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嘴松雞

黑嘴松雞

黑嘴松雞(學名:Tetrao parvirostris):有3個亞種走禽。體長47-95厘米,體重1750-4000克。雄鳥和雌鳥的嘴、腳和趾都是黑色,虹膜是肉桂色,但羽色差別較大。雄鳥的羽色是黑褐色,頭、頸部都有青紫色的金屬光澤。雌鳥的羽毛大多是銹棕色,上面雜有黑褐色的橫斑和灰白色的羽緣,並閃爍著藍色的光澤。雌雄雞兩性的肩、翅、下腹和尾的上、下覆羽上都有白色的端斑。體結實,喙短,呈圓錐形,適於啄食植物種子;翼短圓,不善飛;腳強健,具銳爪,善於行走和掘地尋食;鼻孔和腳均有被羽,以適應嚴寒。

是生活在東北泰加林中的大型雞類。是典型的針葉林鳥類,大多在海拔500米左右的低山丘陵的落葉松、冷杉、雲杉和紅松等針葉林的林中空地、林緣和河谷地帶活動。活動和覓食都是在白天,多在樹上採食,有時也在地上,主要是植物的嫩枝、嫩芽、果實和種子,也吃一些鱗翅目的昆蟲、蝸牛、螞蟻及卵。叫聲是非常響亮的囀啼聲。分布於中國,蒙古和俄羅斯。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人工馴養,

形態特徵

黑嘴松雞體長47-95厘米,體重1750-4000克。雄鳥雌鳥的嘴、腳和趾都是黑色,虹膜是肉桂色,但羽色差別較大。雄鳥的羽色是黑褐色,頭、頸部都有青紫色的金屬光澤,胸部則閃著綠色的光輝,肩、翼上有大塊白斑。黑色的尾羽呈楔狀,末端鑲了個白色的邊兒,很有特色。雌鳥的羽毛大多是銹棕色,上面雜有黑褐色的橫斑和灰白色的羽緣,並閃爍著藍色的光澤。雌雄雞兩性的肩、翅、下腹和尾的上、下覆羽上都有白色的端斑。
體型似家雞。雄性在頭頸部有青紫色閃光。肩部、初級飛羽,以及翅和尾上的一些覆羽尖端部分為鮮白色;尾長大,其長度略短於翅長,外形似楔狀;下體黑褐色,雜以白斑,尾下覆羽的尖端有寬達2-2.5厘米的白色端斑。雌性上體大致為棕色,但具黑褐色閃藍光的橫紋,在頭頂上又常形成圓點狀;尾及尾上覆羽黑褐色,有紅棕色細紋;翅及尾上的覆羽也有白色端斑。兩性的嘴均黑褐色。腳與趾黑色。在兩眼的上方有紅色裸皮。
大小量度:體重♂2600-4000g,♀2050g;體長♂860-910mm,♀610mm;嘴峰♂47mm,♀35mm;翅♂300-374mm,♀315mm;尾♂315mm,♀325mm;跗蹠♂74mm,♀63mm。
(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黑嘴松雞是典型的針葉林鳥類,大多在海拔500米左右的低山丘陵的落葉松冷杉雲杉樟子松紅松等針葉林的林中空地、林緣和河谷地帶活動,尤其是林下草本植物、幼樹和灌木較好的地帶,但不喜歡特別茂密的林地,也不在闊葉林中。

生活習性

黑嘴松雞活動和覓食都是在白天,從天剛亮時就開始,一直到黃昏時才停止。善於在地面行走,除了上、下樹外,一般較少飛翔。起飛先走到較為開闊的地方,兩翅鼓動有力,呈斜線飛起,常發出較大的鼓翼響聲,雄鳥的鳴叫聲為“嘎-嘎-”,雌鳥的鳴叫聲則為“呱-呱-”。當飛到一定的高度後,再斜向滑翔下來,兩翅下彎,靈活地改變方向,或再次鼓動雙翅向上飛翔。通常飛行的距離不長,多在200米以內,飛行的高度也不高,一般不超過大樹的樹冠。降落前大多先落到樹上,仔細觀察地面上的動靜,認為沒有危險時才落地。遇到危險時通常先站立不動,冷靜觀察,待危險迫近時才起飛,或者鑽進茂密的灌叢中、枯葉堆或倒木堆中隱匿。晚上通常都棲息於落葉松樹上,只有在育雛期間才與雛鳥一起棲息於地面的草叢中或灌叢中。另外,在嚴寒的冬季,大雪紛飛,北風呼嘯,也迫使它們躲進地面上的雪窩中過夜。
黑嘴松雞多在樹上採食,有時也在地上。食物主要是植物的嫩枝、嫩芽、果實和種子,已經記錄到60餘種,包括樺樹柳樹椴樹楊樹、樟子松、紅松、興安落葉松等喬木,還喜歡忍冬柳葉菜岩高蘭、興安薔薇、越桔、牙疙瘩、草莓等灌木,也吃一些鱗翅目的昆蟲蝸牛螞蟻及卵。相比之下,冬季的食物雖然種類較少,但營養成分含量豐富,尤其是高能物質如粗脂肪、糖類的含量較高,有利於幫助它度過北方漫長而寒冷的冬季。
叫聲:非常響亮的囀啼聲。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蒙古和俄羅斯聯邦,見於俄羅斯西伯利亞東部至薩哈林島。中國僅有指名亞種,分布於東北大興安嶺小興安嶺長白山區海拔300-1000米的落葉松及松樹林。遊蕩鳥可抵及遼寧及河北邊境。
黑嘴松雞分布圖黑嘴松雞分布圖

繁殖方式

3-4月是松雞發情期,常5-7隻雄、雌集群于山坡向陽而具稀疏高大樹木及小灌木地帶的求偶場內配對。每到草芽初萌的4月,雖然大興安嶺一帶依舊涼風習習,但這時候,雄雞以“幫幫”的鳴叫聲尋找雌雞,如果發現了目標,就立即上前獻舞求婚,這時,如果又有一隻雄雞也看中了這隻雌雞的話,兩隻雄雞遇到一起都各顯舞技以求得雌雞的歡心。常看到幾隻公雞為了一隻雌雞在地上跳著圓圈舞的情形,雌雞此時落在樹上也在仔細地看,若相中了其中的一隻,就飛下樹來,落在這隻雄雞的身旁,雙雙離去。
求偶活動結束之後,雌鳥便開始築巢產卵了。築巢的生境與食物的豐盛度、隱蔽狀況、離水遠近、林型、坡向及海拔高度等生態因子都有關係。5月初築巢,雌鳥用腳扒地面呈凹窩狀,再叼些落葉松松針、少許樹皮、小松枝和本身少量羽毛等墊入凹窩中。巢材主要是松針。
5-6月進入繁殖期,雌雞一窩產6-10枚卵,卵的大小和鵝蛋相仿,顏色為淺棕色、赭色或淡灰褐色,上面散布著黃褐色和赤褐色的斑點。從築巢開始,一直到產卵、育雛,都由雌鳥獨立承擔,孵化期為23-25天。雌雞在孵化時有很強烈的戀巢現象,有人走到跟前也不出窩飛走,有時假裝成受傷的樣子將入侵者引開,然後再回到巢中繼續孵化。
剛孵出的小雛鳥全身絨羽為皮黃色,雜有黑褐色的斑,腳為肉紅色,就像小小的絨毛球,十分活潑可愛,孵出後不久即可跟隨親鳥覓食,一個月以後就能飛到大樹上棲息了。到了秋天,黑嘴松雞便集結成十幾隻一起的群體,共同活動和覓食。雛鳥生長迅速,半月余即能飛到3-4米的高樹上。

亞種分化

黑嘴松雞(3亞種)
中文名稱拉丁學名
1.
Tetrao parvirostris kamschaticus
2.
Tetrao parvirostris parvirostris
3.
Tetrao parvirostris stegmanni

種群現狀

黑嘴松雞在中國境內的兩個主要棲息地,小興安嶺和阿爾山地區的種群也已處於滅絕的邊緣,河北也不再能見到越冬的個體。
即使是種群數量最多的大興安嶺地區,下降的速度也非常之快,由於1987年5-6月發生了歷史上罕見的特大森林火災,燒毀了大片原始森林,過火總面積達133萬平方米,使黑嘴松雞的種群密度急劇下降,處境非常嚴峻。
黑嘴松雞繁殖期較早,5月初大興安嶺冰雪剛剛融化,它已開始築巢產卵,以孵化率很低。據調查,在得到3窩總計23枚卵中,僅孵出了3隻雛雞。卵受精較低,16枚卵中受精卵僅3枚。孵化率低可能與產卵和孵卵時氣溫較低有關,此不時下雪,地表剛融化,地下5cm以下仍未解凍,夜間溫度較低(-6至-1℃)。森林不斷被砍伐,使其賴以生存的棲息環境遭到破壞以及亂捕濫獵,是使其致危的主要因素。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列入中國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

人工馴養

研究取得如下結果:
  1. 黑嘴松雞可以人工馴養,已初步掌握馴養技術。建立馴化種群的有效途徑是引種卵和幼雞;
  2. 黑嘴松雞可以人工繁育。籠養下一齡松雞即可性成熟並參加繁殖。五月營巢產卵、孵化,產卵量6-11枚;
  3. 人工育雛的關鍵是掌握好溫度、濕度、飼料、衛生、光照等條件並使其有機配合,20日齡後雛雞逐漸脫溫;
  4. 人工配製的顆粒飼料黑嘴松雞喜食,且可滿足生長繁殖的營養需要;
  5. 在適宜的人工孵化條件下,平均孵卵期為25天3小時50分,人工孵化減重率為21.6%;
  6. 籠養松雞常患疾病有雞新城疫、缺硒病、大腸桿菌肺炎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