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前村

黎前村是福建武夷山市星村鎮所轄的行政村,位於星村鎮西南部,地處三黎線,與建陽市麻沙鎮接壤,屬少數民族村,距武夷山市區39公里,離星村鎮政府17公里,原屬於黎源大隊,於1971年12月分隊為黎前大隊,1985年改為黎前村。黎前村土地面積17.9平方公里,轄有9個自然村,15個村民小組,現全村有358戶,總人口1392人,其中少數民族61戶,人口460人,全村擁有耕地面積2805畝,其中旱地88畝,水田2717畝,林地面積31652畝,其中生態公益林1376畝,商品林30276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黎前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福建省
  • 面積:17.9平方公里
黎前村簡介,黎前村發展,

黎前村簡介

村民的經濟來源主要是靠農業為主業,除部分勞動力轉移到外地務工外,其大部分勞力在家務農,自然村道路硬化60%。

黎前村發展

黎前村轄區內,全年濕度適宜,氣候濕潤,四季分明,有名貴特產:紅菇、香菇。
黎前、黎新、黎源3個村被統稱為“三黎地帶”,是星村鎮欠發達地區,為增加農民收入,黎前村緊緊抓住3.1萬畝山林、2700多畝耕地做文章,除種植水稻外,每年還種植烤菸和芭蕉芋各400多畝。這裡土質肥沃,氣候獨特,所產的芭蕉芋製成冬粉,口感特好,深受市場歡迎,成為遠近聞名的土特產品,村民為此增收不少。在原有毛竹山基礎上,3年來,黎前村發動村民新種毛竹500多畝,造林1600畝,為村民今後的穩定收入打下了堅實基礎。
黎前村村財收入較少,村民人均收入也相對較低,要籌措資金為民辦實事困難重重,但村兩委班子仍然同心同德,利用好黨的民族政策,想方設法爭取各項目補助,在建設新農村、帶領村民奔小康厚辯乎恥中有所作為。幾年來,黎前村把上級下撥的專項資金用在刀刃上,建成了一大批公益項目。針對巷道沆沆窪窪,該村投入4.6萬元,使全村960米巷道全部鋪上水泥路;投入36萬元,使村部至上源橋自然村2.5公里的山路,實現道路硬化,方便了這一帶320人的生產、生活,使肩挑背馱成為歷史;籌集60萬元,對通往渡洲、蘭家、洋墩3個自然村的800米彎曲小路進行改造,今年初順利通了機耕道,中間還建起3座橋樑,為使這片遙放稻田旱澇保收,還建成了永芝采2座引水壩,3條共1600米長的引水渠。村民鐘建坤感慨地說:“過去我們祖祖輩輩想都不敢想,和永狼沒想到這幾年變化會這么快,真要好好感謝黨和政府的民族好政策啊!”以往黎前村民均飲山壟田水和山溝水,嚴重影響身心健康。近年來,黎前村在上級有關部門支持下,又解決了2個自然村自來水問題,目前全村通水率達70%左右。資訊時代離不開現代化的通訊工具,而黎前村長期以來信號不好,手機只有在外出時才能使用,為改變通訊落後狀況,積極爭取移動部門支持140萬元,在吳際、上源橋2個自然村建起2座基站,目前信號已實現全村覆蓋,家家戶戶的手機已不再是擺設品,而是真正成為村民與外界溝通,實現致富的好幫手。
黎前村部的信息化建設也邁出大步伐。中心配備6台電腦,1台49寸的液晶電視及電子滾動螢幕等,及時播發國內外重要新聞、農科技信息等,並配備專人管理。每天傍晚至夜間主煉碑,吸引不少村民結伴前來上網,查閱生產、生活資料。村民余小琴利用網路銷售武夷岩茶,結交了許多省外朋友,每月純收入達2000多元,她說:“過去阿抹擔試做夢也想不到,坐在家裡體拜乃也能與外界交往,彼此間的距離大為縮短,而且還能獲取正當收入。這都是農村信息化帶來的可喜成果。我們一定要用好它,爭取日子一年更比一年強!”
對於教育、衛生、老年等事業,黎前村也予以足夠重視,本著實事求是、力所能及的精神,不斷改善條件,造福於民。村完小有11位教師,100多名學生,針對學校存在的困難,黎前村多方奔忙,爭取到17萬餘元,對學校進行改造,新建了圍牆和操場,還添置了嶄新的課桌椅;為方便村民就近醫療,對衛生所進行擴建,增加了病床、衛生間等,使村民小病不出村;為改變村民衛生習慣,在人口地段,建起1座水沖式公廁,還建立7個垃圾池,配了保潔員,負責衛生清理。今年70歲的江梅林老人沒有兒女,無依無靠,在黎前村兩委的關心下,和另2位“五保”戶,住進新建的敬老院,衣食住用無憂,安享晚年。
黎前村繼續奮力拚搏,團結一致,爭取各方更多的支持,同時,增強自身造血功能,發展特色產業,圍繞武夷山世界自然與文化中心做足文章,發展畲族文化旅遊,把畲鄉建設得更美麗富饒。
黎前村繼續奮力拚搏,團結一致,爭取各方更多的支持,同時,增強自身造血功能,發展特色產業,圍繞武夷山世界自然與文化中心做足文章,發展畲族文化旅遊,把畲鄉建設得更美麗富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