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衣青

黃衣青

黃衣青,原名黃懿青,筆名綺心、怡青。女。福建仙遊人。中共黨員。1914年出生於福建仙遊城關會仙巷芝蘭室的教育世家,自幼受其父薰陶,酷愛中國古典文學。1936年畢業於上海大夏大學文學系。曾留學日本,為《兒童晨報》撰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衣青
  • 別名:黃懿青,筆名綺心,怡青
  • 出生地:福建仙遊
  • 出生日期:1914年
  • 職業:編輯,翻譯
  • 畢業院校:上海大夏大學
  • 信仰中國共產黨
  • 代表作品:《兒童文藝大詞典》、《中國當代文學家名人錄》
簡介,創作成就,主要譯作,創作作品,與兒童文學翻譯,翻譯與創作,為孩子們多出些好作品,對幼兒文學的重視,對時下兒童讀物的看法,重新拿筆,

簡介

1925年畢業於縣立師範中學,1931年考入廈門大學教育系,參加了當時進步組織活動,不能久留廈門就學,被迫轉學上海大夏大學(華東師大前身)文學系。
1936年大學畢業後,留學日本。1937年日本野蠻發動侵華戰爭,殘害中華同胞。她同年回國,輾轉內地,參加抗日救亡工作。
1947年,她擔任上海中華局編輯,解放後轉任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小朋友》期刊主編,編輯室主任,編審。她是上海翻譯家協會會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1934年開始從事兒童文學創作和翻譯。
黃衣青四十多年兢兢業業的編、譯創作碩果和豐厚業績為我國兒童文學寶庫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兒童文藝大詞典》、《中國當代文學家名人錄》、《中國現代女作家傳》和《中國翻譯家辭典》以及《童話字典》等權威工具書都收錄她的文章。

創作成就

四十年多年來,黃衣青在外國文學翻譯和童話創作兩個領域取得可喜成果。她曾在《兒童晨報》上發表英國偉大作家狄更斯的長篇小說《大衛·考伯菲德》的譯文。她共譯六十多萬字,但譯稿未能登完,因抗日戰爭爆發,余稿隨著譯者輾轉內地時被焚毀了。

主要譯作

她的主要譯作還有:[美國]傑克·倫敦《獵熊的孩子》(中華書局,1961年)、[英]羅傑·巴齊尼《小火柴人》(長篇童話,中華書局,1951年)、[英]穆卡利姆《歡樂的家》(上海少兒出版社,1953年)、[俄]馬明西比利雅克《灰脖鴨》(中華書局,1952年)、《阿廖娜的童話》(上海少兒出版社,1959年)、《小天鵝》(上海少兒出版社,1958年)、[俄]科洛連庫《地窖里的孩子們》(中華書局,1953年)、[蘇]卡達耶夫《奇妙的七色花》(上海少兒出版社,1956年)、[蘇]福隆科娃《慌慌張張的馬莎》(上海少兒出版社,1957年)、[美]葆拉·.福克斯《一隻眼睛的貓》、《跳舞的奴隸》。

創作作品

她創作的作品有《小城裡的故事》、《北極探險》、《漫遊娃娃宮》及幼兒童話二十多冊。其中《找小哥哥》、《小黃鶯唱歌》作為美影卡通美術片放映。《小公雞吹喇叭》獲全國少年兒童文藝創作二等獎。1992年3月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了《黃衣青作品選集》。

與兒童文學翻譯

不同內容的翻譯在實際中要求不同,文學翻譯必須儘可能保持原作藝術特色。對於這一觀點,黃衣青認為敘述結構的風格應與原作相符,翻譯作品要忠於原作,並將其與本族語的語言特點良好結合起來。文學翻譯要有良好的文學根基,才能在翻譯過程中把美好意境展示出來。在兒童文學翻譯方面,要選擇優秀的作品,全面了解其風格,而後根據兒童各年齡段不同特點來翻譯。翻譯作品要貼近讀者,力求易懂。例如她所譯的傑克·倫敦《獵熊的孩子》中為了讓小讀者讀懂,譯文加了如下兩處注釋:
當漫長的冬季的黑暗來時(在北極整個冬季都是黑夜--譯者)
傳說里的基色,是一個靈敏的強健的孩子,他已看見了十三個太陽,在北極地方是這樣計算時間的。 (在極帶地方,半年白晝,接著半年黑夜,因此看見十三個太陽就是活了十三歲--譯者)
什麼是所謂的"漫長的冬季的黑暗","十三個太陽"又是指什麼呢?這兩段文字恰巧出現於開篇,如果小讀者剛開始閱讀就碰到困難,對後文就沒有繼續讀下去的願望,一篇好文章就有可能無法得以流傳。黃衣青將她的文章貼近小讀者,為的是把優秀的作品推薦給他們。因為有了加注,才不至於讓小讀者在閱讀時覺得難度大而放棄一本好書。
黃衣青強調翻譯要在實踐中不斷的學習,單純講理論,正如"紙上談兵",並不能將翻譯做好。翻譯的關鍵在於對語言的駕馭,選詞是個關鍵。一個英語單詞有多個對應的中文辭彙,在翻譯時必須比較每個詞的用法,對照上下文,選擇最恰當的詞,而後將句子連貫起來,看整個句子的意義和感情是否表達得淋漓盡致。在翻譯的實踐中,要不斷地"推敲",才能不斷進步。
她認為做兒童文學翻譯要深入到學校,到孩子中間去,熟悉他們的語言特徵,使得文章翻譯時做到選詞精當,所翻譯的作品達到孩子的接受能力。她自己在翻譯時也是這么做的。譬如她譯的《好心的獵人》,原作者馬明·西比利雅克把作品寫得很美,而譯文詩化的語言更具感染力,令人猶如置身於俄國烏拉爾山北部的森林,親身體驗到森林生活氣息。請看譯文中的描寫:
"從路喬佛山上流出許多條小溪。有一條快樂地流向蒂契基村的小溪,不論冬季和夏季,總是把像眼淚那樣清澈的水供給這村子。
蒂契基村的小房子並不是有計畫地造起來的,誰愛怎么造就怎么造。有兩幢小房子緊靠在溪邊,另一幢站在陡坡上,其他的小房子像羊群一樣沿岸邊分散著。
蒂契基村里,甚至連街道都沒有,在一幢幢小房子的中間,彎彎曲曲地踏出小路。蒂契基村的農民們好像本來也不需要街道似的, 因為街道上面沒有交通工具行駛。蒂契基村的人沒有大車。"
在文章里,"有一條快樂地流向蒂契基村的小溪,不論冬季和夏季,總是把像眼淚那樣清澈的水供給這村子"如同一首詩,兼用簡單而準確的比喻,生動描繪小說的場景。"蒂契基村里,甚至連街道都沒有,有一幢幢小房子的中間,彎彎曲曲地踏出小路。蒂契基村的農民們好像本來也不需要街道似的,因為街道上面沒有交通工具行駛。蒂契基村的人沒有大車。",行文看似鬆散,而其中運用語調、語感、語句的排列手法,卻不失為匠心獨具,讓讀者讀完體會一番蒂契基村的情調。再看譯文的另一段精彩描寫:
"一棵棵縱樹的尖樹梢高聳入天空,毛茸茸的樹枝交叉著,在獵人的頭頂形成了密不透風的黑暗的穹窿,只有幾個地方太陽光快樂地張望著,它像金黃斑點一樣烙在淡黃色的苔蘚上或者羊齒草的寬闊葉子上。在這種樹林裡,青草是不生長的,葉美利在柔軟的淡黃色苔蘚上行走,好像在地氈上行走一樣。"
正如秦文君在評點這段話時稱"森林的美景像書一般,被作者一頁一頁翻開。"語言的美,引領讀者進入畫境。譯者用通俗易懂的辭彙,貼近小讀者,同時也再現了原文的風格。

翻譯與創作

黃衣青認為翻譯作品對於創作作品有很大的幫助。在上海大夏大學,她開始真正走進兒童文學園地。她選修陳伯吹老師的兒童文學課,對兒童文學名著產生喜愛,這之後,便與兒童文學結下不解之緣,翻譯及創作兒童文學作品。翻譯是一個學習創作的良好實踐過程,可借鑑原作的寫作手法,激發創作靈感。
黃衣青認為應該把優秀的世界名著介紹給廣大兒童。在引進和學習一些外國兒童文學名著的過程中,她翻譯了多部作品,尤其喜愛馬明·西比利雅克的作品,認為"其對動物的特性觀察入微,把現實與童話意境結合的渾然一體,增強了美的境界和豐富的想像"。
黃衣青在翻譯原作的同時,欣賞學習作品的語言、創作風格,進一步拓展寫作的思維空間。這在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體現。同樣,她琢磨兒童語言,從兒童的想像力、思想感情出發,進行兒童文學創作,給翻譯作品帶來幫助,所譯作品的語言更貼近兒童生活,易於為他們接受。

為孩子們多出些好作品

對幼兒文學的重視

多年的編輯和創作實踐,黃衣青認為"幼兒文學應在兒童文學中占重要地位。要寫出高質量的幼兒文學作品,難度很大。要廣泛而深刻理解低幼孩子的特點、興趣、愛好、模仿力、想像力和理解力等,寓教育於娛樂中,用最精最美的精神食糧,培養教育他們成為我們祖國的新主人"。
她創作了許多童話,深受孩子們的喜愛,如《找小哥哥》、《小黃鶯唱歌》、《小公雞吹喇叭》等。童話的重要特點是誇張和幻想,在童話中人會飛,動物會說話,會夢想人間的奇妙。正因為有幻想,童話產生無窮魅力。但是幻想不等同於胡思亂想,不能脫離生活軌道。童話通過幻想來反映現實,好的童話包含教育意義,教會孩子辨別善惡是非。

對時下兒童讀物的看法

而時下社會上新出版的一些兒童讀物卻充滿了怪誕,對此黃衣青老師有她的看法:兒童讀物要符合兒童的年齡特點,可以"新奇",但是不可"怪",一些突出"怪"的作品勢必對孩子的成長造成不良影響,容易使孩子脫離現實,想入非非。一部作品的好壞,對一個孩子的成長會產生深遠的影響。作為一名兒童文學工作者,應當要本著為社會負責、為下一代負責的態度,推出好的作品,為孩子的成長提供優秀的精神食糧。 范仲淹《岳陽樓記》中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深深影響了黃衣青的一生,至今她仍然熟記這一名句。在她看來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應利於他人,活得要有意義。
正因為有這樣的思想,無論翻譯還是創作兒童文學,她總是要推出健康有意義的作品。她翻譯的《奇妙的七色花》便是讓小朋友在讀完作品後,能夠學會如何關心他人疾苦,怎樣做一個有益於社會的人。故事中穿插了許多絕妙的想像,小朋友在閱讀的過程既感受到了它的神奇,又受到教育。
美國葆拉·福克斯的《一隻眼睛的貓》獲得美國1984年紐伯萊獎和兒童讀物獎,作品真實、生動、細緻地描寫了一個孩子犯錯誤打傷貓之後的心態,教育兒童要勇於承認錯誤。
傑克·倫敦的《獵熊的孩子》中的主人公基色並非天才,原本是一個孤苦的小人物,為了得到公平的對待,被橫加斥責後走上英雄之路。 "因為他用智慧,不是用魔法,所以本來是一個窮困的冰屋裡的苦孩子,會成為村中的很有用的人。他一生努力使他的一族人過著安寧的生活。"(見譯文)她翻譯的《好心的獵人》及其《獵熊的孩子》兩篇小說,作為精品,被收錄進廣西教育出版社出版曹文軒主編、秦文君點評的《外國兒童文學名作導讀本。小說卷2》。黃衣青希望當代的兒童多讀世界名著,開闊視野,開啟智慧大門。

重新拿筆

在文革期間黃衣青被迫退休,擱筆十年。廬山會議後,兒童文學顯現生機,她倍受鼓舞,重新拿筆,決心走完為孩子們創作的道路。暑期筆者到上海,拜訪了黃衣青老師。對年輕人她寄予厚望,希望能多翻譯創作出優秀的作品呈現給小讀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