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銀蓮花

黑水銀蓮花

黑水銀蓮花(學名:Anemone amurensis (Korsh.) Kom.)多年生草本,植株高20-25cm。根狀莖橫走,細長。基生葉1-2,或不存在,有長柄。花葶無毛;苞片3,有柄,葉片卵形或五角形;萼片6-10,白色,長圓形或倒卵狀長圓形;心皮約12,子房被柔毛,花柱長約為子房之半,上部向外彎。5月開花。

基本介紹

來源,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繁殖方法,栽培技術,催芽,定植,田間管理,病蟲防治,套用,

來源

毛茛科植物黑水銀蓮花的乾燥全草。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20-30cm。根狀莖橫走,細長,圓柱形,粗約2毫米。基生葉1-2,三出複葉,有長柄,長約9厘米,小葉具柄,柄長1.5-2.0cm,3全裂,中裂片近菱形,長約3cm,寬25-3.5cm,近羽狀分裂,側裂片歪卵形,不等2深裂,裂片再羽狀分裂,邊緣具不規則鋸齒,兩面近無毛或沿葉脈被疏毛。花葶細弱,下部無毛,上部疏被柔毛;苞片3,形狀似基生葉,具,柄長1.5-2.0cm,具狹翅;花徑2.0-3.5cm,萼片6-8(10),白色,長圓形或倒卵狀長圓形,長約14mm,寬約5mm;雄蕊多數,長4-6mm,花絲細絲狀,花葯橢圓形;心皮10-12,子房被柔毛,瘦果卵形,花柱宿存,柱頭向外彎。花期5月,果期6-7月。

生長環境

生於闊葉林下喜半陰、濕潤環境,耐寒,適宜冷涼環境和富含腐殖質土壤。

分布範圍

我國東北地區:朝鮮韓國、俄羅斯也有分布。

繁殖方法

播種或分株繁殖

栽培技術

催芽

為促進銀蓮花種球生根萌芽,進行低溫處理,溫度為1℃-3℃,時間3-5周。種球從冷庫中取出後,擺放在15-18℃溫度下進行催芽,8-10d後可萌芽整齊。種球萌芽後芽點粗壯,根系豐富,無病斑,根芽無腐爛,芽體無病變。

定植

種球生根、萌芽1-2cm時開始定植,定植時必須保證土壤濕潤,種植深度以發芽部位能適當蓋土為宜,株行距為30cm×30cm,澆透水。定植後忌移栽,否則生長不良或死亡。

田間管理

銀蓮花定植初期,採用80%的遮蔭網進行遮蔭,並適時澆水,10月中下旬氣溫較低時栽種,可不用遮陽網。苗期土壤不宜太濕,以防爛根;植株長有5-6片真葉時可進行第一次施肥。保持通風,加強光照,日溫15-23℃,夜溫5-10℃。適當補充20:10:20的少量複合肥;在銀蓮花植株的營養生長中期,需要補充大量的鈣肥和鉀肥,每畝每次追施硝態氮肥10-12kg,鈣肥8-10kg;常澆水,2~4天一次保持土壤濕潤但不能積水;冬季注意保溫防止霜凍,保持棚內每天的通風換氣。為保證切花產量和質量均衡,現蕾初期應開始控制花枝數量,銀蓮花從12月到翌年4月大量產花。適時清除田間雜草和帶病枝葉,剪除劣質花莖,及時噴藥防止病蟲害,切花採收期光照過強可採用遮蔭網,保障切花品質。

病蟲防治

銀蓮花病蟲害防治在栽種前需要進行土壤消毒殺蟲;篩選健康的種球,進行嚴格的消毒,調控株行距保障種植地具備良好的通風,配備完善的灌溉設施,可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和蔓延。

套用

植株矮小,花色淡雅,可植於疏林下或陰山坡。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