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齊輝

黃齊輝,1969年12月生,浙江省諸暨人。現為杭州浙藝書畫院院長,浙江工商大學藝術教研室、浙江商業職業技術學院書法創意中心客座教授,浙江省書法家協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王冕研究會會長,杭州市政協書畫研究院特聘畫師等。作品、評論文章散見於《人民日報》《中國書法》《書法報》《書法導報》《美術報》等專業報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齊輝
  • 出生地:浙江省諸暨
  • 出生日期:1969年12月
  • 職業:杭州浙藝書畫院院長
藝術簡歷,學術成果,學界評價,媒體報導,

藝術簡歷

黃齊輝
黃齊輝,男,1969年生,浙江諸暨人,現為浙江財經學院中國書法產業研究所常務副所長、杭州浙藝書畫院院長。
現任社會職務:
浙江工商大學藝術教研室客座教授、書畫史碩士生導師
浙江財經學院人文學院客座教授
浙江財經學院藝術學院兼職教授
浙江省商業職業技術學院中國書法研究所客座教授
浙江省書法家協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
浙江省書法家協會書法教育培訓中心常務副主任、執行主任
杭州市政協書畫研究院特聘書畫師
杭州書法院研究員
王冕研究會會長
主要擔任評審:
2006年 中國書法家協會首屆行草書展評審媒體監審委員會委員(中國書協)
“第二屆浙江省中國書畫教師作品展評”評審(浙江省教育廳藝教委)
浙江省書法教育論壇論文比賽評審(浙江省書協)
“紹興歷史上的書法”論文比賽評審(浙江省書協)
2007年 “蘭亭論壇全國論文徵稿”初評評審(浙江省書協)
“浙東書法研討會”論文評審評審(浙江省書協)
2009年 “浙中書法研討會”論文評審評審(浙江省書協)
浙江省“哈爾斯杯”書法大賽評審(浙江省文化廳群藝館)
首屆浙江省青年書法教育學術論壇論文評審(浙江省青年書協)
2010年 “浙南書法研討會”論文評審評審(浙江省書協)
2011年 浙江省“景陵杯”書法大賽評審(浙江省文化廳群藝館)
2012年 浙江省第二屆青年書法教育論壇論文評審(浙江省青年書協)
“浙北書法研討會”論文評審評審(浙江省書協)
浙江省書法教師教學成果展評審(浙江省書協)
浙江書協三十年“教育論壇”評審(浙江省書協)
書法作品獲獎入展入圍:
2001年 “報喜鳥杯”全國書法大展入展(浙江省書協)
“廣宇杯”新安江全國書法大展入展(浙江省書協)
世紀書香全國書畫大賽三等獎(湖南省書協)
中國首屆“南方長城杯”書畫大賽入展(湖南省文聯、湖南省書協)
第二屆全國風景名勝楹聯書法篆刻作品大賽優秀獎(湖南省書協)
首屆中國書畫小作品大賽優秀獎(湖南省書協)
全國首屆魏碑書法大賽精品展入展(中共大同市委、大同市人民政府)
2002年 第二屆全國魏碑書法大賽入展(中共大同市委、大同市人民政府)
2004年 第四屆全浙書法大展入展(浙江省書協)
2006年 全國首屆草書大展入展(中國書協)
第五屆全浙書法大展入展(浙江省書協)
2008年 全國第二屆草書大展入圍(中國書協)
2009年 全國第二屆隸書藝術展——千人千郵展入展(中國書協)
2011年 “香溢蘇杭”中國書法名城書法精品聯展(杭州、蘇州書協)
2012年 “落紙雲煙”當代書法百家扇面展(中國扇博物館)
主要論文獲獎入選:
2005年
1、《正書的實用價值初探》入選“全國第四屆正書大展正書論壇”併入編論文集(中國書協)
2、《右軍風致廣平心—王冕書法藝術探識》獲浙江省第18屆書學研討會最高獎優秀論文獎(浙江省書協)
2006年
1、《筆力到老老更工—論沈定庵書法藝術》發表於8月13日《人民日報》和第11期《中國書法》雜誌。
2、《王冕始創花乳石刻印過程中若干問題推考》入編論文集(浙江省書協)
2007年
1、《當今書壇中的簡單化與複雜化現象》發表於第11期《中國鋼筆書法·書畫教育》雜誌
2009年
1、《類型學視域下的當代隸書分類初探》參加“風華再現—兩岸書法發展學術研討會”併入編論文集(浙江省書協、台灣藝術大學)
2 、《元代婺州學人書家概述》獲浙江省第21屆書學研討會特邀併入編論文集(浙江省書協)
2010年
1、《李孝光與王冕軼事考》獲浙江省第22屆書學研討會特邀併入編論文集(浙江省書協)
2012年
1、《書法產業的古代形態芻論》獲浙江省第二屆青年書法論壇特邀併入編論文集(浙江省青年書協)
2、《王冕與趙孟頫交遊考》獲浙江省第23屆書學研討會特邀併入編論文集(浙江省書協)
此外,自2005年以來,組織舉辦全國性書法培訓交流活動17次,學員遍及全國各個省市。20多次組織參與省內外重要書學活動。

學術成果

黃齊輝:《右軍風致廣平心——王冕書法藝術探識》,獲浙江省第18屆書學研討會最高獎優秀論文獎,2005年。
【摘要】:王冕,在中國藝術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他不但是有名的詩人、畫家、篆刻家,而且在書法上也有獨到的造詣,前人對其在詩、畫、印方面的成就均有評述,唯獨書法,迄今無人論及。本文在資料匱乏的情況下,試圖通過王冕的師承關係、遊學情況,對其書學道路作一粗淺的探識,進而在元代復古思潮及文人畫大發展的背景下,分析其書學觀念的形成過程。文章把王冕存世的題畫詩書跡按有紀年作品和無紀年作品進行了歸納分類,並對王冕的書藝特點作了概括總結。不當之處,祈請方家指正。
【主題詞】:書法師承遊歷觀點特點
在中國繪畫史上,論畫梅諸家必定要提到元代的畫梅大家王冕,然而世人大多只知道王冕擅畫梅花,抑或能用花乳石刻印,卻不知他於詩書畫印皆涉略頗深,且各有所長。
一、 藝術生平
二、書學道路
(一)師承
(二)遊學
三、書學觀念
四、存世書跡及書法特點
(一)存世書跡
(二)書法特點
王冕的一生,由前期“願秉忠義心,致君尚唐虞”的理想,到後來“功名多跋涉,貧賤得安閒;坐石聽流水,開樓見遠山”的隱士心態,正是元代大多數隱士文人心路歷程的真實寫照。元代民族歧視嚴重,士人報國無門,為了排除內心的痛苦,於是就只能寄情山水,混跡市俗,“逸筆草草,聊以寫胸中逸氣”⒆以求得自身人格精神上的完美抒發。反映在王冕的書法中,自然而然折射出一股清高孤傲、超脫率意、矯矯不群的氣質,突出了個體精神的顯現。王冕的書法,取法高古,其以書入畫,由畫悟書,頗耐人尋味。其書一如他筆下的梅花,清氣四溢,歷久彌香。
2005年3月於西施故里碌碌齋
黃齊輝: 筆力到老老更工——簡評沈定庵先生的書法藝術
來源:人民日報 2006-08-13
永和筆陣在山陰,右軍以降,流風所及,越中書家或多或少受其影響,彰顯者,如隋智永、唐虞世南、明陳洪綬等等,不勝枚舉。元以後,會稽於“二王”之外另闢蹊徑者亦大有人在,且代有聞人,若楊維楨之跌宕奇縱,徐文長之狂怪不羈,趙撝叔之酣暢沉厚,戛戛獨造,彪炳書史,足可為證。
斯風下漸,古越書壇,又出高人,此人姓沈,名定庵,以一手高古博大、超塵拔俗的隸書稱雄。觀其書作,平淡天真,古樸渾厚,寓清麗於雄渾之中,藏秀美於宏壯之間,見靈氣在筆墨之外,舒捲恣肆,新意紛呈。他把隸書結體由寬扁易為方長,由沉靜易為飛動,波瀾起仗,蘊藉耐讀,如飲佳釀,如坐春風,有筆力千鈞之感、穩重雅逸之氣。
在沈定庵先生的書法作品中,給我們感受最強烈的還是他那恣肆汪洋、雷霆萬鈞的筆力,能如此純熟地運用筆力,決非一朝一夕之功。對於筆力的認識,他自有獨到的見解。在《隸書簡論》一文中,他講到“作隸須力遒,是指寫得力飽氣足,使人看來起勁。‘力透紙背’、‘入木三分’,早已成為品評書法作品公認的標準之一。要想獲得‘有力之美’的效果,首先取決於作者駕馭毛筆這一特殊工具的功夫和技能。這種力,並不是求其表面張揚外露,而是滲透著作者的情意並表現於筆墨中的錐沙印泥之妙,使之有一種‘骨勁’和‘內美’”。這裡所謂的“筆力”,其意有二:一曰“骨勁”,需日夕操練方能得之;一曰“內美”,需日積月累方能養成。先生於此,嘔心瀝血,孜孜以求,窺其學書經歷,可見一斑。
沈定庵6歲習字,童稚自然,率真質樸,得鄉賢書壇大家徐生翁嘉許。其父沈華山為近代大畫家王一亭先生弟子,越中書家,曾任鏡湖書畫會會長。庶母諸素君工寫意和工筆人物。12歲時,他在雙親的訓導下,系統地學習篆刻、書法、繪畫,14歲起,從粵儒馮凌雲、閩哲林眾可、湘賢荊冬青學習隸書。他在《嶺南往事憶》一文中敘述了這么一段故事:日本侵略中國時,他隨父避難廣州灣,一日見街坊一家店鋪里掛著伊秉綬的手跡,讀後如痴如醉,不忍離去。店主蔡惠和先生見他小小年紀,如此好學,乃盡出所藏,供他臨摹。少年沈定庵獲此良機,便探本求源,推索其意。“於西漢金石則好魯孝王陵塞石刻石,張遷、華山、西狹頌、石門頌、史晨諸碑,每種各臨摹數十遍。於篆則學散氏盤、石鼓文,又復沉浸於六朝、北魏書體。這樣朝夕臨讀,寒暑不輟,達數年之久,收益匪淺。”而立之年,經人引薦,他正式列入徐生翁門下,自此更是廢寢忘食,數十年如一日,遍臨漢魏六朝碑誌,以其超悟及勤奮卓自成家。如今,先生年近80高齡,仍手不釋卷,終日臨池不輟。南朝王僧虔《答竟陵王書》云:“張芝、索靖、韋誕、鐘會、二衛並得名前代。古今既異,無以辨其優劣,唯見筆力驚絕耳。”筆力驚絕者,方顯書法造詣之高也。觀沈定庵先生作書,落筆如波濤夜驚,風雨驟至,筆鋒行走紙上,金鐵皆鳴;又如赴敵之兵,不聞號令,但聞人馬之行聲。他將手中一桿毛筆使得出神入化,書法悟透秦漢意。其於筆力的貫注深入精微:中鋒澀進,節節加勁,如蠶食葉,如錐畫沙。當有人問他習書有何秘訣時,他笑笑說:“老老實實臨帖,不會很快討好,但路子正,穩健,看似慢,其實進步反而快。要真說‘秘訣’也是有的,用筆儘可能筆筆中鋒,追求線條厚重、飽滿、通暢之境。”這其實也是他幾十年苦練“骨勁”的經驗之談。
筆力的“內美”關乎個人的修養和追求。書家氣質、涵養、情感的不同,造成了用筆“筆力”的多樣性、複雜性和多變性,千里陣雲、百鈞弩發、高峰墜石、萬歲枯藤,皆筆力外露之形態也。元代郝經在他的《敘書》一文里說到,學習書法除了要循序漸進外,還須“讀書多,造道深,老練世故,遺落塵累,降去凡俗,翛然物外,下筆自高人一等矣。此又以道進技,書法之原也。”說明了積累學養對提高書法作品“內美”的重要性。沈定庵先生熟諳其中玄機,習字之餘,於詩文、繪畫、治印皆有涉獵。他有六大愛好:一為嗜書成癖,手不釋卷,他曾做詩描述這種心情:“平生恨少讀,一日補千行”;二乃好寫文章,品藻人物,闡揚風土,評析藝事,考據典實,文質相生,娓娓道來,常有見諸報端,且結集成書,名曰《定庵隨筆》;三是詩書會友,廣泛地向社會學習,向自然學習。其足跡遍及大江南北,許多名山大寺都留下了他精心創作、免費贈送的書法作品;四為尊師重道,特別是對先師徐生翁,恪守弟子之責,多次為乃師舉辦展覽,撰文介紹,一生敬仰有加,自言“我於徐師,既學書藝,更師人品,今師雖早歸道山,而仰之彌高,諄諄教誨,矢志不忘”;五是愛好佛學,為人恬淡平和,近年來其書作由雄強中隱現出來的一股清標之氣,可能與此有關;六是助人為樂,救災扶貧,當地為籌建紹興大學、整治環城河等項目募捐集資,他往往主動請纓,奉獻墨寶。
書道之妙,妙在字外,沈定庵先生盡得箇中三昧。他的這些愛好,奠定了其作品所具有思想性、文化性和豐厚的人文藝術含量。他說:“個人書法風格需要十年甚至終生不斷學習、錘鍊才能形成。”沈定庵先生筆力的成熟、老練、華美、清雄和準確,都是靠他內心的綿繡來襯托的。當代書壇對於沈定庵先生的人品藝術給予了高度評價。沙孟海先生說:“上海有個王遽常,寫的字不像他老師沈寐叟;會稽沈定庵師從徐生翁,作品亦難見到生翁的痕跡。”吳丈蜀先生認為:“定庵先生是一位有成就的書法家。他兼擅各體,不論是篆書、隸書、楷書、行書或草書;無不法度嚴謹,沉雄厚實,並且各出新意,不落前人窠臼。他以獨出心裁的結體,形成自己的風格,使人眼界為之一新。”
“文章驚世世所重,筆力到老老更工。”沈定庵先生實至名歸。
沈定庵,1927年出生,浙江紹興人,又名小山、觀正。幼承家學喜習書畫,早年師事馮凌雲、林眾可諸人,後又得徐生翁指授。遍臨漢魏諸碑,兼取並蓄,擅多種書體尤以隸書見長。所作力厚骨勁,氣韻生動,為故宮博物院、遼寧省博物館等海內外專業機構收藏。撰有《論王羲之的書法藝術及其思想》、《徐生翁先生及其書法藝術》、《簡論徐生翁先生書法藝術的歷史地位》等論文。有《沈定庵書法作品選》、《沈定庵隸書兩種》及《定庵隨筆》行世。歷任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浙江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現為浙江省書法家協會顧問、蘭亭書會會長、浙江省文史館館員。
黃齊輝:《類型學視域下的當代隸書分類初探》,《風華再現——兩岸書法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9年。
內容提要:自隸書產生以來,隸書名稱與類型紛繁複雜,莫衷一是,給當下隸書研究與創作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本文從類型學的角度出發,通過對古代隸書的分類界定,而展開對當下隸書的分類研究,目的是釐清當下隸書創作的基本生態格局,以促進隸書在當代的進一步發展。
關鍵字:隸書 類型學 分類研究 當代意義
黃齊輝:《當今書壇中的簡單化與複雜化現象》,《中國鋼筆書法·書畫教育》雜誌,2007年第11期。
【摘要】 簡單化與複雜化是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它存在於一切事物當中。當今書展中的簡單化與複雜化現象表現在:(1)、組織程式的複雜化與創作模式的簡單化;(2)、評審程式的複雜化與評審過程的簡單化;而理論與實踐的簡單化和複雜化現象則表現在:(1)、古代書論的簡單化導致今人書論認識的複雜化;(2)、當今書展中創作實踐的簡單化又使當代書法理論變得複雜。分析這些矛盾的存在,有利於提高我們的認識水平,有利於當今書法事業的發展。
【關鍵字】 簡單化 複雜化 展覽 創作 理論 實踐

學界評價

黃齊輝先生學書從顏魯公入,遍及歷代法帖,諸體皆有涉獵,尤喜秦漢鐘鼎、摩崖石刻,潛心數年,大有所獲,其書風有雄厚古拙之特點。作品多次入展中國書協及其他省級書協舉辦的各項展賽,多次獎獲。
學書之餘,亦喜學術研究,多次參加各種重要書學活動,論文曾在中國書協及省級書協徵文比賽中獲獎,有評論文章散見於《人民日報》、《中國書法》、《書法報》、《書法導報》、《美術報》等專業報刊。
大氣高古——黃齊輝書法藝術簡論
古往今來,所有的書法家都十分重視書法作品的“氣”,認為這是書法的精髓、格調,俗說的檔次、品味。古人所說“戈戟銛銳可畏,物象生動可奇”,指的是以態勢催生氣勢。南朝王僧虔云:“書之妙道,神採為上,形質次之。”這神采,就是書法中的“氣”。王羲之《自論書》說:“子雖至矣,而未善也。書之氣,必達乎道,同混元之理。七寶齊貴,萬古能名。陽氣明則華壁立,陰氣太則風神生。把筆抵鋒,肇乎本性。”
黃齊輝喜歡書寫大氣磅礴的書法作品,他認為,雄偉、博大、深邃、凝重、狂放、野逸和美感書法作品,才能具備情感的震撼力、視覺的衝擊力、和心靈的感染力。自古以來,作為最有標緻性的民族精神的載體——書法,都是以氣生形,以其特有的大氣昭示著中華民族的“風骨”和“品格”。
黃齊輝,字文二,1969年生於浙江諸暨,大學本科學歷。現為浙江省書法家協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其書法作品多次在全國書法大展中獲獎。
儘管在書法欣賞上歷來有“燕瘦環肥”之說,但黃齊輝以為,大氣高古的藝術,總應是東方民族,尤其是在中國書法上的重要的審美取向。這一點,正與他追求大朴的人文品格相類同。他的這一藝術理念,在他的藝術實踐中得到了充分的印證與展示。
在當代中青年書家群落中,黃齊輝是融合碑、帖進行書法創作的成功者之一。他在對書法的歷史源流進行全面的梳理之後,在帖法上上溯二王、“宋四家”、王鐸、傅山為基礎,甚至近代的謝無量以及民間書法也在他的視野之中。在碑碣方面,尤喜摩崖石刻,又旁及“二爨”、隋唐墓誌、北魏造像以及漢隸等更為奇險雄放一路。他的書法以碑、帖成分均等劃分的面貌出現,以帖法的運用精熟,豐富了碑帖融合的精彩性。
他的作品突出表現出三個特點:一是外粗而內細,其神外雄而內奇,無技巧的炫耀;二是關注作品的完整美,追取一種“大氣”與“高古”。三是在審美的感知中,實現其書品的自然真實率性的美學思想,去充分地表現自己蕭散縱逸的書寫意趣。黃齊輝的書法作品,無論線條的質量、章法的虛實,還是墨色的空間感,都產生了很強的藝術視覺效應。
這種視覺效果的產生源於他碑帖結合的探索。清代著名學者阮元“北碑南帖”論說:“短箋長卷,意態揮灑則帖擅其長:界格方嚴,法書深刻則碑據其勝。”碑崇尚的是“壯美”,強調以茂密為宗,主張意勢舒長,其效果是給人一種高亢、昂揚奮進之感。帖則注重蕭散淡雅,以書卷氣表現出溫潤、沉著、含蓄和舒展。他認為碑學在發展中應逐步吸收帖學的文人氣質,以書卷氣充實其內涵;帖學也宜兼容學熟中求生,巧中見拙。碑的果敢、挺勁和帖的含蓄、溫潤完美的結合起來。黃齊輝在實踐中不斷否定自己,磨礪自己、更新自己,這就是一種創新的思路。

媒體報導

1、2012年5月,書法家黃齊輝出席浙江省書協書法教育培訓中心成立儀式暨全國書法創作培訓班開班典禮。
2、2012年1月3日,浙江省書法家協會赴寧波開展第一批省級書法教育基地評審,學術委員會副主任黃齊輝出席活動。
3、2011年3月,浙江省青年書法家協會教育委員會2010年年會在浙江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召開。會上舉行了浙江商職院現代書法創意訓練中心的成立儀式,著名書法家黃齊輝受聘任中心客座教授。
4、2010年11月23日,由蕭山區文聯、省青年書法家協會主辦,省青年書協教育委員會、省青年書協蕭山培訓基地承辦的“浙江省青年書法家十人展”在蕭山區江寺公園隆重開幕。浙藝書畫院院長黃齊輝等專家應邀參觀展覽。
5、2012年12月21日-22日:參加浙北書法學術研討會暨浙江省第二十三屆書學研討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