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醫藥

黎族醫藥

《黎族醫藥》是2008年海南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鐘捷東。

基本介紹

  • 書名:黎族醫藥
  • 又名:黎藥
  • 作者:鐘捷東
  • 定價:28
  •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8-11
圖書信息,內容簡介,作者簡介,概念術語,簡介,發展歷程,黎醫的治療技術,黎醫的傳統常用藥,黎醫理論,巫醫,

圖書信息

售 價:50.00元
圖書類別:醫藥衛生
圖書標籤: 海南 黎族 醫藥
開 本:32開
頁 數:449 頁

內容簡介

海南省第一部民族醫藥工具書《黎族醫藥》由海南出版社出版,該書由海南省軍區預備役師醫院中校軍醫鐘捷東所著。
《黎族醫藥》一書共有6章,主要分為“醫”和“藥”兩個部分,該書不但對黎族醫藥的醫學模式和發展階段做了比較全面的梳理,也論述了黎族文化和黎族醫藥的關係,尤其難得的是概括和提煉了黎族醫學的理論原理和診斷方式,而且詳細介紹了黎藥的採集、加工工藝,列舉了大量的黎藥驗方,以及黎醫的32種醫療技術。

作者簡介

鐘捷東,中校,1994年從第一軍醫大學畢業後,長期在五指山地區駐軍某部從事醫務工作,因而有機會接觸到黎族醫藥。10多年來,鐘捷東在工作之餘,深入黎家村寨,走訪民間黎醫,挖掘、收集黎族醫藥資料,然後進行科學、系統的整理和研究。

概念術語

簡介

黎醫黎藥是黎族人民世代相傳的傳統醫藥。它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和傳統性,是黎族人民在長期與疾病鬥爭中反覆實踐積累起來的防病治病的藥物,是民族醫藥寶庫中組成部分。黎族地區天然藥材資源十分豐富,品種繁多。五指山地區現有植物藥500多種,動物藥200多種,礦藥物100多種。黎族對這些草藥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具有悠久的歷史,據《崖州志》記載的草藥證實,黎族民間對草藥形態、性能、性味、功效、採集、加工及分類都有了比較全面的認識,特別是對毒蛇咬傷接骨跌打損傷中毒風濕胃痛瘧疾、風痧症、瘴氣、疑難雜症等的治療方面都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黎族民間從事黎醫的人,多為自采自用,自己加工配製草藥。

發展歷程

黎族是一個沒有文字的民族,本民族沒有在對於醫術和醫藥方面留下任何文字記載。但查考所有相關黎族文化、習俗、醫藥方面的考察資料,無不記載著黎族的崇神信仰,祖先崇拜。雞卜、殺牲求神治病等等:黎族家中如有人生病,即請巫師到家中殺雞、殺豬、殺牛祭神救治,有人以此做出黎族是崇神醫學模式的結論。
翻開任何一個民族的醫學發展史,無一不是由蒙昧走入認知;無一沒有經歷由巫——巫醫——巫醫分化——理性醫學的演變過程。同時也不能否定蒙昧時期“巫”在心理治療方面所產生的積極作用。至於當今黎族留存的巫師殺牲祭神的形式,只是在民間信仰上沿襲下來的一種習俗。姑且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種在民俗中的心理治療形式,而不能把它視為是黎族的民族醫學模式。
從黎族醫藥啟蒙與發展的歷史年代去衡量,黎族應該是最早實現巫醫分化,走入理性醫學發展模式的民族之一,也是最早學會利用草藥治療疾病的民族之一。這個時期應當是與華夏中醫藥的啟蒙與發展基本上處於同一個時期。從海南的考古資料來分析:
兩萬年以前,處於舊石器晚期的黎族先民就踏上了這座海島;
一萬年前開始向新石器時期過渡;
6000年前進入新石器時期;
進入新石器時期的標誌性特徵是:農業的起源。也就是說,黎族的先民們在1萬年——6000年前的這一段時間裡,幾乎是與中原華夏的神農氏大約在同一個時期內完成了“嘗百草”的歷程,從中發現並學會了利用草藥,學會了種植作物,從而走進了農業文明。
黎族是一個非常善於識別和利用天然植物藥物的民族,在信仰上有植物崇拜的習俗。在黎族中幾乎是全民皆醫,每一個人或多或少都懂得一些識別和利用草藥的知識,但遇到自己不能解決的疾病,就要求助於黎醫。德高望重的女性黎醫被尊稱為“妣(bi)雅(ya)”,男性黎醫被尊稱為“帊(pa)雅(ya)”——黎語,藥王的意思。
由於黎醫在黎族的歷史進程中擔負著整個部族的繁衍與發展的責任,因此在部族中享有很高的地位和威望,倍受族人的尊重與愛戴。他(她)們是從族群中精選出來的最優秀的人:要憑藉大腦的記憶把醫術和醫藥從上一輩人身上繼承下來;在自己身上取得發展;用口傳身教的形式往下一輩人身上傳承下去。這樣代代相傳數千年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但黎族醫術和醫藥的傳承是連續的,是在連續的繼承中不斷取得發展的。
對於任何一個民族、任何一種文化來說,傳承的連續性和在繼承中要取得發展都是十分重要的。黎醫的傳承對象沒有男女的分別,只是在宗族中選擇吃苦耐勞、樂於助人、聰慧好學、記憶力強的人作為繼承人,以確保能夠完整的繼承。繼承以後,族群內部則以繼承人為核心不斷地進行著相互間的認識和交流,使其在交流中不斷地取得發展和最佳化。這是黎族醫藥文化傳承的一個突出的特點。
黎族醫生中沒有單獨的藥師、護師,而是將藥、醫、護融為一體。
在草藥方面,黎醫傳承下來的草藥有500餘種,常用草藥有300餘種。

黎醫的治療技術

黎族人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對一些植物、動物的藥用功效有一定的認識,並套用於臨床治療,掌握了一些治療病症的方法和技術,積累了一些醫療經驗,能夠對一些常見的內科、外科等疾病進行診斷、防治和治療等。
診斷方法
通過正確的診斷來確定病位、病因,是黎族醫治病痛的重要手段之一。診斷時,主要觀測和檢查4種感覺器官(眼、鼻、耳、舌),4種感受(形、聲、觸、味),5種氣味(痰、吐物、瀉物、小便、血)。這些觀測和檢查,是以望診、聞診、問診、脈診這4種診斷方法來進行。
望診:舌頭、皮膚、眼球、尿、糞便、人的神態都是望診的對象,主要是觀察它們的顏色、形狀等來判斷疾病。如舌診,著重於舌的顏色、舌苔和舌質,是通過與舌有關的各種疾病的特殊病症來判斷疾病;尿診則把尿液倒入乾淨的瓷碗中,並迅速攪拌,觀察出現的泡沫形狀及氣味、顏色和碗底沉澱物,有的醫生則取尿液一滴在自己的指甲上,通過嘗尿液的味道,有何感覺,以判斷疾病的類型和輕重。
問診:醫生用黎語有啟發性地詢問病人的病史,如何時得病,曾做過什麼治療,服用過什麼藥等等,以便進一步了解病情,從而判斷病人疾病的一般性和特殊性,
聞診:耳聞、鼻嗅等屬於聞診。聞診可分為兩種:聽聲音和嗅氣味,通過聽覺和嗅覺,來分辨聲音和氣味的正常與異常,再結合其他診察方面所獲得的資料,加以綜合分析,從而得出何種病症的結論。
脈診:脈診時,一般是患者為女性,先診右手脈後診左手脈,男性則先診左手脈後診右手脈,而醫生則右手觸診病人之左手脈,以左手觸診病人之右手脈。診脈通常用的手指為食指、中指、無名指。觸診時主要注意脈向的長度、寬度、浮、沉、滑等特徵。黎醫認為,人體器官分布於人的左右手指尖,如脾在左手觸診,肝膽在右手觸診,腎器官可以左右兩手觸診,這是黎醫脈診中的一個特點;在有關五臟六腑相關診斷等方面,黎醫和中醫學相仿,如五臟為陰,六腑為陽等。
治療方法
黎醫的治療方法多種多樣。內治主要服用經熬煮的草藥水為主,外治則有拔火罐、火點、放血療法、艾炙、熱敷、按摩、藥熏蒸療法、藥水浴、外敷法等。在藥物治療的同時,還要調整病者的起居,飲食和精神治療,並且講究飲食禁忌等。
從古至今,仍在臨床實用的黎醫治療方法有:
火針療法:常用布傘鋼線一截,長約10~12厘米,一端磨尖,一端安上木柄,即成火針。使用時,先把尖的部分放在火炭里烤紅,後蘸上蓖麻油,點火燒熱,待火熄滅後,迅速點刺在治療的部位上,此法常用於治療瘰癘、腰腿痛症等。
針挑療法:用大號縫衣針等針具,根據病症選擇體表上某些部位,運用不同手法挑破其淺層皮膚或皮下纖維而達到治療的效果。先選擇病症的體表或穴位上的病理陽性反應痛點,常規消毒後,用針對準針挑點下針,其手法有淺挑、深挑、慢挑、輕挑、重挑、搖挑等。針挑方式有:點挑、散挑、環挑、排挑,一般一個針挑點反覆數次,挑完後用碘酒消毒創口,此法常用於治療疳積、腰痛、痧症、癇症、癭瘤、痔瘡等病症。
挑痔療法:常用於治療炎性外痔,輕度脫肛等病症。方法是首先在患者腰骶部尋找痔點,形似丘疹(不突起皮膚或稍微突出皮膚或帽針頭大小圓形),稍帶有光澤,為灰白色、棕褐或淡紅色等,壓不通色,確定位置後,經消毒便用縫衣大號針在定位表皮上縱向挑破0.1~0.2厘米,而後深入皮下挑,將白色纖維物挑斷,一般不出血,挑完後,用2%碘酒消毒,加上膠布貼緊即可,相隔7天后再挑一次即可治癒。
挑疳積治療法:一般用於小兒疳積症、消化不良症。方法是在四縫穴處挑刺並輕輕地擠出黃色粘液,再加雞屎藤適量的粳米混合研成粉,用開水沖後內服則可愈。
燈花炙療法:用燈芯草蘸蓖麻油後,直接點燃在病位或穴位上,以能聽到嘶嘶響的聲音效果為最好,常用來醫治頭痛、四肢麻木、風濕性關節腫痛等症。
艾炙療法:作法是直接在皮膚上炙或淬藥(生薑法、蒜瓣、生鹽)炙,每次15~30分鐘,常用於治療風濕胃痛症、寒性病症,慢性病等。
刮痧法:用銅錢、光銀或藥物等在病人身體上進行刮治的一種治療方法。取煙筒的煙水用碗裝,在刮時用手指沾碗中煙水,塗在病者某些部位,右手握銅錢,從頭頸、背部、四肢向下由近而遠反覆刮,刮的動作要求輕柔有力,以病人有脹、酸、輕度感痛為度,以皮膚出現微紅為宜,它作用是散熱解熱、通里透表、追風活絡,有調節胃脾功能的療效,常用於痧症、外感及腸胃症等。
藥物薰蒸療法:用燃燒藥物的煙氣或煮藥蒸的氣熏在患處,以達到治病的一種方法 。取軟筋藤、軟筋葉、沈香、人發、檳榔渣等藥物一起燒後,用其產生的煙氣在患處熏,同時用被毯覆蓋患者,此法常用治療外傷性,如骨折、扭傷等。還有一種是用生薑、大楓艾葉、土紫荊、五指樹葉、東風桔葉等,做法同上述,用來治療傷風感冒、周身關節酸痛等,患者以出汗效果最好。
藥物熏洗療法:用大楓艾、舒筋藤、紅蔥、沙姜、老薑、兩面針葉、透骨草等藥物熬煮後,熏蒸在患處,待藥液溫度低到適宜時再行沐浴。此法常用於治療腰腳痛、風濕性關節痛、外傷性肢節扭傷等。
敷貼療法:用幾種草藥搗爛,直接敷在病人痛點或穴位,通過藥物的刺激,調節人體氣血運行,以達到治病的目的。
佩藥療法:選用藥物掛在病人某些部位,達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種外治方法。將無傘葉、猴子當葉、飛鼠、兩面針葉、熊毛等藥物混合研成藥粉,後裝入小布袋,佩掛在某些部位,可防病治病,使人健康以及避孕等效果。
內服法:通過審察病因、病症確定治法,然後選用黎醫常用內服藥組方劑、單方、或數種味藥,熬煮內服。其功效有運氣、行血、散結、消滯、祛瘀、活血等,也有清熱解毒、止痛等等。此法可用於醫治各種病痛。
酒療法:採用中草藥單味或數種藥及動物藥來泡酒,後通過喝適量的藥酒以達到防病治病的方法。如蛇酒,取活毒蛇若干條,把線紮緊它的肛門就直接把活毒蛇放入酒罈里立即密封,待浸泡至酒色變黃即可開壇飲用,還有用動物骨節浸泡酒, 治療風濕病、節肢麻木疼痛等症,常飲此藥酒,可達祛風、追風等功效。
拔罐療法:此法有火罐法、水罐法、油罐法、藥罐法等。工具多用水牛角、黃牛角、羊角、鹿角等,具體做法是將點燃的火放入角洞裡,迅速倒扣在病人的痛點部位、穴位上,到一定時間才取出,即可達到止痛、活血、祛風、除濕、拔毒等作用。此法可治療感冒、哮喘、風濕性腰腿痛、肩周炎等。
藥熨療法:此法有兩種,一為藥熨療法,選用有芳香、止痛祛風、消腫的中草藥如山茶葉、山姜葉、土京、散血丹葉、夜來香等數種搗爛後,擱於火灶里煨熱,後取出在人體的臍部位反覆來回數次熨即可;二為熱開水療法,用毛巾放入熱開水裡,取出擰乾在病人疼痛部位反覆數次熨即可。此法對治療風濕性關節痛、痹症有一定療效。
食物療法:根據季節與病症的情況,選擇食物、藥物調配製成食品,吃後以達到防病治病的或調補強身的目的。黎醫傳統食療有直接吃水果、蔬菜、禽獸、水產類的藥物,或加工為藥粥、藥湯、菜餚食用,比較注意食物的相剋和禁忌。此法廣泛套用於各科病症及各種虛症的調補作用,還有藥墊療法、藥枕療法、浴足療法等。
毒蛇咬傷的即時處理
毒蛇咬傷事件多發生在野外或深山老林里,即時處理的方法是根據野外或深山老林的條件,患者自己或同伴可以即時採用的辦法。一般按下列步驟進行:
(1)綁紮處理:凡被毒蛇咬傷後,千萬不要驚惶失措或麻痹大意,套用繩索(褲帶、衣布條、毛巾、藤蔓等)作綑紮處理,可大大減少或免除中毒的危險。綑紮的部位原則上是捆在傷口上部2~3寸處,但尚須根據受傷的部位和時間來決定。如咬傷四肢末端1分鐘內,在腳趾或手指的部位綑紮一度;如超過數分鐘,則應在小腿或臂的下部再加捆一度。咬傷足背或手背1分鐘內,在小腿或前臂下部綑紮一度;如超過數分鐘,則應在小腿或前臂中部加捆一度。咬傷小腿或前臂的中部數分鐘內,在小腿或前臂的上下部各綑紮一度,(先捆上度後捆下度);如超過數分鐘,則應在大腿或上臂的下部再加捆一度。綁紮目的是使受傷的部位血液循環暫時處於停滯狀態,阻止蛇毒隨血液流遍全身。綑紮越快越好,最好能在1~2分鐘內完成。如受傷十分鐘後再綑紮,就已失去綑紮意義。綑紮的緊度以遠端的脈搏暫停為好,但不能太持久,一般在做完擠毒和敷藥處理後,即應松去捆繩。如沒有把握松去,應每隔10~20分鐘就放鬆一次。否則,可致綑紮外端的肢體壞死,造成不良的效果或致殘疾。
(2)傷口清洗處理:綑紮完畢,接著用清水或自己的小便將傷口洗淨,清洗時如發現傷口內有毒牙,應即時撥出。
(3)擠毒處理:傷口洗淨後,立即用小刀或竹片刃,忍痛將毒牙咬過的傷口稍擴大,一般擴大至一厘米長,深至皮下即可,而後即用兩手同時從四周向傷口擠壓,擠到傷口出血液1~2小杯,就能把蛇毒素大部流出。也可用嘴對準傷口吸毒,隨吸隨吐,連續十數次或更多,吸後用鹽水或酒漱口。但應注意,凡口腔黏膜有潰爛的人,不能用口吸毒。如傷口在肌肉豐滿部位,最好用竹筒似拔火罐法吸毒,有效又安全。
(4)敷藥處理:擠血完畢,就地尋找治蛇蟲咬傷的藥,如半邊蓮、紅辣草、鵝不食草、望江南等,口中嚼爛,敷於傷口周圍,並應同時采蛇蟲咬傷藥內服解毒。敷藥處理後,應看患者病情,重者急送醫院進行治療。
一般情況下,凡被毒蛇(一切毒蛇)咬傷的,總是用內服藥治療,主要原則是解毒、排毒和利尿。所以被毒蛇咬傷後,若出現全身症狀尚未明顯時,可用半邊蓮100克、指甲花全草適量,將2味藥搗爛取汁加兩滴酒內服;若出現頭暈目眩、喉舌麻木、不能講話、四肢癱軟、甚至昏睡不省、呼吸困難,藥方為山蘑菇15克、青木香12克、白芷12克、細辛6克、甘草4克、半邊蓮15克、七葉一枝花根30克,水煎內服;出現傷口發黑、遍身皮膚出現瘀斑、四肢末端紫滯的,藥方是七葉一枝花(全草)、旱蓮草、紫珠葉、散血丹適量,水煎內服;出現高熱不退、昏迷、譫語、口渴、小便短赤、大便乾結。

黎醫的傳統常用藥

黎醫的傳統常用藥,可分為海南五指山地區產的常用藥和外地傳入黎族地區的常用藥。
本地產的傳統常用藥
黃皮葉:多為栽培,南方地區均有。功效及套用:疏風解毒、行氣止痛。用於防治流感,本品味辛,氣芳香。用量為適量。
蘭草(山薄荷、獨腳球):主要產於五指山、保亭、瓊中等地,生於旱坡地,小山頂。性味:苦、辛、微溫。功效及套用:疏風解表、用於感風寒表症、祛痰止咳、止血,常配散血岡、扎節榮等,用於外傷。用量適量。
鬼針草(一包針、金盞銀盤):主要產於東方、樂東等地,多生於草地和路邊。性味:甘、淡、微寒。功效及套用:清熱解毒、利濕熱。用於感冒發熱及防治流感、中暑、毒蛇咬傷、急性腎炎水腫。用量為適量,水煎內服。
五指柑(牡荊、埔姜):主要產於五指山等地。多生於山崗、坡地、路邊。性味:辛、微苦、平、氣香。功效及套用:解毒散熱、化濕消滯、祛痰止咳、祛瘀,常用於感冒發熱表症、吐瀉、腹痛症、急慢性支氣管炎、還用於外傷出血、外洗可治皮炎、濕疹等。用量為適量,可內服、外用等。
傘托樹(鴨腳木、鵝掌柴):主要產於五指山、瓊中、保亭、白沙。多生於山溝。用樹皮、葉入藥。性味:苦寒、氣微香。功效及套用:解表清熱、祛風除濕。用於感冒風熱表症,也可用於風濕熱痹、跌傷腫痛。外用治療:皮炎、濕疹。用量為適量。
竹葉草(鴨跖草、竹葉菜):主要產於五指山等地。生長於田邊、溝邊等陰水濕地。性味:甘、淡、寒。功效及套用:清熱瀉火解毒、消腫利尿等。用於各種熱症、感冒,也可用於水腫、石淋、清暑熱等症。用量為適量。
土牛藤根(蘭草、多須公、六月雪):主要產于樂東、五指山等地。多生長於山坡、路邊草叢中。性味:苦、甘、寒。功效及套用:清熱利咽喉、瀉火解毒。用於防治白喉、感冒高燒、麻疹熱毒熾盛、肺熱喘咳、熱毒瘡癰、毒蛇咬傷等症。用量為適量。
土甘草(點秤星、秤星木、假青梅):主要產於五指山、白沙的南開等地。多生長於山坡、路邊、曠野、叢林中。性味:甘、涼、微苦。功效及套用:清熱生津、利咽喉、散瘀消腫止痛。用於咽喉炎、急性單雙蛾,也可用於跌打疼痛等症。用量適量。如跌打損傷可內服並外敷。
三枝槍(三椏苦、三椏虎、三叉虎):主要產於五指山、瓊中、保亭等地。用枝葉、根入藥。多生長於丘陵及灌木叢中。性味:苦、寒、氣香。功效及套用:清熱瀉火、行氣止痛、燥溫止癢。用於防治流感、流腦、乙腦、跌打腫痛、胃痛、風溫痹痛、腰腿痛,外用於皮膚溫熱瘡疹、痔瘡等症。用量為適量。瘡、毒蛇咬傷、外傷等內服、外敷並用,外用適量或略大量。
地膽草(地膽頭、土公英、苦地膽):主要產于樂東、五指山、瓊中等地。多生長於山坡,曠野草地及村邊。性味:苦、寒。功效及套用:清熱瀉火。套用於多種熱毒症,如感冒發熱、扁桃體炎、咽喉痛、紅眼病等病症。用量為適量。
山蒼樹(木姜子、豆豉姜、山雞香)入藥為枝葉及根:主要產於五指山、瓊中等地。性味:辛、溫、氣香。功效及套用:溫中散寒、行氣止痛、祛風寒溫、活血祛瘀。用於胃寒、氣滯、四肢麻木,外傷瘀痛等。用量為適量。
草蔻仁:主要產於白沙南開、瓊中。性味:辛、溫、氣香。功效及套用:祛寒、祛燥、芳香健胃。用於胃寒濕郁滯等。用量為適量。
田基黃(地耳草、雀舌草):主要產於五指山、樂東、東方等地。多生於田基、溝邊潮濕處。性味:甘、淡、微寒。功效及套用:清利濕熱、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等。用於肝炎、腸傷寒、熱毒所致瘡瘍、癰腫、紅眼病,外傷積瘀腫痛。用量為適量。
雞骨草(黃食草、小葉龍鱗草):主要產於白沙南開、瓊中、五指山。多生長於山坡、灌木叢中。性味:甘、淡、微寒。功效及套用:清利濕熱、舒肝止痛。用於肝、膽病症。用量為適量。
山芝麻(假芝麻、山油麻):主要產于樂東、東方、三亞等地。多生於坡地、丘陵等向陽乾旱之地帶。取根入藥。性味:理氣止痛。用於發熱、喉腫痛、腸炎、便秘。用量為適量。
黃連藤(黃藤、古山龍):主要產於五指山、瓊中。多生長於山林叢中。取藤莖入藥。性味:苦、寒、有小毒。功效及套用: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用於濕熱腹瀉、痢疾、熱症頭痛、胃痛、咽喉腫痛等。用量為適量。
蔬花蘭(三角草):主要產于樂東、五指山。多生於潮濕的草地。全草入藥。性味:微苦、微寒。功效及套用: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用於毒蛇咬傷、尤以治療眼鏡蛇、竹青蛇咬傷效果極佳。也可用於跌打腫痛。用量為適量。
白雲草(東風菜、仙白草、鑽山溝):主要產于樂東。多生於山坡、路邊、溪邊潮濕之處。以根入藥。性味:甘、寒。功效及套用:消熱解毒。用於毒蛇咬傷。用量為適量。
小葉蛇總管(香茶菜、鐵拳頭母):主要產於五指山。多生長於山坡、曠野。性味:辛、苦、微寒、有香氣。功效及套用:清熱解毒、祛瘀止痛。用於毒蛇咬傷、跌打腫痛。用量為適量。
千雲竹(英雄草、察刁生、徐長草):主要產于樂東。全草入藥。性味:辛、溫、氣香。功效及套用:解毒消腫、祛風止癢、行氣止痛。用於多種毒蛇咬傷、多種皮炎,也可用於跌打扭傷、風濕痹痛。用量為適量。
七葉一枝花(鐵燈台、蚤休、金錢重樓):主要產於五指山、保亭的南林。多生於山谷、溪邊、叢林陰濕之地。以根莖入藥。性味:苦、微寒、有小毒。功效及套用:清熱解毒、熄風定驚。用於治療毒蛇咬傷的重要藥等。用量為適量。
半邊蓮(蛇利草、細來草):主要產于樂東。全草入藥。性味:甘、淡、微寒。功效及套用:涼血解毒、清熱利尿。用於毒蛇咬傷等。用量為適量。
一枝黃花(大葉七星劍、百根草、治蛇草)全草入藥:主要產於五指山。多生於荒山、草坡、路邊。性味:苦、辛、微寒。功效及套用:清熱解毒、疏風清熱等。用於毒蛇咬傷、感冒風熱、咳嗽等。用量為適量。
花生皮(花生的紅外皮):各地均有種植,性味:甘、澀、平。功效及套用:止血。用於內、外各種出血症。用量為適量。
紫珠(大葉紫珠):取葉入藥。性味:微苦、微寒。功效及套用:止血、消熱解毒、利濕退黃,用於多種內、外出血症,燒傷、宮頸炎、陰道炎、結膜炎,也可用於黃膽性肝炎等。用量為適量或按出血的情況而加藥量。
草紫葉:主要產于樂東、東方。生長於平坡地。以葉作藥。性味:辛、溫、氣香。功效及套用:止血、消炎。用於出血性外傷(小傷)、刀傷。用法:單味取葉嘴嚼爛或搗爛,直接敷上傷口。
散血丹:全用。主要產於保亭的南林、五指山。生長於高山,叢林中。性味:甘、微苦。功效及套用:止血、祛瘀、消腫、止痛。用於內、外多處出血,伴有骨傷、血腫。若配以木則、山竹皮、紫珠葉、見血靈,搗爛外敷患處療效更佳。用量為適量。但外敷量要適當加量。
鹿角膠:由鹿角煎熬成膠。性味:甘、微溫。用於補腎壯陽、滋補精血及止血。常用量適量。
鹿角渣:熬膠後所存殘渣(或用鹿角燒炭)。性味:甘、微溫。補益精血。用於虛寒性的崩漏帶下,外用並有收斂止血等。
胎膠(羔):即鹿母胎。鹿母被人捕殺後, 從腹內取出鹿胎,煎熬成膠稱為鹿胎膠。性味:甘、溫、微鹹。補腎、善補腎脈、益精血、溫子宮。用於產後身體虛弱、月經不調或無孕等症。用量為適量。
骨筋膠:取鹿的骨骼及筋煎熬而成。補肝、腎、壯筋骨、祛風等。用於風濕性關節炎等。用量30~50克,一般浸酒內服。
熊膠;取熊身煎熬後就成熊膠。性味:甘、溫、鹹。功效及套用:活血祛瘀、止血、止痛。常用於胃脘病、跌打腫痛、出血、風濕關節痛等症。用量適量。
熊膽:溫、鹹、苦。功效及套用:止血、止痛、散瘀。常用於慢性肝炎、角膜炎,此外,凡是內傷、外傷等諸症,也可配少量白酒沖溶內服。
熊毛:取其毛放在瓷大碗加95%酒精燒成末,凡是外傷出血者,在傷口出血處撒上則可。療效更佳。
猴子膠:將被人殺死後的猴子(腹腔里腸胃的渣物取出洗乾淨)煎熬成猴子膠。性味:甘、溫、鹹。功效及套用:溫運脾胃、消食滯等。用於小兒疳疾、消化不良、佝僂病等症。用量適量,可配新米飯內服。此外,將黨參、玄參、砂仁、芡實等藥水熬後倒入碗裡,再把猴子羔(膠)放入藥湯里溶化,內服療效更佳。
鹿茸:頭上尚未骨化而帶茸毛的幼角。主要產于海南瓊中、樂東、白沙等地。性味:甘、鹹、溫。功效及套用:補腎壯陽、善補腎脈、益精血、強筋骨。用於腎虛精衰所致的陽痿、精滑、腰膝無力等症。用量適量。
外入黎族地區的常用藥
石膏(軟石膏、砍石膏):主要產於湖南、湖北等地。性味:甘、辛、寒。功效及套用:清熱瀉火、除煩止渴。臨床用於治療溫熱病、肺熱咳嗽實症、熱毒發斑疹。此外也適用於頭痛、牙痛、咽喉痛等症。用量為適量。
滑石:主要產於廣東、江西、遼寧等地。性味:甘、淡、寒。功效及套用:利水通淋、清熱解暑,外用清熱收濕。用於暑濕、濕泄瀉、石淋。用量為適量。
花蕊石:主要產于山西、陝西等地。性味:兩、澀、平。功效及套用:化瘀止血,用於多種內血症。用量為適量。
礞石(青礞石、金礞石):主要產於浙江、四川。性味:甘、鹹、平。功效及套用:降氣祛痰、鎮肝定驚。用於熱痰難咳或年老哮喘痰多、痰飲內阻引起的急風驚悸等症。用量為適量。
赤石脂:主要產於福建、山東等。性味:甘、微酸、溫。功效及套用:澀腸止瀉。用於虛寒久瀉或久痢便膿血不止。用量適量。
代赭石:主要產於江西、河南、河北等地。性味;苦、寒。功效及套用:重鎮降逆 、平肝潛陽、止血。套用於氣逆不降、噫氣、嘔吐等,肝陽上亢所致頭暈目眩、吐血、瘀血之症。用量適量。
丹砂(硃砂、晨砂):主要產於湖南、廣西、四川、貴州等地。性味:甘、微寒。功效及套用:鎮心安神、解毒防腐。用於心火上炎所致的心神不安、怔驚等。內服適量。也可用於瘡瘍腫毒,以作外敷藥用等。
磁石:主要產於河北、河南等地。性味:辛、寒。功效及套用:鎮心安神、潛陽納氣。用於心肝失養、陰虛陽亢的煩燥不安、失眠、肝腎陰虛、浮陽上擾的耳鳴、耳聾。
硫黃:主要產于山西、山東、河南。性味:酸、溫、有毒。功效及套用:外用解毒殺蟲。用於皮膚濕爛、疥癬癢、陰疽惡瘡等症。而內服祛火壯陽,用於老人髒寒引起的大便秘結。 用量適量。
雄黃:主要產於湖南、貴州等。性味:辛、溫、有毒。功效及套用:解毒殺蟲,用於各種惡瘡疥癬及毒蛇咬傷等症。外用適量。
砒石(砒霜、信石):主要產於廣東、貴州、湖南等。性味:辛、酸、熱。有大毒。功效及套用:蝕瘡去腐,用於外用於癰疸、痔瘡。單用研末外敷,本品毒性大,外用需加工制煉,以免中毒。外用適量。
輕粉(汞粉、膩粉):主要產于山西、陝西、湖南等地。性味:辛、寒、有毒。功效及套用:外用攻毒殺蟲,用於治疥癬、梅毒惡瘡。可與青黛、珍珠研末外用。
白礬(青礬、明礬):又稱枯礬。主要產於甘肅、山西等地。性味:酸、寒。功效及套用:殺蟲止癢、祛痰。用於治疥癬、濕疹作癢。此外,有止瀉止血的作用,用於久瀉不止,以及便血、崩漏、帶下等症。用量適量。
爐甘石:主要產於廣西、湖南等地。性味:甘、平。功效及套用:明目去澀,收斂生肌。用於目赤腫痛、淚流症。瘡瘍破潰後膿水淋瀝或久不收口,可與冰片、硼砂、玄明粉等為末點塗,只能外用,不能作為內服。
硼砂(月石、蓬砂):主要產於四川、青海、西藏。性味:甘、鹹、涼。功效及套用:解毒、防腐、清熱消痰、收斂吸濕。用於咽喉腫痛、口腔潰瘍、子宮頸糜爛。可內服外用,用量適量。
鉛丹(黃丹):凡產鉛之處,均有出產。性味:辛、微寒、有毒。功效及套用:拔毒生肌、墜痰鎮驚。主要用於外用,用量適量。

黎醫理論

黎醫用藥的理論認為,藥的性、味、效是源於土、水、火、氣四行。土為藥物生長之本,水為藥物生長之液,火為藥物生長之熱,氣為藥物生長運行之動力。這裡簡明敘述了藥物生長的自然條件和生態環境的因果互動作用。水與土偏盛,藥物味為甘;火與土偏盛,藥物味為酸;土氣偏盛,藥物味則澀。
一般來說,“肝脾”類疾病可用甘味、酸味藥物治療,而用苦味及辛味藥物治療可加重病情;“心肺”類疾病可用苦味及辛味藥物治療;“腎”病者可用甘味、鹹味或澀味的藥物治療,或食物治療。黎醫用藥大體分為湯劑、藥酒、粉劑、搗爛劑等。總之,重要在於藥物的配伍,適量即取得更佳療效。
黎醫認為,植物草藥的性能,與地理、氣候有密切的關係。在陽光強烈照射地方生長的草藥,它性能是熱性的;而生長在陰涼地區的草藥,其性能是寒涼。黎醫還把藥物的效能分為寒、涼、熱、溫、清、輕、重等,要求藥物性能和疾病病因相對應,如寒性疾病則用熱性藥物治療等等,這是黎醫辯證施治的方法。在飲食方面也要注意適應病人身體的需要。在冬季提倡多吃鹹、甜、酸的食物,多吃油,多吃熱性的食物和野生動物如鹿、山豬、黃猄、蛇類、羊肉等等,以增加人體對熱量的需要。除冬季外,對於其他季節的飲食則要求不嚴格,甜淡酸鹹凡易消化吸收均可。
此外,黎醫在人的日常行為方面也有些要求,強調人的肉體、言論、情慾和精神都必須有所制約。對身體、精神健康的人平常應選擇適宜的行、坐、臥等,不要隨便佩帶銅錢紅線作護身符。人都應當尊老愛幼,團結鄰居,只有行為高尚的人,才能健康、愉快、長壽。

巫醫

歷史上,黎族巫醫較為盛行,直到現在黎族民間依然存在。黎族的巫醫實際是巫與醫二者融為一體的民間行醫人,他們是以宗教儀式的形式,行草藥醫治的內容,達到給人防病治病的目的。在黎族社會中,巫醫都是一般的生產勞動者,但被人們視為是溝通陽間世界和陰間世界的全知全能的“使者”與“通話人”。
在古代,巫醫是黎醫草藥知識的積累者。一些古文獻對黎族地區當時的風土民情也作了這樣的記載:病不服藥,惟事寨祭,或信巫鬼、重淫祀,從古然也。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巫醫在黎族民間的盛行。宋代《太平寰宇記》記載:俚(黎)人以草藥醫治跌打損傷及瘡癤、瘡毒外科一切雜症。每有奇效,然亦以迷信出之。予嘗見一患痛者,俚(黎)仁老治疾,其人到病家裡以雞公一隻,小尖刀一把,酒、水、米、飯,諸項陳列於堂,求者先取尖刀,納袋中,脫草履於地,取火刀念咒,噴患處,操刀割之,膿血盡流而病者無痛苦,膿盡後,敷上藥而愈。這是古文獻對黎族巫醫進行治療較為詳盡的記載。
在科學技術非常落後的社會,當人們遇到傷痛疾病時,由於不能科學地認識病因,而往往認為是鬼神在作祟,是病人的靈魂被鬼攝走所致。既然是鬼在作祟,就必然請求巫醫來祭靈趕鬼,殺牲畜獻祭。
黎族巫醫為人治病時,有一套自己的方法,先通過黎族診斷法查明病因,以便在用藥時做到有的放矢。接著是採用占卜的形式,通過卦象來判斷是什麼鬼怪作祟而導致了疾病,需要獻祭什麼牲畜才能換回病人的靈魂,以決定用哪種性畜祭獻。黎族巫醫的占卜,一般以米卜、雞卜為主,根據米卜、雞骨的上下正反卦位或卦符所組成的“卦象”,以判斷病的輕重、安危、觸犯何種鬼靈以及需要祭品等。如發熱、頭痛症的米卜:取一碗米,點三枝香,長把尖刀立在米中央,隨之口念咒語,如尖刀立穩,即查明為“灶爐鬼”作祟,需要殺豬祭祀。一般情況下,凡肚子痛、嘔吐及泄瀉症的,都會認為是“風鬼”作祟,需要殺雞祭祀;急性風症的,是“風火山鬼”作祟,急需殺黃牛祭祀;婦女難產症,為“無頭鬼”作祟,要殺羊、雞祭祀;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症,為“龍水鬼”作祟,要殺白雞一隻、水蛇一條祭祀,還要寫卦符帖在門口和周圍樹木。海南各地黎族的祭鬼方法從形式上看是有些不同,但就其內容看均是大同小異。
巫醫在本氏族、村里或鄰近村莊發生流行病時,還擔負著主持有關儀式,以預防和阻止流行病的蔓延,確保人和村子的安全。如美孚方言的黎族民眾,為預防天花、霍亂、鼠疫的流行,要請巫醫舉行宗教儀式,集體出資買雞、豬、羊等牲畜,到野外主要交叉路口祭祀,並每家每戶都要用三角楓樹葉、野鳳梨葉掛在門口,以阻疫病於門外。
巫醫施行治病的過程一般為:令患者坐下或靜躺床上,巫醫左手端一碗清水,右手掌一支香燃燒,連連三次誦念咒語,(不同的病症念不同的咒語)。咒語念完後,巫醫吸碗中的水一口,噴在病人身上,或抹患者痛處,有時給病人喝一口碗中水,或以筆墨寫神符,後燒神符取灰放入盛水的碗中,即給患者喝神符水,或者以墨將符畫在掌心,進行跳唱念咒。巫事行完後,巫醫一般都要給病人服用自己配製的藥,或內服,或外敷,或捻痧,或推摩,或整骨,或囑病人家屬給患者何藥何物、禁忌什麼。還要在門口掛著紅、綠、黃三色紙符於大門外,禁止他人進家門,禁4天才結束。
巫醫常治的病症一般為燒傷、燙傷、異物卡喉、跌打腫痛、各種病症、各種驚風、難產、羊癲風、精神病等。巫醫治病時的場面始終維持肅靜的氣氛,同時要求患者斂心神、息雜念,通過施行巫術咒語,消除患者的焦慮、悲觀和憂鬱情緒,以調節心理平衡,此法對患者有一定的心理治療作用。
巫醫是黎族社會中有知識的人,了解和掌握一些動物藥和植物藥知識,他們在神靈的外衣下,不知不覺地使用藥物和其他一些含有一定合理成份的治療方法,是一種虛妄與理性的雜混、謬誤與科學的交織,這是黎族巫醫的特點。黎族巫醫不傳代,也不世襲,它有虛揚觀念的一面,也有合理的一面,既施行巫術咒語,也利用當地的草藥進行治療。因此,對黎族巫醫我們也不能一概否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