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腹長尾鸚鵡

黃腹長尾鸚鵡

黃腹長尾鸚鵡(學名:Neophema chrysogaster)又名橙腹鸚鵡 ,是澳大利亞特有的一種鸚鵡。雄鳥的上身呈鮮草綠色,下身黃色,腹部橙色。雌鳥及雛鳥的綠色較沉。它們前額都有藍色斑紋,外飛羽藍色。它們主要吃種子及草莓。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黃腹長尾鸚鵡
  • 拉丁學名:Neophema chrysogaster
  • 別稱橙腹鸚鵡
  • :動物界
  • 分布區域:澳大利亞
外形特徵,生境分布,生活習性,生育繁殖,生存保護,生存現狀,物種保護,鳥類觀測,

外形特徵

黃腹長尾鸚鵡體長20厘米,體重45-50克 ,鳥體為綠色;前額有一條藍色的帶狀羽毛,並帶有淺藍色滾邊;鳥喙和眼睛之間、臉頰前方為黃色;臉頰為深綠;胸部為淺至橄欖綠;腹部黃色,並且帶有亮橙色的羽毛區塊;尾巴內側覆羽和尾羽內側為黃色;翅膀彎曲的地方、外側次要飛行羽覆羽為藍紫色;翅膀中間覆羽為淺藍;尾羽上方為綠色並帶有些淺\藍,外側為黃色;鳥喙灰棕色;虹膜深棕色。雌鳥體色較深,背後零星的散布些深綠色的羽毛;前額的藍色羽毛並沒有淺藍色滾邊,腹部的橙色羽毛面積較小。瞳孔深褐色,喙及腳灰色。雌鳥的綠色較沉,前額的藍帶較淡色。
幼鳥體色較深,腹部的橙色羽毛區塊面積較小,翅膀內側會有白色的斑紋。幼鳥的雄雌性別很難用目測判斷,幼鳥需要8到9個月才能長成像成鳥般體色。

生境分布

黃腹長尾鸚鵡只棲息在澳大利亞的塔斯曼尼亞西南部,整個群落會飛越巴斯海峽到澳大利亞東南部的海岸過冬。它們過冬的地點都有鹽沼,且是在或接近菲利普港。
黃腹長尾鸚鵡主要棲息於小叢樹木分布的多沼澤區、在隱蔽海岸後的沿海植被區、草原地區、含鹽分的牧地、有時候也會前往當地的向日葵園中。

生活習性

黃腹長尾鸚鵡大多成對或是以小群體活動;由於體色和周遭環境融合的相當好,因此難以被發現;是相當合群的鳥種,在群體中鮮少發生爭執或是爭吵;有時候會和同屬中的優美鸚鵡(Elegant Parrot)和藍翅鸚鵡(Blue-winged Parrot)一起集結活動,生性膽小害羞,無法接近;如果受到驚擾,會馬上飛到很高的空中,然後夾雜著不滿的抱怨聲前往鄰近地區,如果警報仍然持續的話,就會飛離該區;平時喜歡棲息在電線桿或是電線上;有季節性遷移的習性,會在塔斯馬尼亞島和鄰近島嶼之間來回;在塔斯馬尼亞島上會從9月待到隔年2月;飛行的速度相當快,並且會伴隨相當輕柔的叫聲連絡同伴。
一般會留在地上或在較低的位置覓食,主要以各種草類植物的種子、植被、花朵、漿果、水果、昆蟲以及其幼蟲等為食。另有指它們會吃海帶

生育繁殖

黃腹長尾鸚鵡的繁殖季節介於10月至1月,只會有一隻雛鳥成長。它們會在空心樹中築巢,巢離地面少於5米。每次會生4-5隻蛋,蛋長23毫米及闊20毫米。

生存保護

生存現狀

黃腹長尾鸚鵡的威脅主要是過冬位點的破壞、與入侵的物種爭奪食物、遷徙時被誤導方向、疾病(如鸚鵡圓環病毒病)、數量過少及入侵的掠食者等。野外的數量估計只有約150隻,飼養的約有100隻。
黃腹長尾鸚鵡的數量非常稀少,雖然在其中一個繁殖區有穩定或輕微的增長,但整體卻仍在下降。

物種保護

黃腹長尾鸚鵡為華盛頓公約組織附錄一的一級保育類物種。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ver 3.1 2009年鳥類紅色名錄——極危(CR)。

鳥類觀測

黃腹長尾鸚鵡是一種遷移鳥類,雖然其數量隨季節變化明顯增加,但並非塔斯馬尼亞的地理特有品種。科學家將黃腹長尾鸚鵡視為“繁殖性特有品種”,塔斯馬尼亞是觀察野生黃腹長尾鸚鵡的最佳地點。
到塔斯馬尼亞西南部的遊客和徒步旅行者有機會在西南國家公園的鳥類觀測站近距離觀察白千層灌木叢(melaleuca)中的黃腹長尾鸚鵡。每年十月中旬至來年的三月底,它們都會飛到塔斯馬尼亞來。它們一整天都會出現,但最佳觀鳥時刻是清晨和午後時間。春夏兩季,黃腹長尾鸚鵡在亞瑟特港附近的西南沿海地區進行繁殖。冬季則遷移到維多利亞和南澳洲沿海地區。它們在覓食平原附近生長的桉樹樹洞中築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