進水平的大型精密儀器10多台件,常年開展土壤養分化驗、植物營養診斷、肥料質量檢測以及穀物品質分析工作。2005-2008年共檢測土樣8236個,植株樣品3920個,肥料樣品1100個,檢測項次10萬以上,累計推廣測土配方施肥227萬畝,減少不合理施肥2655噸(折純),新增糧食5萬多噸,實現節本增效近1億元。同時,降低了不合理施肥造成的環境污染,提高了農戶的科學施肥水平和糧食品質。
現代農業信息服務中心
現代農業信息服務中心是利用計算機網路技術,建立了農業信息服務系統,可以通過網路視頻開展技術培訓,農戶可以隨時查詢所需的各種政策法規、技術資料和市場信息,並且可以開展遠程互動技術諮詢,起到了信息發布、培養新型農民、開展答疑解惑、指導生產的作用,改變了傳統的技術培訓方式,提高了培訓的效果,提高了農業科技的入戶率。

發展前景

目前,園區已經形成了以優質粳稻生產和精深加工為主,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集聚,生物質發電、糧食收儲乾燥、綠色生態養殖和現代物流等各業於一體的現代農業產業鏈條。園區堅持以科研項目帶動產業升級,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創建了16個科技示範園區和900公里長的科技示範帶,發揮了觀光、研發、示範、培訓、輻射、推廣作用。在糧食生產方面,以水稻為主導,推廣套用了工廠化育苗、統一供芽種、精細整地、葉齡診斷、健身防病、秸稈還田及測土配方施肥等20多項實用新技術,全力打造“東方第一稻”這個品牌,贏得了“中國綠色米都”的讚譽,始終保持了水稻種植技術、機械化程度全國領先的地位,是全國機械化程度最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最強的重要商品糧生產基地和糧食戰略後備基地。在畜牧水產方面,推廣普及了畜禽直線育肥、青貯、生態養殖、絨山羊舍飼等多項新技術。在產品加工方面,園區現有各類企業468家,農副產品加工企業162家。其中:稻米加工企業124家,加工能力260萬噸;油脂加工企業1家,加工能力15萬噸。
黑龍江建三江國家農業科技園區
建三江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立足“中國綠色米都”,展現現代化大農業特色優勢,力爭在“十二五”期間把建三江打造成全國最具經濟發展活力、產業規模最大、農業生產水平最高、糧食貢獻率最大、生態最宜居、環境最優美的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示範、引領和帶動區域經濟的快速協調發展,切實承擔起全國現代化大農業建設重任。

地圖信息

地址:黑龍江省佳木斯市富錦市三江路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