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蛞蝓

黃蛞蝓

黃蛞蝓,軟體動物門,蛞蝓科,是一種世界性廣布種,在我國見於長江流域以及山西、河北、北京等地區。喜歡生活在住宅附近以及地下室、菜園和花園等較暗濕的環境。一般晝棲夜出,危害蔬菜、瓜果、花生的葉和幼苗,為一種農業害蟲。也常爬進廚房取食飯菜或食屑,污染食物、器皿、用具等,為人們所厭惡。它也是家畜、家禽等某些寄生蟲的中間宿主。蛞蝓食害植物與蝸牛相似,也是靠舌頭上的銼形組織及舌頭兩側布滿的細小牙齒把植物組織磨碎。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黃蛞蝓
  • 拉丁學名:Limax fiavusLinnaeus
  • 別稱:鼻涕蟲、游延蟲
  • :動物界
  • :軟體動物門
  • :腹足綱
  • :柄眼目
  • :蛞蝓科
  • 分布區域:上海、浙江、廣東、雲南、貴州、河南、新疆、北京等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為害症狀,為害特點,防治方法,

形態特徵

體長100~150mm,寬12~20mm。體色深橙色或黃褐色。
黃蛞蝓
體前部背面具一橢圓形的外套膜,在外套膜內有一石灰質質板。
分泌淡黃色粘液。生殖孔位於體右側,前右觸角後下方領片半月形。
卵呈小顆粒狀卵圓形。

生活習性

黃蛞蝓的活動與氣溫、空氣濕度和土壤濕度都有密切的關係。它們生活在陰暗潮濕、多腐植質的地方,畏光怕熱,白天躲藏在陰暗潮濕的牆縫、土縫、土塊或石塊下以及水管附近,也可沿著下水道管壁向下鑽到約2米深的土層內(土壤含水量為27.8%、濕度100%)。棲息在住宅附近的黃蛞蝓成蟲、幼蟲和卵皆可越冬。冬季若室內保持一定的溫度,它們仍可活動。高溫、高濕的夏季夜晚,活動最盛。

為害症狀

主要寄主有豆科、十字花科、茄科蔬菜和落葵、菠菜、生菜及棉花、菸草、雜草等,常將蔬菜葉片取食成孔洞或缺刻,蔬菜整個生長期均可受害,尤以幼苗、嫩葉受害較重。蛞蝓分泌物污染果實,因其食量較大,1個晚上可將整株蔬菜小苗吃光,爬過時在植株葉片上留下光亮的透明黏液線條痕跡。

為害特點

以成體或幼體在作物根部濕土下越冬,次年5~8月在田間大量活動為害,夏秋季氣溫升高后活動減弱,秋冬季氣候涼爽時再次活動為害!蛞蝓耐飢力很強,在食物缺乏或不良環境下能不食不動;當溫度升到25℃以上時,遷移到土縫或潮濕土塊下停止活動;當土壤含水量在10%以下或高於40%時,生長會受到抑制或死亡。因蛞蝓體表分泌的黏液能抵禦藥物進入,常規殺蟲劑對其無防治作用。
黃蛞蝓

防治方法

對黃蛞蝓應採取綜合防治措施,除用藥物直接殺滅外,還應與改變其生活環境聯繫起來。如使潮濕環境變乾燥,經常檢修住宅、庭院內水管、下水道、陰溝等。雨後及時排水,搞好環境衛生,清除積物、碎磚、亂
石瓦塊、雜草等,以減少蛞蝓的孳生地。
用5%煤酚皂溶液噴灑在蛞蝓經常出入處,效果最佳,不但在直接噴灑到蛞蝓體上時可以大量殺死,同時在灑藥後半至1小時,新爬出來的蛞蝓接觸藥劑後亦可被殺死。
利用新鮮熟石灰、生石灰、食鹽灑在蛞蝓經常出入的地方,效果也很好。蛞蝓一旦接觸到藥物便死亡。但新鮮熟石灰、生石灰必須3-4日更換一次,否則效力不大或無效,而食鹽必須用量大,量小效果也不佳。
利用上述藥物不僅價格經濟、方法簡便,對人畜、家禽等也無多大副作用,同時也起到消毒、殺菌、乾燥環境的作用,可根據具體情況適當採用。此外,也可採用食餌和毒餌誘殺法,利用黃蛞蝓喜食的黃瓜、柿子椒、西紅柿等食物,放在蛞蝓經常出入處,以便可大量集中捕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