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元洪宅

黎元洪宅

黎元洪(1864—1928),湖北黃陂(今武漢市黃陂區)人。1916年6月,袁世凱死後,黎元洪以副總統繼任總統。張勛復辟時,被逐離京。1922年,黎再度出任總統,仍回東廠居住。黎元洪宅在北京東城區王府井大街27號,原大門開在東廠胡同。此處是明代的東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黎元洪宅
  • 所在地點:北京東城區王府井大街27號
  • 所屬人黎元洪
  • 性質:建築名稱
簡介,人物簡介,

簡介

黎元洪宅在北京東城區王府井大街27號,原大門開在東廠胡同。此處是明代的東廠。清代時,兩廣總督瑞麟、宜隸總督榮祿先後住過這裡。民國初期,此宅又歸黎元洪所有。1926年黎房宅被日本“東方文化會”購得。1949年後,此地為考古研究所,仍保存部分花園及古建築。在其圍牆的東北角,還曾有一刻著“黎大德堂界址”的石碑。

人物簡介

黎元洪(1864—1928),湖北黃陂(今武漢市黃陂區)人。1916年6月,袁世凱死後,黎元洪以副總統繼任總統。張勛復辟時,被逐離京。1922年,黎再度出任總統,仍回東廠居住。
2012年,黃陂文體廣場萬盆鮮花綻放,500人的腰鼓隊歡呼雀躍,數千名黃陂人與海內外30名辛亥後裔等嘉賓聚首黃陂,喜迎黎黃陂銅像“回家”。
據該銅像的發起人、作家裴高才介紹,早在民國初年,一提到黎黃陂,就知道他就是辛亥首義大都督、民國兩任大總統黎元洪。黎黃陂1864年10月19日生於黃陂木蘭鄉東廠畈,在黃陂生活到8歲才離開家鄉。他功成名就後,一直以自己是黃陂人感到驕傲與自豪。他曾親口對英國記者公開宣示:“我是湖北黃陂人。”而且雕刻了“黎黃陂”與“黃陂黎氏”篆體印章,蓋在贈送他人的書法作品上,或是落款時赫然寫上“黃陂黎元洪”五個大字。黎氏嫡孫黎昌晉在揭幕現場首次透露:“那枚‘黃陂黎氏’的印章家父傳給我,我一直視為至寶珍藏。”
黎元洪黎元洪
黎黃陂一生以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為己任,先後捐資15萬銀元興建、改建或擴建了7所大、中、國小或場館。如黎氏創辦了湖北第二女子師範學校,捐贈3萬銀元創建黃陂第一所中學——私立前川中學(現黃陂區實驗中學),捐資10萬元原打算創辦江漢大學,後因故改武漢大學宋卿體育館。其中歷經90年滄桑的前川中學教學樓至今保存完好,已經闢為黃陂首個辛亥革命教育基地。
黎元洪宅黎元洪宅
1911年10月11日,黎元洪作為清軍名將起義武昌,對於號召天下、威震清廷,起到了別人不可替代的作用。孫中山曾稱讚他為“民國首義第一偉人”。他旗幟鮮明地反對袁世凱稱帝,斷然粉碎張勛復辟,公開與曹錕賄選作堅決的鬥爭,堪稱“民國柱石”。為紀念這位民國開國都督、首義元勛,湖北鄉親曾於1914年與1922年,先後在武昌黃鶴樓公園與漢口慈善總會前樹立過黎元洪銅像,只是毀於戰亂與動亂年代。
裴高才說,在區委、區政府大力支持下,在區委統戰部的具體指導下,黃陂通過成立黎黃陂研究會,先後出版了《民國大總統黎元洪》《民國第一偉人》《首義大都督黎元洪》《黃陂名片·黎黃陂》等黎黃陂傳記、小說、詩集、書畫與掛曆文化產品,還冠名黎黃陂酒店與黎黃陂廣場,設立包括黎黃陂在內的辛亥人士陳列館等,使黎黃陂文化逐漸成為繼盤龍城文化、木蘭文化二程文化之後的第四張文化名片。
專家學者們表示,黃陂作為武漢市的副中心,樹立首義都督黎元洪塑像,是城市文化水平的象徵,它對城市面貌的美化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同時,黎黃陂銅像作為辛亥百年紀念性塑像,對於弘揚辛亥首義精神與愛國愛鄉精神,豐富黎黃陂文化內涵,提升黃陂的文化品味與知名度,培養和提高大眾的審美情趣與文化素質,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