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安村

黑山安村,位於山東省臨沂市沂南縣雙堠鎮西南,是由原黑山安村、中梁子、澇灘村於2004年12月合併而成,位於沂南縣、費縣、蒙陰縣三縣交界地帶,典型山區村莊。現有耕地3091畝,725戶、2896口人,中共黨員80人,共有村“兩委”幹部5人,其中黨支部成員5人,村委會成員4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黑山安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山東省臨沂市
  • 氣候條件:溫帶季風氣候
黑山安村發展,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農村經濟,特色產業,人口衛生,文化教育,村務公開,基層組織,發展重點,

黑山安村發展

原黑山安村位於雙堠鎮政府駐地西南8.5公里處,東為黑山,西北有貓頭山,西南為大青山。兩條小河從西北、西南流向村東,匯合後入蒙河。黑山南麓原有一座黑山寺,據廟碑記載,寺建於元代大德年間,當時此地無居民。後來主持僧犯法被黜。至明代嘉靖年間,王氏從北石門遷此立村。寺廟已毀,村名黑山庵,後演變為黑山安。現有耕地1725畝,430戶,1397口人。1941年成立第一個黨小組,1941年建立黨支部,1942年建立村公所。該村以林果業生產(占人均純收入45%)和畜牧業(占人均純收入35%)為主,櫻桃5500畝,板栗3500畝,用材防護林6500畝,現正在開發彩蒙山旅遊景區。2005年實現人均純收入3200元。該村黨支部1964年被縣委命名為“大寨式黨支部”,1982年至2001年連年被縣委命名為“五好黨支部”或“先進基層黨支部”;該村計畫生育協會1992年被省政府評為“省先進計畫生育協會”。該村1993年被命名為“小康村”,1994年被命名為“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村”,1995年被命名為“精神文明村”,1998年被命名為“全國造林綠化千佳村”。該村的周玉柱同志1955年被省政府評為“省勞動模範”,1963年被評為“華東勞動模範”。該村的王新寶同志1998年被評為“市抗洪救災先進個人”,2001年被評為“省綠化勞動模範”,2002年被評為“省勞動模範”,2002年3月被評為“文明市民標兵”榮譽稱號等,1997年至2006年市人大代表。
黑山安村
中梁子村位於雙堠鎮政府駐地西南9公里處,西南靠蒙河,東南是205國道。現有耕地650畝,195戶、610口人。據戚氏家譜記載,戚氏來此已歷八世,約於清嘉慶年間建村。地勢為西南高,有數條山樑向東北傾斜,村在中間的一條較高的山樑上,故名中梁子。1947年建立黨支部,同年建立民主政權。該村主產小麥、玉米、地瓜等農作物,村民以種植花生、黃煙,養殖為主要經濟來源。2005年人均純收入為3250元。
原澇灘村位於雙堠鎮政府駐地西南6.5公里,在方山東北麓。現有耕地1270畝,268戶、889口人。發源於方山的小河與發源於五彩山、大青山的小河在村東交匯,形成大片河灘地。據周氏家譜載,清道光十年周氏來此立村,村四周皆為高山,雨季易澇,故名澇灘。1947年成立第一個黨小組;1947年建立黨支部,同年建立民主政權。該村主產小麥、玉米、地瓜等農作物,村民以種植花生、林果為主要經濟來源。2005年人均純收入為3400元。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815.9畝(其中:田254.00畝,地561.9畝),人均耕地3.8畝,主要種植水稻等作物;擁有林地3091.2畝,其中經濟林果地566.5畝,人均經濟林果地2.6畝,主要種植茶葉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0.00畝,其中養殖面積0.00畝;草地0.00畝;荒山荒地0.00畝,其他面積300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8年底,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話,無路燈。全村有0戶通自來水,有0戶飲用井水,有25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47.2 %)。有53戶通電,有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24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 100%、 0%和45.3%);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6戶(分別占總數的 18.9%和11.3%)。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土 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9.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9.00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0輛,拖拉機 1輛,農用運輸車1輛,機車1輛。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0戶;裝有太陽能農戶0戶;建有小水窖0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0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8.50畝,有效灌溉率為45 %,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8.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04 畝。
該村到2008年底,農戶住房以其他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0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51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4.29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0.92萬元,占總收入的 47.2%;畜牧業收入8.17萬元,占總收入的18.4 %(其中,年內出欄肉豬59頭,肉牛9頭,肉羊0頭);漁業收入0.00萬元,占總收入的 0%;林業收入1.57萬元,占總收入的3.5 %;第二、三產業收入0.85萬元,占總收入的2 %;工資性收入3.9萬元,占總收入的8.8 %。農民人均純收入1579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3.9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34人(占勞動力的32.7%),在省內務工17人,到省外務工17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縣內。2008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7.27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16.4%。該村目前正在發展茶葉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核桃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53戶,共鄉村人口215人,其中男性113人,女性102人。其中農業人口215人,勞動力104人。該村以佤族為主,其中佤族215人,拉祜 族0人。
到2008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0人,占人口總數的%(人員名單附後);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60人(人員名單附後),參合率74.4%;享受低保142人(人員名單附後)。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0.1公里,距離鎮衛生院9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個,建有(無)0個垃圾集中堆放場地, 否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人畜混居的農戶20戶,占農戶總數的37.8%。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糯掌國小,中學生就讀到勐角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0.40公里,距離中學9.0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39 人,其中小學生29人,中學生10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8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53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833.9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0.00元(人均0.00元),一事一議籌勞710個(勞均7個)。年末集體總收入1.58萬元,有固定資產1.7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 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財務。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1個,黨員總數10人,黨員中男黨員10 人,女黨員0人。該村黨小組 年被評為 先進基層黨小組; 年被評為 先進集體等等。該村設有團支部1個(設在村委會),團員0人。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交通不便,雨季天無法正常通車,資金短缺,物力有限等困難。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調整當前產業結構,逐步發展經濟型產業,如:核桃、茶葉、甘蔗。(如發展核桃特色產業,種植面積300畝;發展養殖業,發展豬30頭、牛15頭;發展勞務經濟,每年轉移勞動力19人)。到“十一五”期末,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8年的1579元增加到1590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