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鯝魚

黃鯝魚

黃鯝魚,中藥名。為鯉科動物黃尾鯝Xenocypris davidi Bleeker.的肉。具有溫中止瀉之功效。用於胃寒泄瀉。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黃鯝魚
  • 別稱:黃骨魚、黃姑子、黃尾刁、黃片、黃尾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魚綱
  • :鯉形目
  • :鯉科
  • :鯝屬
  • :黃尾鯝
  • 分布區域:長江流域,甘肅、山西、河北、福建、山東、海南
  • 採集時間:常年
  • 用法用量:內服:煮食,100-200g
  • 毒性:無毒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用法用量,相關配伍,使用注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肉。

性味

甘,溫。

歸經

歸胃經。

功效

溫中止瀉。

主治

用於胃寒泄瀉。

用法用量

內服:煮食,100-200g。

相關配伍

1、胃寒脘痛、泛清水:黃鯝魚1條,加蔥、姜煮食。
2、脾胃虛寒泄瀉:黃鯝魚1條,生薑3片,山藥50g,蒸食,每日一次,連服15天。

使用注意

不宜多服。

採集加工

常年均可捕撈,捕後,除去鱗片及內臟,洗淨,鮮用。

形態特徵

黃尾鯝,體長側扁,腹部圓,在肛門前有一短而不明顯的腹棱,個體較銀鯝厚。頭尖,吻鈍,口下位,橫裂,下頜有較發達的角質緣。鰓耙47-51。下咽齒3行,長而側扁,側線鱗62(10-12)/(5-6-V)68。背鰭3,7。最後一根不分支鰭條為光滑的硬刺。臀鰭3,9-11。背部黑灰色,腹部及體側下半部銀白色,鰓蓋後緣有一淺黃色斑條。尾鰭分叉,呈顯著的黃色。

生長環境

為江河中常見的一種小型魚類。棲息於江河、湖泊等寬闊的水域中下層,為雜食性魚類。分布於長江流域,甘肅、山西、河北、福建、山東,海南亦有。

相關論述

1、《綱目》:“止胃寒泄瀉。”
2、《中國藥用動物志》:“溫中止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