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戲

黎戲

黎戲又稱“公仔戲”,用黎語(即雷州話,屬閩方言),演唱,每班10多人。前台表演人員,通常是誰持木偶誰演唱。唱詞、唱腔有固定格式,但根據劇情的需要,既有道白又可以插入靈活句。唱詞的格律一般是一、二句為平聲,第三句尾為仄聲,第四句尾又是平聲,從第五句後就是一仄一平,末句為平聲。演唱時由一人主唱,眾人和尾聲。並有鑼鼓、嗩吶、弦樂伴奏。唱腔自成一格,演唱起來顯得和諧動聽,深受黎話地區民眾喜愛。

解放前,黎戲流行於廉江龍灣、橫山、河堤一帶黎話方言區,龍灣“三洪勝”班(班主鄭子江)小有名氣。進入上世紀80年代,在本地演出的場次較少,他們多在湛江市郊、海康、徐聞等地上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黎戲
  • 別稱:公仔戲
  • 流行地區:廣東湛江地區
簡介,歷史,特色,劇本,榮譽,

簡介

黎戲,又稱“公仔戲”,原稱海南黎,是廣東湛江地區木偶戲的一個小劇種。
廣東湛江市遂溪黎戲廣東湛江市遂溪黎戲

歷史

始於何時,查無記載。湛江市文化局曾於1986年邀請黎戲民間藝人黃時迪、梁振生等座談,據傳在元朝時已從中原傳入廣東雷州半島,於清朝雍正末年逐漸形成,至今已有200多年歷史,流傳於湛江市郊和遂溪、海康(現雷州市)、徐聞三縣及廉江西南部地區。黎戲傳人雷州牛島後,隨著歷史的發展,黎戲也不斷得到發展。

特色

黎戲採用雷州話演唱,通過木偶來表演,是木偶戲中的一個分支,所使用的木偶屬杖頭木偶,操縱方法是揸竹。
黎戲最早使用的人頭偶像,不是木製的,而是用竹頭製作,形象較粗陋,連帶頭盔首飾一起雕刻在竹頭上,一個頭像就用一個竹頭雕制,演出時有簡單的服飾和音樂。清朝期間,黎戲有所改革,特別是偶像的改革,過去是用竹頭雕制,後改用木頭雕制,材料多用樟木或水仲木,頭盔首飾也另外製作。民間藝人通過研究,還將木偶製成會眨眼、動嘴,並塗上顏色,更顯得栩栩如生,演出時配以動作、道白、唱腔,舞動起來十分生動引人。
黎戲唱腔比較簡單,與雷歌唱腔有明顯區別,保留著民間藝術聲腔靈活多變的風格。黎戲唱詞句格不受字數限制,但一般為七字句,分上下句,講究平仄。上句結束字音“五”(6),下句結束字音“尺”(2),即每句收式要根據演員拉腔最後一個字音韻的高低來分上下句,高音為上句,低音為下句。
黎戲有時可連續唱幾句下句,也可連續唱幾句上句,唱法很自由;黎戲過門可長可短,過門音樂可無限延長直至演員開唱;有時上下句之間不用過門,可連唱。黎戲唱句格式:上句一活動句一下句,活動句可有可無,根據內容需要加減。黎戲演員可在幕後唱幾句才出場,黎戲在演唱時其他演員可伴唱。總之黎戲唱法比較簡單,出場時先唱下句或上句都可以,用什麼調式唱都可以。
黎戲的唱腔音樂都是民間藝人口頭流傳,沒有書本記載,沒有嚴格固定模式,唱腔大體相同,但過門音樂隨頭架隨意發揮,可長可短,每個音樂小節,開頭音符一定是2,其他音符可隨意發揮,認為怎么好聽就怎么奏。
由於市場需要,黎戲木偶團也要學會演木偶粵劇,這些黎戲團既要會演木偶黎戲又要會演木偶粵劇,才能適應形勢發展,求得生存。
黎戲伴奏樂器由胡弦月琴子和嗩吶四件頭組成。
胡弦,過去民間所用的胡弦是用當地簕古頭(一種植物塊根)和竹竿木板製成,俗稱簕古頭胡,弓毛用蛇茅葉打爛抽出纖維製成。後來胡弦發展用竹筒或椰殼製作,是黎戲伴奏主樂器,其音量大,音色古樸、粗獷,別具一格。黎戲因演木偶粵劇,伴奏也用二胡、高胡等樂器。月琴,俗稱“砧板琴”,一條柄插上一個琴鼓,三根或四根弦,其構造十分簡單。在黎戲中雖然它不是主樂器,但是一件不可缺少的架頭,與胡弦、笛子合奏起來,十分和諧動聽,民間音樂風味濃郁。月琴一般不彈主旋律,以彈奏節奏或和弦為主,當配音角色。笛子,俗稱“橫簫”,過去民間藝人一般用簞竹所製作。它在伴奏中除演奏主旋律外,多數用來吹奏復調性的長音。嗩吶,一般使用廣東七孔舊式大嗩吶,由笛手或胡弦手兼奏,多用於“酒宴”、 “升堂”、 “武打”、“喜慶”、 “賀壽”、 “送子”等場面,不作唱腔伴奏。鑼鼓,俗稱“打擊樂”,有高邊鑼、大鈸、小堂鼓、大小木魚“四件頭”。分別裝在兩個大框上,由一名樂手通過手腳協調動作,同時擊奏。如動用大鑼大鈸時,由其他樂手兼奏。
黎戲班,以前每班30—40人,精簡為標準人數每班11—13人。一般3個後台,8個前台。後台安排:一人吹橫簫、嗩吶、長筒、拉胡弦、高胡、板胡;一人打鑼兼彈琴;一人專門打鼓(掌板)。前台安排: 8人一般6男2女比例,適合於演《封相》、《七仙過洞》、 《八仙過海》等戲。過去古老木偶班清一色男人當演員(舞手),男女混合演出,演出時又分男女角色,即男人舞男角木偶兼唱男腔,女人舞女角木偶兼唱女腔。使演出場面十分生動靈活,吸引觀眾,改變了過去那種單調死板的演出形式,這也是黎戲一項大改革。

劇本

黎戲所演出的劇本,與白話木偶戲基本一樣。由一“企台”老倌(主唱演員),將某歷史故事的內容、情節、人物關係記熟於心,這些故事可從書本上學來,也可看別人演出學來,也可聽人講故事學來。這樣就可根據內容、情節、人物關係展開演出,不用記台詞,其對白和唱詞不固定,可隨意發揮,有如“爆肚戲”。與白話木偶戲一樣,即擔什麼“公子”(木偶)就說什麼話、唱什麼戲,成了定律。
木偶黎戲常演出的戲本,文戲有:《薛平貴回窯》、《趙匡胤》、《四喜臨門》、《盡忠執法》、《包公審郭槐》、《玉明寶裝》、《潘國下油鍋》。武戲有:《一戲周瑜》、《二戲周瑜》、《三戲周瑜》、《樊梨花征西》、《薛仁貴征東》、《大戰太行山》、《大反南陽》、《長山救阿斗》等,一般“企台”老倌(主唱演員)至少要會幾十本戲,有的“企台”老倌會演上百本或幾百本戲。

榮譽

全市黎戲團(班)有30多個。黎戲團(班)一般以家庭組合為主,兼聘少數社會藝人參與。遂溪以楊柑鎮下埇村陳佑和界炮鎮王來九家庭式木偶黎戲團較出名。陳佑曾祖父一代就從事木偶黎戲表演藝術,陳佑從小就跟從祖輩學戲。陳佑生五子都從事黎戲表演,幾兄弟都組織有黎戲班,既做班主又當“企台”老倌。家庭黎戲班有:龍鳳鳴、勝鳳春、勝榮春、勝長春。
陳佑家庭黎戲木偶團,以家族傳承方式延續至今已四代,約100多年歷史。其第一代陳行隆(清光緒年間,第一代以前無法查考);第二代陳朝英(清宣統年間);第三代陳佑(民國年問,健在);第四代陳光文、陳光武、陳光忠、陳光全、陳光良五兄弟。王來九黎戲木偶團名叫“向祥春”,其傳承方式以師傳和家傳結合,王來九技藝是師傳得來。第一代:梁有忠,已過世,廉江狗頭沖人(第一代傳承無法追查)。第二代王來九(60多歲)。第三代王華成。
1987年,向祥春黎戲木偶劇團參加遂溪縣民間職業劇團匯演獲演出獎。2004年,向祥春黎戲團參加湛江市民間歌會獲銅獎。2005年,向祥春黎戲團參加湛江市紅土文 化藝術節獲三等獎。《湛江日報》曾兩次對該團的演出作了報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