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錫疇

黃錫疇先生是中國著名的自然地理學家,在山地景觀、沼澤濕地、環境地理、區域研究等領域取得顯著成就,並有創新。首次發現長白山高山苔原,為中國確認並增添了極地自然景觀類型,奠定了中國苔原學。在沼澤領域首次提出並論證沼澤發育多模式理論,突破前蘇聯沼澤發育統一過程學說,首次提出沼澤分布規律和沼澤性質新要素綜合方法。創辦《地理科學》和《中國地理科學》(英文版)。離休後,仍筆耕不輟,在他80華誕之際,又出版了《自然地理與環境研究——黃錫疇論文續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錫疇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浙江省義烏市
  • 出生日期:1924年8月
  • 職業:自然地理學家
  • 畢業院校:浙江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
個人簡介,生平經歷,主要著作,科研工作,高山苔原的發現,發現高山苔原的背景,沼澤學理論探索,貢獻意義,苔原概念,高山苔原綜合研究,高山苔原生態環境,地質條件?,生態氣候條件,苔原地貌綜合體?,多年凍土和土壤?,其他學者評價,社會評價,

個人簡介

黃錫疇先生是我國著名自然地理學家。50年來從事自然地理學教學和科研工作,在山地景觀、沼澤濕地、環境地理、區域研究等領域取得顯著成就,並有創新。1959年發現長白山高山苔原,為我國確認並增添了極地自然景觀類型,具有重大科學意義。長期以來一直對長白山高山苔原特性進行綜合研究,並與國外作比較研究,奠定了我國苔原學。在沼澤領域,他首次提出並論證沼澤發育多模式理論,突破了前蘇聯沼澤發育統一過程學說,首次提出沼澤分布和分異規律、沼澤性質新概念。

生平經歷

1945年8月—1949年5月,考入浙江大學史地系學習。
1945年5月—1950年5月,杭州市軍管會幹事。
1950年5月—1951年6月,哈爾濱工業大學研究生班學習。
1951年9月—1958年12月,東北師範大學地理系助教;1953年經考試選派到北京俄文專修學校留蘇預備部,前往蘇聯列寧格勒大學研究生院進修。
1968年12月—1969年12月,回國後在吉林師範大學地理系任講師。
1960年—1972年8月,其間:1960-1961年下放農村勞動鍛鍊,1966年6月“文革”後,被“革命民眾”打成“反革命”、“修正主義”和“反動學術權威”,下放農村,受盡磨難。
1972年8月—1977年,調任吉林省地理研究所(原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研究所)。這期間創辦了內部刊物《地理譯叢》;1975年4月起,又因人事檔案問題費盡了周折,生存受到了影響,到1977年才恢復了工作。?1978年5月—1990年4月,出席吉林省科學大會,晉升為副研究員,任命為:中國科學院長春地理研究所副所長;1978年8月指派參加中國地理代表團訪;1979年任所學術委員會主任,一直到退休。其間:1981年創辦《地理科學》任主編,為此,付出了20年的心血;1983年當選為吉林省第六屆人民代表;1986年聘任為研究員,多次出訪參加國際會議。
黃先生工作照黃先生工作照
1990年4月以後,仍然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和期刊主編的工作;1991年創辦《中國地理科學》(英文版),擔任主編。1978以來,兼任《中國環境科學》多種期刊的編委和地理學會常務理事。
吉林省人民政府第六屆人民代表。1991年享受首批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92年獲吉林省英才金質獎章。
2002年被載入《現代中國地理科學家的足跡》。
2004年5月榮獲中國地理學會第一屆“中國地理科學成就獎”。該獎項是中國地理學會為激勵全國廣大中青年地理科教工作者開拓創新、奮發進取,推動我國地理科學事業的快速發展而設立的,以表彰那些在我國地理學科研究和教學工作中做出傑出貢獻的地理學家。三項成果獲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二等獎。
2011年4月19日7時50分因突發腦出血搶救無效逝世,享年87周歲。

主要著作

《歐亞大陸溫帶山地垂直帶結構類型》,科學出版社,1962年。?
“試論沼澤的分布和發展規律”,《地理科學》,1982年,2卷3期。?
“歐亞大陸東部高山苔原的南緣”,《地理科學》,1984年,4卷4期。?
“中國沼澤研究的進展”(與馬學慧合作),《海洋與湖泊》,1988,19卷5期。
“沼澤生態系統的性質”,《地理科學》,1989年,9卷2期。?
《沼澤自然綜合體特性的探討》(與金泰龍合作),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年。
《高山苔原》,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年。?
《沼澤的分異規律》,中國科技出版社,1998年。?
“長白山高山苔原研究的進展”,《地理科學》,1999年,19卷1期。
長白山高山苔原研究的進展黃錫疇黃錫疇先生1924年8月生於浙江義烏,1949年畢業於浙江大學史地系,1950年5月—1951年6月,哈爾濱工業大學研究生班學習。1951年就職於東北師範大學。1954年國家選派赴蘇聯進修,1958年獲地理科學副博士學位。1972年調入中國科學院長春地理研究所任副所長,研究員,學術委員會主任。1981年創辦全國性學術期刊《地理科學》,1991年創辦《中國地理科學》(英文版),任兩刊主編至2000年,2000年4月起任兩刊名譽主編。吉林省人民政府第六屆人民代表。1991年享受首批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92年獲吉林省英才金質獎章。2002年被載入《現代中國地理科學家的足跡》。2004年5月榮獲中國地理學會第一屆“中國地理科學成就獎”。該獎項是中國地理學會為激勵全國廣大中青年地理科教工作者開拓創新、奮發進取,推動我國地理科學事業的快速發展而設立的,以表彰那些在我國地理學科研究和教學工作中做出傑出貢獻的地理學家。三項成果獲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二等獎。
1987年趁中國地理學會在南京召開理事會之機,我採訪了中國科學院長春地理研究所黃錫疇教授。歲月流逝,時光已過去15年了,2001年5月我又向黃先生作了電話補充採訪。他從事地理教學和科研工作50多年,努力奮鬥,開拓進取,嘔心瀝血,在自然地理科學領域及環境科學的開拓發展方面取得出色成就,為地理科學發展作出了貢獻,特別在沼澤濕地和苔原方面的研究,有所發現,有所創新。他治學嚴謹,學識淵博,勤于思考。?

科研工作

搞科研就要迎難而上
1954年他被選派到原蘇聯列寧格勒大學研究生院進修。在學位論文選題時,導師索恰瓦院士希望他寫中國題目,這樣做難度較小,容易通過論文。而他卻認為,萬里迢迢到國外去,應該學習他們的科學知識和研究方法,理論聯繫實際,做高水平的研究。經過精心準備和多次論證,最後選擇了高加索庫班河上游的捷別爾達河流域作研究區。高加索地區自然條件很複雜,已有100多年的研究歷史,文獻浩如煙海,在2—3年內要探索某些基本規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下定決心,要走自己的路,從認識岩石、動植物種類開始,親自採集標本和樣品,在1400km2的高山峽谷里,在民情複雜的少數民族地區,作了三個夏季的野外考察,克服了重重困難,對該流域自然地理環境進行了綜合研究,撰寫了約13萬字的學位論文“捷別爾達流域自然地理”。他的論文在答辯會上得到專家們的讚許,並授予副博士學位。列寧格勒大學學報在報導中指出,“該論文為高加索研究做出了有益的貢獻”。1982年他應邀訪日時,日本京都大學著名人文地理學家水津一朗教授對他說,“你是在蘇聯學景觀的,我也是研究景觀的(在德國留學),你在蘇聯時為什麼不寫中國的論文題目,而寫高加索方面的論文?”他回答說“如果在國外研究中國,那就沒有必要再到外國去進修了。”簡短的話語,包含著多么深刻的意義啊!表明了他對學術和科學研究工作的追求和摯著。?

高山苔原的發現

1959年夏,他結合自然區劃工作,與野外考察隊一行來到長白山。那時登山公路還未修建,不通汽車。考察隊沿著林間小道徒步攀登,當穿越矮小彎曲的岳樺帶,抵達森林邊緣時,頓覺豁然開朗,眼前呈現開闊的高山無林地帶,在一片綠茵上百花爭艷,奼紫嫣紅,山坡上點綴著皚皚雪斑,襯托蔚蘭的晴天,漂浮著朵朵白雲,宛如天使編織的一張錦繡的大地毯,這是一幅多么動人的畫卷啊!人們稱它為“空中花園”。那么,這個高山花園在科學上應該是屬於什麼自然景觀類型呢?當時文獻上有稱它為高山草甸,有稱為高山草原,也有泛稱為高山植被的,沒有一個統一的名稱。與他在高加索研究過的阿爾卑斯型的高山草甸不同,至於稱高山草原也不妥當。長白山高山帶植被是由矮小伏地匍匐生長的小灌木和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及多種苔蘚地衣組成,這是一種冷濕型的植被。在外貌、結構、組成和生態等特徵方面與北極地區的植被和自然景觀類型極為相似。從植物區系成分分析,它們也有許多相同起源的植物。再從生態環境總體上看,高山帶物理寒凍風化強烈,不僅有多種多樣的高山一冰緣地貌,而且還有古冰川遺蹟,疊加在火山地貌上。高山氣候是冬長嚴寒,夏季涼冷,沒有真正的夏天;常年多大風和霧天。這裡凍土層離地表很淺,存在著多年凍土。大尺度的生態氣候條件決定了植被類型。冬天的雪蓋,夏天近地層和植被層的小氣候則又有利於矮小多年生小灌木和草本植物的生長繁衍。在這樣的氣候—植被條件下,形成了具有表層泥炭化,有機腐殖質含量高,土體潛育化,分層不明顯等特徵的高山苔原土壤。它的形成過程不同於高山草甸的生草成土過程。經過綜合分析,他命名為高山苔原。他的這一發現引起了學術界的關注和反響。當時吉林省綜合自然區劃和部門自然區劃中都援引了這一新發現的自然景觀類型。60年代初陳述彭先生主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地圖集》的有關圖幅上畫出了高山苔原景觀。1980年在吳征鎰先生主編的《中國植被》巨著中指出,“1959年首次在長白山頂(海拔2100m以上)記錄的高山凍原……屬於新發現”。”這在科學文獻上進一步作出肯定。1984年在《地理學報》創刊50周年時郭揚先生撰文分析指出,首次報導長白山高山苔原的文章,列為學報50年來引用率最高的15篇文章之一。? 苔原(Tundra)是北半球森林界線以北無林的自然景觀類型,它呈環球帶狀分布在歐亞大陸和北美大陸北冰洋的沿岸地帶及其附近的島嶼上。作為獨特的自然景觀類型,與森林草原荒漠一樣,具有同等的地帶性意義。苔原地帶、泰加林地帶和熱帶雨林地帶是大陸環球的三大自然景觀地帶。苔原分平原苔原和山地苔原。在苔原地帶無論在平原還是在山地上都是同一類型的景觀。在泰加林地帶平原上已不存在苔原景觀,但在山地森林界限以上則生長有山地苔原。在特定條件下分布在溫帶針闊葉混交林地帶和闊葉林地帶山地森林界限以上高山帶的則稱高山苔原,是高山帶自然景觀類型之一。我國地處中低緯度,不存在緯度地帶的平原苔原。高山苔原分布到長白山是受自然分異規律及其在歐亞大陸自然分異格局中的地位所制約。在長白山高山帶發現苔原,為我國絢麗多彩的自然景色增添了極地自然景觀類型,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和生態意義。對深入研究我國東部第四紀冰期及其以後自然環境變遷有重要意義,而且對全球氣候變暖和海平面變化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科學參考價值。?
苔原作為自然景觀的類型,是一個自然綜合體,是由各組成要素相互制約相互作用形成的。苔原也是一個生態系統。因此,他認為應對其開展綜合研究。30多年來黃錫疇和他的課題組以綜合觀點從多個側面進行了研究。作為生態系統,對其生態環境要素(生態氣候環境、冰緣地貌、苔原土壤)的特性及與生物群落的相互關係,植物群落的組成、類型、分布和植物生態特徵等進行了較系統的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他研究高山苔原雖然已多年了,但總還是渴望有機會考察研究北極苔原。1986年應芬蘭科學院邀請他到北歐拉普蘭地區進行實地考察研究,終於實現了他多年的心愿。

發現高山苔原的背景

全球範圍的自然地理環境是一個整體,但是它的各部分又存在著地域上的差異。自然地理環境及其組成各要素的分布,受地域分異規律所制約。地域分異規律是自然地理學的基本規律。?
1.高山苔原的發現及其命名是以自然分異規律及其在歐亞大陸自然分異格局中的地位作理論依據的。?
2.山地自然景觀垂直帶結構類型從屬於三維地帶性。不僅其基帶受這種規律的制約,而且高山帶自然景觀作為整體的部分也受其影響和制約。山地達到一定海拔高度,出現森林界限,在林線以上不生長樹木,為無林景觀的高山帶自然景觀相應分高山草甸、高山草原、高山荒漠、高山苔原等類型。長白山高山帶植被為無林,由灌木、小灌木、多年生草本、苔蘚、地衣組成地毯式植被,其植物群落和植物生態等與極地苔原相近,與高山草甸、高山草原、高山荒漠概念相去甚遠。?
3.長白山高山帶為苔原—高山型的生態氣候條件,其突出特點是嚴寒、高濕、風大,寒凍風化劇烈。分布有多種冰緣地貌形態;存在多年冰土,苔原型的成土過程和土壤類型等;生態環境與高山草甸、高山草原等都有所區別。

沼澤學理論探索

沼澤是濕地的主要類型和基本組成部分。我國對沼澤作為獨立學科的研究起始於50年代末。1958年中國科學院長春地理研究所(當時為東北地理研究所)成立,按中國科學院地學研究的分工,明確規定該所的主要任務之一是開展全國沼澤的調查研究。同時為生產服務的目的性也很明確。當時竺可楨副院長指出,”沼澤、湖泊等特殊問題的研究,為擴大農田的綜合開發利用提供科學依據”。?
30多年來,廣大沼澤研究工作者,歷盡艱辛,從東北三江平原大小興安嶺長白山到西南的若爾蓋高原和西藏高原,從東南沿海到西北新疆,對全國各地不同類型的沼澤進行了綜合考察。基本查明和掌握了其基本特點。通過考察研究和定點觀測試驗相結合查明了有關沼澤成因,形成過程,水文物理、沼澤徑流、沼澤小氣候,沼澤水化學,沼澤植被特徵及其演替,泥炭特性和沼澤形成時期等方面的規律性問題。竺可楨副院長針對沼澤研究早就指出過,“作為專題研究,一方面要結合生產實踐的需要,另一方面要注意基本理論的建立和提高,並且注意消滅空白學科”。在理論總結和提高基礎上,逐漸形成了新的分支學科—沼澤學。?
沼澤學研究對象是沼澤,關於什麼是沼澤和有關沼澤概念有著許多不同的理解。由於沼澤分布很廣,地域差異很大,成因類型多種多樣,不同學科從不同角度,不同方法認識這一自然客體;同時不同研究者往往多從本身所處的地區和研究對象入手,強調各自的特點,因此,賦予沼澤的定義就具有多樣性,多科性和邊緣性。在眾多沼澤定義中,可以歸納為從水文學植物學、泥類地學和景觀學幾個方面所賦給的定義。在前蘇聯有關沼澤定義中特彆強調存在泥炭層,甚至規定了其厚度。這不符合我國沼澤實際情況。70年代長春地理所沼澤工作者提出自己的沼澤概念。黃錫疇認為,鑒於存在多種多樣的沼澤定義,與其從定義出發,不如就沼澤生態系統性質進行探討。實際上沼澤生態系統具有一系列區別於其他自然生態系統的本質屬性,闡明這些屬性,不僅有助於對沼澤的理論認識,也有助於明確開發利用和生態建設的途徑,具有科學意義和實踐意義。?
他指出,把沼澤生態系統簡單地歸屬為陸地生態系統水生生態系統,都不能完全揭示其性質。沼澤既不是真正的水體,也不是真正的陸地。任何一種類型的沼澤都發生和賦存於水陸交界和相互作用的地帶和地段。它是處於水域和陸地過渡形態的自然綜合體。從其形成途徑而言,可以從陸地演化為沼澤,也可能從水體演化為沼澤。這種水陸異源相兼的形成途徑,是其他非沼澤生態系統所不具有的。沼澤生態系統是地球生態系統的組成部分,作為自然綜合體其分布受自然分異規律所制約。他提出沼澤具有地帶性疊加地帶內分布的特點。他分析了沼澤生態環境的半水半陸性質,指出其植物群落和動物群落具有明顯的水陸相兼性和過渡性,其典型的組成部分則表現為“兩棲性”。基於上述的分析論證,近年來他多次給出“沼澤是水陸相互作用形成的,具有半水半陸過渡性質的自然生態系統”的新概念,並為學術界引用。?
關於沼澤發育和分類問題,在講習班上專家主要講解了由蘇聯學者提出的沼澤發育統一過程學說,認定沼澤的發育必然經過從低位到高位的過程,即從幼年期到老年期,在植被上反映為從草本沼澤到蘚類沼澤。沼澤發育只有按這個模式,並以統一過程中不同階段作為劃分類型的依據,分為低位沼澤、中位沼澤和高位沼澤。這個學說在西歐和北歐多沼澤的國家中得到廣泛的支持和套用。到70年代中後期黃錫疇對該學說提出質疑,認為它不符合我國沼澤實際。他依據在國內的考察研究和利用出國機會考察了美國日本芬蘭瑞典挪威的沼澤,80年代重又考察了俄羅斯白俄羅斯的一些沼澤地,對其自然特性、分布規律、成因條件,發育特點作了探討;收集了大量沼澤古環境信息和放射性測年數據進行了分析,根據自然地域分異規律中自然綜合體時空統一的觀點,使他明確了沼澤體在時間上的發育是受空間規律制約的,從而他提出沼澤發育多模式的理論,突破了沼澤發育統一過程學說,擺脫了沼澤發育單一模式。有人稱之為“地帶性多模式”。台灣《大地雜誌》採訪他後在報導中說這一理論“使三江平原沼澤的研究從此撥雲見日”。實際上它還包含另一層意思。這裡探討論述的只是平原上的淡水沼澤,但還有山地沼澤、高原沼澤、海濱沼澤,內陸鹽沼等不同類型,其發生髮展的軌跡,肯定將遵循其自身規律而有所不同。他進而提出,既然沼澤發育是多模式的,那么依據單一模式的分類系統也缺乏其存在的基礎理由了,把沼澤分為低位和高位的觀念應該摒棄,它們之間也不存在什麼必然聯繫。“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他提沼澤分類也應該是多模式的,並以自然地域分異規律作為依據,首先分出平原沼澤、高原沼澤、山地沼澤等。然後按大小不同尺度的分異規律建立起分類系統。他對我國沼澤研究的這些理論觀點,已取得學術界的共識,作為“中國沼澤研究”課題理論組成部分,與該課題一起獲中科院科技進步二等獎。?
為了給科研人員創造更多的發表成果的園地,在經上級批准,得到院地學部、出版委和科學出版社的支持下,他創辦了全國綜合性學術期刊《地理科學》。?
黃錫疇從事自然地理教學和科研工作50多年,曾在國內發表論文100多篇,編著譯書10多本,出版了《自然地理與環境研究—黃錫疇論文選集》。他熱愛和關心我國地理事業的繁榮發展,積極參與中國地理學會活動,曾任學會的理事、常務理事和名譽理事。在中國地理學會成立90周年紀念活動中,他從事地理工作50年得到表彰。1991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92年獲吉林省英才金質獎章。

貢獻意義

我國著名的長白山,其主體是一座休眠火山。山體聳起,自然景觀垂直分異極為明顯。自然景觀垂直帶結構具有代表性,但劃分很不一致,特別是森林界線以上高山帶的自然景觀類型,過去文獻上名稱很為混亂。作者(1959年)通過考察研究,提出長白山自然景觀垂直帶結構的新模式,將高山帶自然景觀類型命名為高山苔原,做了首次報導。?
地理科學地理科學
我國地處中低緯度,不存在平原苔原。在長白山發現典型的高山苔原,為我國絢麗多姿的自然景觀,增添了極地自然景觀類型,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

苔原概念

苔原(Tundra)是冷濕型極地自然景觀類型。在歐亞大陸和北美大陸及附近島嶼環極地呈帶狀分布,是地帶性無林景觀植被類型,為全球性三個自然景觀地帶之一。苔原分平原苔原和山地苔原。山地苔原主要分布在苔原地帶、森林苔原地帶和泰加林地帶的山地上。分布在溫帶針闊葉混交林地帶和闊葉林地帶山地森林界限以上高山帶的則稱高山苔原。?
苔原一詞原以為是出自俄文芬蘭文。實際上它是北歐拉普蘭德地區,拉普人(即薩米人)的語言。俄文也是從薩米語引入的。把南、北半球低緯地帶高山森林線以上的植被和自然景觀統稱為高山苔原是不恰當的。?
Tundra一詞,在我國地理學著述中通常都稱苔原;在植物地理學著述中則通常譯為凍原。前者主要寓意於其植被中苔蘚植物發達;而後者則主要著意於其生態環境的寒冷和存在凍土。實際上兩個譯名的寓意雖有側重,但都不全面。如有的沼澤多苔蘚,而非苔原;而高寒有凍土的地域也不一定是凍原。全國自然地理名詞辭彙中確定兩個名詞為具有同等涵義的辭彙。?

高山苔原綜合研究

苔原作為自然景觀的類型,它是一個自然綜合體,是由各組成要素相互制約相互作用形成的。苔原也是一個生態系統。因此,應對其開展綜合研究,我們以綜合觀點從幾個側面對長白山高山苔原作了研究。?
對高山苔原的各組成自然要素的特點及其相互制約,相互適應形成自然綜合體作了分析;把高山苔原作為生態系統對其生態環境(生態氣候環境、冰緣地貌、苔原土壤等)與生物群落特點相互關係及植物群落的組成、類型,分布和植物生態特徵進行了研究。?
高山苔原在發生、發展過程中受時空規律的制約,在全球尺度範圍內和在歷史背景上,從綜合研究的又一個側面對其發生、演化和地域分異作了分析比較的研究,取得新的進展和成果,具有創新性或填補學科空白。?

高山苔原生態環境

地質條件?

長白山主體白頭山是一座巨大複式火山,經多次噴發形成。長白山地區在老第三紀時,為微起伏的淮平原。自第三紀末至第四紀初,受喜馬拉雅運動影響發生明顯隆起和斷裂,玄武岩漿沿斷裂帶大量溢出,形成熔岩台地。進入第四紀,白頭山周圍火山活動停熄,轉為中心式噴發階段。經各階段的噴發和抬升,火山錐體形成。火山錐體由白頭山組鹼性粗面岩類等構成。?在晚更新世後,火山活動趨於減弱,處於相對穩定期。研究表明,全新世以來先後曾發生過6次噴發,其規模大小、分布範圍、火山噴發物性質及其層位都不相同。現代苔原經歷了多次的毀滅和復甦。?
黃錫疇黃錫疇

生態氣候條件

?長白山位於大陸東部,屬溫帶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山地氣候垂直分異極為明顯,高山帶的氣候因素有利於苔原的生存,這裡常年氣溫低,冬季嚴寒漫長,春季寒冷,夏季涼溫而短促,沒有真正的夏天。全年濕度大,雲多霧大;全年多風,且常有大風。霧天和大風天都在260d/a以上。降水季節分配不均,多集中在夏季。上述因素綜合形成苔原-冰緣型生態氣候。主要氣候特徵為:嚴寒、高濕、風大。氣候條件決定了植被類型。夏季由於日照長,紫外光強,近地面和植被層的溫度通常比氣溫高,有利於苔原植物生長。但也制約了植株的高度,後者與冬季雪蓋的厚度又有著密切的關係。近地層濕度大,水汽凝結物豐富,則為植物生長發育創造了有利的水分條件,促進植物根系發達。?

苔原地貌綜合體?

高山苔原地貌由成因不同的火山地貌、冰川地貌和冰緣地貌等形成了地貌綜合體。白頭山為一座休眠火山,包括熔岩台地和複式火山錐體。在地貌上為分為溶岩台地、山麓斜坡和火山錐體三個較大的地貌單元。火山錐體的頂部則是一個為多次噴發形成的巨大火山口,積水成湖,即是著名的天池,環湖屹立有10多座山峰。高山苔原位於火山錐體上部,各種火山地貌形態突出。在整個火山地貌背景上,由其他外營力作用形成的地貌類型,如古冰川作用地貌形態,冰緣地貌形態,流水地貌等疊加在其基礎上,並在一定程度上改造了原有地形,從而形成了特殊的地貌綜合體。?
關於古冰川遺蹟,早在30年代日人曾報導過火山口內側發育有3個冰斗,近年研究表明,在火山口內壁存在大小不等5~6個冰斗。1986年施雅風等在火山錐體北側又發現有末次冰期的冰川終磧壟。根據各種現象分析,在末次冰期最盛時,在長白山頂部,存在過堵塞整個火山口的冰帽。據推算,當時雪線,可能在現在的苔原帶下界附近。這對研究高山苔原的形成有重要意義。?

多年凍土和土壤?

在極地苔原地帶,廣泛發育多年凍土,與此相類似,在長白山高山苔原帶,多年凍土和凍土分布很廣,甚至在岳樺林帶和暗針葉林帶的上部也都發現有多年凍土。高山帶嚴寒、大風的氣候條件和多年凍土是林木生長的主要限制因素。夏季時,凍土上部融解形成的活動層則有利於小灌木等植物的生長,其厚度隨海拔高度增加而減小。長白山屬於歐亞大陸高海拔多年凍土島狀分布區。

其他學者評價

直面權威、窮理無我境界所帶來的突破
直面國際權威人士理論中的偏頗和錯誤,富於挑戰精神是一個真正學者所應該具備的膽識。而善於從發展的眼光出發來看待客觀事物恰恰又是衡量一個真正的學者尺度
我們從自然地理學家黃錫疇先生關於“沼澤發育多模式”理論體系的建立中不難體會到那種令人折服的學者內涵。在沼澤發育和分類的問題上,蘇聯學者一向認為沼澤的發育必然經過“從低位到高位的發育過程”,這一頗具權威性和影響力的學說不僅在西歐和北歐多沼澤分布的國家中,作為典範曾得到過廣泛的支持和套用,而且在一段時期內也曾影響過相當一批中國的學者。他們中間的一些人,不切實際地套用外國人的理論並機械地認為:“中國的三江平原等地的草本沼澤正處在幼年期,屬低位階段,目前還沒有發育到老年期,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將來一定會發育到高位階段成為蘚類沼澤……”然而事物發展的內在規律原本就不是憑哪個“權威”就能夠全部包攬和徹底解釋清楚的。再聰明的科學家對於某一事物內在規律的認識也往往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和階段性。素以求實精神見長且又具有敏銳洞察力的黃錫疇先生,早在蘇聯學習期間就已經了解到他們關於沼澤發育分類的學說,並且一度對那些國內學者生搬硬套人家理論的作法產生過懷疑。在後來所進行的全國沼澤普查中他驚奇地發現,在全國各地和三江平原的沼澤中都不存在什麼“草本沼澤向蘚類沼澤演變和發展”必然過程的跡象。這就充分地驗證了他最初對蘇聯專家的那套理論持懷疑態度的正確性。他以科學工作者的睿智和對科學現象敏銳的洞察力充分地證實了這套理論在中國自然地理現實運用中的局限性,以及所犯的階段性的錯誤。首先,該學說本身就犯有明顯的邏輯性錯誤,反映出外國專家在這一學科領域認識上的局限性。其次,從自然地理內在發展規律角度看,現代沼澤是從第四紀冰川後退逐漸發生髮展起來的,而冰川是從較低緯度先行消融後退的,溫帶地區的沼澤顯然不可能存在著比北方寒溫帶的沼澤發育還要年輕的道理。第三,從我國的沼澤中並未發現能夠支持這一學說的實例和佐證,反而卻因地域上的差異,而呈現出其成因類型多樣化的現狀和勢態。那么,很顯然那種以偏概全、不切實際地套用權威的做法和依此所建立起來的理論是不科學的,也是不負責任的做法。
基於上述三個方面的理由,黃錫疇先生於20世紀70年代中後期勇敢地面對沼澤發育統一過程的學說提出了質疑。此後他又認真地研究了本所大部分科研工作者在我國沼澤研究以及考察方面的成果,並且取得了大量確切的證據。除此之外他還有所針對地進行了一系列國內外的考察實驗工作,足跡踏遍美國、日本、芬蘭、瑞典、挪威以及原蘇聯等國。對各國不同類型的沼澤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比較。大量的實例和數據有力地支撐著他創造性地提出的“沼澤發育多模式”的理論。這一理論的提出從根本上突破了以往沼澤發育統一過程單一模式一統天下的舊制,完成了沼澤發育在分類研究領域中一次質的飛躍。從表面上看似乎是對蘇聯學者沼澤發育學說的游離,而實際上則恰恰是他對這一研究領域的繼續和發展,反映出了科學研究的連續性。他的發現和在中國具體的科研實踐中歸納出來的學術觀點引起了學術界廣泛的關注和支持。陳傳康教授讚許地稱之為:“地帶性多模式”。台灣《大地雜誌》在報導中說:“該(指黃錫疇先生的)理論使三江平原沼澤的研究從此撥雲見日。”
正確理論的確立基於對客觀世界本質的尊重和積極的認識,這是決定科學事業發展的前提和關鍵之所在。從黃錫疇先生“沼澤發育多模式”理論的提出我們發現,人類對於客觀規律的認識和揭示,只有本著發展的眼光在不斷修正已往過失的前提下才會有無限光明的前途。他在揭示沼澤發育具有多模式這一特性的同時,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了我們人類自身的弱點和在認識世界過程中的局限性。從而使我們進一步認識到在人類發展進程中,科學理論乃至於一切事物的發展就像鏈條一樣,所有的科研工作者都是這個鏈條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不管他們所做出的成績是否突出、貢獻多大,所有由他們創造出來的勞動成果都是整個科學事業發展進程中至為寶貴的財富。要讓我們的科研工作者都能夠從客觀的角度充分地認清自己所應承擔的角色及其每一角色的重要性,是我們今後科學事業的發展希望所在。

社會評價

黃錫疇先生於20世紀70年代中後期對沼澤發育統一過程的學說提出了質疑。此後,他認真地查閱了中國沼澤研究和考察方面的大量成果、資料及數據,有針對性地進行了一系列國內外的考察實驗工作,對美、日、芬蘭、瑞典、挪威及原蘇聯不同類型的沼澤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比較.大量的實例和數據有力地支撐他提出“沼澤發育多模式”理論,得到了同行的關注和支持。黃先生敢於直面權威人士,挑戰傳統理論,勇於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值得每個科學工作者學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