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顙

黃顙

黃顙魚,Pseudobagrus fulvidraco (Richardson, 1846) ,屬鯰形目,鱨科黃顙魚屬的一種魚類。俗稱:昂刺魚,剛針,黃骨聰,昂公魚,黃骨魚、黃丫頭、黃鴨叫、黃沙古、翁公魚、戈艾、吱戈艾、黃刺公、疙阿、戈雅魚、疙阿丁、黃臘丁、嘎牙子、昂刺魚、黃鰭魚、三槍魚、黃刺骨、黃牙鯁、王牙、黃嘎牙,刺疙疤魚,刺黃股,黃鮫,汪丫魚,毛泥鰍,黃骨頭,彎丫等黃臘丁,央絲。廣布於中國東部各太平洋水系。在靜水或緩流的淺灘生活,晝伏夜出。體長123-143mm,雜食,主食底棲無脊椎動物,食物多為小魚水生昆蟲等小型水生動物。4-5月產卵,親魚有掘坑築巢和保護後代的習性。在生殖時期,雄魚有築巢習性。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黃顙
  • 拉丁學名:Pseudobagrus fulvidraco (Richardson, 1846) 
  • 別稱:剛針、硌牙、黃臘丁、戈雅、昂公、昂刺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硬骨魚綱
  • 亞綱:輻鰭亞綱
  • :鮎形目
  • 鱨科
  • :黃顙魚屬,擬鱨屬
  • :黃顙
  • 分布區域:除西部高原外,全國各水域均有分布
  • 英文名:Yellow cartfish 
簡述,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分布情況,養殖技術,

簡述

又稱“黃臘丁”、“嗄牙子”、“觸絲”,古稱“黃頰魚”等。淡水魚。 黃顙魚外形具有科魚類的典型特徵,體長,前部平扁,後部側扁;頭中等大,寬圓,頭骨粗糙,枕骨脊裸露;吻鈍圓,口裂大,下位;上下頜及齶骨上具絨毛狀細齒,觸鬚長、短各兩對,體無鱗,表面有粘液;背鰭短,鰭條為硬刺,後緣有鋸齒。黃顙魚是鮑科魚類分布最廣的一種,我國南北各大水系的江河、湖泊、水庫中均有一定資源,為常見魚類,野生黃顙魚除西南和西北地區較為少見外,幾乎遍布各地水域。黃顙魚為底層小型魚類,多生活在河道緩流和湖泊、水庫等靜水的淤泥水域或水草叢生的腐殖質底層,常群聚於坑窪處,怕光,白天晴朗時不活動,傍晚和夜間非常活躍,常出沒於近岸線水域。黃顙魚適應能力非常強,不僅耐低氧,而且耐污染,對水溫的變化寬度強於一般魚類。黃顙魚的食性廣,主要攝食小魚、浮遊動物和水生昆蟲的幼甲,有時也食水生植物。釣取黃顙魚,不論誘餌和釣餌都是以動物性餌料為主,用手竿釣效果最好。誘餌用糧食類撒餌,能誘集小魚、小蝦聚食,會招引黃顙魚前來捕食窩子裡聚集的魚、蝦。如果在糧食類誘餌中添加一些煮熟剁爛的禽畜類內臟或蚌、螺、蜆的碎肉,效果會更好。釣黃顙魚的釣餌以蝦為上品,其次是蚯蚓,南方的一些善釣者用孑孓,效果也很好。釣黃顙魚要選用鉤尖鋒銳的鯽魚鉤,提魚動作要快,技術要嫻熟,千萬不能脫鉤跑魚。如果魚脫鉤,脫鉤落水的黃顙魚的嘎嘎驚叫聲,會將附近水中的魚兒嚇得落荒而逃,久久沒魚再來咬鉤。
黃顙黃顙

形態特徵

黃顙魚體長約20厘米以上,腹面平直,體後半部側扁,尾柄較細長。頭大且扁平,吻短,圓鈍,不突出,上下頜略等長。口大,下位,兩頜及口蓋骨上有絨毛狀齒帶。眼小,側位,眼間距隆起。須4對,鼻須末端可伸至眼後,上頜須1對,末端可延至胸鰭基部,頤須2對,較上頜須短。鰓孔大。全體裸露無鱗。側線完全。背鰭Ⅰ,6~7,位於胸鰭的後上方與腹鰭的前上方,有硬棘,棘後緣有鋸齒。胸鰭Ⅰ7,硬棘前後緣均有鋸齒,前緣為36~47個,後緣為11~16個。臀鰭條21~25。脂鰭末端游離,較臀鰭短,並與之相對。尾鰭分叉。體呈黃色;背部黑褐色,體側有寬而長的黑色斷紋;腹部為淡黃色,尾鰭上下葉各有黑色的縱紋。產卵期一般在4~5月間。

生活習性

多在湖泊靜水或江河緩流中營底棲生活,尤喜生活在具有腐敗物和淤泥的淺灘處。白天潛伏於水體底層,夜間浮游至水上層覓食,冬季多聚在支流深水處。對環境的適應能力較強,因之在不良的環境條件下也能生活。黃顙魚是一種典型的廣食性魚類,幼魚主要食浮遊動物水生昆蟲的幼蟲,成魚以小魚和無脊椎動物為食。黃顙魚2齡達性成熟。每年5-7月,雄魚游至沿岸地帶水草茂密的淤泥粘土處(水深8-40厘米),利用胸鰭刺在泥底上斷斷續續地轉動,掘成一個小小的泥坑,即為產卵的魚巢。雄魚築巢後即留在巢里,等候雌魚到來,在巢里進行產卵受精。產卵活動多在氣候由晴朗轉變陰雨的夜間進行。雌魚產過卵後即離巢覓食,只有雄魚在巢附近守護髮育中的卵和仔魚,直到仔魚能離巢自由遊動時為止(大約7-8天)。

分布情況

生活於江河、湖泊中,白天棲於湖水底層,夜則浮於水面覓食。 分布長江、黃河、珠江及黑龍江等流域。
黃顙魚分布廣,除西部高原外,全國各水域均有分布。它個體雖較小,但產量大。肉質細嫩,無小刺,多脂肪,其蛋白質含量為16.1%,脂肪為0.7%,是我國常見的食用魚類。黃顙魚的種類頗多,常見種還有長須黃顙魚(P.eupogon ,英文名:Shorthead catfish)、瓦氏黃顙魚(P.vachellii ,英文名:Darkbarbel catfish)、光澤黃顙魚(P.nitidus ,英文名:Shining catfish)等。黃顙魚類的背鰭刺和胸鰭刺均有毒腺,為淡水刺毒魚類中毒性較強的魚類之一。被刺後立即發生強烈灼痛,常因穿刺造成撕裂傷、出血、局部腫脹、並引起發燒,患處劇痛半小時至1小時始止。黃顙魚作為藥用常取其全魚。其肉性味甘、平,有祛風、利尿之功效,可用以主治水腫、喉痹腫痛等症。

養殖技術

1、池塘選擇與消毒
池塘要水質良好,水源充足,水深在1.5m以上,面積一般為2-10畝(每畝667m~。對於池底淤泥超過10cm的池塘,必須清除過多的淤泥。在清除淤泥後,不要立即注水,應在陽光下暴曬數日後,再進行清整消毒。放養前10-15d,每畝用生石灰50-75kg或漂白粉7-10kg溶解化漿後全池潑灑。
2、魚种放養與品種搭配
4月中旬至5月初放養黃顙魚魚種,每公頃放養規格3~5g的黃顙魚種4.5~12萬尾。飼養至秋季,黃顙魚魚種每公頃產量可達750~2250kg。5月下旬至6月初,放養規格1.5~50px的鰱鱅魚烏仔1.2~1.5萬尾,鰱鱅魚之間的比例為2:1.3:1。魚種入池前用濃度30~50g/L的食鹽水浸洗魚體消毒。
主養黃顙魚魚種的池塘只搭配鰱鱅魚烏仔或夏花,不宜混養鯉魚、鯽魚、草魚等一些搶食能力強的魚類,這些魚類會與黃顙魚爭食,影響黃顙魚養殖效果。但可以混養團頭魴,一般每公頃放養規格1.1300px團頭魴烏仔30000~45000尾。另外,還有兩點提醒養殖者注意:一是清塘消毒時,一定要徹底殺滅池塘內的野雜魚類;二是注入池塘的水要經60目篩絹嚴格過濾,以防野雜魚,特別是鯽魚進入池塘。
3、餌料配製與投餵
黃顙魚以肉食為主,可以直接將小魚、小蝦、螺蚌肉、畜禽下腳料等動物性餌料絞碎後,用3%~8%的麵粉作粘合劑,充分攪勻後,放在飼料台上投餵。對於上述動物性原料缺乏時,可按魚粉30%、豆餅30%、麩皮20%、玉米10%、麵粉6%及4%的魚油和礦物質的配方,製作成顆粒飼料投餵。也可向專業性生產廠家購買全價黃顙魚配合飼料進行投餵。投餌採取“4定”原則,投餌 2次。
4、管理
4.1 巡塘經常巡視池塘,觀察池魚動態。每天要早、中、晚巡視池塘3次。黎明時觀察池魚有無浮頭現象,白天可結合投飼料和測水溫等工作,檢查池魚活動和攝食情況。黃昏時檢查全天攝食情況,有無殘剩飼料,有無浮頭預兆。
4.2 池塘清整隨時除草去污,保持水質清新和池塘環境衛生,及時防除病害。池塘水質要清新,含氧量高,要根據施肥情況和水質變化,經常注入適量新水,還要隨時撈除水中污物殘渣,割去池邊雜草,以免污染水質。
4.3 防逃掌握池水注排,保持適當水量,防澇、防止逃魚。要隨魚體成長,結合調節水質,適時增加塘水量。
4.4 水質調節自6月份開始,應每隔10~15d加注新水1次,每次注水25375px。如發現水質過肥,應及時排出部分老水,加注新水,以保證魚類攝食旺盛,正常生長。每天進行巡塘觀察,做好食台和飼料的管理,檢查魚體和做好養魚記錄。
5、魚病防治
黃顙魚的抗病能力強,養殖中一般無大病。但在飼養中受季節、氣溫、水質、投料及魚體表無鱗的特點和養殖池中的細菌、寄生蟲等影響,也會引起局部感染和寄生蟲寄生於魚體鰓絲及內臟各部位引發疾患,這就需要在乎時養殖中注意觀察,針對異常情況提前預防,常用的藥物有以下幾種。
5.1 殺蟲劑敵殺死(溴氰菊酯),按每立方水體用0.03mg/kg的濃度全池潑灑;或用硫酸酮和硫酸亞鐵按0.15:0.05mg/kg的濃度比例潑灑。以上殺蟲劑對環蟲、車輪蟲等殺滅效果較好,但2種藥只能單用,不能混用或交替使用,更不能超量用藥。
5.2 抗茼消炎劑磺胺二甲嘧啶片按每50kg餌料中加15—20g,連餵3d,2次,d;或用“痢特靈”(呋喃唑酮)10g加土黴素20g拌勻加入50kg餌料中,連餵3d,2次,d;也可把口服青黴素膠囊5g加入50kg餌料中,連餵3d,2次,d。對魚體消毒用0.5Oi。
2%漂白粉液或青黴素粉稀釋集中浸泡lmn以上口服藥料,主要針對細菌感染的病魚,要現配現喂,配1次餵3d,切忌久放。
5.3 治療出血痛的藥物用食鹽50kg/畝,全塘潑灑,同時每50kg餌料中用磺胺噻唑100隻加維生素C10g拌勻,投餵3d,2次/d。在對黃顙魚魚病的防治過程中,應拒絕使用敵百蟲藥劑殺蟲,否則會帶來不良後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