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三聯征

黑暗三聯征(Dark Triad, DT)是三種人格特質各自獨立又相互交織的特質群,且在西方文化中都屬於反社會型人格特質(antisocial personality), 因此也被命名為黑暗人格三合一。構成黑暗人格三合一的人格特質是: 馬基雅維利主義、自戀和精神病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黑暗三聯征
  • 外文名:Dark Triad/ DT
  • 套用學科:心理學
黑暗三聯征的特徵,馬基雅維利主義(Machiavellianism),自戀(narcissism),精神病態(psychopathy),黑暗三聯征的形成:行為遺傳學的視角,黑暗三聯征的積極面——親社會性,黑暗三聯征與大五人格,

黑暗三聯征的特徵

馬基雅維利主義(Machiavellianism)

Christie(Christie & Geis, 1970)提出的心理學構念, 它借用政治學家馬基雅維利(1469-­1527)之名, 揭示權力使用上的個體差異和權力在普通人群中的非平均分配。馬基雅維利主義者(Machiavellians)在心理和行為上一般表現為: 冷酷無情、擅長操縱、陰謀算計、實用主義、注重結果和忽視道德。

自戀(narcissism)

自戀(narcissism)作為日常語彙源於希臘神話故事, 精神分析學派較早關注自戀的人格心理學意義, 弗洛伊德將其視為一種人格障礙, 屬於臨床和變態心理學研究的領域, Kohut認為自戀是普通人人性的一部分, 從而將自戀引入人格和社會心理學。亞臨床階段的自戀(subclinicalnarcissism)一般具有以下特徵: 自我中心、愛慕虛榮、自我吹噓、支配性、優越感、傲慢無禮和自以為是。

精神病態(psychopathy)

精神病態(psychopathy)最初被定義為一種以反社會心理和行為為特徵的人格障礙(Hare, 1991),雖未被收入美國精神疾病診斷和統計手冊(DSM-Ⅳ), 精神病態一直被認為是反社會行為的預測指標(Harpur, Hart & Hare, 1994), 對精神病態的早期研究主要局限在臨床和變態心理學範圍內, 被試主要是罪犯和精神病人。隨著研究深入,Hare、Lilienfeld 和Andrews對上述刻板印象提出異議, 在他們看來亞臨床階段的精神病態(subclinical psychopathy)更像是一種人格特質, 精神病態者(psychopaths)並非個個都是病人或罪犯, 正常人也有病態心理和病態行為。由此, 精神病態成為人格心理學的研究對象, 被試逐漸擴展到普通人群。作為人格特質, 精神病態在行為上一般表現為: 行為衝動、尋求刺激、缺乏共情、缺乏責任感、缺乏焦慮。

黑暗三聯征的形成:行為遺傳學的視角

自戀和精神病態的表型相關可以在基因上找到原因, 這兩種人格特質的重合有可能因為擁有共同的易感基因(susceptibility genes);共享環境對自戀和精神病態的形成發揮了重要作用, 說明家庭背景、學校教育、夥伴朋友對自戀和精神病態的形成至關重要;馬基雅維利主義的形成過程中, 共享環境和非共享環境都發揮重要作用, 因此馬基雅維利主義在很大程度上是從家庭、學校、朋友關係和個人特殊經驗中習得的。
關於馬基雅維利主義的學習機制, 有兩種不同現象。O’Kelly 和Solar (1971)、Kraut 和Price(1976)的研究發現父母是馬基雅維利主義者, 其子女也更善於在遊戲中欺騙他人, 父親的馬基雅維利主義信念對子女的馬基雅維利主義信念影響較大。但Braginsky (1970)的研究卻發現父母的馬基雅維利主義水平與孩子的並無相關, 母親的馬基雅維利主義行為傾向是孩子的反向指標。Dien(1974)的跨文化研究也發現了上述現象, 非馬基雅維利主義者的獨子欺騙行為更多, 父母都是馬基雅維利主義者, 其獨子反而欺騙行為最少。對於這種結果, Braginsky 認為這仍然是孩子社會學習的結果, 只不過孩子是從父母的反面經驗進行學習。Kraut 和Price 認為家庭對孩子人格發展的影響有兩種模式:標準社會化(standard socialization)模式和互動(reciprocation)模式, 前一模式下孩子通過直接模仿父母行為、學習父母價值觀和技能獲得人格成長, 後一模式下孩子通過行動而不是模仿來獲得成長, 因此如果父母是非馬基雅維利主義者, 親子關係中常常處於被操縱地位,孩子就容易培養出善於操縱他人的馬基雅維利主義品質。
對黑暗人格三合一與道德發展水平的雙生子研究發現, 在道德發展水平較低的階段(前習俗階段和習俗階段), 造成個體差異的主要原因是遺傳和非共享環境; 在道德發展水平較高的階段(後習俗階段), 造成個體差異的主要原因不是遺傳而是共享和非共享環境(Campbell, et al., 2009)。這意味著前習俗和習俗階段道德判斷的依據既來自遺傳,也來自環境, 而後習俗階段的道德判斷(超越利益和規範)的依據主要緣於環境——道德判斷的境界越高, 受遺傳的影響越小, 受家庭薰染、教師培育、社會角色扮演的影響越顯著。

黑暗三聯征的積極面——親社會性

普通人對黑暗人格三合一的第一印象並不都是消極的, 初步交往中, 馬基雅維利主義者、自戀者和精神病態者時常給人留下“有能力、有魅力、好交際”的良好印象(Rauthmann,2012), 只有當人際互動加深時其行為中的缺陷才逐漸展現出來。可見, 黑暗人格三合一受歡迎, 主要原因是: (1)自我炫耀和誇大其詞是黑暗人格三合一的重要特徵, 人際交往中那些被誇大的品質可能成為人格魅力的來源; (2)當代社會人際交往周期短、速度快, 自戀者努力維護尊嚴, 馬基雅維利主義者擅於印象整飾, 他們都會給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3)缺乏公正的社會中, 精神病態者我行我素、挑戰傳統道德的行為風格能對大眾產生巨大的心理補償作用。
演化心理學觀照下, 黑暗人格三合一是社會文化環境變化引起的人格變化。一種人格特質既產生適應性收益, 也必須付出適應性成本。不管傳統上被認為是好(bright)還是壞(dark), 人格特質都有其積極面和消極面。Judge, Piccolo 和Kosalka (2009)以中立視角分析自戀和馬基雅維利主義作為領導特質的優勢和劣勢, 他們認為作為領導者, 自戀者的缺陷表現在: 人際互動不良,缺乏共情, 沉溺於自己的美夢; 自戀者的優勢表現在: (1)自戀者誇大自己觀點的重要性會增加自己的領袖魅力; (2)自戀者對被認可和被崇拜的強烈嗜好是交易型領袖獲得一致意見和影響力的巨大動力; (3)自戀者採取大膽、直接、冒險的行動會使追隨者注意到他們的遠見和領導力。另外,還有研究顯示為了追逐成就, 自戀者可以自定目標、自我監控、自我激勵、乃至實現自我領導(Furtner, Rauthmann & Sachse, 2011)。同樣, 作為領導者, 馬基雅維利主義者的缺陷表現在: 為了尋求利益最大, 他們不遵守既定程式或道德準則,甚至濫用組織正式權力; 馬基雅維利主義者的優勢在於: (1)對管理崗位和正式權力的渴望表明他們有領導欲, 願意為實現目標投入自己的社會資本; (2)領導者和管理者要完成任務, 必須首先具有領導欲, 願意並有能力影響他人; (3)馬基雅維利主義者擅於靈活多變地處理各類任務, 這是他們領袖魅力的重要來源。

黑暗三聯征與大五人格

黑暗三聯征與大五人格僅存在低度重疊, 兩者是不同的人格特質群。從傳統分類學角度看, 黑暗人格三合一處於健康人格與病態人格之間的灰色地帶, 如果說大五人格展現的是健康的、適應性的普通人格特質, 黑暗人格三合一展現的則是與病態人格相關的、適應不良的人格特質。黑暗人格三合一的存在表明亞臨床人格中也有陰影, 近來有人建議在DSMⅤ中取消灰色地帶,將黑暗人格三合一視為人格障礙納入社會症候群(Social Symptomatology), 這無疑嚴格界定了病態-非病態的界線, 但同時也擴大精神病的領域, 在理論和臨床上都難以行得通。值得注意的是, 黑暗人格三合一併不是反社會行為的唯一來源, Hodson, Hogg 和MacInnis(2009)的研究發現社會偏見有兩種非直接人格來源, 一種來自黑暗人格三合一, 另一種來自經驗開放性。同樣面對移民潮, 具有黑暗人格三合一特徵的個體會產生對移民的社會偏見, 並傾向於贊同加強社會控制; 而經驗開放性程度低的個體也會產生社會偏見, 但他們傾向於贊同右翼權威主義的排外政策。該研究的意義在於同時使用黑暗人格三合一和大五人格兩個人格特質群探討一個政治心理學問題, 研究結論正好印證了黑暗人格三合一和大五人格的互補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