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角金花天牛

黑角金花天牛

鞘翅目,天牛科,花天牛亞科,體長8.5—11 mm,體寬3—3.5 mm。體小,黑色;鞘翅深綠至藍綠色,具金屬光澤,個別黑色,帶紫銅色光澤。分布於我國雲南、西藏等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黑角金花天牛
  • :動物界
  • :鞘翅目
  • :天牛科
外形特徵,分布範圍,

外形特徵

編號:
22095
拉丁目名:
COLEOPTERA
拉丁科名:
Cerambycidae
中文亞科:
花天牛亞科
拉丁亞科:
Lepturinae
中文屬名:
金花天牛屬
拉丁屬名:
Gaurotes
拉丁種名:
atricornis
定名人:
Pu
年代:
1992
中文名:
黑角金花天牛
原始文獻:
Ins. Hengduan Mountains Region. Vol.1:591-592, pl.1, fig.4
國內分布:
雲南, 西藏
資料來源:
中國動物志 昆蟲綱 第二十一卷 鞘翅目 天牛科 花天牛亞科: 72-73
體小,黑色;鞘翅深綠至藍綠色,具金屬光澤,個別黑色,帶紫銅色光澤;有時頭、後胸腹板及腿節帶墨綠色,一般複眼之間額中央有1暗紅色小點;腹部黑色或帶墨綠色,雌腹部顏色有變化,大多棕黃色,僅第一節中部或第一、二節中部具墨綠色;有時各節中部具墨綠色,其餘棕黃色,或絕大部分墨綠色,僅局部棕黃色;體被淡灰色細毛。
黑角金花天牛黑角金花天牛
唇基橫矩形,具細刻點;複眼橢圓形,長於其下;後頭較長,廣闊,密布細皺刻點;觸角基瘤相距較近;觸角細長,雄觸角伸至鞘翅中部之後,雌約達鞘翅中部,柄節微彎曲,端稍膨大,長於第三節,第三、四節約等長,第五節長於柄節,第五、六、七各節大致等長,以下各節略短於第七節。前胸背板寬略大於長,前端稍窄,前、後緣橫凹顯著,略具細橫脊,側緣鈍瘤突明顯;背面具中等粗刻點,中央之前縱溝較深,兩側稍隆起,每隆起上有1淺圓凹痕,個別不清晰。小盾片三角形,端角圓,密布細刻點。鞘翅肩十分寬於前胸,兩側緣近於平行,外緣角鈍圓,端緣稍平;翅面具粗密刻點。中胸腹板凸片瘤突顯著,後胸腹板具細緻刻點,雄腹部末節後緣稍平,雌腹部末節後緣微弧形。足細長,腿節棒形,略扁,後足第一跗節長於以下兩節之和。

分布範圍

國內分布範圍:雲南西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