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都鎮

黃都鎮

黃都鎮位於東徑107°45'~107°46';北緯28°23'~28°24',地處洪渡河上流域上游,位於貴州省遵義市務川自治縣的西南部,東14公里燕龍山與豐樂鎮交界,南13公里棕桿橋與鳳岡縣土溪鎮接壤,西22公里大坡溝與正安縣市坪鄉、中觀鎮相連,北10公里蓋山溪與涪洋鎮毗鄰。是務川鳳岡正安三縣交界邊沿集合部,秀麗的黃都河穿境而過,依山傍水,山青水秀,森林覆蓋率達63%以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黃都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務川縣
  • 政府駐地:黃都壩
  • 電話區號:0852
  • 面積:210平方公里
  • 人口:31493多人
  • 著名景點:七柱山  銀獅洞  禹皇宮  耕讀人家大院等
  • 機場:黔北機場 遵義新舟機場
  • 火車站:遵義站
  • 車牌代碼:貴C
歷史變革,農業發展,建設,集鎮建設,交通建設,電力建設,通信建設,旅遊資源,新農村培訓,

歷史變革

黃都鎮遠在隋唐時期,便是古高富縣治地,明萬曆年間闢為鄉場,屬平越府湄潭縣民國4年撥歸務川,民國20年成立安西鎮,民國31年改為黃都鄉,解放後,先後隸屬涪洋區和豐樂區,1992年撤併建後置為建制鎮。
河濱大道新貌河濱大道新貌

農業發展

全鎮轄9個行政村,87個村民組,7224戶,,其中耕地面積4985公頃,田多土少,是全省十大壩區之一,素有“萬畝大壩”和黔北糧倉之稱。主產水稻玉米油菜烤菸,特色產業有蠶桑、魔芋、大蒜等,林業資源豐富、生態環境優美,森林覆蓋率達52%,既是務川最大的杉木林基地,又是全省最大的葵花松採種基地。
農業基地農業基地
烤菸烤菸

建設

集鎮建設

黃都鎮遠在隋唐時期,便是古高富縣治地,明萬曆年間闢為鄉場,屬平越府湄潭縣,民國4年撥歸務川,民國20年成立安西鎮,民國31年改為黃都鄉,解放後,先後隸屬涪洋區和豐樂區,1992年撤併建後置為建制鎮。黃都集鎮在撤併建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1993年街道全部硬化,1996年建成政府大道,2005年建成移民街,2008年建成河濱大道。特別是河濱大道實施“三化” (亮化、綠化、硬化)工程後,形成一道亮麗風景線。
黃都鎮一角黃都鎮一角

交通建設

黃都和絲綿在70年代通公路,黃都鎮村村通油(硬化)路,組組通公路,黃都大壩的自然組基本通水泥路,絲綿大壩的自然組大部分通水泥路,黃都鎮將在2018年實現組組通水泥路。黃都在80年代開通了黃都至遵義的客車;黃都開通客車路線有黃都至鳳崗、黃都至遵義、黃都至務川、絲綿至務川、絲綿至湄潭等。

電力建設

黃都街道在80年代左右通電,絲綿在1996年通電。黃都鎮村村通電,組組通電,戶戶通電,組組完成農網改造工程。在2012年建成35千伏安變電站,完成了黃都至絲綿、黃都至雲峰主幹線升等級工程。

通信建設

原來只有鄉政府才有手搖式電話,黃都鎮在1997年通程控電話,2000年通行動電話。程控電話覆蓋黃都、桂花、三合、萬元、雲峰、大竹、絲綿等村,移動信號基本覆蓋全鎮。

旅遊資源

主要自然景觀:有七柱山、風動石、銀獅洞,馬福林自然保護區,有全省最大的葵花松採種基地12000畝,人文景觀:有沈家壩木雕古屋和文啟閣以及黃都鎮集鎮的蓋寶山玉皇閣、黃都鎮老街的玉皇宮。
木雕古屋木雕古屋
老街禹皇宮老街禹皇宮
絲綿七柱山絲綿七柱山

新農村培訓

黃都遠教利用遠教整合資源無線調頻廣播、VCD、DVD光碟,宣傳培訓新型農村、城鎮居民養老保險法律法規和知識問答。受益居民達15000人。
黃都鎮黃都遠教小組收集刻錄新型農村、城鎮居民養老保險法律法規和知識問答VCD、DVD光碟,將VCD、DVD下發各村、遠教點,在無線調頻廣播上循環播放,並將音頻檔案放在黃都幹部群、黃都遠教群、黃都辦公群,利用網路廣泛宣傳,讓大家收聽和瀏覽,宣傳培訓內容涉及廣泛,實施城鄉新型居民養老保險的目的,參保範圍,參保地點,參保時所需證件,繳費標準,保險繳費檔次變動,殘疾人享受那些優惠,辦理領取養老金,參保的戶籍變動情況,死亡人的餘額怎樣領取等等情況。並下發宣傳資料7500餘份。同時將宣傳資料上黃都政府網站、萬村千鄉網站(黃都黨建網),讓他們在能上網的地方都能了解到新型農村、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優惠政策,近15000人受益。近2萬人對新型農村、城鎮居民養老保險有所了解。
通過這種方式宣傳培訓,大家對新型農村、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優惠政策有較全面的了解,他們都非常喜歡這種宣傳培訓,不用來集中,只要能聽到無線調頻廣播的地方,都能得到培訓,聽不到的地方播放刻錄的VCD光碟,能上網的地方也能得到培訓,為大家節約了時間,節約了培訓成本。培訓效果很好,這種培訓方式將成為遠教的又一培訓方式。
黃都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