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與設計:剖析設計之美的秘密

黑客與設計:剖析設計之美的秘密

《黑客與設計:剖析設計之美的秘密》面向對於視覺藝術及技巧並不熟稔的軟體開發人員,用心拾取藝術史上的眾多知名概念及代表作品加以細緻解讀,並輔以多視角的延展剖析,以期使讀者洞徹與把握現今設計概念和技巧的來源及趨勢,從而將之更好地融合於業務實踐中。《黑客與設計:剖析設計之美的秘密》題材廣泛,實例豐富,實為一本不可多得的Web及移動套用設計指南。 《黑客與設計:剖析設計之美的秘密》適合Web及移動套用的開發人員與設計師閱讀。

基本介紹

  • 書名:黑客與設計:剖析設計之美的秘密
  • 作者:卡達維 (David Kadavy)
  • 類型:計算機與網際網路
  • 出版日期:2014年4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115345376
  • 外文名:Design for Hackers:Reverse Engineering Beauty
  • 譯者:苑永凱
  • 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
  • 頁數:214頁
  • 開本:16
  • 品牌:人民郵電出版社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黑客與設計:剖析設計之美的秘密》適合Web及移動套用的開發人員與設計師閱讀。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卡達維(David Kadavy) 譯者:苑永凱

圖書目錄

第一部分理解設計
第1章為什麼需要設計
1.1設計到底是什麼
1.2設計不是什麼
1.3設計的“層次”
1.3.1目的
1.3.2載體和技術
1.3.3審美選擇
1.4小結
第2章設計的目的
2.1視覺設計與用戶體驗設計的關係
2.1.1用戶體驗設計基礎要素
2.1.2視覺設計對比
2.2有時視覺設計夠用即好
2.3視覺設計有時是產品優勢
2.4Twitter用戶體驗逆向工程
2.4.1用戶角色
2.4.2用例
2.4.3線框圖
2.5小結
第二部分媒介和形式
第3章排版的媒介和樣式
3.1誤用的悲劇:ComicSans字型緣何惹人厭
3.2排版的束縛:不變的文字
3.3字母表的組成
3.4字母起源
3.4.1羅馬帝國的“推特”
3.4.2羅馬排版的巔峰之作
3.5經久不衰的字型
3.5.1印刷誕生髮展簡史
3.5.2製作字范:不變文字的搖籃
3.5.3威尼斯與文藝復興
3.5.4法國和Garamond字型
3.6Garamon字型現狀:為什麼不在網路上使用Garamond字型
3.6.1“網路字型”的誕生
3.6.2大躍進
3.6.3縮小差距
3.6.4包容局限性——即使會很拙劣
3.7小結
第4章技術與文化
4.1潮流興起的原因
4.1.1印象主義的誕生
4.1.2Web2.0平面設計
4.2SEO也是設計
4.2.1理解SEO的重要性
4.2.2選擇恰當的關鍵字
4.2.3頁面內容與代碼
4.3小結
第三部分排版
第5章騙人的黃金比例:認識比例
5.1什麼是比例
5.2比例與設計
5.3揭開黃金比例的傳奇面紗
5.3.1黃金比例與斐波那契數列:類似卻不相同
5.3.2人體中的黃金比例
5.3.3黃金比例的誤區
5.4其他一些賞心悅目的比例
5.4.1根號2矩形
5.4.22∶3矩形
5.4.33∶4矩形
5.5世界中的比例
5.5.1音樂和舞蹈
5.5.2自然界
5.5.3計算機和移動設備
5.6設計中的比例
5.7小結
第6章吸引眼球:設計構圖與設計原則
6.1構圖關係
6.1.1閱讀方向
6.1.2以構圖方式引導用戶視線
6.1.3前景/背景的關係
6.2設計原則
6.2.1顯性優勢
6.2.2相似性
6.2.3節奏感
6.2.4質感
6.2.5方向感
6.2.6對比關係
6.3為什麼MailChimp的Logo如此漂亮:設計構成和設計原則的運用
6.3.1前景/背景關係
6.3.2顯性優勢
6.3.3相似性
6.3.4節奏感
6.3.5質感
6.3.6方向感
6.3.7對比關係
6.4小結
第7章激活信息:建立視覺層次結構
7.1什麼是“層次結構”
7.1.1層次結構富有表現力
7.1.2影響層次結構的諸多視覺因素
7.2層次結構因素
7.2.1空白區域
7.2.2字型粗細和字號
7.2.3顏色
7.2.4視覺裝飾元素
7.3設計中的層次結構
7.4小結
第四部分色彩
第8章色彩學
8.1色彩是什麼
8.2眼睛的騙局
8.2.1同色異譜
8.2.2色彩恆常性
8.2.3殘留影像
8.3視覺系統的工作機制
8.3.1視錐細胞
8.3.2三基色原理和對抗色覺理論
8.3.3主波長組合和色輪
8.3.4色盲
8.4定義顏色
8.4.1蒙賽爾色卡
8.4.2色相、飽和度和亮度
8.4.3Lab色彩模型
8.5顏色模型和數據驅動圖形
8.5.1顏色和定性數據
8.5.2顏色和定量數據
8.5.3連續調色板與離散調色板
8.6十六進制顏色的思考:理解Web中的顏色
8.6.1理解RGB
8.6.2RGB的十六進制表示法
8.6.3神遊十六進制“立方體”
8.6.4未來:HSL
8.7色彩模型實踐:為什麼名片色彩和網站色彩(永遠)不相配
8.7.1RGB顯示與CMYK彩色印刷的不同
8.7.2色域
8.7.3跨媒體設計和色彩管理
8.8小結
第9章色彩理論
9.1對色彩的反應貫穿著整個人類歷史
9.2色彩反應和人類生物學
9.3紅色的魔力:為什麼你根本贏不了“Target挑戰”
9.3.1紅色對大腦的影響
9.3.2前額葉皮層與理性思考
9.3.3襲擊前額葉皮層
9.3.4前額葉皮層與決策
9.3.5色彩和情境
9.3.6這對你意味著什麼
9.4其他顏色的研究
9.5顏色和文化
9.6配色和色輪
9.7選色和Web設計約定
9.7.1背景
9.7.2圖像與文本
9.7.3強調色
9.8顏色的相互作用:為什麼莫奈從不使用黑色
9.8.1印象派畫家:色彩大師
9.8.2色彩理論:印象派的發現
9.8.3莫奈的用色技法
9.8.4像莫奈那樣用色
9.9配色方案
9.9.1單一配色方案
9.9.2相似配色方案
9.9.3互補配色方案
9.9.4分散互補配色方案
9.9.5三色系配色方案
9.9.6四色系配色方案
9.9.7任意配色方案
9.10用顏色營造氣氛
9.10.1神秘或獨特
9.10.2活潑動感
9.10.3柔和安靜
9.10.4自然清新
9.11設計調色板和配色方案的工具
9.12小結
……
附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