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平風雨橋

黎平風雨橋

風雨幾十載,洗濯塵與霜,古瓦依舊在,黎平風雨橋。地坪侗寨位於黎平縣南端,現為地坪鄉政府所在地,距縣城102公里,包括上寨、下寨、甘龍3個村寨。南江河從寨子之間蜿蜒流過。在河上有一座遠近馳名的風雨橋,又稱花橋,將三個寨子連成一體。這座橋全長56米,橋面寬4.5米,橋底距日常水位近10米。橋上建有長廊和橋樓,青瓦覆蓋,可擋風蔽雨,故名風雨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黎平風雨橋
  • 地理位置:於黎平縣南端
  • 全長:56米
  • 別名:花橋
簡介,詳細,橋的形態,藝術特色,歷史與保護,歷史,新橋,重建“地坪風雨橋”,洪水中的行動,力量來自民間,五天五夜搜尋,

簡介

南江河至此水流平穩。
黎平風雨橋
河中心用青石砌成一座橋礅,橋身置於石礅上,連線兩岸,為木桁梁結構。橋樑下部分兩層,各由8根合抱粗的杉木穿榫邊連成一體,呈天平狀向兩邊懸挑,各層挑出約2米,這樣就巧妙地減小了空間的跨度。上部兩層,各由4根粗長杉木穿榫一連成一排,架在礅岸之間,然後在其上面鋪橋板和建橋廊。橋廊左右兩側有1米來高的梳齒狀欄桿,靠欄桿內側各架設一行長凳,行人可坐在凳上憑欄觀景、小憩。欄桿下面有一層向外挑出1米多的挑檐,覆蓋青瓦,就象橋身長出的雙翅,既美化了橋身,又可保護橋下的木結構免受雨淋。

詳細

橋的形態

橋上有一大兩小3座樓。高大的中樓建在河心石礅上,五重檐四角攢尖頂,式樣同侗家鼓樓相仿。底層寬出橋面,樓頂高出兩端橋廊屋面約5米。頂上還安有葫蘆寶頂,寶頂下有如意裝飾。橋的南北兩頭各建有一座三重檐歇山式的側樓,樓頂高出廊頂約3米,樓與樓之間則以長廊聯接。如果置身河面仰望這座風雨橋,橋廊的屋面有檐,廊腳下面也有檐,共兩層;中樓從腳底到頂層的檐層則由5層變成7層;南北側樓的檐層則由3層變成5層。這樣虛虛實實,極盡變化的奧妙,使人不得不欽佩侗族建築師傅的匠心獨運。還有使人嘆服的是整座橋的梁、柱、枋、板等木構件,全系穿榫逗扣銜接拼合,不用一釘一鉚,各處嚴絲合縫,年長日久也未稍許鬆動走形,可見工藝的精湛。

藝術特色

橋廊頂脊上彩塑雙龍搶寶、鸞鳳展翅、鴛鴦比翼等圖形,樓廊翼角彩塑各種珍禽異獸圖形,樓頂天花板彩繪龍鳳鶴牛等紋樣,廊宇內側檐下承板,彩繪歷史人物故事、侗胞生產生活情景,山水、花草等壁畫;中樓四柱浮雕金龍繞柱,橋頭門柱鐫刻楹聯,其餘柱子髹塗朱漆。各處雕塑、繪畫無不形象生動,色彩鮮明。樓、廊的屋脊和各層構檐口塗抹白堊,與青瓦屋面相映襯,顯得層次分明。

歷史與保護

歷史

此橋自古即扼控黎平通往廣西的通道,始建於清光緒九年(公元1882年),1959年火災燒毀;1964年黎平縣人民政府撥款修復;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又遭破壞;1981年縣政府將它列為縣級文物單位,再度撥款修葺,恢復原貌。1982年2月,貴州省人民政府公布地坪風雨橋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郵電部將此橋設計為郵票發行。

新橋

這座重新把地坪鄉上寨村和下寨村連線起來的花橋,做工精緻,美輪美奐。橋中有樓,樓中有廊,廊中有畫。橋樓脊上與犄角,分別塑著鴛鴦鸞鳳與珍禽異獸。穿過花橋,橋廊兩側,有一米高的梳齒欄桿,欄桿外又有一層挑檐,橋內有連通板凳;橋頂花板,繪有各種侗族風情人物故事、山水、花木、動物等彩畫。
朱允紅說,這座新的風雨橋,集我國古代建築技術與歷史、民族民俗學、美學和力學構造於一身,加上侗族建築特有的營造方法,不用圖紙,不用一釘一鉚,以侗鄉特有的巨大圓杉木層層穿榫排扇,巧用槓桿和天平原理,構思巧妙,格調新穎,工藝精湛,是侗族建築藝術智慧的結晶和傑出代表作,也是當今中國規模最大、造型最美的一座風雨橋,具有很高的歷史、科學和藝術研究價值。
地坪風雨橋於2006年4月18日開工修復,如今已完工99%,只剩下防洪用的堡坎等一些零碎的後續工程。

重建“地坪風雨橋”

侗家百年寶貝
石頭鋪就的小路延伸到一個木頭建成的亭子。暗紅色的亭廊下,是一塊塊斷裂得只剩根部的橋木,朝著河對岸的方向。橋木下方此刻正舒緩流淌著的,就是南江河。站在已有些七零八落的亭子裡望向對岸,看到了一個小房子的殘垣斷壁,還有兩堆厚厚的木材。
這是記者11月底跟隨國家文物局及貴州省當地文物局來到地坪鄉所看到的一幕。這座已經消失了的橋,正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馳名中外的地坪風雨橋。今年7月20日,當地歷史上最大的一次山洪沖毀了這座有122年歷史的風雨橋,只剩下昔日通向風雨橋的石頭小路和橋頭。河對岸被沖毀的小屋,是當地民眾專為守橋人建的“值班室”;那兩堆木材,則是民眾連續奮戰5天5夜,從洪水中搶救收集而來的風雨橋原始構件。
侗族有三大民族民間文化特色:風雨橋(花橋)、鼓樓和大歌。其中,風雨橋是侗寨的標誌性建築,被譽為世界建築藝術史上的奇葩。走入侗寨,幾乎有水的地方就有風雨橋,橋身有短長,但都是樓檐疊加,彩塑紛呈,不僅為行人擋風雨,還是當地人議事娛樂的地方。
地坪風雨橋是眾多風雨橋中工藝最為精美,侗族歷史上建築最早的一座。昔日的地坪風雨橋橫跨南江河,將鄉內三個寨子連為一體,全長57.61米,寬5.2米,距正常河道水位10.75米,始建於1882年,2001年6月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座風雨橋橋中有樓,樓中設廊,廊內有畫,畫中記載著侗家傳說典故。整座橋的建築不用一釘一鉚,不用任何圖紙,完全是民間巧匠的工藝結晶。

洪水中的行動

2004年7月18日至20日,地坪鄉連降暴雨,引發了山洪,南江河水位迅速上漲,超出歷史水位3米,達到了10米之高。
“當時這雨下個不停,我們都站在河邊想著花橋千萬要挺住。”當地老人吳文鳳對記者說,“有的人已經開始拜佛,祈求不要讓水衝垮了橋。”除了擔憂和祈福,村民們迅速採取了保護風雨橋的行動。20日上午,地坪鄉政府及時向上級匯報風雨橋狀況,縣領導也立即帶領相關人員趕赴現場。
村民們四處找尋鐵絲、鋼繩,再用力把它們擰成一股繩,用來加固橋體。寨子裡300多名青壯年主動請纓,有的跳上已經搖搖欲墜的橋樓,把繩子的一頭系在橋體上,有的則爬上土坡或站在水邊,把繩子的另一頭牢牢地系在大樹上。
3個小時過去了,水位持續上漲,河水上游不斷有被沖毀的房屋、樹幹隨著洪峰而下,直接撞在了風雨橋上,橋墩已經被水淹沒。上午11時45分,整個橋體被水淹沒,這時地坪鄉的交通、電力、通訊全部中斷。12時28分,風雨橋主樓傾斜,12時29分,橋面斷裂;12時30分,隨著轟然一聲巨響,所有的繩索崩斷,風雨橋在霎時間,從人們的視野中消失。
在那震天響的一聲轟鳴落下後,整個村落一片寂靜。人們驚呆了,眼睜睜地看著風雨橋被巨浪裹挾而去。在那一瞬間,世間的一切似乎都已停止,人們的心跳也似乎停止。沉寂,迅速被村民們的抽泣聲打破。

力量來自民間

這時,鄉派出所幹警楊再華一句高呼把村民們激醒,“快,快把靠岸的柱子撈起來!”話音剛落,他就一個猛子扎進了此時依然濤聲震天的洪水裡。寨子裡的許多漢子也紛紛跳入水中,在河的下游,許多村民也跳入水中,打撈其他構件。洪峰還沒有退卻,這時入水非常危險。但這並不能阻止人們。村民粟朝暉說:“風雨橋在我們侗寨是重寶!”粟朝暉是當時眾多下水打撈構件的人之一,回憶起當時的情景,他的眼睛濕潤了。
南江河繼續裹挾著風雨橋的斷臂,順流而下來到了廣西境內。“廣西人都知道地坪風雨橋,看到從上游漂下這么大的木材,多半想到了是風雨橋被沖。他們用電動船,自發地把看到的木材打撈了上來。”貴州省文物局局長侯天佑介紹。
次日早晨7點,貴州一支8人隊伍沿著南江河開始搜尋風雨橋的構件。當時所有的道路都已經被洪水沖毀,這8個人爬泥濘的山路,蹚水過河,步行50多公里,來到廣西高安、富祿、洋溪等沿河村寨尋訪。兩天兩夜裡,在當地政府配合下,這支小隊敲開了280多戶人家的大門,搜尋到花橋大梁26根,並做了詳細的記錄。7月24日,由縣領導帶隊組織了20餘人,開始了第二次搜救工作。有人開始不願交出構件,於是,小組成員開始勸導並進行文物保護法規的宣傳教育,自己掏腰包為廣西打撈構件的民眾發酬勞。在河岸兩邊露宿5天5夜之後,終於將所有發現的構件收集齊全。
地坪鄉的幾百名民眾自願跋涉山路幾十公里來到廣西,像縴夫一樣,用粗繩索把這些構件一一拖回地坪鄉。村民肖永深對記者說,“一根柱子要26個到28個人來拖才行,我們走回地坪鄉要晚上7點多。第二天早上再去。30多根每根幾千斤重的構件終於被運回了地坪鄉,共收集到大梁構件28件,其它構件83件,占風雨橋構件的73%,被分類保管在風雨橋舊址的對岸。

五天五夜搜尋

“我們都希望風雨橋早日重建!”從70老叟到10歲少年,地坪鄉的百姓們聯名要求有關部門儘快重建風雨橋。國家文物局和貴州省各級領導也已決定利用這73%的構件、完備的檔案資料、民間工匠與專家結合的隊伍,著手重修。目前,貴州和廣西兩省的文物保護研究中心正在制定具體的修建方案;國家文物局將下撥專項補助經費30萬元,當地再結合本地籌款,爭取在明年汛期到來之前,完成該重修工程。
地坪鄉,這個在地圖上很難找到的貧困鄉,至今仍很閉塞。然而,正是這裡的人民,對祖輩遺留下來的文化遺產懷有強烈的責任感。村民們曾經自發地成立了一個“管橋委員會”,並集資建了一座小屋。村裡的寨老們擔任管理委員,每個人都要值班,監督村民們不許跑步過橋,不許驅趕成隊的牲口過橋。接受記者採訪時,他們依然眼含熱淚。一座風雨橋的失而復得,凝聚的是民間保護文物的強大向心力。
我國具有豐富的文化遺存,而且多半分布在貧困偏遠地區。保護與搶救文化遺產,雖受經濟條件制約,但主要還在於當地各級領導的重視程度與民眾的積極參與。在地坪鄉,透過一個個保護完好的侗寨、苗寨,通過教室黑板上的歌謠曲譜,我們感受到了當地領導與民眾強烈的文化保護意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