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鐸堡鎮

黃鐸堡鎮

黃鐸堡鎮隸屬於固原市原州區,位於固原原州區西北,北連黑城鎮,南接彭堡鎮,東鄰三營鎮和頭營鎮,西靠西吉縣沙溝鄉和海原縣李俊鄉九彩鄉鄭旗鄉。是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

黃鐸堡鎮地處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原州區西北部,距城區47千米。是一個旅遊型城鎮,鎮區建成面積為0.58平方千米, 鎮區常住人口為3500人。 2017年總人口為33351人。

2017年12月,被命名為第七批全區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示範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黃鐸堡鎮
  • 別名:平夏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中國 寧夏 固原市 原州區
  • 下轄地區:15個行政村
  • 政府駐地:黃鐸堡村
  • 電話區號:0954
  • 郵政區碼:756000
  • 地理位置:固原市西北
  • 面積:192.5平方千米
  • 人口:33351(2017年)
  • 氣候條件:溫帶大陸性氣候
  • 著名景點:須彌山石窟
  • 車牌代碼:寧D
  • 行政代碼:640402108
  • 成立時間:2011年8月4日
建制沿革,名稱由來,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自然資源,土地資源,植物資源,動物資源,水資源,人口,政治,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三產業,特色產業,交通運輸,社會事業,教育事業,醫療衛生,勞務輸出,移民建設,城市榮譽,歷史文化,方棋,擀氈,冬季籃球賽,特產名吃,特產,美食,風景名勝,綜述,須彌山石窟,平夏城,靈平寨,著名人物,

建制沿革

名稱由來

黃鐸堡鎮,因明朝軍人黃成的曾孫黃鐸襲官固原衛,並在此鎮守,因此改名為黃鐸城,又稱黃鐸堡。也稱平夏城
須彌山須彌山

歷史沿革

宋朝,宋微宗大觀二年(公元1108年),宋展築平夏城作軍,在原來的基礎上擴大了城址。“初名威德,又改名懷德軍”,知軍种師道。轄七砦(湯羌、靈平、通峽、鎮羌、九羊、通遠、勝羌)、一關(蕭關)、十堡(硤口、東河灣、古高平、鎮羌、惠民、結(紅)溝、石門、臨川、通關、山西)等寨隸之,與西安州(今海原縣西安鄉)、鎮戎軍(固原城)互為聲援。“東至結(紅)溝堡一十五里,西至石門堡一十三里,南至靈平砦一十二里,北至通峽砦一十八里。”宋欽宗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十一月,夏兵攻占懷德軍,殺其知軍事劉詮,通判杜翊。
金朝,金天會十一年(公元1133年),懷德軍為金人所攻占,廢除懷德軍。
明朝,軍人黃成的曾孫黃鐸襲官固原衛,並在此鎮守,因此改名為黃鐸城,又稱黃鐸堡。
中華民國三十二年(1944年),海原縣楊郎鎮劃固原縣(楊郎鎮包括今三岔村、穆灘村、鐵溝村、陳莊村)。
1958年10月,屬三營公社
1963年04月,增設黃鐸堡公社;
1983年10月,公社體制改革,黃鐸堡公社改為黃鐸堡鄉;
2003年07月,撤鄉並鎮,黃鐸堡鄉併入三營鎮。
2011年04月,設立黃鐸堡鎮,將三營鎮西部黃鐸堡、農科、黃灣、白河、張家山、羊圈堡、北莊、南城、老莊、金堡、曹堡、何溝12個村和頭營鎮陳莊、三岔、穆灘、鐵溝4個村地域劃歸新設立的黃鐸堡鎮管轄,鎮政府駐地黃鐸堡村。
2011年08月,黃鐸堡鎮正式掛牌成立。
2011年09月,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閩寧合作”項目援建的生態移民純回族村豐澤村成立。
2013年05月,黃鐸堡鎮和潤村正式成立,是原州區2013年縣內移民村,匯集了來自寨科、炭山、黃鐸堡等鄉鎮19個行政村的580戶移民,其中回族441戶、漢族139戶。

行政區劃

截至2016年12月,下轄黃鐸堡村南城村、豐澤村、金堡村、曹堡村、黃家灣村、白河村北莊村何家溝村陳莊村三岔村穆灘村、鐵鉤村、河潤村、老莊村15個行政村。
黃鐸堡鎮行政區劃黃鐸堡鎮行政區劃
鎮人民政府駐地黃鐸堡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黃鐸堡鎮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原州區西北部,北連黑城鎮,南接彭堡鎮,東鄰三營鎮和頭營鎮,西靠西吉縣沙溝鄉和海原縣李俊鄉和九彩鄉、鄭旗鄉,國土面積為192.5平方千米。地域範圍在北緯36º09″~36º20″,東經105º58″~106º07″之間。
黃鐸堡鎮地理位置

地形地貌

黃鐸堡鎮屬於黃河中游地區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地勢南高北低,西高東低;海拔在1509-2072米之間。域內地形複雜,土地類型多,以黃土丘陵為主,山多川少,梁峁交錯,溝壑縱橫,水土流失嚴重。

氣候

黃鐸堡鎮屬溫帶大陸性氣候乾旱區,境內降水少、蒸發量大,乾燥度較高,大陸性氣候特徵明顯,四季氣候分明。冬季寒冷漫長,春季氣溫多變,夏季短暫涼爽,秋季降溫迅速,差異性大,春季和夏初雨量偏少,災害性天氣多,區域降水差異大等氣候特徵。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黃鐸堡鎮有耕地面積91684畝,其中水澆地36489畝,旱地49866畝,山地5329畝。
黃鐸堡鎮黃鐸堡鎮

植物資源

黃鐸堡鎮植被在區繫上屬於歐亞草原區,亞洲中部亞區,主要植被有叢生小禾草,長芒草短花針茅糙隱子草大針茅,半灌木茭蒿,小半灌木畝百里香,牛枝子冷蒿;旱生雜草類有漠蒿阿爾泰狗哇花星毛委陵菜等。
黃鐸堡鎮林業黃鐸堡鎮林業
黃鐸堡鎮林地面積826.67 hm2,其中集體林地面積為460hm2,退耕面積366.67hm2。喬木有油松杜松山桃紅柳沙棘丁香榛子遼東櫟薔薇栒子等,其中杜松為原州區特有珍稀樹種。

動物資源

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種類繁多,有野生植物600多種,野生動物近100種。

水資源

中河,清水河左岸支流,發源於六盤山,流經西吉、海原、原州區3區縣,在固原市七營鎮華家嘴村入清水河。長85千米,流域面積1190平方千米。流域平均年降水量450毫米,年徑流量2 700萬立方米。
寺口子水庫,始建於1959年,主壩為碾壓式粘土心牆砂殼壩,壩高56.5m,壩頂長431m,總庫容10515萬m3。
陳莊水庫,始建於1964年。

人口

中華民國九年(1920年12月16日),海原發生8.5級地震,海原東鄉王浩堡何家溝二處(今黃鐸堡鎮南部),山崩壅塞河流,人員傷亡慘重。
2000年12月,第五次人口普查,黃鐸堡鄉總人口為16430人。
2016年12月,黃鐸堡鎮總人口為29754人,回族為23894人,占81%。
2017年12月,黃鐸堡鎮總人口為33351人,回族為27556人,占82.6%。

政治

黨委書記:馬文軍
黨委副書記、鎮長:連廷智
黨委副書記:楊志武
黨委委員、組織委員:高文靜

經濟

綜述

2016年度收入總計1102.779萬元,支出總計1078.55萬元。與2015年相比,收入減少229.13萬元,減少17.2%,支出減少178.72萬元,減少14.2%。
2016年初固定資產總額206.32萬元,本年增加固定資產38.9萬元,年末固定資產總額245.22萬元,其中:汽車34.9萬元,其他固定資產110.26萬元,房屋100.06萬元。
2016年度財政撥款支出1078.55萬元,主要用於以下方面:按支出功能分類科目說明:如:一般公共服務支出751.15萬元,占69.64%;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21.04萬元,占1.95%;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35.22萬元,占3.26%;醫療衛生與計畫生育支出18.03萬元,占1.67%;農林水支出253.09萬元,占23.46%。
黃鐸堡鎮以南城、老莊、黃鐸堡、曹堡、黃灣等三須公路旅遊沿線村為重點,依託2000畝萬壽菊已形成了以休閒農業種植、觀光、採摘為一體的旅遊觀光基地。

第一產業

黃鐸堡鎮糧油作物有小麥、玉米、土豆、莜麥、胡麻、葵花等20多種。
枸杞枸杞

第三產業

2013年,原州區投資1000萬元對黃鐸堡村實施城鎮化改造,新建商業區域2萬平方米。

特色產業

交通運輸

中黑公路、固西公路。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17年,黃鐸堡鎮有學校16所,其中國小12所、幼稚園3所、教學點1個,在校小學生3058人,在園幼兒517人。

醫療衛生

黃鐸堡鎮衛生院,有在職人員16人,其中工勤1人,專業技術15人,退休人員1人。

勞務輸出

2012年,黃鐸堡鎮年轉移就業200餘人,村民年人均純收入達5700元。全區11個鄉鎮綜合評比黃鐸堡鎮獲第一。

移民建設

黃鐸堡鎮何家溝、陳莊等4個移民點已經建成,其餘7個移民點建設正在有序進行。

城市榮譽

“全國生態文化村”——固原市原州區黃鐸堡鎮毛家台子自然村。
毛家台子村毛家台子村
2017年12月,第七批寧夏回族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示範單位。

歷史文化

方棋

方棋,西海固叫“下方”。勞作的農民,在田間地頭,叉開手指,橫豎四次各七道,便可劃出“方棋”盤來,一方用小石頭,土塊,另一方則用小樹枝作棋子。

擀氈

擀氈,用一支由3根細棍綁成的散子將羊毛打散,一團團羊毛如白雪般散開,平鋪在蓆子上。經過一層層鋪毛,長方形的厚厚一摞羊毛,丈量尺寸後,取來水和白面,均勻地灑在羊毛上。把蓆子捲起,將羊毛卷在蓆子中間,用繩子綁緊,脫下鞋子用腳將毛搓勻。約3小時後,氈即成型。之後,還需將羊毛氈灑水洗淨,去掉羊毛的油腥氣,再晾4小時便可製成。如果喜歡帶花色的,還可以在雪白的羊毛氈上用細線加上紅花綠葉,顯得更為精緻。

冬季籃球賽

冬季籃球賽,隆冬時機農民自發組織農民運動會,農民籃球隊從鄰縣、鄰鄉趕來一決高下。籃球場周圍的土牆、房頂上坐滿了人,上千人慕名前來觀戰。比賽也不必拘泥於事先的日程安排,只要有新球隊參賽,賽程可調整,賽期也隨即順延。

特產名吃

特產

  • 枸杞
枸杞,具有耐旱、耐貧瘠、耐鹽鹼等特性,黃鐸堡鎮乾旱少雨,土地大都是偏鹼地,適合種植。
黃鐸堡鎮枸杞黃鐸堡鎮枸杞
  • 萬壽菊
萬壽菊,是菊科萬壽菊屬一年生草本植物,高50-150厘米。
萬壽菊萬壽菊

美食

  • 饊子
饊子,油炸麵食據傳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宋代文豪蘇東坡詩讚它為“縴手搓來玉色勻,碧油煎出嫩黃深”,把饊子的色香味概括無餘。回族擅長炸制饊子,並且十分鐘愛這種美食。每逢開齋節、古爾邦節等民族節日,回族家庭都炸饊子招待客人,饋贈鄰里。
饊子饊子
  • 漿水
漿水,就是用新鮮的苜蓿、芹菜、蘿蔔、白菜、甘藍等時令蔬菜,在開水中略燙,然後將其撈出晾涼再浸入盛有涼開水的罐子裡,加少量舊漿水做“引子”,密閉罐口。經乳酸菌作用,一周左右菜就會有濃酸味,並伴有陣陣清淡的特殊香氣,用勺子舀走上面的一層浮沫,即“投”完成。因此,從整個製作過程來看,一罐漿水的好壞關鍵在於“引子”,有好“引子”,必能“投”出好漿水。
  • 釀皮
釀皮,是回族獨特的風味小吃之一,這種小吃味美爽口。經濟實惠,既有菜又有飯。同時,又是“快餐”,只要到釀皮子的攤上去,一、二分種即可到口,所以受到民眾的喜愛。食用時,要將涮好的一張張釀皮子切成細條,上面再放上幾塊蒸熟的,切成薄片的面精,澆上辣椒油、醋、蒜末、醬油、芥末等佐料,其色悅目,香味誘人。
釀皮釀皮
  • 羊肉炒揪面片
將羊肉切成片,把優質麵粉揉成麵團放在案子上醒好。油鍋燒熱,肉片炒淨水分,放入蔥丁、薑汁、蒜片稍偏炒,調入醬油、食鹽、花椒水。把醒好的面用手壓薄,待水開後將面揪成小方片投入。煮熟,撈入炒肉鍋款炒入味。加少許鮮湯.時令鮮菜和辣椒油即可。吃起來面片筋韌,其味鮮香。

風景名勝

綜述

固原市原州區轄鎮,位於原州區境西北部,轄15個行政村。鎮政府駐黃鐸堡村,距城區47千米。名勝古蹟有須彌山石窟、宋夏平城遺址等。

須彌山石窟

須彌山石窟,位於寧夏固原市原州區黃鐸堡鎮須彌山南麓一百多處,總稱“須彌山石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須彌是梵文,意為金山,該窟初建於北魏年代(公元4-6世紀),以後歷代均有擴建,迄今仍保留有20多個洞穴。
須彌山石窟須彌山石窟

平夏城

平夏城,位於固原市原州區西北約38公里黃鐸堡村(原黃鐸堡鄉政府駐地)內。黃鐸堡因明代固原衛指揮黃成(又名黃原)曾孫黃鐸,在內城西北角築堡而得名,為古絲綢之路東段北道的必經之地,也是北宋時期重要的軍事重鎮之一。約在北緯36°16′15.9″,東徑106°03′35.5″,高程1571米。
平夏城之名,據《宋史·章楶傳》載:章楶知渭州,(築)城葫蘆河川(今清水河),據形勢以逼夏(西夏)。又據《宋史·地理志》卷八七載:“平夏城,舊(唐)石門(鎮)城”,宋哲宗紹聖四年(公元1097年)賜名。
平夏城平面呈長方形,分內外城,內城牆,東西長534米,南北寬450米,基寬6—9米,存高4—8米,頂寬1—2米。東牆殘缺,南北開門,城牆以黃土夯築,夯土層厚0.6—9厘米。外城牆東西長875米,南北寬800米,基寬9米,南北對稱兩道門,東西各兩道門,瓮城4座,城墩44座。以黃土夯築,夯土層厚0.6—9厘米。四周修築壕溝,壕溝寬約30米,深1—2米。現北城牆早年村民修莊取土已殘缺,壕溝已填平。城內散布唐、宋時期磚、瓦建築材料及瓷器殘片,俯拾即是,瓷片有豆綠瓷碗、乳白釉碗、陶罐、瓮、盆殘片。

靈平寨

靈平寨,北宋寨堡。據《宋史·地理 志》和《宋史·章螶傳》載:宋哲宗紹聖四年(公元1097年)3月,知渭州章錙領四路宋軍駐紮於石門峽口,好水河北築靈平寨(黃鐸堡鎮南王浩堡)。
靈平寨靈平寨

著名人物

木斧,原名楊莆,回族,祖籍寧夏固原,出生四川成都,中國作協會員。
馬雄,清康熙朝廣西提督。
楊德亮(1902~1975)黃埔第三期步科,籍貫雲南昭通,祖籍寧夏固原市原州區黃鐸堡鎮羊圈堡村。回族。曾任國民黨第十七軍軍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