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翎毛茶

黃翎毛茶

君山銀針唐代稱“黃翎毛”,因為茶葉滿披茸毛,底色金黃,沖泡後像黃色羽毛一樣根根豎立而得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翎毛茶
  • 唐代稱:黃翎毛
  • 史料記載:《茶經》
  • 口感:形美味佳
特點,來歷,名茶傳說,

特點

君山銀針唐代稱“黃翎毛”,因為茶葉滿披茸毛,底色金黃,沖泡後像黃色羽毛一樣根根豎立而得名。 據《茶經》記載,宋時君山僧侶在白鶴寺等處種茶,用島上白鶴井的水沖泡,茶如白鶴在水中行走,起落不定,奇景萬千,形美味佳。

來歷

君山銀針唐代稱“黃翎毛”,因為茶葉滿披茸毛,底色金黃,沖泡後像黃色羽毛一樣根根豎立而得名。 據《茶經》記載,宋時君山僧侶在白鶴寺等處種茶,用島上白鶴井的水沖泡,茶如白鶴在水中行走,起落不定,奇景萬千,形美味佳。乾隆皇帝下江南時,品嘗君山茶十分讚許,並把君山茶定為貢茶。後定名為君山銀針。 湖南省洞庭湖的君山出產銀針名茶,據說君山茶的第一顆種子還是四千多年前娥皇、女英播下的。後唐的第二個皇帝明宗李嗣源,第一回上朝的時候,侍臣為他捧杯沏茶,開水向杯里一倒,馬上看到一團白霧騰空而起,慢慢地出現了一隻白鶴。這隻白鶴對明宗點了三下頭,便朝藍天翩翩飛去了。再往杯子裡看,杯中的茶葉都齊嶄嶄地懸空豎了起來,就像一群破土而出的春筍。過了一會,又慢慢下沉,就像是雪花墜落一般。明宗感到很奇怪,就問侍臣是什麼原因。侍臣回答說“這是君山的白鶴泉(即柳毅井)水,泡黃翎毛(即銀針茶)緣故。”明宗心裡十分高興,立即下旨把君山銀針定為“貢茶”。君山銀針沖泡時,棵棵茶芽立懸於杯中,極為美觀的。
曾經有人認為《紅樓夢》中妙玉用隔年梅花上的積雪沖泡的"老君眉"就是君山銀針茶。(此考證為誤,老君眉產地在福建,並不是君山銀針)
明代黃一正輯注的《事物紺珠》列出了今茶名99個,古製造茶名101個,其中嶽州出的黃翎毛,岳陽出的含膏冷屬古製造茶名。
明代張謙德《茶經》也有“岳州之黃翎毛、含膏冷”茶的記載。
清代黃本驥《湖南方物志》有“岳州之黃翎毛,岳陽之含膏冷,唐宋時產茶名”的記載。

名茶傳說

君山銀針原名黃翎毛。據傳初唐時,有一位名叫白鶴真人的雲遊道士從海外仙山歸來,隨身帶了八株神仙賜予的茶苗,將它種在君山島上。後來,他修起了巍峨壯觀的白鶴寺,又挖了一口白鶴井。白鶴真人取白鶴井水沖泡仙茶,只見杯中一股白氣裊裊上升,水氣中一隻白鶴沖天而去,又因為此茶顏色金黃,形似黃雀的翎毛,所以別名"黃翎毛"。後來,此茶傳到長安,深得天子寵愛,遂將黃翎毛茶與白鶴井水定為貢品。
有一年進貢時,船過長江,由於風浪顛簸把隨船帶來的白鶴井水給潑掉了。押船的州官嚇得面如土色,急中生智,只好取江水魚目混珠。運到長安後,皇帝泡茶,只見茶葉上下浮沉卻不見白鶴沖天,心中納悶,隨口說道:"白鶴居然死了"!豈料金口一開,即為玉言,從此白鶴井的井水就枯竭了,白鶴真人也不知所蹤。但是黃翎毛茶卻流傳下來,即是今天的君山銀針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